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 第583章 这会儿,穿了么?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第583章 这会儿,穿了么?

簡繁轉換
作者:空酒瓶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1 03:34:36 来源:源1

“凝凝,你在跟我耍孩子脾气么?”

谢凌看了她许久,眼眸沉静。

他情绪一激动,便攥住了她的手腕,抓得她有点疼了。

谢凌根本无法容忍那样的事情发生。

不等她张唇反驳,谢凌气息更是沉了下去。

“人当正衣冠、端瞻视,自有凛然威仪,令人望而生敬。穿衣行事若失了端严,便易遭人轻慢。”

阮凝玉蹙眉,他手劲太大,捏得她有点疼,她不由扭动了一下。

他的目光冰冷且带着警告,眼睛直盯着她道,“这些立身的道理,想来不必我再多言......

赵昭掌权后,朝中百官皆知大势已去,纷纷改换门庭。东宫门前,昔日冷清之地,如今车马络绎,趋炎附势者不绝于途。赵昭并未如旁人所料般欣然接见,反倒闭门谢客,只命人传话:“诸位大人好意,本宫心领。然朝局未稳,东宫尚需理清旧务,待时机成熟,自当一一回访。”

此言一出,朝中众人皆感赵昭沉稳老练,非昔日可比。皇帝虽已恢复其太子之位,然对其戒心更甚。东宫旧臣虽有复起之势,然皇帝亲信仍掌控朝中要职,双方明争暗斗,局势愈发紧张。

林修远与沈怀远深知,赵昭虽已回归,然若无实权,终究难以立足。于是,二人密议,决定从兵部与吏部入手,逐步安插赵昭亲信,以图掌控朝政。

“兵部尚书之位,陛下已许于沈大人。”林修远在书房中低声说道,“但吏部尚书尚在陛下心腹手中,若能换上我方之人,便可掌控官员任免之权。”

沈怀远点头:“老夫已与几位旧臣商议,吏部侍郎王允忠于先帝,可为助力。若能借机让他升任尚书,便可牵制陛下亲信。”

林修远微微一笑:“此事我已有安排。陛下近日对赵昭愈发忌惮,必会设法试探。我们不妨顺势而为,让陛下先动一步。”

果然,数日后,皇帝召见赵昭,命其参议军务。赵昭入宫,见皇帝面色冷淡,心中已有计较。

“太子近日可觉东宫安好?”皇帝缓缓问道。

赵昭拱手答道:“回陛下,东宫虽旧,然儿臣既已归来,自当重整旧制,不负陛下厚望。”

皇帝目光微动,语气略显试探:“朕听闻,东宫近日来访者甚众,你可曾一一接见?”

赵昭神色平静:“儿臣不敢妄自尊大。陛下圣恩浩荡,儿臣尚需理清旧务,不敢轻举妄动。”

皇帝微微一笑,眼中却无笑意:“你既知分寸,那便好。朕听闻北疆战事已稳,你可有打算?”

赵昭答道:“北疆虽已安定,然边防仍需加强。儿臣愿请命前往巡视,以确保万无一失。”

皇帝闻言,神色微变。赵昭此举,显然是要借巡视之名,再度掌握军权。他沉吟片刻,终是点头:“也好。你若愿去,朕自当准许。”

赵昭拱手谢恩,退下殿去。皇帝望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林修远早已在宫外等候,见赵昭归来,低声问道:“陛下如何?”

赵昭淡淡一笑:“他在试探我,也想逼我先动。”

林修远点头:“那我们便顺水推舟。陛下若想逼你出京,那便让他如愿。”

赵昭目光微沉:“你已有安排?”

林修远取出一封密信,递给他:“魏衡已联络北疆旧部,若你再次前往,便可彻底掌控军权。届时,若陛下再有异动,便可一举反制。”

赵昭接过密信,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好。我便再走一趟北疆。”

数日后,赵昭再次启程北疆。皇帝虽表面准奏,实则暗中派遣心腹随行,意图监视其举动。赵昭对此心知肚明,却未加阻拦,反而在途中频频召见旧部,稳固军心。

与此同时,林修远与沈怀远在京城悄然布局。王允被调任吏部尚书,其背后皆为赵昭旧臣。此举虽未引起皇帝直接反对,却已令其心生警惕。

皇帝召见心腹大臣,沉声道:“赵昭此去北疆,恐有异动。你们可有消息?”

一名大臣低声道:“据密探回报,赵昭已与北疆旧部频繁往来,似有图谋。”

皇帝冷哼一声:“他果然不肯安分。”

另一名大臣谨慎道:“陛下,若赵昭真有异心,是否需早作打算?”

皇帝沉思片刻,缓缓道:“朕自有安排。”

与此同时,北疆军营中,赵昭已彻底掌控军权。他亲自巡视各营,整顿军纪,提拔旧部,罢免不忠之人。此举虽引起部分将领不满,但赵昭手段果断,军中无人敢轻举妄动。

魏衡低声问道:“殿下,陛下已开始动作,我们该如何应对?”

赵昭站在营帐前,望着远方的雪原,缓缓道:“让他动便是。我们只需等待时机。”

数日后,京城传来密报,皇帝已密令兵部尚书调遣禁军,准备北上“巡视边防”。此举虽名为巡视,实则意在牵制赵昭军权。

林修远得知消息后,立即命人传信赵昭:“陛下已动,禁军即将北上。”

赵昭看完密信,神色未变,只是淡淡一笑:“他终于忍不住了。”

魏衡皱眉:“殿下之意是……”

赵昭缓缓起身,走到案前,取出一幅地图,指着北疆之地:“我们不能等他们来,必须先发制人。”

魏衡一怔:“殿下之意是……”

赵昭目光坚定:“调动北疆军,提前迎战。若能一举击溃禁军,便可彻底掌控军权。”

魏衡虽感震惊,但依旧点头:“属下明白。”

赵昭随即下令,调集北疆军主力,秘密集结于雁门关外。他亲自率军,迎战即将北上的禁军。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皇帝正与心腹密议:“赵昭若真敢与禁军交锋,便是公然造反。届时,便可名正言顺地将其除掉。”

然而,他未曾料到,赵昭早已布下杀局。

三日后,禁军北上途中,突遭伏击。赵昭亲率精锐,突袭敌军,斩杀禁军统领,俘虏无数。此战虽未惊动京城,却已彻底震动北疆军中。

赵昭命人将战报传回京城,同时附上一封密信:“陛下若欲夺权,便请亲自来战。”

皇帝得知战报后,脸色铁青,却未再轻举妄动。他终于意识到,赵昭已非昔日可比,若再强行压制,恐将激起更大变故。

林修远与沈怀远趁势而动,联合朝中旧臣,上奏皇帝,要求赵昭正式掌权,辅佐朝政。

皇帝虽不愿,但已无退路。北疆军权已失,朝中旧臣纷纷倒向赵昭,他若再拒,恐将引发更大动荡。

最终,在一次朝会上,皇帝沉声道:“赵昭既有战功,朕便允其掌权,辅佐朝政。”

赵昭缓缓起身,拱手行礼:“儿臣谢陛下隆恩。”

皇帝目光复杂,却终究未再多言。

赵昭终于正式掌权,成为朝中实权人物。然而,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林修远站在东宫外,望着夜色中的宫墙,低声喃喃:“风雪未止,风暴才刚开始。”

而在东宫深处,赵昭端坐于案前,手中执笔,缓缓写下几个名字。

“父皇,这一局,我不会输了。”

京城的风雪依旧未歇,而属于赵昭的时代,已然拉开帷幕。

赵昭掌权之后,朝中局势并未如众人所料那般迅速明朗。表面上,皇帝虽已下旨允其辅政,实则暗中布下重重牵制。赵昭深知,军权虽已握于手中,但朝堂之上,仍需步步为营。

林修远与沈怀远日夜奔走,将赵昭旧部安插至各部要职,以稳住朝局。然而,皇帝亦非坐以待毙之人,他迅速调派亲信入六部,与赵昭一党形成对峙之势。朝堂之上,明面上是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每一项奏议背后,皆是权力的博弈。

赵昭并未急于求成,而是采取“温水煮蛙”之策,先以整顿吏治为名,将部分贪腐官员革职查办,顺势安插己方之人。此举既得民心,又不动声色地削弱了皇帝亲信的势力。皇帝虽察觉端倪,却因赵昭手段高明,难以直接驳回,只能隐忍不发。

然而,真正的危机,却来自后宫。

赵昭之母,昔日贵妃,如今已贵为太后。她虽久居深宫,却仍掌握着不小的影响力。皇帝虽为长子,然生母早逝,自幼由贵妃抚养长大,因此对赵昭之母心存忌惮。此次赵昭掌权,太后一脉亦随之水涨船高,令皇帝愈发不安。

一日,皇帝召见心腹大臣,密议对策。其中一名心腹低声进言:“陛下,太子虽掌权,然其根基仍在军中。若能削弱其军中势力,便可断其羽翼。”

皇帝沉吟片刻,缓缓道:“北疆军权已失,若再动兵部,恐激起赵昭反扑。”

另一大臣道:“陛下,不如从内廷入手。太后近来与东宫往来频繁,若能从中挑拨,使其母子生隙,便可令赵昭腹背受敌。”

皇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此计可行。”

于是,皇帝暗中授意内侍省,散布谣言,称太后有意扶持赵昭称帝,废黜当今。此言虽无实据,却在宫中悄然流传,终传至太后耳中。

太后大怒,召赵昭入宫问话。赵昭闻讯,心中已明七八分,却仍神色自若,跪地行礼:“儿臣参见母后。”

太后面色冷峻:“你可知宫中传言,说你欲废立天子?”

赵昭神色不变,沉声道:“儿臣不敢有此妄念。然陛下身边之人,恐有居心叵测之徒,欲挑拨母子之情。”

太后冷哼一声:“你父皇素来多疑,如今你掌权,他自是忌惮。若非你行事谨慎,恐怕早已遭其毒手。”

赵昭低头道:“儿臣所做一切,皆为稳固朝局,非为私利。然陛下若疑心难消,儿臣愿辞去辅政之位,以全君臣之道。”

太后目光微动,缓缓道:“你若退,他必更肆无忌惮。此局,已无退路。”

赵昭抬起头,目光坚定:“儿臣明白。然若欲破局,还需从长计议。”

太后沉思片刻,最终点头:“你若已有谋划,便放手去做。母后,自会为你周旋。”

赵昭谢恩而出,心中却知,皇帝已开始从内廷下手,试图瓦解其根基。若不及时应对,恐怕母子之情亦将被彻底撕裂。

回到东宫,林修远已在书房等候。见赵昭神色凝重,他低声问道:“殿下,太后如何?”

赵昭缓缓坐下,将宫中传言告知林修远。林修远听罢,眉头紧锁:“陛下果然已开始动手,若再不反击,恐局势将不可收拾。”

赵昭沉声道:“我意已决,必须设法斩断皇帝在宫中的耳目,否则母后亦将陷入险境。”

林修远点头:“属下已掌握部分内侍省官员的把柄,可借机将其一一清除。”

赵昭颔首:“好,此事由你全权处置。另外,我另有安排。”

林修远疑惑:“殿下之意是?”

赵昭取出一封密信,递予林修远:“你即刻派人送此信至北疆,命魏衡暗中调查禁军统领之死背后是否另有隐情。若能查出皇帝曾密令其暗杀我于北疆,便可反将一军。”

林修远接过密信,神色凝重:“属下明白。”

赵昭目光深远:“皇帝以为我已无退路,实则他才是步步紧逼之人。此局,我不会输。”

夜色渐深,东宫深处,烛火摇曳。赵昭立于窗前,望着宫墙外飘落的雪花,心中却已悄然布下杀局。

而京城的风雪,仍未停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