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 第680章 男主人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第680章 男主人

簡繁轉換
作者:空酒瓶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9 04:49:00 来源:源1

谢妙云住的院落叫做香璃院。

三表姐喜欢夹竹桃,这里栽了许多,如今深秋,那鲜妍如云的花瓣也陆陆续续地败了。霜降过后,木芙蓉倒是开得正盛,碗口大的花朵在枝头颤巍巍立着。

但阮凝玉来到这里,却依然感觉到一股寒冷之气,直直地沁入肌骨。

洗漱完换了身衣裳,腰间戴了块芙蓉玉,她这才去见了谢妙云。

踏入正堂,却见谢妙云身侧坐着位三十余岁的妇人,虽身着绫罗绸缎,可看起来竟比谢妙云要消瘦许多,她的腕上戴了辟邪的白玉......

暮春的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那一夜,江风裹着湿气扑进归晚楼的窗棂,吹得烛火摇曳不定。阮凝玉正伏案批改学堂女童的习字簿,指尖沾了墨汁,在纸上留下淡淡痕迹。她忽觉胸口一滞,像是被什么无形之物压住呼吸??这感觉她太熟悉了,前世每逢大祸临头前,心口总会这般发闷。

她搁下笔,起身推开后窗。月光被云层遮蔽,院中梅树影影绰绰,像极了十年前那个焚楼之夜。就在此时,一道黑影自墙外掠过,轻巧落地竟无声息。阮凝玉瞳孔骤缩,却未惊呼,只悄然退至门边,取下挂在梁上的铜铃??那是谢凌临行前所设暗号,一响为警,三响即召全城巡防。

“谁?”她沉声问,手已摸向袖中藏刃。

那人缓缓抬头,面纱半落,露出一双熟悉的眼睛。阮凝玉倒抽一口冷气:“是你……阿阮?”

来人竟是与她同名的孤女阿阮,三年前被收留在学堂,聪慧勤勉,颇得众人喜爱。可此刻她手中握着一支银针,针尖泛着幽蓝光泽,分明是剧毒。

“掌柜的,对不起。”阿阮声音颤抖,“他们抓了我弟弟,说若我不取你性命,便将他喂狗。”

阮凝玉心头巨震,却仍稳住脚步:“谁指使你?齐青寂的人还活着?”

阿阮垂泪:“不止活着……他们在地下建了新的‘香堂’,供奉着齐爷牌位。他说只要除掉你,就能重建云香楼旧业。他还说……你还欠他一条命。”

话音未落,远处骤然传来三声狼烟爆响,划破长空。归晚楼四周瞬间亮起火把,刑察司密探如鬼魅般从各处现身。阿阮脸色惨白,转身欲逃,却被小翠率众伙计堵住去路。阮凝玉上前一步,亲手卸下她腕上毒针,轻声道:“你弟弟已在县衙受护,明日便可团聚。但你若再执迷不悟,便是真害了他。”

阿阮跪地痛哭,供出一处隐秘据点??城南废弃的观音庙地窖,藏有大量毒药与伪造官印,更有一本名册,记录着这些年被胁迫为奸细的百姓名单。

次日清晨,官兵围剿观音庙,当场擒获七名残党,其中一人竟是昔日归晚楼的老账房周先生。此人表面忠厚,实则早被齐青寂以家人要挟收买,多年来暗中篡改账目,将善款转入敌方钱庄。搜查时,于其卧房夹壁发现一封密信,内容令人脊背生寒:

**“谢某虽掌监察大权,然其软肋仍在徽州。若毁归晚楼,杀阮氏,令其痛失所爱,则必心智大乱,朝局可动。”**

阮凝玉看完信,指尖冰凉。她终于明白,这场针对她的阴谋从未真正终结,而是潜伏于暗处,借平民之手、以温情之名,一点点蚕食她的根基。

当晚,她独坐灯下,翻出那本写满心得的账册续篇,提笔补写道:

【庚戌年四月初八,暴雨。

我以为恶鬼已除,却不料阴魂尚存。有人甘愿为敌效力,并非因贪欲,而是因绝望。我救得了今日之阿阮,谁能救明日之千千万?

谢君常说,律法可惩罪,仁心能化怨。可若人心尽碎,仁义何依?

或许,归晚楼不该只是庇护所,更该成为一座桥??渡人离苦,也渡己超脱。】

三日后,谢凌快马归来。他刚下马便直奔书房,见她正在整理证据卷宗,眉头紧锁。他解下披风掷于椅上,声音冷峻:“周账房已招认,背后另有主谋,是个化名‘梅娘’的女人,曾在云香楼做过舞姬。”

阮凝玉抬眼:“可是柳含烟?”

“正是。”谢凌眸色深沉,“当年火灾后她失踪,传言已死。没想到她不仅活了下来,还成了齐青寂最信任的情报头目。她精通易容与蛊毒,专挑弱势女子控制心智,布下层层眼线。”

“她恨我。”阮凝玉苦笑,“因为我逃了,而她没能逃。”

谢凌握住她的手:“这次我不会再让你独自面对。我已经调集六扇门精锐,封锁全城水道陆路,同时启用皇室密探网,追查‘梅娘’踪迹。只要你一句话,我可以下令屠尽所有嫌疑之地。”

“不行。”她坚决摇头,“滥杀只会制造更多仇恨。我们要抓的是首恶,不是牵连无辜。”

他凝视她良久,终是叹道:“你比我更懂何为‘治世’。”

半月间,风声鹤唳。归晚楼暂停营业,改为临时避难所,收容那些被胁迫又悔悟的妇孺。阮凝玉亲自熬药、教她们识字,甚至请来老尼姑讲经说法,助其洗清心魔。有个少女哭着坦白曾往井中投毒,只因弟弟被扣为人质。阮凝玉非但未责,反而带她去县衙自首,求府尹宽宥。

“她已受够恐惧折磨。”她在公堂上直言,“若连悔改之路都堵死,这世间还有多少人会被逼成恶魔?”

府尹动容,特赦其罪,责令服役三年。消息传出,民心震动,许多人主动交出藏匿的密信与兵器,换取新生。

与此同时,谢凌布下的天罗地网终于收紧。一名伪装成卖花婆的老妪在城北被捕,身上搜出刻有梅花印记的铜牌。经严审得知,柳含烟藏身于太湖畔一座孤岛庄园,名为“栖梦园”,实为训练死士的巢穴。

出征那日,天色阴沉。谢凌披甲佩剑,率领百名亲卫登船。阮凝玉送至码头,递上一个布包:“这是我绣的护身符,和当年一样。上面不再是燕子,是一只凤凰。”

“为何?”他问。

“因为你早已不是孤鹰,而是能庇佑万民的凤阙之主。”她望着他,目光坚定,“但记住,若你变成另一个暴君,我也会亲手熄灭你的火。”

他怔住,随即郑重收下,吻她指尖:“我宁负天下,不负你这一句警醒。”

舰队破浪而去。三日后战报传回:栖梦园被攻破,烈火焚烧整夜,残党尽数伏诛。柳含烟拒捕**,临死前高喊:“阮凝玉!你以为赢了吗?齐爷的根还在!他的血脉未绝!”

阮凝玉听到这句话时,正在学堂教孩子们唱一首新编的童谣:“春风吹,樱花开,阿姊教我读诗来……”歌声戛然而止。她猛然想起,齐青寂确有一子,幼时送往海外养病,此后音讯全无。莫非……他还活着?

她立刻修书一封,派人快马送往京城监察总署。信中详述柳含烟遗言,并附上当年云香楼仆役口供??据说那孩子天生左耳后有一枚朱砂痣,形如梅花。

数日后,谢凌归来,面容憔悴,铠甲染血。他带回一枚玉珏碎片,上面隐约可见半个“齐”字。据俘虏交代,这是齐家嫡系信物,唯有继承者方可持有。

“我已经下令彻查沿海商船进出记录,排查所有可疑人物。”他坐在庭院石凳上,接过她递来的热茶,“但这孩子若真潜回中原,必定伪装极深,甚至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阮凝玉沉默良久,忽然道:“还记得去年冬天,有个流浪少年来求一碗面吗?他说父母死于瘟疫,只想学点手艺活下去。我让他在厨房帮忙,三个月后他悄悄走了,只留下这个。”

她取出一只木勺,柄端刻着极小的图案??一朵五瓣梅花。

谢凌盯着那勺子,眼神骤冷:“他何时离开的?”

“正月初六,你说要去北地那天清晨。”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惊涛骇浪。若那少年真是齐青寂之子,他不仅混入归晚楼,还亲眼见过谢凌对她千般呵护的模样。他带走的不仅是记忆,更是复仇的种子。

“我要重开云香楼旧档。”阮凝玉站起身,“母亲当年留下的账本残页提到,齐青寂曾用‘九枝梅’系统掌控手下,每人对应一枝,唯有亲子才能开启最终密令。这些年我一直在找那第九枝的线索。”

谢凌点头:“我派人协助你。但从现在起,你不得再独自出门,夜间必须有两名以上护卫贴身随行。”

“你不信我能保护自己?”

“我信。”他握住她的手,声音低哑,“可我怕失去你。哪怕一丝风险,我都无法承受。”

她轻轻靠在他肩上:“那就让我也成为你的盾。咱们一起查,一起守,好不好?”

自此,夫妻二人联手追查。阮凝玉翻遍旧楼废墟残骸,终于在一口枯井底部挖出一只铁盒,内藏一本薄册,记载着“九枝梅”成员代号与联络方式。其中第八枝写着“烟”(即柳含烟),第九枝空白,仅有批注:“待凤鸣时启。”

“凤鸣?”谢凌皱眉,“难道是指你头上那支金丝凤簪?”

阮凝玉抚发沉思,忽有所悟:“母亲去世前,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她说真正的‘凤鸣’,不在簪上,而在心声。唯有当一个人不再畏惧过去,敢于直面真相,才会听见内心的鸣响。”

她闭目片刻,再睁眼时,目光如炬:“我知道第九枝在哪了。”

翌日,她命人在归晚楼门前张贴告示:

**“寻人启事:若有知晓十一年前云香楼大火当日,曾救出一名婴孩者,请速来相告。无论身份,皆予重谢。”**

三日后,一位白发老渔夫登门,颤巍巍地说:“那晚我驾船经过岸边,见一婢女抱着襁褓跳入江中,说‘不能让梅家断了香火’。我救了她,但她伤重不治,只求我把孩子交给可靠之人。我辗转托付给杭州一家育婴堂,听说后来被一户姓林的人家收养……”

阮凝玉听得心如刀绞。原来母亲早在预见灾祸时,便秘密送出亲生骨肉??那孩子不是齐青寂之子,而是她同父异母的弟弟!所谓“第九枝梅”,根本不是继承者,而是唯一能揭穿齐青寂伪嗣身份的血脉证人!

她当即启程赴杭,谢凌执意同行。几经周折,终在一座偏僻山村找到那位林姓农户。老人已病卧在床,临终前交出一块玉佩,与她腰间那枚谢家玉佩竟能拼合成完整一对,背面刻着一行小字:**“阮氏遗孤,承我志,继我业。”**

阮凝玉泪流满面。原来母亲早知齐青寂野心滔天,故暗中布局,将亲子托付民间,待有朝一日归来,揭露其篡权真相。

回程途中,暴雨倾盆。马车陷于泥泞,前方忽现伏兵拦截。黑衣人手持淬毒短刃,直扑车厢。千钧一发之际,谢凌拔剑迎敌,阮凝玉则抱紧玉佩,咬破手指在车壁写下血书:**“若我遇难,请将此物交予京城御史台,揭开九枝梅全部阴谋!”**

激战持续半个时辰,亲卫死伤过半,终将刺客歼灭。清点尸体时,发现其中一人耳后赫然有朱砂痣??正是假扮流浪少年混入归晚楼的齐青寂亲子!而他怀中藏有一封密函,计划于秋祭大典时刺杀谢凌,嫁祸太子,引发朝乱。

阮凝玉捧着那封信,浑身发抖,却不再恐惧。她知道,真正的胜利不是杀人偿命,而是让光明照进最深的黑暗。

回到徽州后,她将两枚玉佩合璧供于母亲灵前,焚香告慰:“娘,女儿找到了您的儿子,也守住了您的心愿。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能用谎言统治人心。”

秋天到来时,朝廷举行盛大秋祭。谢凌作为监礼官出席,全场肃穆。仪式结束刹那,一道身影冲出人群,高举匕首直扑龙座??正是潜伏宫中的第九枝余孽!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素影飞身拦挡,竟是阮凝玉提前布下的女卫队长阿霜,她以身为盾,挡下致命一击。

混乱中,谢凌抽出佩剑,斩敌首级。皇帝震惊之余,亲赐阮凝玉“贞慧夫人”称号,允其参与政议,开创女子参政先河。

多年后,归晚楼扩建为“明心书院”,门前立碑铭文:

**“生于灰烬,长于风雨;不惧黑月,自成光芒。”**

每当春分雨落,总有孩童围着一位银发妇人问:“阿婆,你说的黑月光,到底是什么呀?”

老妇人笑着指向天际:“就是那种明明身处黑暗,却依然选择照亮别人的光啊。”

远处,一位紫袍老者拄杖而来,唤她名字。她起身相迎,携手漫步于樱花雨下,一如当年初遇。

风起时,铃声清越,仿佛时光也在低语:

有些重生,不只是为了活下去,而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值得被好好爱一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