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400章:预兆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400章:预兆

簡繁轉換
作者:雪山藏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0 13:22:2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00章:预兆(第1/2页)

“最近的雨水好像有点少。”

当东边的大汉恢复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正逐步迈向鼎盛;西边的大秦干预罗马内政,阻碍其兴盛,好维护自己利益之时,

位于中间的大夏,正在下坡路上加速前进。

世家大族的力量,在皇帝的纵容之下,迎来了迅速的膨胀。

为了让自己可以完全变成新的“贵族阶级”,恢复先秦时期那崇高的,凭借血脉就可以垄断官职、高高在上的制度,

某些世家还开始在国中鼓吹起南边身毒提倡的“种姓”。

在大夏上百年的压制和征伐之下,南边身毒人的目光,早已被迫清澈了许多。

虽然他们仍旧不肯改变自己的传统,婆罗门的教徒仍旧跟佛门的比丘进行着剧烈的信仰争夺战,

但在对夏人的态度上,双方却达成了共识——

被夏国驯服的比丘们,将北边的皇帝尊为“现世佛”。

跟夏国接壤,直面夏人恐惧的小国,则是将之等同于高贵的婆罗门。

与夏国相隔,却也知道其威名和武功的,位于更南端的身毒国家,更是称之为“阿修罗”。

这是一个地位类似于婆罗门,却不属于正常种姓的错误。

在身毒人的世界观中,被列为“敌种姓”,是伟大天神的敌人。

总而言之,

不管是尊敬还是抹黑,

夏人的强大,是身毒人所公认的。

当夏国的部分贵人,向南边擅长给百姓洗脑的身毒僧侣显示出一些温和的态度后,

自有婆罗门大师为其辩经,渲染他们高贵的血脉和地位。

毕竟,

敌我关系,是可以转化的嘛!

脑筋死板,不肯接受外来事物的婆罗门,

在身毒这片“谁来谁征服”的土地上,可活不下去。

这让一手奠定了夏国百年安稳繁荣的夏文王见了,心痛的落泪不止。

他曾经对身毒极尽苛刻、打压,击败后者的军队后,连投降都不愿接受,宁愿将他们扭头而去,作为京观。

可百年之后,

他那堕落的子孙,却为了一己私欲,遗忘了祖先的教导,选择跟对方同流合污起来。

贪婪的人呐,

总是要了还想继续要,损不足以奉有余。

所以,

夏文王在这些年里,时常会跑到老祖宗的坟头上,对着自己亲手种下的、如今已然郁郁葱葱的大树叩拜,然后转身向太平道走去。

今天,

他同样在给祖宗磕头。

何博在旁边抬头望天,眼神扫过山陵之上,那干枯萎靡的草木,发出一声轻叹。

“邹衍不愧是大贤良师,这嘴就跟开过光一样。”

之前夏文王询问邹衍,能不能让太平道给夏国一记狠的,打得它眼冒金星,回忆起往昔的纯朴。

但邹衍却认为,矛盾还没有积累足够,时机并没有到来。

现在好了,

雨水在变少,

但夏国这边的温度却没有随之下滑。

高高的太阳挂在天上,要把大地烤得干裂。

夏文王有些期待,“如果今年爆发大旱的话,就可以掀起起义了?”

那些糟心的家伙,

他可巴不得对方早点死!

等死下来了,

他还要将之一个个的吊起来抽!

“还不行吧……”

何博带着夏文王走出祖陵山,来到信度河的岸边。

许多百姓正在河边取水、洗衣。

还有一些人则是蹲在河道旁边的水渠上,想办法利用水车,将更多的水流,引入附近的农田。

他指着这一幕说,“以前修建的水利,现在仍发挥着它的作用。”

“一时的旱灾,还不至于逼得人揭竿举义。”

只有当祖先的恩泽消耗殆尽,

百姓的身躯像饱受烈阳烘烤的大地一样开裂,才能迎来真正的群情激愤。

“如果现在就动手,那力道无法达到最大,教训也不足以让夏人刻骨铭心。”

“那就再等等吧。”

夏文王看着眼前这还算平和的村庄,心里有些悲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00章:预兆(第2/2页)

这里的乡民在雨水不够、艳阳高照的情况下,还试图自己疏通水渠,多架几座水车,说明他们对未来,还抱有些许期待,认为只要挺过这艰难的时段,生活就能好转。

但实际上,

从十五年前开始,朝廷派到地方兴修、维护水利的人,便越来越罕见。

从上到下,虚华的风气弥漫,世家们将所有的智慧和精力,投入到了说服皇帝放权,以及论证“世家为何高贵”这些事情上。

夏国的皇帝,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对他来说,世家沉迷这种华而不实之物,反而更能让其安心。

东边实打实造反,想要掀翻他位置,要了他的命的诸侯已经够让皇帝烦心了,

世家只需要下放一些名头和权力,就可以被喂饱,还因为沾染了身毒人特有的“平和”,让他们在固化自己阶级的同时,顺便帮皇帝强化了一下神圣性,削减了造反夺位的可能……

这难道还不好吗?

反正在皇帝看来,世家不是他的燃眉之急。

现在就让他们胡闹去吧,

等他解决了地方诸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但总有一天,

这位年轻气盛的皇帝会在剧烈的震动下意识到,有些东西,只要一撒手,就会朝着远方跑去,一点影子都不会留给他。

“瘟疫在这边也难以兴起。”

“恒河还是太温柔了。”

就在夏文王暗自伤怀的时候,邹衍这位大贤良师也在抱怨。

何博感觉他意有所指,于是瞪着眼睛看过去。

邹衍理直气壮的瞪回去,“你瞅啥?”

“喝下恒河水,的确能治疗一些病症,你自己做不到这点,还不准别人指出来吗?”

此时的恒河,

由于迎来了拯救自己的英雄——

那来自遥远东方,知道去专门地方排泄、事后要用厕筹或草纸擦拭、提起裤子还要仔细洗手,人死了更讲究个入土为安的诸夏君子,

所以并没有沦落到被身毒人玷污成纳垢浓汤的地步。

它的河水仍旧干净清澈,

它“圣河”的声名仍然得以保留。

那“饮水治病”的特殊功效,更让夏人对之称颂不已。

在王盛发挥示范作用后,夏国颂扬恒河的诗赋,更是层出不穷。

但何博对此很生气。

他对邹衍说,“心里明白就好了,为什么要当着我的面说出来?”

“我看你也想去泡黄河水了!”

邹衍直接无视了无能狂怒的黄河河伯。

他只是对夏文王说,“今年的天象古怪,肯定要发生大旱。”

“我原本认为,多旱少雨,会引发疫症出现……如此一来,是方便起事的。”

太平道之所以能广泛传播,靠的就是符水治病,以及赈济走投无路的灾民。

若疫病频发,迭加此时夏国的情况,足以让邹衍满足夏文王的请求。

但恒河静静流过,

一些病症刚刚冒头,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让邹衍觉得有些无奈。

他对夏文王说,“不是太平道不努力。”

“实在是你的国家气运未尽。”

夏文王对此,也不知道是哭是笑。

他只能说,“希望社稷倾覆的时候,不是所有灾难一块涌上来就好。”

水利失修,以夏国的气候,旱涝是必然的。

而当储备的粮食吃完,山野河流之间,也难以找到猎物野果后,腹内空虚的百姓,想来也没有足够的体魄,撑到恒河水发力的时候。

届时无数人病来如山倒,瘟疫就要蔓延来去。

再加上各种**……

“唉!”

“不知道改朝换代之后,那位荡平天下的新主,能否将这些天灾的影响消弭下去。”

虽然夏文王已经在期待战乱了,

但他的本意,是想用战乱,去除国家的沉疴和腐肉。

他更希望当一切恢复平静后,百姓可以迅速的从战乱中走出,迎接新的太平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