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 第486章苍古危局造船御敌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第486章苍古危局造船御敌

簡繁轉換
作者:风在吹的地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1-21 16:54:27 来源:源1

第486章苍古危局造船御敌(第1/2页)

望海舰队的船坞就建在月牙形的海湾里,五百多艘战船顺着海岸线排开,桅杆林立如雨后春笋,帆影在阳光下铺开一片流动的银白。最大的“镇海号”停在最深处,船身比城墙还高,甲板上的铜炮闪着冷光,炮口对准外海,像只蓄势待发的巨兽。工匠们在船舷上敲敲打打,錾子凿在铜板上的脆响混着海浪声,在湾里荡出层层涟漪——这是望海国的底气,从船骨选材到桐油封缝,每个环节都有老匠人盯着,连铆钉的间距都得用尺子量,活像台咬合精密的钟表。

可金尚书站在船坞高处往下看时,眉头总舒展不开。他指着那些空着的脚手架:“本该有三百个木匠在这里给新船雕花舷,现在只剩八十个。老的老,小的小,能独立掌墨的师傅,十个指头数得过来。”他捡起地上的刨花,那木花薄如蝉翼,是上好的楠木刨出来的,“这料子能造十艘快船,可没人把它们拼成船,就只能烂在库房里。”

他看向慕容副盟主时,眼底的焦灼像被风吹动的火星:“您是知道的,造船匠不是挑水夫,得会看海图算吃水,懂风流向日头,没十年功夫练不出手。现在要赶造二十艘巡逻艇,图纸摊在案上快发霉了,就是凑不齐人手……”

慕容副盟主望着那片停在水里的战船,忽然想起天古城的船匠营——那里有群老木匠,能闭着眼摸出木料的年轮。他拍了拍金尚书的肩膀:“云盟主认识几个走南闯北的造船世家,当年给武王造龙舟的‘木圣’李老头,现在就在天古城带徒弟。我这就传信过去,让他把最得力的伙计送过来。”

金尚书刚松了口气,话锋又沉了下去:“说起来,咱们这四大舰队,在魔月帝国面前,实在不够看。”他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海图,上面用朱砂画着艘巨船,桅杆上飘着黑旗,“这是黑神舰队的‘冥河号’,光船帆就有十亩地大,船底包着铜皮,撞得赢咱们三艘镇海号。他们一千多艘船扎在黑雾湾,平时连影子都不露,一出手就把西极国的舰队打沉了一半,狠得像藏在礁石后的鲨鱼。”

海风卷着咸腥味扑过来,吹得海图哗哗响。慕容副盟主指尖按在“冥河号”的船身上,那纸面薄得仿佛一戳就破:“看来,不光要造船,还得练水师。等工匠到了,咱们先把老船修结实,再琢磨着造几艘能跟黑神舰队硬碰硬的大家伙。”

远处的镇海号忽然鸣响了铜钟,浑厚的钟声在海面上荡开,惊得海鸟扑棱棱飞起。金尚书望着那面升起的望海国旗,忽然挺直了腰:“只要有船,有匠,再给弟兄们三年,保管让黑神舰队知道,苍古的海,不是谁都能撒野的。”

昔日帝国的舰队,是藏在历史褶皱里的谜。老人们说,鼎盛时那些战船连起来能遮断半片海域,船帆如垂天之云,舰炮似列阵之雷,可没人说得清它们如今锚在哪个深海港湾。就像传说中吞舟的巨鲸,偶尔有渔民在风暴天见过模糊的船影,惊鸿一瞥便隐入雾霭,只留下“见过的人活不过三日”的谶语,让这片海平添几分森然。

魔月帝国的南下、西虹两支舰队,却是明晃晃的威慑。五百艘战船列阵时,桅杆连绵如黑铁森林,船身浇铸的铁甲在日光下泛着冷硬的光,连海浪拍上去都似要被撞碎。最骇人的是舰首那尊青铜兽首炮,炮口狰狞地咧着嘴,据说一发炮弹能轰塌半座礁岛——这便是他们敢在苍古海域游弋的底气。

造船的木料,得是南疆深山中百年以上的铁力木。斧劈下去,木茬都带着火星,入水不腐,遇火难燃。选料时,工匠要跪在木料前,用指腹一寸寸摩挲,听敲击的回声辨优劣,稍有瑕疵便弃如敝履。铁料更得是千锤百炼的百炼钢,经十七道淬火,才能锻成船锚的锁链,任巨浪撕扯也挣不断。

可如今,这些命脉般的物资,竟成了官员手中的筹码。有商人亲眼见,南疆的铁力木被成批装上货船,舱单上写着“普通硬木”,目的地却是魔月帝国的军港;更有甚者,将百炼钢混在废铁里,以十倍价格卖给昔日帝国的密使。那些银锭沉甸甸堆在账房,沾着松木的清香,也沾着未来海战的血腥。

清月帝国的造船坊里,苍古的铁力木正被剖成船板。工匠们用苍古的技法,将这些木料拼接到战舰上,船帆上绣的却是清月的银钩图腾。他们说:“苍古自己要卖,我们为何不要?”这话像针,扎在每个有血性的苍古人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6章苍古危局造船御敌(第2/2页)

更荒唐的是,有巡海的士兵截获过密信,上面用朱砂写着“每船木料,三成归你”。那字迹,竟与掌管司农寺的官员如出一辙。

站在海岸的礁石上,能看见远处南下舰队的帆影。海风卷着咸腥,也卷着人心的凉。这朝廷的根基,早已被蛀空成筛子,漏下去的不仅是物资,更是百姓最后的指望。

有人说,唯有一场血战,才能把这些蛀虫连窝端掉。可血战起来,多少战船要沉入海底?多少人家要骨肉分离?没人敢深想,只能望着那片铁灰色的舰队,任由心一点点沉下去,沉进比海水更冷的绝望里。

我们不是没有试过用和平的方式解开这些缠成死结的矛盾。那和平的愿景,曾像夏夜最亮的星子,悬在每个人心头——想象着各方放下戒备,像手足般围坐议事,让纷争在笑谈中消融。可现实偏像只粗粝的手,一把将那星子揉碎在尘埃里。

朝廷成了个空壳子,端坐于上的人只顾着盘算自己的封地,哪还有心力斡旋协调?就像一场没有指挥家的交响乐,小提琴拉着激昂的调子,大提琴却沉在低回的哀鸣里,铜钹更是胡乱砸出刺耳的响,满场都是混乱的杂音。其他王国的国主不是没有拿出过好方案,字里行间都是恳切的权衡,可谁会听呢?现有的制度像道生锈的铁锁,把各方都捆在原地,你动不了我,我也容不得你,眼睁睁看着裂痕越来越大。

我们这些王国,说起来是平起平坐的兄弟,心里却都揣着个帝国梦。就像一群挤在悬崖边的攀登者,都盯着山顶那唯一的王座,脚下是万丈深渊,谁也不敢先挪步,却又忍不住想把旁人挤下去。苍古大地就这么大,容不下两个并肩的帝国,这是刻在骨头上的规矩。

若是真闹到分裂的地步……那画面想起来就让人脊梁骨冒冷汗。就像平静的湖面被投进巨石,激起的浪头能掀翻岸边所有的屋舍。到那时,我们这些分崩离析的小王国,就成了砧板上的肉,魔月、寻州那些虎视眈眈的帝国,哪一个不是磨尖了牙的饿狼?分分钟能把我们撕得粉碎,最后连名字都留不下,只会被史书一笔带过,落个“分裂国土、自取灭亡”的骂名,永世不得翻身。

所以这些年,谁不是把**死死摁在心底?夜里对着地图描摹疆界时,手指都在发抖——既怕自己忍不住迈出那一步,又怕别人先动了手。可眼下的局势,早已不是“克制”二字能摁得住的了。

魔月帝国偏在这节骨眼上挥兵蛮荒王庭,那消息传来时,我正在灯下看边防图,手里的狼毫“啪”地掉在纸上,晕开一大团墨渍。这哪里是入侵,分明是往滚油里泼了瓢火!整个中州像被扔进了漩涡,每个国家都在打转,谁也说不清下一秒会被卷向哪里。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寻州,几千海里外的那片海域,最近总有不明船只游弋,他们的密探像蝙蝠似的在各国都城盘旋,那双藏在暗处的眼睛,早把中州当成了嘴边的肥肉,就等我们内乱起了,好扑上来咬最狠的一口。

此刻的我们,就像驾着破船在飓风中漂流。船板早被蛀空,桅杆摇摇晃晃,船舱里还在渗水。唯一的活路,就是先把船身钉结实了——苍古的内部问题一日不解决,统一的步子一日不迈开,这船说翻就翻。国策也得赶紧定下来,就像在风暴里校准罗盘,差一分一毫,可能就撞向礁石了。

最要紧的是那些战略物资,铁矿、木料、粮食……都是造船造炮的根本。之前竟还有人敢偷偷卖给敌国,那哪是卖东西,分明是递刀子!得赶紧把口子堵上,不然等沙漏里的沙子漏光了,我们手里就只剩空壳子,到时候别说抗争,怕是连投降的资格都没有了。

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吹得烛火直打晃,映着满室人的愁容。每个人手里都捏着汗,心里清楚:这船要是沉了,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月尚书指尖捻着茶盏盖,青瓷相碰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他抬眼时,烛火在瞳仁里跳了跳:“金大人这话,像是敲在青铜鼎上的响,字字都砸在点子上。”说罢放下茶盏,袍袖扫过案几,带起一缕茶香,“苍古这摊子事,早像堆干柴,就差个火星子。咱们几个王国若是能拧成股绳,哪怕先从互通商路、共守关隘做起,也比各自为战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