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大周文圣 > 第213章 千年科举龙虎榜!会试第二题:

大周文圣 第213章 千年科举龙虎榜!会试第二题:

簡繁轉換
作者:百里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02 16:31:44 来源:源1

第213章千年科举龙虎榜!会试第二题:抑制豪强!

「春闱会试第一题,收卷!」

唐秀金的目光在江行舟考舍的方向,流连。

铜漏滴答声中,两个时辰的会试首场已然终了。

他指尖轻颤,竟生出几分不舍一一这般惊才绝艳的文章,合该再赏几个时辰才是。

江行舟笔下十篇[镇国]诗词雄文,字字珠玑,篇篇锦绣。

唐秀金恍若自己历经数日文海沉浮,那些力透纸背的诗篇,仍在脑海中激荡,馀韵绕梁,叫人忍不住要击节叹赏。

「咚咚咚——」

「会试第一场,收卷喽!

诸生停笔!」

铜锣声震彻考场,衙役班头高声宣告收卷。

礼部侍郎赵温亲自移步江行舟所在的江南考舍,神色肃穆,双手恭敬地托起那十篇[镇国]答卷每一张皆是文气冲霄,光华内敛,已是名副其实的镇国文宝!

他步履沉稳,亲自护送,直返判卷房。

科举考场,镇国诗篇!

按历届惯例,此等文章,必为本场的魁首,甲等第一!

与此同时,其馀礼部吏员亦纷纷行动,前往那些涌现[鸣州]丶[达府]气象的考舍收卷。

这些考生的答卷,无一不是才思卓绝若无意外,春闱榜上必有其一席之地,身贡生之列一一也就是荣登进士!

至于那些文气平平丶仅达[出县]或更低的卷宗,则由小吏们统一收拢,叠放整齐,送入判卷房。

他们能否金榜题名?

唯听天命!

如果三百名进士的名额还有空缺,那麽就会从[出县]文章中,挑选出少许有进阶达府诗篇气象的幸运儿,阙升为进士。

这种机会并不多,所以只能听天命。

礼部右侍郎赵温整肃衣冠,率众属官鱼贯而入考房。

待书吏们将考卷的品级清点完毕,他上前三步,朝堂上两位大人深深一揖:

「启禀唐大人丶韦大人!」

话音方落,整个考房顿时鸦雀无声。

赵温双手捧着卷宗名录,声音都忍不住发颤:

「本届会试,共得镇国之作十篇!」

「鸣州之文五十八篇!」

「达府九百七十二篇!」

「出县五千七百馀篇!」

说到此处,他略作停顿,喉头滚动了一下:「其馀四千馀篇...最次者亦在[叩镇]之上。」

「啥?」

兵部尚书唐秀金瞪圆了眼晴,手中茶盏「当唧」一声落在案上,碧绿的茶汤溅湿了朱红官袍。

「这,这怎麽可能?」

礼部尚书韦施立更是猛地站起身,紫檀木椅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两位尚书老臣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案头那叠散发着才气辉光的考卷,此刻重若千钧—

何止是十篇镇国,是往届的十倍有馀!

更令人心惊的是,[鸣州]之作逾五十八篇,[达府]之文九百七十馀篇,就连[出县]文章都突破五千七百馀篇。

品级之高,几乎超过了往届春用的五倍以上!

这等盛况,莫说本朝前所未闻,便是翻遍史册也未见记载。

「天佑文运...」

礼部尚书韦施立声音发颤,鹤发下的额头沁出细汗。

作为执掌礼部二十载的老臣,他比谁都清楚这意味着什麽一一这是大周千百年未有的文道大昌隆之兆!

「定然,是那十篇镇国带来的效果!」

主考官唐秀金嗓音沙哑,指向窗外被才气映得发青的夜空。

十篇镇国,绝不是简简单单的诞生十份文宝这麽简单!

贡院上方的文运已凝成实质,如瀑如潮的才气在考舍间奔涌,将万间号舍浸得透湿,

那些湿润的墙面并非夜露,而是浓到极致的才气结晶。

举子们沐浴其中,枯竭的才思竟如逢甘霖,纵使被江行舟的十篇镇国震得心神俱荡,笔下依旧文采飞扬。

别看他们在考舍内,哭爹喊娘,叫着弃笔不写了。

可实际上,脑中瞬间灵光一闪,又飞快抓起笔来运笔如飞。

他们真正写诗的时间其实并不长,大部分时间都在酝酿和构思,苦思灵感。

一旦灵光乍现,几乎是几十息之间便可成一首诗。

「他这几乎是以一己之力...」

韦施立望向考舍深处某处,那里正吞吐着海量才气,「孕养了整个贡院春闱,科举文运大爆发啊!

这恐怕是千年以来,最强的一届龙虎榜!

过去无哪届春闱可比!

未来...怕是也不会再有哪一届春闱,能超越本届了!」

「开始判卷!」

主考官唐秀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撼,重新坐回紫檀木椅上,沉声下令。

虽然考卷的品级一一达府丶鸣州丶镇国一一皆可从天地异象中窥见一二,但这仅仅代表文章的文道境界,而非全部。

文章再好,也要合规矩!

假如考卷的题目命写「春草」,考生却洋洋洒洒写「夏虫」,这即便文采斐然,达到[鸣州]级别,亦算跑题,必须剔除!

再如,若文章暗含讥讽丶影射朝政,或言辞过激丶有违圣贤之道,哪怕才气冲天,文道品级极高,也要毫不犹豫地点落!

唯有文理通达丶切合题意丶中正平和之作,才算真正通过会试的考核,有资格登榜!

主考官唐秀金执笔凝神,亲自批阅[达府]以上的千馀份考卷。

剔除掉各色不合格者!

朱砂笔尖悬于纸面,每一划都慎之又慎一一毕竟,这些文章稍加斟酌,便是未来朝堂栋梁。

礼部尚书韦施立与左右侍郎徐士衡丶赵温三人,则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出县]文卷之中。

他们的任务,是从浩如烟海的次等文章里「沙里淘金」一一万一有明珠蒙尘,岂能错过?

至于那些仅达[叩镇]的平庸之作,早已被随手在角落,无人问津。

徐士衡提笔墨,心不在焉。

他望着案头高叠的卷宗,眼神飘忽。

这一届春闱,

光是[达府]之作便逾千篇,从中选三百进士已是绰绰有馀。

这意味着一一那数千份[出县]的诗文,注定沦为陪衬,连被多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

判与不判,有何区别?

「十篇镇国...这会元之位,已非江行舟莫属!」

徐士衡指节发白,死死紧判卷朱笔,墨汁滴落卷面也浑然不觉。

他心中如沸水翻腾,思绪急转一晚了!

一切都晚了!

十篇镇国文章横空出世,煌煌文运直冲霄汉,莫说动手脚,便是稍露不公之意,恐怕都要遭文道反噬!

更何况,主考官唐秀金乃江行舟座师,直接判江行舟的卷宗,此刻怕是把那十篇文章当眼珠子护着,谁敢丝毫妄动?

会试会元已是囊中之物。

接下来的殿试更是天子亲临...虽说帝心难测,猜不透皇帝喜怒无常的心思。

可是以江行舟这般惊世才华,状元及第,也几乎板上钉钉!

「江州赵家..」

徐士衡喉头发苦。

江行舟查抄赵府时,可曾想过那被抄家的赵淮之女,正是他徐士衡最宠爱的三房姨娘?

赵府每年都孝敬百万两银子给徐府,求得庇佑,掌管江州漕运,

虽说明面上他与江行舟素无仇怨,但这条裂痕,注定他们永无结盟可能!

也不知道,赵府有多少贿赂他的帐单把柄,给江行舟给拿去了。

堂堂礼部左侍郎,三省六部要员...

徐士衡突然觉得官袍上的云雁补子重若千钧。

在这席卷文坛的惊涛骇浪前,他竟如蚁般无力,毫无打压江行舟的办法—

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这个潜在的政敌,平步青云路?!

他面露苦涩。

罢了!

看后面,有没有机会吧!

唐秀金盯着手中考卷,眉头拧成川字「啪!」

朱笔重重拍在案上,墨汁溅开如血。

「[玄鬓垂矮饮露新,高槐占尽九霄春。]」

这两句诗乍看咏蝉,细品却字字带刺!

「矮」乃官帽垂带,「饮露」标榜清高一一分明在骂满朝朱紫「沐猴而冠,自命清高」!

更毒的是后句。

「槐树」自古象徵三公之位。

「占尽九霄春」,这是在控诉权贵,垄断朝纲!

「又是这个黄朝!」

唐尚书冷笑一声,指尖青光闪动,那卷本该[鸣州]的文章直接被点落。

「科科都有这等狂生,真当老夫看不透,他这弦外之音?」

答卷,隐约可见「黄朝」二字如刀刻斧凿一一这已是此人第三次因「讽喻过甚」被落了!

良久。

「好!」

主考官唐秀金搁下朱笔,授须长舒一口气。

案头堆积如山的千馀份[达府]以上考卷,此刻已尽数批阅完毕。

他目光扫过最终排定的名次,眼中浮现满意之色一一这一届的举子,确实太争气!

让他这主考官,面上有光!

考题是他亲自拟定的:「以大周十道为题,写故乡风物。」

这题目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举子们既可写本道名山大川丶风土人情,亦可着墨其他九道胜景一一只要言之有物丶才气达府,便算合格。

如此宽泛的范畴,就是想跑题都难!

写山水?可!

述民俗?可!

咏特产?亦可!

只要自己不作死,不犯忌讳丶不夹带私货丶不妄议朝政,这些锦绣文章,篇篇都是经世致用之才!

唐秀金抚卷而笑,朝副考官礼部尚书韦施立笑道:「韦公,这一科取士,注定要青史留名了。」

「不错!堪称是千年龙虎榜,闻所未闻啊!」

礼部尚书韦施立一边判卷,一边含笑点头。

首场,仅仅留下三千名举子,继续第二轮考核。

众被落的七千名举子们,恋恋不舍的走出贡院。

贡院朱门再次轰然闭合,将七千落第举子隔绝在外。

那些青衫背影在烈日中,不去一一这一别,便是三年寒窗重头再来。

主考官唐秀金坐于明伦堂前,狼毫笔尖悬在黄绢上凝滞良久,终于挥毫写下:

【豪强者田连阡陌,贫弱者无立锥之地一一何解?】

堂内瞬间一片寂静。

礼部尚书韦施立瞳孔骤缩,几位侍郎的呼吸声陡然粗重一一这题目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

「这.」

一名吏员喉结滚动,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满堂绯袍官员默契地垂下眼帘,仿佛突然对地砖,产生了浓厚兴趣。

有些事,看破不说破。

说了,就是错!

很快,铜锣骤响,题板高举的众皂吏们鱼贯而出。

他们的靴底踏过贡院考舍,将这道无比烫手的春闹会试考题,一字不漏地传遍三千间考舍。

让他们,去面对这等艰难的考题,会做出如何策论解答?!

江行舟凝视这道考题的时候,都懵了一下。

纵然,他笔下能写出十篇镇国。

也想不到,主考官唐秀金如此「大胆」,竟然出这种考题一一【豪强者田连阡陌,贫弱者无立锥之地,何解?】。

会试考题,公然让考生们,拿出对付豪强的策略!

可豪强是谁?

这不是和满朝权贵作对吗?

当朝权贵,哪个背后没有门阀丶世家大族的影子?那些「田连阡陌」的豪强,或许就是今日监考大人们的姻亲故旧!

「座师,为何出这种考题?...这道题里面,难道有坑?」

江行舟深吸一口气,闭目冥思。

不对!

他忽然明白了一点一一击豪强,这应该是大周朝廷的政治正确性!

就像反腐倡廉一一哪怕满朝朱紫暗地里贪墨成风,明面上谁敢说半个「不」字?

这是政治正确性!

同样,

打击豪强,正是历代王朝延续的政治正确!

哪怕很多官员阴奉阳违,到处兼并土地,成为新的豪强。他们也绝不敢站出来,说个不字。

所以,这道策论考题,本身是绝对没问题一一没有官员会主动站出来,说这道考题有错!

这题没有坑,就是光明大让会试考生提出打击豪强的对策!

甚至,是给天下寒门学子递的一个登天梯!

毕竟,只有寒门举子,才会一心出谋划策,想尽一切办法去打击豪强!

而那些门阀世家子弟,纵然是答题,也多半轻描淡写,写一写无关痛痒的答案。

毕竟,哪个门阀子弟,会献一道干掉自家门阀豪强兼并土地的对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