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 第476章江湖朝堂密谈定局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第476章江湖朝堂密谈定局

簡繁轉換
作者:风在吹的地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1-10 16:40:54 来源:源1

第476章江湖朝堂密谈定局(第1/2页)

武王被他逗得朗声大笑,眼角的皱纹堆成了菊花的纹路,抬手在他肩上拍得“砰砰”响:“银子!要多少有多少!”他说着,从腰间解下一块沉甸甸的玉佩往桌上一放,玉面映着烛火泛着油光,“就凭你们天刀门那手艺——上次见你徒弟挥刀劈断三块铁甲,那刀上连个豁口都没有!这等神兵,多花点银子算什么?”

云逸指尖摩挲着酒杯边缘,笑意淡了些,认真问道:“那伯父想练多少人?”

武王脸上的笑容一收,坐直了身子,烛火在他眼里跳动着光:“十万。”

这两个字砸在桌上,连旁边铜炉里噼啪作响的炭火都仿佛静了一瞬。

“您是知道的,武者的训练和寻常士兵不同。”云逸的声音沉了沉,指尖在杯沿划了个圈,“普通人练的是队列、冲杀,武者却要先磨筋骨——就像把生铁放进火炉里烧,烧红了捶,捶冷了再烧,直到铁里的杂质都被逼出来,才能经得起淬火。”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窗外黑沉沉的夜空,像是在回想那些严苛的训练:“每天寅时就得起来扎马步,腿上绑着三十斤的沙袋;正午顶着烈日练劈砍,手臂酸得抬不起来也得练;夜里还要打坐运气,疏通经脉……这还只是基础。”

“最险的是后面。”云逸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严肃,“要是筋骨没练到火候,就急着练内功心法,轻则经脉淤堵,成了废人;重则……”他捏紧了酒杯,指节泛白,“就像把没烧透的木炭塞进烈火里,‘轰’地一下炸开——爆体而亡都是轻的,更怕走火入魔,变成只认杀戮的疯子,连自己人都砍。”

武王沉默着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半晌才重重叹了口气:“我就知道没那么容易……但这事,非你不可。”他抬头看向云逸,眼里的恳切像烛火一样跳动,“十万不行,先练一万?哪怕五千也行。有你把着关,我才放心。”

武王指尖在案几上轻轻叩着,听云逸说完,重重一点头,案上的青铜酒樽都跟着颤了颤:“你这话,跟尚儿前日在军帐里说的分毫不差。他说江湖人就像野山竹,看着柔韧,可真折到根上,再想冒新芽就难了。”他拿起酒壶给自己添了半盏酒,琥珀色的酒液在盏中晃出细碎的光,“这暴风雨刚过,是得让竹子好好晒晒太阳。”

云逸指尖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那玉佩被体温焐得温热。他抬眼时,烛火正映在眸子里,亮得像淬了锋芒:“武林盟的弟兄们,十有**带伤。有的断了胳膊,有的伤了内息,此刻别说提剑,怕是连举碗都费劲。”他顿了顿,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朝廷的事,是你们的家事,我们江湖人掺和不起,也不该掺和。”

“我已让人拟了盟主令,”云逸从怀中摸出一卷素笺,摊开时,上面的朱砂印记在烛光下格外醒目,“三天后传遍各大门派。上面写得清楚——凡武林人士,敢持械参与朝廷内战者,先废武功,再逐出武林,若有反抗,格杀勿论。”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巨石砸进深潭,激起的回响震得帐内烛火都晃了晃,“武林盟的追杀令,从来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武王看着那卷素笺上力透纸背的字迹,忽然笑了,端起酒盏时,袍袖扫过案几,带起一阵微风:“好一个‘格杀勿论’!云逸,本王没看错你。”他举杯的动作沉稳有力,手肘微沉,宛如在挥师号令千军,“这杯,敬你护得住江湖的根。”

帐内众人见状,纷纷端盏起身。铁甲碰撞的“哐当”声、瓷盏相碰的“叮咚”声混在一起,竟生出几分金戈铁马的气势。有人酒盏举得太高,酒液顺着指缝淌到腕间,也顾不上擦,只跟着武王朗声道:“敬云盟主!”

云逸起身回敬,酒盏与众人的盏子轻轻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他仰头饮尽,酒液入喉带着灼人的烈,却让他眼底的光更亮了几分:“武林盟护得住江湖,也信得过武王能稳住这天下。待江湖元气复苏,若有需要,武林子弟定当效犬马之劳。”

武王闻言大笑,笑声震得帐顶的灰尘都簌簌落下:“好!有你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他将空盏往案上一放,发出“当”的一声,“来人,再添酒!今日不醉不归!”

烛火在众人脸上明明灭灭,映着武王的豪迈,云逸的坚毅,还有帐内众人眼中重燃的安稳。帐外的风还在呼啸,却仿佛已吹不散这帐内的暖意与笃定。

云逸抬手时,月白袖口扫过案几,带起一缕淡淡的松烟墨香,与慕容德玄色袍角的皂角气息缠在一起。两只酒杯在空中轻轻一碰,发出“叮”的一声脆响,像两块玉石相击,清越得能穿透满厅的酒气。慕容德举杯的手势带着常年握刀的稳,指腹在杯沿压出浅浅的白痕;云逸则手腕微扬,酒液在盏中晃出细碎的光,两人动作间的默契,仿佛演练过千百遍——那是江湖人独有的利落,混着对朝堂无声的敬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76章江湖朝堂密谈定局(第2/2页)

武王看着杯中晃动的酒影,忽然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如释重负的暖意:“有天刀盟在,就像给这风雨飘摇的天下栓了根定海神针。”他指尖在案上那枚龙纹玉佩上摩挲着,玉佩的凉滑透过指尖传来,“前几日夜里总做噩梦,梦见城破了,火把把天都烧红了……如今见着你们,才算踏实些。”

这话落时,厅角的沙漏刚漏完一整格,细沙簌簌落在底槽,像在数着某些未曾说破的心事。云逸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他想起三日前那趟密谈,武王的书房里燃着助眠的檀香,案上摊着几位王子的卷宗,墨迹最浓的那本,封面上写着“九王子·风尚武”。

那时武王捻着卷宗边角,声音压得极低:“尚儿这孩子,性子像他娘,仁厚是仁厚,就是少了点狠劲。可这王位……”他没说下去,只望着云逸,眼底的期盼像盏将灭的灯,“你在江湖上一声令下,万马千军都能唤得动。若你肯说句‘九王子可立’,那些老臣们……”

云逸当时正把玩着窗台上的铁镇纸,那镇纸被磨得锃亮,映出他平静的脸:“伯父,江湖人讲究‘各安其道’。您的家事,就像我们门派里选掌门,外人插不得手。”他将镇纸轻轻放回原位,“况且,九王子的本事,迟早能让所有人看见,不必借我的名声。”

此刻回想起来,云逸的目光不经意扫过厅外——九王子风尚武正站在廊下,手里捏着个酒葫芦,却没喝,只望着天边那轮残月。他的影子被灯笼拉得很长,落在青石板上,像一柄藏在鞘里的剑。云逸知道,这位王子前几日刚在演武场赢了三王子,却故意输了最后一招,理由是“兄长年长,该让着些”。那份隐忍里藏的锋芒,比任何刀剑都要锋利。

“来,再饮一杯!”武王的笑声打断了云逸的思绪,他举杯时,袍角扫过案上的卷宗,露出里面“征兵”二字,“明日起,那十万兵丁就交托给你了。”

酒杯再次相碰,响声比刚才更沉了些,像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云逸望着杯中酒液里自己的倒影,忽然觉得这江湖与朝堂,就像这酒与杯,看似泾渭分明,却终究要在同一个天地里,盛着各自的风雨与明月。

廊下的风尚武似乎察觉到什么,转头朝厅内望了一眼,恰好与云逸的目光撞在一起。他愣了愣,随即举起酒葫芦遥遥一敬,眼底闪过一丝了然的笑,像两颗心照不宣的星子,在夜色里轻轻眨了眨。

云逸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那玉佩上的云纹被摩挲得光滑温润,他垂眸沉吟片刻,抬眼时目光沉静如潭:“九王子如今已是天刀门的弟子,每日卯时便随门中弟子一同练剑,酉时才歇,剑法已初窥门径。”他顿了顿,眼角余光瞥见廊下那抹熟悉的青衫身影,续道,“武王心中早有定数,臣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武王闻言,指尖在紫檀木案上轻轻叩了两下,案上的鎏金烛台映着他眼底的笑意,像揉碎了的星光:“本王方才不过是逗你罢了。”他往后靠在铺着白虎皮的座椅上,语气里带着藏不住的欣赏,“既然尚儿在你门下能学得真本事,便让他多待些时日,磨磨那性子也好。”

云逸躬身拱手,袍角扫过地面的金砖,发出细碎的声响:“武王英明。”

武王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云逸的肩膀,掌心的老茧带着久经沙场的力道:“你这小子,倒是会说话。”笑声渐歇,他眼神沉了沉,“往后尚儿,就拜托你多照拂了。”

“臣,定不辱命。”云逸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钉。

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藏着太多未说尽的话——是对九王子未来的期许,是对彼此默契的认可,像两盏在暗夜里悄然交汇的灯,光虽淡,却足以照亮前路。

那次密谈,从暮色四合一直持续到晨光微熹。殿内的鎏金铜漏滴答作响,记录着每一寸流淌的时光,烛火燃了又换,换了又燃,烛泪在烛台上积了厚厚一层,像凝固的琥珀。除了武王与云逸,再无人知晓殿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只看见天快亮时,两人并肩走出殿门,武王的龙袍在晨露中泛着冷光,云逸的青衫则沾了些夜雾,两人脸上都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笑意,那笑意里藏着运筹帷幄的笃定,仿佛一盘落子无悔的棋局,终于定了输赢。

而武王属意的继承人,实为十王子风采集。

往昔,风采集还是个总爱追着太傅问“天为什么是蓝的”的孩童,穿着虎头靴,攥着木剑在御花园里跑,像颗没被打磨过的璞玉,蒙着层稚拙的尘土。谁也没料到,这颗“尘土里的珠子”会在几年间骤然绽放光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