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大周文圣 > 第181章 小雪!白马寺儒释论道!踩谁都

大周文圣 第181章 小雪!白马寺儒释论道!踩谁都

簡繁轉換
作者:百里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26 03:03:50 来源:源1

第181章小雪!白马寺儒释论道!踩谁都是踩,就踩这和尚了!

洛京天街。

状元楼。

月华如水,倾泻在寒露的青石庭院。

江行舟斜倚廊下的藤椅,指尖轻叩扶手,目光掠过飞檐上那一钩残月。

初入洛邑——他和众新科举子们闯学海,

一篇《观沧海》镇国诗成,原想着是下鱼饵打窝,打开一番局面。

却不料

这镇国诗篇虽然在士子们争相传阅,这番热闹却仅限于市井。

市井坊间,争相传抄镇国诗篇;茶楼酒肆的说书人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唱得街知巷闻。

可那朱墙内的庙堂,众部堂官却是深潭古井一般的沉寂,毫无反应,连半圈涟漪都未惊起。

廊下石桌案头,还放着御史张继那封请罪书——静静摊开,纸色惨白,如御史张继那张惶恐的脸。

江行舟指尖轻叩,墨字在月光下泛着幽光!

他精心布下的局,竟只钓上这麽一条瘦骨嶙峋的小鱼。

张继,寒门出身,在朝中无根无基,一个愣头青般的清流御史。

那份连夜呈递到尚书省的弹劾奏章,写得慷慨激昂!

可在这偌大的洛京城里,连个回声都没激起。

三省六部丶御史台丶九寺五监丶翰林院丶圣人世家丶各道府县……那些朱紫权贵们眼皮都未抬一下。

皇亲外戚丶门阀世家丶诸侯王公,甚至对他敌视的琅琊王世子李仪光,都静默如渊,无人接招。

吃掉张继这条瘦骨小鱼,也无多少意义!

等肥一些再说吧!

「唉……」

江行舟轻叹一声,指尖一挑,请罪信收入袖中。

他原以为,《观沧海》这首暗藏几许帝王气的「僭越诗」一出,朝堂必起一**澜。

谁知这群老狐狸,都猴精一样,一个个都不咬钩?!

「难道,是我的鱼饵下的太过明显?

他们看颜色不对?」

江行舟眯眼望向窗外,洛京夜色如墨,万家灯火映照出无数蛰伏的暗影。

——在这藏龙卧虎的洛京神都,想钓一条大鱼杀之立威,果然没那麽容易。

江行舟心中暗自寻思着。

可若不亮一下战力,杀一儆百宰一条大鱼立威!

来年春闱之时,

这洛京城的某些人,还以为他很好招惹。

指不定给他来个低劣手段——诸如,往他考卷上泼墨玷污之类的下三滥手段。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强!

他只有提前开杀立威,逮一个有份量的大鱼来杀!那些洛京的宵小们心生敬畏,才会收敛。

「江兄,何故长叹?」

顾知勉捧着书卷的手微微一顿,抬眸望向廊下。

月光浸透廊下,将江行舟指间那颗荔枝映得宛如冰魄,却照不清他眼底的深意。

「鱼不咬钩,奈若何?」

江行舟轻叹一声,指尖一碾,晶莹的果壳便裂开一道细缝,汁水染上指腹,红得刺目。

本来想藉此掀起一波巨浪——若是来一场声势浩大的「大儒辩经」,那就最好不过了!

结果,洛京的老狐狸们全都避开,根本不给他借力施展的机会。

一篇镇国级的《观沧海》,鱼饵白下了!

「江兄战力太强,在江南道的故事,恐怕在洛京也有不少人知晓。

没人敢轻易下场!」

一旁的江南道寒门举人李潘,忽然笑出声。

这李潘已经年逾三十岁,乃是江南道的老举人,虽屡考不中依然毫不气馁,颇为乐观。

他扬了扬手中新买的《洛京邸报》:「江兄,方才买了一份《洛京文抄》,上面已然将你昨儿新写的《赠张继贬谪岭南道》也刊载上去了,如今满城都在议论呢!

邸报纸页哗啦一响,露出墨迹未乾的评注:

「有人赞你胸襟似海,以一篇[鸣州]励志诗,赠贬谪之敌,勉励其重新做人;

也有人骂你杀人诛心,人都流放岭南了,还要用嘲讽诗,去砸他的脊梁……!」

凡[出县]以上诗词文章,皆会在文庙有公开记录。

任何士子,皆可查询。

虽然江行舟没有将这首诗给别人看,但是有心人一查,便看到江行舟名下又多了一篇[鸣州]诗篇——《赠张继贬谪岭南道》。

「世人眼中自有千般岭南。」

江行舟忽的轻笑,漫不经心的摇头,「或瘴疠之地受苦沉沦,或荔枝之乡历劫飞升。

是鱼是龙,全看自己的造化——随他们去吵罢。」

顾知勉蹙眉,合上书卷:「若鱼不咬钩……那定然是饵料不合鱼的胃口?!」

「是啊!不合胃口!」

江行舟望着惊飞的宿鸟,唇角弧度渐深。

那些洛京的老狐狸们,怕是早已嗅出他刻意露出的破绽——他们的胜算不足一二成,这些浸淫权术多年的老手,怎会轻易咬钩?

除非

江行舟眸中寒芒一闪。

除非,他当真露出致命破绽,

让那些蛰伏暗处的对手看到七丶八成胜算,他们才会如饿狼般扑上来围攻!

可他行事心思缜密,向来是反覆斟酌,岂会容自己行差踏错?给他们真正的机会?!

「罢了!

既然大家都不急着出手

那就慢慢熬!

看看谁先熬不住这局!」

待到明年春闱,自己通过会试丶殿试之后。

别人再想阻挡他在洛京的平步青云路,就难了!

廊下,举子李潘正翻着《洛京邸报》,忽然看到一条趣闻。

「咦!

白马寺在小雪节气之日,有一场译经道场!

一代高僧『释怀』和尚,开坛辩经弘法,公开邀请国子监的儒家子弟进行一场——儒释论道!

国子监那群酸儒怕是要坐不住了,定然会赴约,跟那和尚辩经论道!

洛阳不少达官贵人,皆会前往道场听。

我们可去一观?」

「李兄,这和尚什麽来头,很有名?」

顾知勉一听很多达官贵人会去,顿时竖起耳朵,书卷一合,眼中精光闪动。

这可是结交洛京贵人圈的好机会!

「那是自然!」

李潘将邸报往案上一拍,茶盏里的水纹都跟着颤了三颤:「我自二十岁中举,至今已经三次赴京赶考。

前两次来洛京,都曾经听这释怀和尚开坛,辩经论道!

此人极为厉害,辩经论道几乎没有对手,乃是常胜将军!

洛京的达官贵人,很多都信这释怀和尚。

之前,国子监道家士子,跟他辩经论道,惨败而退。

国子监有位专修农家的进士,更是被他辩得当场吐血三升,回家后一病不起,休养了半年,方才回神!

这次开坛,他向国子监的儒家士子发起邀战,打算舌战群儒!」

「哦,是麽!」

江行舟一笑接过邸报,目光在「儒释论道」四个大字上微微一顿。

纸页间墨香浮动,却掩不住字里行间的刀光剑影。

大周的诸子百家丶三教九流,融合为【文道】——靠诗词丶经义文章施展文术,以才气驱动文术施展!

不过,虽百家合一!

可诸子道统之争,何曾停歇?

但是各个诸子依然流传至今,依然在争各家的道统地位高下,试图令本家成为文道的主流。

这场辩经,说是谈玄论道,实则是释门向儒门亮出的又一道战帖。

「闲来无事,自然要去看看热闹!」

江行舟忽的轻笑,指尖在「国子监士子」五字上轻轻一敲。

纸面漾开细微涟漪,惊起一缕才气微光。

他想要尚书省开一场「大儒辩经」,没有达成!

这位佛家的释怀和尚却在白马寺开坛,成功挑起一场「儒释论道」,吸引满城的瞩目!

这份心思,恐怕跟自己想要来一场「大儒辩经」,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

这释怀和尚很狡猾!

专门挑每三年一次的春闱之前,小雪节气,开坛辩经——

一旦胜出,他的名气也将随着众赴京赶考的数千上万名举子们,散完大周圣朝的各道府县。

释怀和尚只需赢下这样一场辩经论道,即能名满大周!

而不需要前往大周各道,到处辩经,增长名气!

「甚好!

那我就借你们两家的场地一用!」

江行舟一笑。

——「儒释辩经」这等百家争鸣的盛景,他不去添把火,把火烧的红透半边天,岂不可惜?

反正,踩谁都是踩!

宰洛京的哪一条肥鱼,都能给他立威!

逮到这和尚,谁让他倒霉呢!

小雪·白马寺。

霜风割面,青石阶上凝着薄冰。

江行舟等一行人乘车抵达洛邑城东的白马寺。

他撩开车帘时,正见一队国子监士子踏碎满地晨霜而来。

儒家士子们青衿广袖间鼓荡的,分明是比朔风更烈的战意。

「好大的阵仗。」

顾知勉呵着白气搓手。

确实!

白马寺广场前,起了一座九丈辩经坛,高耸如剑,悬幡猎猎作响。

今日虽是小雪,寒风瑟瑟,依然无法阻挡百姓们看热闹的热情。

坛下乌泱泱的人群里,有锦袍玉带的贵人,有布衣麻鞋的百姓,

最前方更有数百名国子监士子列阵而立——

儒家弟子青衫纶巾,道家修士鹤氅飘飘,连平日鲜少露面的墨家子弟,都束着玄色腰封现身。

「今日辩经论道,决不能败!

必要叫那秃驴——释怀和尚知道,何谓『圣人之道』!」

一名国子监老儒,振袖怒喝,腰间玉带钩撞得叮当作响。

他身后数百名气势汹汹,熙熙攘攘的举人丶进士儒生齐声应和,声浪震得经幡簌簌。青衿连成一片,恰似未化的雪原。

前些年,国子监的道家士子和农家士子,已经连败两场辩经论道。

道门折了拂尘,农家断了耒耜

他们这群国子监的举人丶进士儒生们,压力颇大!

各路皇亲国戚丶宦官权贵丶门阀豪华座驾马车,络绎不绝,纷纷抵达白马寺。

顾知勉踮脚张望。

忽见人群裂开一道缝隙——八名小沙弥抬着鎏金步辇缓步而来,辇上一位僧人闭目捻珠,额间一点朱砂艳如血痕。

李潘猛地攥紧邸报:「释怀和尚来了?!」

此时。

白马寺外,一阵马蹄如雷,一座七宝香车碾碎薄冰。

众多侍女,侍奉左右。

左羽林卫校尉蒙湛,带着数百名精锐禁军士卒们,簇拥在七宝香车前后。

——朱轮华毂里坐着的,才是今日真正的看戏人。

众多皇亲国戚丶皇亲贵胄们的车驾,都识趣的主动停在后面,不敢有丝毫僭越。

蒙湛正带禁军,警惕的环视左右。

他铁甲上的寒霜未消,忽然,目光却骤然一凝。

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百十步外,一名少年书生负手而立,恰似一柄未出鞘的剑。

江南道解元江行舟!

「看好辇驾。

我去巡场!」

蒙湛低喝一声,甲胄铿锵间已穿过热闹的人群。悄无声息,来到江行舟的身边。

「圣驾?」

江行舟也不看他,不动声色问道。

这七宝香车是皇帝的私乘座驾但未必就一定是皇帝亲自!车内,可能是替身!

蒙湛摇头,指尖蘸取冷雪,在粗木案几上划出两笔——写了「女官」二字!

随后一抹,他一言不发,前往它处巡视一番。

江行舟眼睫微动,顿时心中明了。

陛下没来,但是御前最受宠信的女官之首——南宫婉儿来了,在七宝香车内,旁观今日这场「儒释辩经」。

很显然,今日辩经的结果,她会回去禀报皇帝陛下。

江行舟心中暗暗寻思。

——原来这场辩经台上,释门和尚和国子监儒家士子们的儒释论道,是给皇帝看的。

七宝香车珠帘轻晃,隐约露出半截执卷的素手。

腕间金镶玉的禁步纹,正是御前女官之首,独佩的「九凤衔芝」。

「蒙校尉何在?」

珠帘内传出的嗓音清冷如玉磬,惊得副官脊背绷直。

他不敢直视车内,只盯着自己甲胄上凝结的霜花:「回禀,蒙大人去巡场了今日鱼龙混杂需谨慎小心!」

「哦!」

她瞥了一眼,素手忽地收紧,掌中一册《金刚经》已是翻的泛黄。

百步外,蒙湛的铁甲正掠过一名青衫书生。

她却意外,看到一抹有几分熟悉的身影。

——大周各道的十大解元,早就图册,送来洛京。

蒙湛从那少年附近错身而过,已转身没入人潮,雪地上脚印转瞬即逝。

「江南道解元——江行舟?!」

她指尖抚过腕间九凤纹,凤目里泛起一丝异样。

这少年,年轻的过分啊!

「呀!快开始了!」

寒风卷过,不知谁家小童惊呼出声。

众人仰头,只见一片雪花正巧落在经坛中央的一名巨型铜磬上。

「咚!」

一声铜磬脆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