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 第1248章虎牢条约,建德末路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第1248章虎牢条约,建德末路

簡繁轉換
作者:九霄落雪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18 13:52:03 来源:源1

虎牢关一战之后,大魏白王与赤王二人,紧急联合召集了十万兵马,意欲重新夺回虎牢关。

虎牢关如果在他们手中的话,那自然是高枕无忧,以极少数兵力就可以把守住一条两国沟通的道路。

但如果要在对方的手中,那就大发了。这条路就算是再难走,可是,最关键的一点已经被人家拿走了,剩下的路也好走了。

而且,虎牢关之后的那个道,对于大魏来说,是相当重要,不容有失的一个道。在价值之上,可不是周围的几个道可以相比的。

白王与赤王二人,原本是准备被郭龙城召集过去,一起先覆灭杨坚的。

于郭龙城而言,解决杨坚那些人的重要性,比起解决李唐的问题,要重要的多了。

只要能够一口气将杨坚这些人解决了,整个大魏朝堂将会再一次凝聚在一起,如此之后,大魏就能够调动举国上下的力量,而这样的大魏,又岂是一个区区的李唐,可以相比的?

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是打退李唐了,郭龙城甚至不介意将李唐直接收入囊中。

李唐这个时候敢不断的袭扰他们大魏,倚仗的是什么?不就是他们大魏本身的内部问题吗?

如果没有这个内部问题的话,李唐有什么资本敢向他们大魏呲牙?

故而,能够调动的力量,他都会压到杨坚那边去,而并非是更近的李续与郭世广的战场。

但现在不行了,虎牢关这条路已经被打通了,白王与赤王二人如果不先夺会虎牢关的话,他们怎么放心的离开?而且,还是把兵力抽空之后离开?

孰轻孰重,他们还是能够有个自己的判断的。

然而,面对白王与赤王二人的十万大军,李世民却并没有拒关而守,他虽然只剩下了三千多人,但借助天下第一险关,纵然是十万大军来袭,也可固守。

十万之众,他却选择了主动出击。

带领三千玄甲铁骑,出虎牢,并且一路翻出了群山,再一次隐藏。

等到白王与赤王大军开始进入山脉之时,李世民却领军突然从侧面杀出。

山脉附近的地形狭窄,大规模兵马根本就施展不开,并且,白万和赤王的前军已经进入了山道之内,根本就无法及时转向。

李世民以玄甲铁骑突然杀出,一路上直取白王与赤王二人中军。

战阵之中,李世民以伤躯亲冒锋,以坚不可摧之势杀到了白王与王近前,并且一鼓作气将此二人生擒。

而同一战之中,还包括大魏著名的猛将武泰斗之侄武凌天,郭世广之弟郭世辉,以及大魏的其他一众将领,也同样被李世民一战生擒。

在这之后,大唐和大魏之间就不再是打打杀杀,而是外交谈判了。

李世民手中只有三千玄甲铁骑,他就算是再能打仗,能够打下再多的地盘,可是,却没有兵能够占住这些地盘。

而且,一战擒双王,三千破十万,这一仗听起来打的精彩,但这种惊险的大战,就算是李世民,也不愿意再冒一次险。

但凡稍微一点失误,死无葬身之地的就是他了。

故而,是时候结束他们两国之间的战斗,结束这一场毫无意义的斗争。

如今的李世民,不说这一战擒拿的白王和赤王,以及武凌天、郭世辉等人,光是那些俘虏,他就直接抓了七八万。

这些,都是之后大唐和郭龙城谈判的筹码。

这些人,既然已经落到了李世民的手中,落到了大唐的手中,李世民是绝对不可能杀了他们的,不仅不会杀他们,而且还要好好的养着。

其他的也就罢了,可白王与赤王,这两个可都是大魏宗室之中最有声望的几人之一,在整个大魏之中,其尊贵程度仅在皇帝之下。

甚至,之前小皇帝溺水而亡,郭龙城从宗室之中选择新皇的时候,这两位可同样是候选人之二。

只不过,这两个人手中的权势虽然没办法和郭龙城比,但手中也是真正有实力的。故而,郭龙城这才选择了宗室之中的另一位贤王,另一位政治主张和他契合的贤王。

这两个要是没了的话,要是被大唐一刀宰了的话,郭龙城就算是再不乐意,但也要先放下杨坚,玩了命一样的先干他们李唐了。

故而,杀了他们,对于大唐不仅没有好处,还会留下祸端。

反而是留下他们,当成谈判的筹码,和大魏交换城池,交换粮草物资,难道不香吗?

如此,李隆基再一次出使大魏,只不过这一回由之前的杨坚,换成了郭龙城。

而且,李隆基一来就直接上了一个狮子大开口,一上来就直接和郭龙城要两个道,气得郭龙城直接将他给打出去。

不过,漫天要价,遍地还钱。

他也没真的将李隆基口中的两个道当真,对方敢狮子大开口,一来,抓在了他的软肋之上,二来,也是给足了他们还价的空间。

白王与赤王,郭龙城是不得不赎回的!

之前的杨坚和他不过在朝堂之上平分秋色,他就算是有点优势,但也不多。

现如今,就算是杨坚联合了崔萧一众人,也依旧要被他压制,本质上不就是因为之前的事情杨坚的声望被打到了谷底,而他的声望则是被提升到了一个巅峰,并且,大量的中立派都在这期间站到了他的身后。

如果不赎这两个人的话,对于他的名望将会是一个直接的打击。

毕竟,白王与赤王,可是他的亲兄弟,连亲兄弟都不救的话,这个名望能好到哪里?

再则,不就这两个人的话,颇有排除异己的嫌疑。

他们这些人在政见上,还是有些不同的。只不过,之前相对于大魏朝堂上那些混乱的局面,面对以杨坚为首的一个个野心勃勃的权臣,他们这些宗室虽然政见不同,但依旧站在了一起。

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落人口实。

除此之外,郭龙城对于这两个兄弟是有真感情的。政见不同归政见不同,不代表和这两个亲兄弟没感情。

尤其是白王,两个人虽然并非是一母同胎,可是,白王因为母亲早逝,从小就是由郭龙城的母亲带大的。白王小的时候,可都是一直跟在郭龙城的屁股后面长大的。

而谈判,和打口水仗没什么区别。

郭龙城和李隆基这两个代表倒是坐得住,反是他们手底下的那些其他的使臣,这一段时间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差点直接当堂动手。

两家足足吵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终于谈妥了所有的事情。并且,作为大魏皇朝代表的郭龙城,以及大唐皇朝代表的李隆基,两个人正式签订虎牢条约。

第一条,两大皇朝正式罢战,双方前线兵马在收到消息的一个月时间之内,各自退回各自疆域,并且,接下来一年的时间之内,双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再次掀起大战。

这一点,完全可以说是双方共同要求的。

目前,以他们两国的情况,都需要一段和平的时间。

郭龙城需要这段时间来让他集中全力来解决杨坚一众人的问题,至于李唐的问题,他需要解决杨坚等一众人的问题之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而李唐,以他们现在的国力也打不下去了,他们现在需要的是修养生息,而不是打仗。

甚至,李隆基他想要争取更长的和平时间,仅仅一年的休养生息的时间,对于李唐来说,还是短了一些。

奈何,谈判是一个双方互相让步,互相试探对方底线的过程,李隆基在其他的问题上不想让步,在一些条件就不得放宽一些。

第二条,大魏以一道并三郡之地赎回大唐手中所有大魏俘虏。

李续兴师动众,打了一年多的仗,却毫无收获,反而还使得李唐国力不断衰弱,可李世民依靠这一场仗的俘虏,就直接取来了一个完整的道,再加三个郡的地盘。

这批俘虏,李世民和李隆基已经尽可能的让他们发挥出价值了。

不只是白王和赤王,还有武凌天,这都是这一场俘虏交换之中的重头戏,郭龙城需要买武氏一个面子。

武泰斗如果仅仅只是像之前一大皇朝的第一猛将就算了,武泰斗背后的大魏武氏,可是大魏的累氏将门。

武氏、王氏,以及薛仁贵家族所在的薛氏,都是大魏有名的将门。

只是,薛氏当年当街踢死皇子,惹下了滔天大罪,而武氏、王氏,依旧还是传承至今。

以忠孝传家的武氏、王氏,可从来都是皇室的左膀右臂。

第三条,大魏以白银三十万两,粮草十万石,甲胄三万,良马马匹赎回虎牢关。

郭龙城虽然为了赎回一众俘虏,付出了一个道外加三个郡,但却并非是虎牢关之后的那个道,而是郭世广如今正在驻守的那个道。

李世民的手中可还有几万大魏兵马,作为俘虏的,这些人同样在第二条赎回的俘虏的范围之内。

而这部分人,主要的兵马来越都是来自于虎牢关之后的那个道,如果割让那个道的话,那他们赎回这些兵马的意义何在?

毕竟,这些兵马的家眷和资产可都在那个道,把这些人赎回来,但心在不在就不一定了。

再则,虎牢关之后的那个道,相比郭世广如今驻守的那个道,在人口和钱粮上的价值可是不知道高了多少。

并且,虎牢关之后的那个道,不仅有大魏一座庞大的铁矿,更加包括一座中等规模的金矿。

而既然选择保留虎牢关之后的那个道,而是将郭世广正在驻守的那个道割出去,虎牢关就不得不一起赎回来了。

在过去了一个道,如果又不赎回虎牢关的情况之下,他们大魏之后在边境的防线上是要出大问题的。

故而,哪怕是付出的再多,虎牢关也要拿回来。

说白了,虎牢关之后的那个道有这个资本让他们付出代价。

不说这个道的人口和钱粮,光是那座铁矿和金矿,为了之后的大魏边境防线问题,就已经值得付出这些了。

而经历了这一战之后,大唐和大魏之间的大战正式落下帷幕,大唐也正式自此开始了休养生息。

而这一战之后,李唐三大上将军,李世民正式压过了李续与李?,在李唐之内的名望上,成为了三大上将军之首。

至于大乾,依旧还是那么一个老样子。

大乾的中央朝廷,彻底失去了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失去了对于地方宗室的控制力。

现在的大乾,完全乱成了一锅粥,反王和宗室王爷之间的厮杀,反王和反王之间的厮杀,宗室王爷和宗室王爷之间的相互吞并。

在大乾朝廷失去了威慑力的情况之下,大乾内部不再是朝廷和反王之间的斗争,而是落入了一副诸侯混战的局面。

如今大乾,已经是七大皇朝之中最乱的一方了。

就连宗室都不再支持中央朝廷了,但大乾的皇帝,却依旧沉迷于享乐,挥霍大乾朝廷,最后的那点资产。这个时候的大乾,相比之前的大吴,甚至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维系了大乾几百年的宗室制度,如今也终于成为了大乾霍乱的病痛之一。在本就已经快要沉没的大乾的这艘战船之上,再次狠狠的补上了一刀。

事实上,如今的大乾宗室,虽然开始了自相残杀,相互吞并发展壮大。

这些人之中,有真正野心勃勃的人。可是,却也同样有依旧心向朝廷之人。只不过现在的大乾中央朝廷,让这批人不断的失望。

而在反王以及其他的宗室在不断吞并,发展壮大的时候,这些人就算是没什么野心,依旧想要支持朝廷,可在朝廷,让他们不断失望的情况之下,也只能有样学样不断吞并扩张,至少这样可以让他们在这个乱局之中生存下

来。

有些人就算是本身没什么野心,可为了生存,他们也只能狠下杀手。

反而是大武,外部依旧是外患无穷,但是,这段时间之内,他们却成功的梳理了内部的问题。

不出手则已,大武一出手就干净利落的彻底解决了窦建德势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