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 > 1065、(4k,求订阅)

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 1065、(4k,求订阅)

簡繁轉換
作者:黑心师尊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2 04:17:50 来源:源1

“那魔头……”听到此话,黄沙散人也随即陷入了回忆,斟酌言辞的开始向卫图说起了,有关‘假卫图’的事。

一千两百年前,在尊王宫秘境内撞见卫图,并从卫图手中、得到机缘后……回返大苍修界的他,在努力修炼...

林昭的脚步踏过冻土,踩碎薄冰,每一步都留下浅浅的印痕,很快又被风雪掩埋。他走得不快,却极稳,仿佛脚下不是荒原,而是千百年来无数迟行者用血肉与信念铺就的道途。背上的行囊里,只有一卷《晚成经》、一件旧袍、半块干粮,还有一盏未曾点燃的心灯??那是他在问道碑前亲手封存的,属于第一个在朔月之夜为他点亮灯火的盲修者。

南方的山村,距晚成院三千七百里,横跨三域,穿行九岭,途中要越过毒瘴弥漫的黑水沼,穿越妖兽横行的断魂谷,还要避开几大世家暗中设下的禁地结界。寻常修士尚且避之不及,更别说一个修为不过金丹中期的“晚成者”。可林昭从不急于赶路。他知道,真正的修行不在速度,而在路上是否听见了风中的低语,是否看见了雪下埋藏的足迹。

第三个月,他抵达黑水沼边缘。

瘴气如墨,翻滚不息,偶有飞鸟误入其中,顷刻化作白骨坠落泥潭。当地人称此地为“亡息之渊”,传说曾有元婴老怪试图强行穿越,结果神魂被蚀,只剩一具空壳跪在岸边,口中喃喃:“我不悔……我不悔……”直至腐烂。

林昭盘膝坐下,取出《晚成经》,轻声诵读第四章:“心若不动,万毒自消。”这不是什么高深法诀,只是最基础的静心篇。但他一字一句念得极慢,像是在与天地对话。随着声音扩散,他掌心的梅花烙印微微发烫,一道金光自眉心射出,在身前凝成一面虚影??那是万千迟行者心灯汇聚而成的护盾,薄如蝉翼,却坚不可摧。

他起身迈步,走入瘴雾。

刹那间,无数怨灵嘶吼而出,扑向他的识海。这些是当年死于毒瘴中的修士残念,执念未散,专噬活人精气。可当它们触及那层金光时,竟如雪遇阳,纷纷融化。更有甚者,在消散前低声呢喃:“谢谢你……让我记得自己也曾坚持过。”

七日后,林昭走出黑水沼。

他瘦了一圈,脸色苍白,但眼神愈发清明。身后,原本死寂的沼泽上空,浮现出一缕缕微弱光芒??那是被他愿力唤醒的残魂,正以最后之力点燃心灯,遥祭问道碑。虽无声响,却似有万千人在风中低语:“你走吧,我们替你看路。”

又三个月,他来到断魂谷。

这里曾是古战场,埋骨无数。每逢阴雨夜,便有刀剑相击之声回荡山谷,传闻是战死将士的英灵仍在厮杀,永不得安息。林昭并未施展遁术或隐匿气息,而是径直走入谷中,将背上的行囊放下,取出那半块干粮,掰成两半,一半放在一块残碑前,另一半投入火堆。

“诸位前辈,”他轻声道,“我无酒无香,唯有粗食一捧,聊表敬意。你们战至最后一息,不曾退却;我们修至白发苍苍,也不曾放弃。今日路过此地,不敢言超度,只愿与你们共燃一炉火,同守一夜寒。”

话音落下,风骤停。

四周鬼影幢幢,渐渐聚拢,却不攻击。一名披甲断臂的将军虚影浮现眼前,盯着林昭良久,忽然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其余魂魄也随之俯首,刀枪顿地,齐声低喝:“后继有人,吾等……安矣。”

那一夜,林昭与万鬼同坐,听他们讲述昔日王朝覆灭之战,如何以三千残军挡敌十万铁骑,如何明知必死仍死守城门。他说起晚成院,说起问道碑,说起那句“你还想试试吗”。鬼魂们静默良久,最终齐声回应:“试!哪怕魂飞魄散,也要再试一次!”

次日清晨,林昭离开时,身后已无追魂索命之音,唯有一道由幽蓝火焰构成的小径,蜿蜒通向谷外??那是亡魂们用自己的执念为他开辟的生路。

半年后,他终于抵达南方最偏远的山村??云溪村。

村子依山而建,十余户人家散居崖畔,靠采药为生。寒冬将至,家家闭户,炊烟稀薄。林昭没有直接进村,而是在山腰处搭起一座茅屋,每日砍柴汲水,研读经书,偶尔为路过村民治些小疾,分文不取。

起初无人知晓他是谁,只道是个流浪道士。直到某个雪夜,一位老妇抱着奄奄一息的小孙女敲开了他的门。

“求求您……救救她。”老妇哭道,“大夫说她经脉天生闭塞,活不过今冬。”

林昭接过孩子,探其脉象,果然如石沉海,灵气难入。他沉默片刻,缓缓卷起袖子,露出左臂??那里赫然刻着三条共行印记,金纹流转,隐隐发热。

他咬破指尖,以血为引,在女孩眉心画下一道符印,随即盘坐运功,引导体内愿力缓缓注入其识海。这一过程极为凶险,稍有不慎便会反噬自身,甚至折损寿元。整整三个时辰,林昭汗透重衣,面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终于听见一声微弱的啼哭。

小女孩睁开了眼。

那一瞬,林昭掌心的梅花烙印轻轻一震,仿佛感应到了某种熟悉的气息??就像当年破庙中那个雨夜,命运悄然叩门。

三天后,消息传遍全村。有人说他是仙人下凡,有人说是晚成院来的使者。孩子们围在他屋前,怯生生地问:“先生,我们也……能修仙吗?”

林昭蹲下身,看着那一张张冻得通红的小脸,轻声说:“你们不必问我能不能,而要问自己愿不愿意。愿意吃苦吗?愿意失败十次仍站起来吗?愿意在别人嘲笑你‘太晚’的时候,依然相信明天还能迈出一步吗?”

孩子们懵懂点头。

林昭笑了,从怀中取出一页泛黄纸张,正是《晚成经》前四章手抄本。他逐字教他们诵读,不求顿悟,只求铭记。每当有人读错,他也不责备,只是温和地说:“再来一遍,这一次,比上一次好一点点就够了。”

就这样,他在云溪村住了下来。

春去秋来,三年光阴如水流逝。茅屋依旧简陋,但门前多了几株梅花树??是他亲手栽下,如今已亭亭如盖。村中十个孩子跟着他修行,进度最慢的仅炼气二层,最快的也不过四层。但他们每日清晨必扫雪开路,夜晚必点灯诵经,风雨无阻。

某夜,林昭独坐院中,仰望星空。

北斗第七星再度闪耀,光芒穿透云层,直落他掌心。梅花烙印忽然炽热如火,一股浩瀚记忆涌入识海??那是梅元一临终前的最后一段心念:八百年前,焚书夜,缓修盟三百弟子被围困于极北冰原。敌人许诺,只要交出《晚成经》原本,便可活一人。梅元一笑着撕碎经书,吞入腹中,说:“你们夺不走火种,因为它不在纸上,而在心里。”

随后,他点燃最后一盏心灯,带领众人冲向敌阵,尽数陨落。可就在生命终结刹那,他们的愿力凝聚成一道无形桥梁,跨越时空,连接了所有不甘沉沦的灵魂。

林昭泪流满面。

他终于明白,为何问道碑第九境的名字是由无数无名者组成。因为真正推动大道前行的,从来不是天资卓绝的天才,而是那些明知自己无法登顶,却仍将火炬高举的人。

第二日,他召集村中孩童,郑重说道:“我要走了。”

孩子们惊愕抬头,最小的那个当场哭了出来:“先生不要我们了吗?”

林昭摇头,从袖中取出十枚玉简,每一枚都镌刻着一段《晚成经》注解,以及一道共行印记的摹本。

“我不是不要你们,而是要把你们变成更多人的先生。”他将玉简一一递出,“从今天起,你们每个人都要去找一个比你们更弱、更穷、更被人看不起的人,把这本书,这句话,这份信念,传下去。”

“十年之后,我在问道碑下等你们。若有人带着新人前来,哪怕只是炼气一层,我也亲自为他点灯。”

说完,他转身离去,身影渐行渐远,没入风雪。

可就在他踏出村口那一刻,身后忽然传来整齐的诵经声:

“我还想试试……

我还想试试……

我还想试试……”

一声接一声,由近及远,响彻山谷。

林昭停下脚步,没有回头,只是抬起右手,轻轻按在胸口。那里,一颗心灯正缓缓亮起,与天际星辰遥相呼应。

他知道,薪火已燃,不止于此。

***

五年后,九州大地掀起“寻灯潮”。

数以千计的年轻迟行者踏上旅程,深入边陲、蛮荒、贫乡,只为寻找下一个“林昭”。他们不再等待宗门挑选,而是主动走进人间苦难,寻找那些蜷缩在破庙、草棚、矿洞里的灵魂,递上一页经文,说一句:“你也……可以吗?”

七大世家被迫应对。萧家率先设立“燎原院”,专收民间资质平庸子弟,每年拨付大量资源。玄霄宗破例允许外门弟子自行创立支脉,只要传承《晚成经》理念,便可获得宗门认证。就连一向封闭的玉虚宫,也开放了“问道旁听席”,允许凡人每月一日入宫听讲。

而晚成院,则成了朝圣之地。

每年朔月,来自四面八方的迟行者齐聚于此,人数早已突破十万。他们不求突破,不求神通,只为在问道碑前点燃一盏心灯,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默默离开。

李长生年事已高,须发皆白,但仍每日巡视院中,查看新来者的修行进度。有弟子问他:“师祖,如今天下皆知晚成之道,您可觉得欣慰?”

老人笑了笑,指着远处一群正在扫雪的孩子:“你看他们,动作笨拙,灵气微弱,可能一辈子都筑不了基。可你知道吗?就在昨夜,其中一个孩子的愿力,竟意外唤醒了三百年前一位陨落先贤的记忆碎片。那位先贤留下了半式失传剑诀,刚好补全了《共行录》第三章。”

他顿了顿,声音轻柔:“所以啊,我们从来不问值不值得,只问愿不愿意。”

***

又三年,林昭重返晚成院。

他已不再年轻,鬓角染霜,背脊微驼,可双目依旧清澈如泉。当他出现在山门前时,万人寂静,随后齐齐跪地,心灯尽燃。

赵无咎迎上前,欲言又止。

林昭摆手:“不必多礼。我不是归来受拜的,而是来告别的。”

众人愕然。

只见他走向问道碑,伸手抚过第九道痕迹??“不悔”。指尖触碰刹那,整座石碑轰然共鸣,八境金光与九境愿力交织升腾,在空中形成一幅巨大画卷:从焚书夜的烈焰,到破庙中的雨夜;从第一盏心灯点燃,到今日百万愿力汇流……

“大道之路,非一人可成。”林昭朗声道,“今日,我将卸下执灯人之责,交予后来者。”

话音未落,他体内九条经脉同时震动,共行印记逐一脱落,化作九道金光,分别飞向九州九域。每一道光落地之处,都会诞生一座新的“问道分碑”,供各地迟行者祭拜修行。

做完这一切,林昭身形一晃,几乎跌倒。苏婉儿急忙扶住他,眼中含泪:“你耗尽了本源之力……”

他微笑:“值得。我只是个过客,而这条路,必须永远走下去。”

当晚,林昭在厢房中写下最后一段话:

>“世人常说大器晚成,殊不知‘成’并非终点。

>成,是当你倒下时,仍有后来者踏着你的脚印前行;

>是当你熄灭时,火种已在别人手中重新燃起;

>是当你被遗忘时,你的名字却悄悄刻进了别人的誓言里。

>

>所以,请不要问我何时登顶。

>我从未想过登顶。

>我只想让每一个在黑暗中颤抖的人知道??

>你可以慢,但不可以停。

>因为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相信,

>道,就永远不会断绝。”

笔落,灯熄。

翌日清晨,人们发现他的房间空无一人,唯有案上纸页静静燃烧,化作灰烬随风而去。

而在极南荒岛上,一间孤僻茅屋前,一位白发老翁正教几个渔家孩童写字。他写下的,正是那句歪斜却坚定的句子:

“我也……可以吗?”

海风拂过,带来远方梅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