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大周文圣 > 第184章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如来

大周文圣 第184章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如来

簡繁轉換
作者:百里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04 03:15:26 来源:源1

第184章[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如来悟道法相!

荆楚道解元宋楚望,关中道解元秦文,巴蜀道解元刘春,他们这些举子们都看懵了。

他们也曾想过,江行舟很可能懂一些佛门经典,可以和释怀和尚谈几句佛偈,论一番佛法。

多半,江解元要比那些国子监的儒生士子们,要高明一些!

纵然输了,也不至于败的太难看!

可是!

释怀和尚竟然被江行舟的一道佛偈《我心即佛》,破了他苦修十载的《怒目金刚》佛偈,直接吐血,跪倒在法坛上!

那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

「咣当!」

荆楚道解元宋楚望激动的满脸通红,手中的酒盏,琥珀色的灵酒洒了出来,在青砖上溅开一片星芒。

他张着嘴,却发不出半点声音,只能机械地抬手揉了揉眼睛——仿佛要确认那跪在血泊中的身影,当真是白马寺首座释怀。

「痛快!」

宋楚望这位素来狂放的荆楚才子仰头痛饮,酒液顺着脖颈浸透衣襟:「当浮一大白!」

他醉眼朦胧地指着法坛,「你们看见没?那和尚的念珠都爆了——」

一百零八颗菩提子正在血泊中打转,像极了被暴雨打落的佛前青莲。

「这」

关中秦文的摺扇「咔」的合拢,他死死盯着法坛上那道青衫身影,「原来江兄所言,对佛法略懂一些.竟比白马寺高僧,还多懂一些!」

他望向法坛的眼神已然带上了敬畏,「原来真有儒家弟子,能.以佛偈,破佛法!」

巴蜀刘春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玉佩。

他想起刚才,这位江南道解元谈及佛法时谦逊的模样——少年当时垂着眼睫说的分明是:「不过粗通皮毛。」

「好一个粗通皮毛!

江兄这『皮毛',比白马寺首座弟子的金丝袈裟,还厚三分!

我亦研究过一些佛法,自诩博学可在江兄面前,那是小巫见大巫!」

巴蜀刘春摇头感叹。

「轰——」

老儒荀悠猛地拍案而起,案上茶盏震得叮当作响。

这位持重的国子监老儒生,此刻竟激动得胡须乱颤,枯瘦的手掌在空中重重一挥:

「破得好!江解元破得妙啊!」

身后数十名国子监士子轰然响应,青衫袖袍如浪翻涌。

有人甚至红了眼眶——这场儒释论道,他们憋屈太久了!

说实话,

这场「儒释论道」,国子监的儒家士子们是吃了一个暗亏!

他们忙着备考来年春闱会试,平日苦读钻研的都是儒家丶农家丶兵家等诸子典籍。

会试不考佛学题目。

他们自然也几乎不可能抱着一本佛经猛啃,对佛法了解不多。

而释怀和尚并没有赴考会试的压力,这十年来不仅精读佛经,还有充裕的时间,来遍览诸子百家的典籍钻研各家的弊端,花费三年准备儒释辩道

他们儒生自然吃了个大闷亏,被释怀和尚打的抬不起头来。

「痛快!

江解元为我等,出了一口恶气!」

一名年轻士子攥紧拳头,指节发白,「那和尚仗着熟读佛经丶诸子经典,将『业力轮回'挂在嘴边,却不知我儒门『浩然正气'才是真章!「

旁边同窗狠狠点头:「我等寒窗苦读,为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经世之学!

谁有闲工夫与他辩什麽『业力轮回'?」

老儒荀悠深吸一口气,袖中《论语》抄本已被攥得皱皱巴巴。

他望着法坛上那道青衫磊落的身影,面色激动。

「好一个江行舟江解元.」

老儒捻须长叹,「他身为儒家弟子,却通晓百家,更是钻研过佛法。」

忽然,他转身对众士子肃然道:「都看清楚了?这才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枯枝般的手指遥指法坛,「那和尚能破我儒门经义,无非是因他研读过《论语》丶《孟子》。

我们却忙着备考,未曾读过几本佛经!

而今」

老儒生突然笑出声来,皱纹里都透着扬眉吐气的快意:「咱们这位江解元,不仅通诸子百家,也精通佛法!

这才是真正的读书种子!

用佛门的偈子,破了释怀和尚的佛门金刚法相!

高下立判!」

「铛——」

白马寺的晨钟忽地错了一拍。

慧日方丈率领几位上座长老,带着寺内众多和尚丶沙弥,神色凝重的走出庙来。

他雪白的眉梢微微颤动,手中九环锡杖在青石阶上磕出一串火星。

身后三十六名执事僧齐齐止步,袈裟摩擦声如寒风扫过竹林,整齐划一。

高坛之上。

却见,首座弟子释怀,跪伏的身影在阳光中投下细长的阴影。

鲜血顺着他的嘴角,滴落在一卷散落的《金刚经》的残页上,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八字,染得猩红刺目。

「[泥塑木雕非真佛,无心方见释迦心。]

原来,我犯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弊!」

释怀和尚凄然苦笑。

而十步之外,江行舟负手而立。

一袭青衫被晨风吹得猎猎作响,却连发带都未曾凌乱半分。

少年唇角犹带着浅笑,仿佛方才破去的不是佛门至高法相,只是拂去了衣袖上一粒微尘。

「阿弥陀佛.」

慧日方丈的佛号声,在喉间滚了三滚,才出口。

他苍老的眼皮微微掀起,目光如古井投石,在江行舟身上激起一圈看不见的涟漪——

那青衫少年周身竟无半点佛力波动,乾净得像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可偏偏就是这块「璞玉」,轻描淡写地刻碎了他们白马寺,近百年来最耀眼的「怒目金刚」。

显然,刚才的佛偈对战,对江行舟来说轻描淡写,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江解元和释怀和尚,两人在佛法境界的修为,高下一目了然。

大雄宝殿方向忽然传来「喀嚓」轻响。

慧日方丈不必回头也知道,是供奉在殿内那尊丈六金身像的眉心,在刚才的剧烈震动之中,裂开了一道发丝般的细纹。

「呼——」

一阵裹挟着檀香味的庙风,掠过法坛,吹散了坛上未乾的血迹。

慧日方丈的目光在二人之间缓缓游移,最终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

那叹息声里仿佛沉淀着百载春秋的沧桑,连带着他手中九环锡杖上的铜环都轻轻震颤起来。

「江施主」

老和尚双手合十,雪白的长眉在风中微微飘动,「真乃佛门龙象。

老衲早年走南闯北五十载,与人辩经论道,南宗丶北宗佛门高僧见识无数.江施主这般世外高人,也实在是不多见!

施主乃是罕见的佛门修心高手,悟道高人!」

这句话一出口,身后众僧齐齐变色。

龙象者,佛门栋梁之才,大德之谓也。

方丈竟用此等尊称,评价一个年不足弱冠的儒门少年!

释怀和尚闻言浑身一颤,本就苍白的脸色又灰败三分。

师尊曾称自己为白马寺「百年奇才」,却也从未称自己为「佛门龙象」!

他望着自己颤抖的双手——这双曾经能结出完美金刚印的手,此刻竟连最简单的合十礼都做不完整。

「释怀!

你遇上江解元,所修《怒目金刚》法相被破,不冤!.」

慧日方丈缓步上前,枯瘦的手掌轻轻按在弟子肩头,「莫说你,便是老衲年轻时,遇到江施主这般天骄人物.」

他忽然笑了笑,眼角皱纹里藏着说不尽的感慨,「怕也要在《金刚经》上,跪上三日三夜。

忏悔自己读佛经不精.用功不勤!」

「师父!

弟子无能,愧对数十年如一日的教诲!今日之败.玷辱白马寺门楣!」

释怀猛地抬头,眼眶通红。

他看见老方丈浑浊的眸子里,倒映着自己狼狈的模样——

他如今还是白马寺最有才华的首座弟子吗?

分明是个被儒家弟子一言而败,被暴雨打落的残荷,无脸见人!

释怀不由惭愧的低着头,心如刀绞。

「此言差矣!

佛偈之战,仅过一半!

何来败北?!」

慧日方丈手中锡杖突然一顿,九枚铜环同时静止,竟在半空凝出一串金色的残影。

老和尚的声音忽然变得清越,雪白的眉毛下,双目精光暴涨,

「方才江施主破我白马寺首座弟子法相!

现在该轮到江施主出佛偈,由释怀来破佛偈了!

江施主乃佛门修心高手,何不出一道『心境』佛偈?

也让老衲等人,见识一番,阁下的修心到了何等大境界?!

释怀,若是你也破了江施主的佛偈,那二人顶多打个平手,无分高下!」

坛下顿时一片哗然。

几位年长的执事僧互相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诧——方丈不让释怀认输,继续斗佛偈?

「平手?」

释怀身形猛地一晃,仿佛被这道声音当头棒喝,振作起精神,从跪伏中站了起来。

他沾血的僧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却缓缓挺直了脊背。

一滴鲜血顺着他的指尖滴落,浓郁的佛门才气,在青石板上绽开一朵小小的红莲。

「平手.?」

他沙哑地重复着这个词,忽然低笑起来。

笑声中,他抬手抹去唇边血迹,这个简单的动作竟带着几分狠绝——就像当年他第一次雷雨之夜参悟金刚菩萨法相时,那般决然。

没错!

若是,他也能破江行舟的佛偈,那就是打个平手!

他还有翻盘的机会!

「江施主!请出佛偈——!」

释怀沉声喝道。

坛下的众小沙弥丶和尚们不自觉地屏住呼吸。

他们看见释怀师兄的瞳孔里,那簇将熄的佛火,正在重新燃起战意。

江行舟微微挑眉,凝目望去,但见释怀和尚袈裟猎猎作响,那佝偻的脊背,竟如古松逢春般寸寸挺直。

「好!

释怀大师败而不溃,愈战愈勇!

令江某忽想起《维摩诘经》里那句——『火中生莲华,是可谓稀有』。

浴火而生,精神可嘉!

那便由我来出修心佛偈——!」

江行舟眸中精芒乍现,

提笔挑起一宣纸,凌空而书,才气青芒如泉水涌出,在虚空中划出玄妙轨迹。

「《菩提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二十字凌空浮现:

每个墨字皆泛金光,竟在虚空中生根发芽,化作一株株菩提虚影。

最后一笔收锋时,整张宣纸「轰」地燃起青焰,绽出朵朵火莲,化为一件佛门文宝。

这道佛偈一出,天地皆寂。

刹那间,法坛震颤。

江行舟身后金光如潮,那宣纸上的二十字佛偈骤然化作一道通天光柱,直冲云霄!

光柱之中,

一株参天菩提拔地而起,枝干虬结如龙,树冠遮天蔽日,洒下万千金色佛光。

一方明镜台凭空浮现,通体如琉璃,澄澈无暇,映照世间万象。

江行舟立于菩提树下,周身一阵阵佛光,如烟如雾缭绕,竟似一尊古佛降世。

一手持净瓶,一手持杨枝,法相庄严。

他以杨枝沾净水,轻拂明镜台,所过之处,尘埃不染。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镜面愈发澄明,映照出少年深邃如渊,漆黑如墨的一双星眸。

犹如佛祖,在低语。

话音未落,菩提枝叶无风自动。

梵音阵阵,似有万千佛陀低诵,整座法坛沐浴在一片无尽佛光之中!

佛偈出,法相生!

白马寺,十数万人震撼,满场皆寂!

「这是,如……如来佛祖悟道法相?!」

数百名小沙弥仰首望天。

他们瞳孔中倒映着那尊巍然菩提树下的佛祖法相,一时间震骇的竟忘了呼吸。

「咔嚓——」

一声脆响突兀地刺破寂静。

不知是那个小沙弥惊慌失措,手中的茶盏坠地,碎瓷在青石板上迸溅,如惊破禅心的第一声钟鸣。

「看哪,是佛祖悟道法相!!」

「噗通~!」

「噗通~!」

接连不断的跪地声中,数百名小沙弥们双手高举,如饥似渴地承接法坛,那漫天洒落的杨枝甘露。

菩提树下,佛祖拂以杨枝拭明镜台而洒落的净水,化作点点金芒甘露,飘洒法坛——

「这这是净瓶圣水,杨枝甘露——可洗心尘!」

滴答!

一滴甘露坠入眉心,那小沙弥刹那间浑身剧颤,额间竟浮现莲花虚影。

小沙弥满脸陶醉。

他的心.瞬间乾净了!

滴答!

滴答!

此起彼伏的顿悟声中,有人涕泪纵横,有人口诵真言。

每一滴洗尘圣水沾身,便似醍醐灌顶,数日苦修不及此刻一滴净水洗尘!

「佛祖显圣!当真是佛祖显圣啊!」

声浪如潮,十数万百姓仰首望天。

他们瞳孔中映出那株通天彻地的菩提古树——千丈虚影撑开天地,枝叶间流泻的佛光将整座法坛染作金色汪洋。

「噗通——」

先是零星几声,继而如秋风扫麦浪,黑压压的人群接连跪倒。

老妇颤抖的双手合十,孩童懵懂地模仿着大人动作,商贾丢开算盘伏地长拜。

菩提叶影婆娑,每一片摇曳的叶尖都坠着露珠般的佛光。

白马寺五位长座长老的袈裟在佛光中猎猎作响。

他们齐齐震撼的仰望法坛上的那株通天菩提,浑浊的泪水顺着沟壑纵横的面颊,蜿蜒而下。

他们颤抖着摘下象徵身份的鎏金毗卢帽,齐齐拜倒在参天菩提树下。

「这世间,竟有人能凝结——我佛如来菩提树下悟道法相!」

江行舟身后一株菩提古树。

虬结的树干上,天然铭刻着梵文经卷,每一片菩提叶都流转着「卍」字金光。

树冠遮天蔽日,垂落的根须如璎珞般轻抚法坛——这正是当年释迦牟尼证道成佛时的菩提圣树!

隐约可见佛陀结跏趺坐,手捏拈花印,净水洗尘明镜台,于菩提树下证道成佛!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长座大长老的声音颤抖得几乎破碎。

他五体投地,额头紧贴地面,仿佛要将自己融入这方佛土:「老衲修行六十载,今日得见如来菩提树下悟道法相,死而无憾!」

——能在佛祖证道成佛的菩提树下,悟道修行,那是何等的幸福?!」

其馀四位长座长老,早已泣不成声。

「大日如来!」

「佛祖.您是来下界,接引弟子麽?」

他们任由斑白的头颅一次次叩击青砖,流泪叩拜。

砖石上渐渐洇开暗红血迹,却无人觉痛——在菩提树的佛光笼罩下,这血痕竟化为一朵朵金莲,迅速愈合。

此生,得见我佛如来菩提树悟道之法相,他们毕生足矣!

法坛四周,上千僧众陷入癫狂。

有人撕开僧袍,承接杨枝甘露!

有人将珍藏多年的佛珠,碾成齑粉,献给菩提树。

坛下。

「阿弥陀佛——!」

慧日方丈愣住,浑身颤抖,九锡禅杖「当啷」一声坠地,苍老的身躯深深朝着法坛伏拜,额头重重叩在青石板上。

他身后的千名僧众,如浪潮般齐齐跪倒,袈裟翻涌如云,梵唱之声震动天地。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钉在江行舟身后那株通天菩提树——佛祖虚影,在此悟道!

「这竟是——如来佛祖悟道法相!

江施主修行的佛门心法乃是当年,我佛如来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心法?!」

慧日方丈的声音激动颤抖,得几乎破碎,浑浊的泪水滚落。

法相,乃佛门弟子修行之根本。

意味着修行的方法丶路径,以及最高能够修行达成的境界。

譬如,释怀和尚修行的「怒目金刚」法相,注定他此生上限,只能止步于佛门「金刚」境界。

而此刻——

江行舟这道佛偈,身后显化的法相,竟是如来佛祖悟道之法相!

这意味着什麽?

意味着他的佛门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没有上限!

因为佛祖本身,便是无上之境!

法坛之上,梵音寂寂。

释怀和尚面色惨白如纸,怔怔望着对面那幕景象——

江行舟端坐菩提古树下,周身佛光流转如月华倾泻,竟映得整座法坛金辉灿灿。

少年左手持净瓶,右手执杨枝,正以甘露涤尘明镜台。

那晶莹水珠坠在镜面,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

每一次杨枝甘露的洒落,都将明镜台清洗的一尘不染。

「噗——!」

释怀和尚面色死灰,突然喷出一口心头鲜血,噗通一声,双膝重重砸在青石上。

那净水,对其他人来说是圣水,是杨枝甘露!

对他来说,却似韦陀杵尖未乾的血色——将他二十年苦修的佛心击得支离破碎。

他此刻,绝望到想死!

他在菩提树的佛光中浑身颤抖——正如萤火之于皓月。

他苦修的金刚法相萤火微光,怎敢与这煌煌大日如来法相争辉?

江行舟这道佛偈,这分明是在描述释迦祖师当年证道时的情景啊!

此佛偈既出,便如灵山法旨,叫他如何破得?

如何敢破?

根本,就是破无可破啊!

这是他,遥不可及的境界!

释怀攥着染血的佛珠,想起他在白马寺晨钟暮鼓里的苦修,想起自己被方丈誉为「百年奇才」时的傲然。

前十年苦学佛法!

后十年苦读诸子百家!

白马寺百年奇才的傲骨,此刻却在佛祖法相的威压下,寸寸碎裂。

谁曾想,

江南道来的少年解元,一位儒家弟子,竟在白马寺佛门圣地,在他最擅长的佛法领域,用佛偈将他击败。

「贫僧——败了!」

他此刻就像个痴儿般,跪在江南少年面前,羞愧俯首,连抬头直视菩提树下那轮佛祖法相神光的勇气都没有。

高坛之下。

众国子监儒生面色震撼,鸦雀无声。

诸道举子解元们更是深深震撼,一时竟无人敢高声言语。

他们不拜佛!

却也深受这道佛偈震撼!

江行舟的佛偈如晨钟暮鼓,回荡在众人心头,久久不散。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荆楚道解元宋楚望放下手中酒壶,醉意已经完全清醒,低声吟诵,忽而闭目凝神,似有所悟。

「我乃儒门弟子,为何也会如此感同身受,无比感动?」

待他再睁眼时,竟已泪流满面,颤声道:「我……我终于懂了!」

他仰首望向法坛上的江行舟,神色间无比崇敬,声音哽咽:「此偈之意,乃是以菩提为身,以明镜为心,日日拂拭,不染尘垢……

这何尝不是我辈儒生所求的『修身正心』之大道吗?!」

此言一出,满场举子们哗然。

「不错!」

「若将佛门圣物『菩提树』,换成孔门圣物『韦编门』!

这道偈语一样成立!

便成我等儒生,修行问道之心法!」

众国子监士子这才恍然——原来江行舟此偈,非但直指佛门真谛,同样也合儒家「格物致知丶诚意正心」的大道!

宋楚望深深一揖,长叹道:「江兄此偈,已非儒释辩机之论!

而是超越儒丶佛……直指大道本心!

境界之高,远超我等想像!」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