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风云录 > 13章 背吊柴(2)

重生风云录 13章 背吊柴(2)

簡繁轉換
作者:罗夫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1 13:24:0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13章背吊柴(2)(第1/2页)

两人把柴捆好后,开始把柴放在背架上码好,然后用绳子把柴牢牢地绑在背架上,这个过程叫判柴。

判柴和判草不一样,草的密度小,体积大,要判三分之一在背架的下部分。

如果全部判在中上部,上面的草冒出背架过高,物体的重心过高,会造成头重脚轻不稳固,人背起来后,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翻滚的现象。

而木柴块子的密度大,体积小,如果判三分之一在下部,重心过低,背起来不省力。

除非是力气特别大的人,像吴尚荣的四叔吴定前,堂兄吴尚兴那样的人,短途可以背上四百多斤,长途一般可以背三百斤,这时才可以判一捆在下部。

背架放好后,吴尚荣走到背架后面,用手压了压,发现背架已经稳固了,吴尚荣和兰子姐才把柴抬来放在背架的羊角上。

刚把第一捆柴抬起来,吴尚荣就听见兰子姐惊叫起来:“哇——有蛇!”

原来,二人刚把柴抬起来,江沁兰就发现柴上挂着一根比大拇指粗的乌梢蛇。

柴一离地,蛇就往掉了下来,是些落在江沁兰脚背上。

吴尚荣道:“我来收拾它,打死了拿回去煮来吃。”

于是,二人放下柴,一人在地上捡了一根棍子向蛇追了过去。

那蛇也是奇怪,见人追来,没有迅速钻入草丛隐藏身子,而是哪是不能藏身它就往哪里跑,好像故意向二人威:“来打我呀,我不躲躲藏藏的,看你能奈我何?”

于是吴尚荣在前,江沁兰在后,二人一路挥舞着木棍向那条蛇打去。

可是有时明明看见要追上了,等二人一棍子打去,那条蛇又猛窜一下,躲过了他们的打击。

若是一般的人追十多米后,见根本没有希望追上,早就放弃了。

但是,二人虽然还是半大孩子,都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劲头,认定了的事,都想着要坚持下去。

不一会儿,二人已经一路撵着蛇跑了两三百米远了。

突然,那一条乌梢猛然窜了几下,钻入枯枝败叶中不见了,吴尚荣紧赶两步,想把蛇找出来。

可是,吴尚荣突然感觉双脚踏空,身子往下滑去。

原来二人已经追到了山谷的边缘,但因为草木太多了,根本看不出来。

吴尚荣身处险境,却不忍心兰子姐涉险。下滑时,还不忘高声喊道:“姐,别下来危险。你去把绳拿来把我拉上来。”

江庆兰本来想跳下去的,听见吴尚荣说得有理,就转回身去拿绳子去了。

吴尚荣下滑后来到一处半山的草坪中。这半山的草坪不算大,只有十多米长,七八米宽。

他站在草中发现,这几十平方米的草坪中到处是天麻,好比人种植的一般。

吴尚荣心中大喜,这一片天麻恐怕要挖出上百斤的天麻。

以现在市场收购生天麻的价格,足足可以买到上百元了。

他心里道,自己能够发现这些天麻,莫非是天意?否则,怎么会巧之又巧地出现一条乌梢蛇,把自己引到了这里。

这里身处半山,其他找天麻的人自然是不会发现。

即是说,自从这里有了第一株窝天麻一直到今天,这里的天麻从来没有被人挖过。

吴尚荣想到今天就算了,明天和兰子姐背起锄头,拿起麻袋来挖。

吴尚荣然后开始看滑下的地方,好不好爬上去。

吴尚荣发现坡虽然有些陡,但是借助藤蔓和树枝完全可以爬上去。

吴尚荣选好攀爬的线路后,开始往上攀爬。

吴尚茶只下滑了十多米,很快就爬上去了。

等上去时,江沁兰已正好取了绳子来。

江沁兰问他受伤没有,他说没有。并且把下面的秘密告诉了江沁兰。

为了让兰子姐高兴,吴尚荣把江沁兰带来的两根绳子结在一起,在树上系牢。

又带着兰子姐抓着绳子滑了下去。

江沁兰四下一看,果然这里的天麻长得比地里的洋芋都密。

吴尚荣说,可能挖得到上百斤天麻,江沁兰估计起码可以挖上300斤天麻。

二人高兴地爬了上去,把裁判好后,时间就到了上午11点左右。

二人找到水沟边把手和脸洗干净,开始吃带来的午餐。

江沁兰的妈妈跟她准备的是两个饭团,她拿了一个出来,一分为二递了一半给吴尚荣,二人就着水,很快就把饭团吃完了。

江沁兰还想把另一个饭团拿出来分食了,被吴尚荣拦住:“兰子姐,饭团有些冷硬,还是一人再吃一点烙饼吧。”

于是,一人又各吃了两个烙饼,才背着柴上路。

没出林子前,背着柴走路是很有讲究的。因为林子里全是毛毛路,必须侧着身子走,背架上的柴才不会被林子两边的各种枝条藤蔓挂住。

用打杵来息气,你要挑选开阔一点的地方,同样才不会被挂住。因此有时尽管肩膀都有些酸软了,还得咬紧牙关挺住,继续背着柴前行,直到找到合适的地方才开始息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3章背吊柴(2)(第2/2页)

侧着身子在林中的毛毛小路上走了大约40多分钟,他们才穿出林区,踏上回家的大路。

走出林区后,不再顾及背架上的柴被挂住,二人的速度明显加快。

一般是背着柴大踏步走上一两百米,才用打杵来息一肩气。

打杵一般有人的尾椎那么高,上面那根丁字形的横木打杵盘上有一个一厘米深的凹槽。

凹槽的宽度比背架下端的横木板厚度略宽,用打杵息气时,人要面对下方或前方。

打杵下端,要处在结实的地面,最好别放在光滑的石板上,这样容Ll易打滑。

打杵盘要顺着放在背架下面的木板正中,让木板卡进打杵盘的凹槽里面,这样息气时背架才不会滑开。

打杵盘和背架对接好后,背东西的人把双脚微微张开,身子往下缩,肩膀与背上一松,背架上背的柴的重力百分之九十转移到了打杵上,这时双脚和腰背主要起到稳固杯架的作用。

而打杵下端与人的双脚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平面。

所以息气时,只要打杵下端不打滑,不大量下陷,背架就不会翻转,倒在地上。

故背架一定要对着安全的一方,哪怕打杵滑了,人和柴倒了下去,也不会有危险。

出了山林,大约又是40分钟后,二人就背着柴到达了旺泉井。

这里两人把柴放在土坎上,用打杵从后面把背架支撑好。

此时,太阳正好从云层里钻了出来,地上顿时增加了几分热气。二人把装有午餐的袋子提到树下,坐在那里休息了几分钟才去喝水,然后继续吃午餐。

没办法,高强度的劳动体能消耗太大,不及时补充能量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幸好二人的柴重量适中,背起来感觉比较轻松,现在虽然有些劳累,但精神还是比较好。

这时,时间到了下午一点左右,突然钻出云层的太阳,将大地烘烤得越发炎热。他们休息了十多分钟后,见大多数背柴人都顶着烈日走了,他们也咬着牙关跟上。

不一会儿,刚才有些干了的衣服又被汗水泡透了。

息气时,吴向荣回望了一眼兰子姐,只见她正把衣襟抓起来把盖住眼睛的汗水擦掉。

虽然汗迹布满了她那粉红色的脸上,仍然难掩盖她的国色天香。

正是:回望红颜受煎熬,激起英雄万丈豪。男儿世上走一遭,应让乡邻赞声好。要创就创惊天业,登临绝顶众山小……

从此,吴向荣下定决心,重生一世,一定要让亲人们过上衣食无忧,财富自由的生活。

一定要让兰子姐快乐幸福一辈子,一定要……

回去时,全是下坡。二人虽然身负重物,但走路的速度其实比清晨来时的速度还快些。

只是因为走几分钟又要休息一两分钟,总的时间还是要多一点。

下午两点,二人到了吴家寨,他们把柴放在吴尚荣家背后的大路旁,把刀和装午餐的袋子从背架上取下来放回吴尚荣家。

回到家里,二人把没吃完的午餐全部吃完了。

在家里休息了半个小时,把脸又重新洗干净了,他们才不慌不忙地背起柴往镇上去。

一个小时后,二人把柴背到了酒厂。

价钱是100斤一元二角钱,江沁兰的柴重量是106斤,卖了一元二角七分钱。

而吴尚荣的柴石居然净重有140斤,卖了一元六角八分钱。

称秤的人都有些不相信。因为他们见吴尚荣个子太矮小,人又长得不结实,想着无论如何他都背不动140斤东西下山。

这一次是站在磅秤上称的,第二次用绳子捆好,用吊秤来吊。

吴尚荣看着称,只听他说:“不好意思,还多了两斤。”

最后只得倒补他两分钱。

二人第一次独立地挣到了钱,心里很高兴。

他们到了商店里,江沁兰给几个妹妹买了些铅笔和本子。

吴尚荣买了两斤盐巴,路过米巴店时,吴尚荣又去米巴店里买了12个米巴。

两人把东西放在背架的背塔里,然后才背着空背夹,迈着愉快的步子往回走。

赶回吴尚荣家,正好他妈妈江文英干活收工回来了。

江沁兰甜甜地叫了声:“姑,你收工回来了?”

“回来了。兰儿,你们饿了吧,坐下休息一会儿,姑马上煮饭给你们吃。”

江沁兰道:“好,我来升火吧。”

把饭煮好后,吴尚荣的二弟吴尚光也放牛回来了。

吴尚荣先把米粑拿出来,一人一个让大家分食。

剩下的他放到兰子姐的午餐袋里,让她一会儿背回去,拿给弟弟和妹妹们吃。

饭后,吴尚荣突然对兰子姐道:“我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等我去把有关的书本找到后,在送你回家的路上,才详细说。”

要想知道吴尚荣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对兰子姐讲,请继续看下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