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 第494章夜饮归途心向山海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第494章夜饮归途心向山海

簡繁轉換
作者:风在吹的地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1-21 16:54:27 来源:源1

第494章夜饮归途心向山海(第1/2页)

风尚武早已趴在案几上,半边脸颊压在冰凉的酒坛上,嘴里还嘟囔着:“工坊的烟囱……得再加高……不然烟全飘进……飘进民居……”他的剑穗垂在地上,沾了些灰尘,平日里挺拔如松的身子此刻软得像团棉花,呼吸间带着均匀的鼾声,却在云逸提到“铁矿”二字时,含糊地应了句“要……要最好的赤铁矿……”

烛火晃了晃,照亮了案几另一端的司徒兰。她只浅尝了三盏酒,指尖捏着半盏未喝完的清茶,茶盏边缘凝着细密的水珠。她望着醉态百出的三人,嘴角噙着浅笑,时不时伸手将快要倾倒的烛台扶稳。袖口绣着的兰草在烛光下泛着柔光,与她沉静的眼眸相映,像暗夜里一汪未被惊扰的湖水。唐秋雪坐在她身侧,正用一方素帕细细擦拭溅在案几上的酒渍,动作轻柔得如同拂去花瓣上的晨露,偶尔抬眼看向司徒兰,两人眼神相触,便默契地弯了弯唇,将堂屋的喧嚣隔绝在各自的浅笑里。

穿堂风带着凉意掠过,掀动了隔壁偏厅的窗纱。慕容副盟主正站在maps前,手指点着标注着红点的关隘,声音洪亮如钟:“……所以东路的驿站必须增派卫兵,上月已有三队商队在野狼谷遇袭!”他腰间的玉带松了半寸,锦袍下摆沾着草屑——想来是方才激动时踩进了院角的草丛。

南宫堂主坐在角落的梨花椅上,双手交叠放在膝头,青布裙裾熨帖得没有一丝褶皱。她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烛光下投出浅淡的阴影,将眼底的好奇与局促藏得极好。方才慕容副盟主提到“盐铁专营”时,她指尖悄悄蜷缩了一下,绣着缠枝纹的袖口微微发紧——这是她头回听见官府的人谈论这些秘辛,那些关于税银、关卡、商户户籍的词汇,像一串陌生的符咒,在她耳边嗡嗡作响。直到文书的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轻响,她才悄悄抬眼,望见那名留着山羊胡的文书正弓着背,手腕悬在纸面上方,狼毫笔如游蛇般游走,将慕容副盟主的每一句话都钉在泛黄的宣纸上,连他因激动而拔高的声调,似乎都透过墨迹凝固了下来。

“咚——”更夫的梆子声从街尾传来,已是三更天。堂屋里的烛火终于撑不住,“噼啪”一声爆了个灯花,随即暗了下去。江鹤迷迷糊糊地嘟囔着“添烛……”,头一歪,彻底栽倒在案几上,发髻上的玉簪滚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司徒兰起身,将自己的披风解下,轻轻盖在他身上,披风的流苏扫过案几上的空酒坛,带起一阵微醺的酒香,与夜露的清冽交织在一起,漫过了这深不见底的夜。

慕容副盟主指尖捻着茶盏的边缘,温热的水汽在他鬓角凝成细珠。方才与几位尚书对坐长谈,对方袖口沾着的墨渍、说话时偶尔露出的恳切眼神,还有提及民生难题时不自觉蹙起的眉头,都像落在宣纸上的墨点,在他心里晕开一片清明。他望着案上还冒着热气的茶,想起李尚书说起灾区百姓时红着眼圈的模样,想起王尚书为了修订商税条文,连夜翻查十年旧档的执着——这些藏在严谨措辞下的赤诚,比茶烟更烫,烫得他心口发暖。

“都是实在人。”他低声自语,指腹摩挲着茶盏上冰裂纹路,忽然觉得先前的顾虑像被茶水冲散的浮沫,渐渐淡了。起身时,袍角扫过凳腿,带起一阵风,吹得烛火晃了晃,映得他眼底的笑意愈发真切,“往后有事,尽管开口。”这话在心里盘桓了几遍,竟比任何客套话都来得踏实。

隔壁偏厅里,云逸正对着铺开的舆图出神。烛火在他侧脸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他指尖沿着图上标注的商路缓缓划过,墨色的线条在他手下仿佛活了过来,变成交错纵横的路径。他清楚,慕容副盟主与尚书们的会商才刚起头,明日的细谈更关键,此刻不必凑上前去扰了节奏。

“得把这些关节都捋顺了。”他拿起狼毫,在舆图边缘空白处写下“漕运调度”“关卡税银”几个字,笔尖顿了顿,又添上“灾年储备”。墨迹落在纸上,晕开细小的黑点,像一颗颗钉在路途中的桩子。他想起去年暴雨冲毁栈道,粮车困在半路的窘境,那时若早有预案,何至于让百姓多等三日粮?此刻多费些心神,把该想到的岔路、该备下的后手都一一记下,将来走起来,才能脚不慌、心不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4章夜饮归途心向山海(第2/2页)

窗外的风卷着落叶掠过窗棂,云逸抬头看了眼天色,月已西斜。他将舆图仔细折好,收入木盒,又在盒盖上轻叩三下。这动作像是在对自己说:急不得,慢慢来,把网织密了,才能兜住日后的风雨。

夜色渐深,两处烛火遥遥相对,一处映着赤诚相待的热络,一处藏着未雨绸缪的沉静。而这看似分开的两处光,早已在无形处连在了一起,像一张网的经纬,各自延展,却又彼此支撑,只待明日晨光乍破,便能共同织就一张更稳、更密的护网,兜住前路的每一处波折。

今日的酒,烈得像是烧着的火。云逸捧着白瓷酒碗,仰头饮尽时,喉结滚动的弧度都带着几分酣畅。琥珀色的酒液顺着嘴角淌下,浸湿了衣襟,他却浑然不觉,只咧着嘴笑,眼底的光比桌上的烛火还要亮。

“再来……再来一碗!”他拍着桌案,声音带着浓重的酒气,却透着说不出的畅快。案上的空酒坛已经堆到了膝边,陶坛碰撞的脆响,混着他的笑骂声,在酒肆里荡开。

对面的友人早已醉倒,趴在桌上呼呼大睡,口水浸湿了半张宣纸。云逸却还醒着,只是眼神有些发直,望着窗外的月亮傻笑——那月亮被酒气熏得晃悠悠的,像块浸了酒的银盘。

“公子,该回了。”随从阿福轻声提醒,手里已经备好了轿子。轿帘绣着缠枝莲,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云逸挥挥手,想说“再喝一杯”,喉咙里却只发出模糊的嘟囔。阿福和另一个随从赶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架住他的胳膊。他的身子软得像团棉花,脚步虚浮,却还不忘抓过桌上的酒葫芦,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抱着什么宝贝。

轿子晃晃悠悠地起行时,司徒兰正站在街角的老槐树下。她披着件月白披风,风掀起披风的边角,露出里面水绿色的襦裙。见轿子过来,她迎了两步,目光落在轿帘缝隙里——云逸正歪着头,脸颊贴在酒葫芦上,嘴角还挂着笑,像个偷喝了酒的孩子。

司徒兰忍不住弯了弯唇,从袖中取出块干净的帕子,趁着随从掀开轿帘的空档,轻轻擦去他嘴角的酒渍。指尖触到他温热的皮肤时,云逸忽然哼唧了一声,像只撒娇的猫,往她手边蹭了蹭。

“慢点抬。”她轻声对随从说,声音柔得像月光,“别颠着他。”

轿子继续前行,司徒兰便跟在旁边,一步不落地随着轿夫的脚步。夜风吹起她的发丝,拂过脸颊时带着微凉的痒意,她却没心思理会——轿子里偶尔传来云逸的呓语,多半是些不成句的话,提到最多的,便是“回家”和“海阁”。

司徒兰知道,他说的“回家”,是回云溪郡。那里的青砖黛瓦上,还留着他少时爬树蹭掉的墙皮;院角的老梅树,每年冬天都会为他开一树繁花;母亲酿的梅子酒,此刻应该正封在陶罐里,埋在枇杷树下等着他回去开封。

而“海阁”,便是清月海阁。她曾在一本泛黄的游记里见过记载,说那海阁建在茫深山脉的云雾里,阁顶的琉璃瓦能映出月亮的影子,阁里藏着数不尽的古籍,还有会唱歌的鲛人泪珠串成的灯。云逸第一次听她说起时,眼睛亮得像藏了星子,拉着她的手说:“兰兰,咱们以后一定要去一次。”

那时他指尖的温度,此刻仿佛还留在她手背上。

轿子忽然慢了下来,停在一处岔路口。司徒兰抬头,望见云溪郡的方向,灯火稀疏,却像撒在黑夜里的珍珠,温柔得让人安心。而另一个方向,通往茫深山脉的路,隐在浓密的树影里,像条沉默的巨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