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 第577章 谢凌的纵容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第577章 谢凌的纵容

簡繁轉換
作者:空酒瓶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9 03:04:21 来源:源1

何况谢老太太和许清瑶就在屋里,谢老太太巴不得他俩现在就能谈婚论嫁,还有她什么事?

就算谢凌真的要与许清瑶成亲,也不关她的事,毕竟待谢凌回了南京后,她便很快会搬出谢府了。

“没什么,当我没说过。”心跳说不出来的慌乱。

阮凝玉撂下这句话,便匆匆忙忙地要走,这个地方,她待不下去了。

结果她刚走了没几步,谢凌却迅速地握住了她的手腕,不让她有逃离的机会。

谢凌眉眼皱成了一团,“这话是什么意思?”

“把话说清楚再......

风雪未歇,京城的街巷间却已悄然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太庙前的喧嚣虽已渐渐平息,但那场突如其来的身份揭露,却如惊雷一般,在朝堂之上久久回荡。

皇帝虽未当场发作,但众人心知肚明,这场较量并未结束,而是刚刚拉开帷幕。

赵昭被安排暂居于兵部尚书沈怀远府中,虽名为“安顿”,实则已是风口浪尖之上。林修远则悄然隐于幕后,与沈怀远密议接下来的每一步棋局。

“陛下今夜必有动作。”林修远在书房中低声说道,手中执笔,在纸上缓缓写下几个名字。

沈怀远点头,神情凝重:“老夫已安排妥当,府中护卫皆是信得过之人。只是,赵昭的身份虽已公开,但若无实权,终究只是虚名。”

林修远微微一笑:“沈大人放心,接下来,便是要让陛下不得不承认赵昭的地位。”

叶青站在一旁,眉头紧蹙:“可若陛下强行压制,甚至暗中除掉赵昭呢?”

林修远目光一沉,缓缓道:“那便只能逼他退位。”

此言一出,沈怀远神色微变,却未反驳。

翌日清晨,京中百官齐聚紫宸殿,皇帝面色阴沉,未发一言。群臣心中皆有猜测,却无人敢轻举妄动。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内侍满脸惊惶地冲入殿中,跪地禀报:“陛下,北疆急报??北狄大军压境,已破我三道防线,兵锋直指雁门关!”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一片哗然。

皇帝猛然起身,脸色骤变:“什么?北狄?他们怎敢?!”

林修远站在殿外,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抹冷意。

他知道,这是沈怀远按计划放出的消息??北狄与赵昭之间,早已埋下伏笔。如今赵昭归来,北狄便以“迎回旧主”为由,出兵犯境。此举虽是虚张声势,却足以令朝堂震动。

皇帝目光阴沉,扫视群臣,沉声道:“诸卿,有何良策?”

群臣面面相觑,皆不敢轻易开口。

就在这时,一道清朗的声音响起:“陛下,臣愿请命出征,退敌安邦。”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赵昭身着朝服,缓步走入殿中,神色从容,目光坚定。

皇帝目光一凝,冷冷道:“你?”

赵昭拱手行礼,朗声道:“臣虽久居北狄,然终究是大晟血脉。如今外敌来犯,臣愿为国出力,以证忠诚。”

皇帝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忌惮。他知道,赵昭此举,是想借战功稳固地位。若不允,便是打压功臣;若允,则等于放虎归山。

林修远站在殿外,静静看着这一切,心中已有算计。

沈怀远适时出列,拱手道:“陛下,赵殿下既有此心,不妨准其出征。如今朝中并无良将可派,若能借赵殿下之名震慑北狄,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皇帝目光微动,最终沉声道:“准。”

赵昭微微一笑,拱手谢恩:“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朝会结束,赵昭被正式任命为北疆统帅,三日后启程出征。

回到沈府后,林修远将赵昭单独唤入书房。

“你可知,为何我让你主动请缨?”林修远淡声问道。

赵昭点头:“自然是为了名正言顺地掌握兵权。”

林修远微微一笑:“不错。北疆虽远,但却是你真正掌控力量的开始。北狄虽为虚张声势,但若你能在最短时间内稳定军心,整合兵力,便可借势而起。”

赵昭目光沉稳:“我明白。但陛下不会坐视我坐大,恐怕会在军中安插心腹。”

林修远点头:“所以,你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树立威信。”

赵昭沉思片刻,缓缓道:“我需要人。”

林修远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递给他:“魏衡已在北疆等候多时,他已联络了几位旧部,皆是忠于先帝之人。你到后,便可启用。”

赵昭接过密信,郑重地点头:“我不会让你失望。”

林修远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你已不再是那个在北狄受尽屈辱的赵昭了。”

赵昭微微一笑:“因为我终于明白,真正的复仇,不是血,而是权。”

三日后,赵昭率军出征,北疆战鼓擂响。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皇帝召见了心腹大臣,密议对策。

“赵昭此去,绝不能让他活着回来。”皇帝冷冷道。

一名大臣低声请示:“陛下,是否安排人手……”

皇帝缓缓点头:“务必做得干净利落。”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林修远早已在朝中布下暗线,皇帝的每一步动作,皆被悄然传回沈府。

沈怀远得知消息后,皱眉道:“林大人,是否要通知赵殿下?”

林修远却淡淡一笑:“不必。赵昭早已料到,他也正等着这一击。”

沈怀远一怔:“你的意思是……”

林修远目光深沉:“赵昭此行,不仅是去打仗,更是去杀人。”

沈府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墙上一幅大晟疆域图。林修远的手指缓缓划过北疆之地,低声道:

“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京城深处,风雪未止,而北疆的战鼓,已然响起。

一场关于权力、血脉与复仇的较量,正悄然走向**。

赵昭率军北上,沿途风雪交加,行军艰难。然而,他并未放缓步伐,反而每日亲自巡视军营,鼓舞士气。魏衡早已在北疆等候,他带来了一批旧部,皆是当年先帝麾下忠诚之士。他们见赵昭归来,皆激动万分,誓死效忠。

“殿下,北狄虽未真正出兵,但边境已有小股骑兵活动,意图试探我军防备。”魏衡低声禀报。

赵昭站在营帐前,望着远处苍茫的雪原,目光坚定:“他们是在等我,等我是否真的有资格坐上这个位置。”

魏衡沉声道:“殿下,若陛下真派人暗中下手,我们该如何应对?”

赵昭微微一笑:“让他们来便是。我正要借此机会,清理军中不忠之人。”

三日后,赵昭正式接管北疆军权。他迅速整顿军务,罢免了几位与皇帝关系密切的将领,并提拔了一批忠于先帝的旧部。此举在军中引起震动,但也迅速稳固了他的地位。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皇帝果然派出心腹密探,潜入北疆军营,意图刺杀赵昭。

密探行动隐秘,却未逃过魏衡的眼线。他在赵昭授意下,故意放任刺客潜入,待其动手之时,一举擒获。

赵昭亲自审问刺客,得知皇帝竟亲自下令:“若赵昭不死,便让他死在北疆。”

赵昭冷笑:“父皇,你终究还是怕了。”

他并未立刻将此事公之于众,而是将刺客秘密处决,同时下令封锁军营,严查所有可疑之人。此举令军中上下皆知赵昭手段果断,无人再敢轻举妄动。

北疆战鼓擂响,赵昭亲自领兵,迎战北狄。

北狄大军虽未真正压境,但赵昭深知,若不打一场胜仗,便难以在军中树立威信。他命人散布消息,称北狄已与皇帝暗中勾结,意图瓜分大晟江山。此言一出,军心大震,士气高涨。

赵昭趁势出兵,亲率精锐,夜袭敌营,一战而胜,斩敌三千,俘虏无数。此战之后,赵昭之名传遍北疆,军中将士皆视其为真正的统帅。

皇帝得知战报后,脸色阴沉,却未再轻举妄动。

而在京城,林修远与沈怀远密议,决定趁势推进下一步计划。

“赵昭已掌握北疆军权,接下来,便是让他名正言顺地回到京城。”沈怀远道。

林修远点头:“陛下如今虽未明着对付赵昭,但他绝不会坐视赵昭坐大。我们必须在他动手之前,先发制人。”

沈怀远皱眉:“可赵昭若贸然回京,恐遭不测。”

林修远目光深沉:“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契机。”

契机很快到来。

北疆战事告捷,赵昭上书朝廷,请求回京述职,并献上战利品。皇帝虽不愿他回京,但若拒之,便显得心虚,甚至引起朝中旧臣不满。

最终,皇帝只得准奏,并命人准备迎接仪式。

赵昭启程回京,林修远亲自前往城外迎接。

两人相见,皆露出笑意。

“你终于回来了。”林修远道。

赵昭微微一笑:“这一次,我不会再走了。”

回京之后,赵昭被安排暂居东宫旧址,虽未正式恢复太子之位,但朝中已有不少人开始称他为“殿下”。

皇帝虽未明言承认,但也未再否认,显然已陷入被动。

林修远趁势而动,联合沈怀远等人,向皇帝施压,要求正式恢复赵昭太子之位。

皇帝怒极,却无可奈何。北疆战功、先帝遗诏、朝中旧臣支持,三者合一,已形成不可逆转之势。

最终,在一次朝会上,皇帝沉声道:“赵昭,既已归来,朕便允你恢复太子之位。”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赵昭缓缓起身,拱手行礼:“儿臣,谢陛下隆恩。”

皇帝目光复杂,却终究未再多言。

赵昭终于重回东宫,成为名正言顺的储君。

然而,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皇帝虽表面上恢复了他的身份,但暗中依旧布下重重杀机。而赵昭,也已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棋子。

林修远站在东宫外,望着夜色中的宫墙,低声喃喃:“风雪未止,风暴才刚开始。”

而在东宫深处,赵昭端坐于案前,手中执笔,缓缓写下几个名字。

“父皇,这一局,我不会输了。”

京城的风雪依旧未歇,而属于赵昭的时代,已然拉开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