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 第1251章教皇之位大局定,铁木真草原战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第1251章教皇之位大局定,铁木真草原战

簡繁轉換
作者:九霄落雪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1 01:55:00 来源:源1

耶和华与宙斯二人,罗马教廷和希腊教廷的成立,对于教廷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重。

五大王国之中,两大王国直接走向了对立,罗马、波斯、马其顿三王如今也已经崛起,就算依旧比不上五大王国,但也绝非当年可比。

故而,这个时候的西戎教廷,已经无法像之前那样控制整个西戎了。

而西戎教廷内部,光明,裁决两大神殿都失去了殿主。

光明神殿还好,至少大部分高层还在,光明神殿的上一任殿主耶和华之师,再一次站出来稳定光明神殿的局面。

但是,裁决神殿这边,情况就比较严重了。

宙斯带走了大量的高层,剩下的那少部分留下的高层,根本就找不出可以有资格有资历稳定住局面的人。

于是,在光明神殿自顾不暇的时候,天谕神殿乘虚而入,朱庇特入主裁决神殿。

天谕神殿殿主卡皮托尔支持自己的二把手朱庇特,入主裁决神殿,并且支持他坐稳这个位置,而朱庇特则是要支持卡皮托尔成为下一任教皇。

穆卡迪尔虽然重新担任光明神殿殿主之位,但他因为耶和华之事已经心灰意冷,再无力和卡皮托尔竞争。

至于朱庇特,入主裁决神殿成为一殿之主,他虽然也有了竞争教皇位的资格。可资格也只是资格,没有卡皮托尔帮助的话,他连这个裁决神殿殿主之位都没办法一下子坐稳,更不要说竞争这个位置了。

要不然的话,卡皮托尔凭什么放心的支持他入主裁决神殿?

三大神殿之位,背后有着两大神殿的支持。至于教皇殿,他们虽然几乎和光明神殿是穿一条裤子的,但那些老家伙也是最为古板,最为守规矩的,不会插手教皇之位的争夺。

故而,下一任教皇之位,几乎可以说是已成定局了。

而这一场教廷内乱,天谕神殿竟成了最后的赢家。

历代的教皇,十个里面几乎有七个是来自光明神殿,剩下的三个也大多是来自裁决神殿,天谕神殿是最少的。

最终,教皇之位落到卡皮托尔的手上,这其中,虽然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也绝对少不了卡皮托尔的能力。

罗马神话的朱庇特,可是相当于希腊神话之中的翻版宙斯,而这么多年以来,朱庇特在卡皮托尔手中服服帖帖的,这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耶和华在这一场斗争之中,是一个输家,但同样是一个赢家的。

他已经寻到了自己的道,不仅是自己的武道,更加是自己的未来人生之道。

至于宙斯,那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输家了。

想要照抄耶和华的作业,但不仅抄了一个四不像,没有抄成功,反而还失去了自己的地位。

而天启北方,东北边的东夷,东夷终是没有及时从太阳国的手中夺回失土,以至于如今仍被太阳国暂时站稳了脚跟。

接下来的东夷想要收回失地,只怕会更加艰难。这一战,只怕想打赢的话,真的要旷日持久了。

尤其是如今,东夷已经久战疲惫,耶律阿保机已经不愿意继续打下去了。现在的东夷,在多年的战乱之下,已经经不住继续打下去了。

这并不是说耶律阿保机就不想收回失土了,只不过,如今东夷的情况,只能够缓缓图之了。现在的东夷,急需休养生息。

东夷暂时罢兵休战,太阳国同样不急。

他们在东夷之中的收获不小,暂时休战,对于他们本身也是一件好事,他们想要消化在东夷的这些好处,同样需要时间。

北狄之内,金帐王庭与拓跋部落之间的摩擦,始终克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他们两家,相互之间作对了这么多年,对于各自的底细都知道的差不多。两家都很清楚,不出意外的话,相互之间谁也没把握,奈何得了对方。

因此,他们之间的摩擦都向来克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只不过,这一战,再次彰显了拓跋龙象这一位龙象巨力神的无敌之资。

尤其是拓跋部落,他们现阶段的目标根本就不是金帐王庭,而是他们南面的镇北。

为了镇北,拓跋长平可谓是不遗余力。

当初他给烈飞扬提出的条件就是保留他的军政自主权,如今,这个条件依旧没有任何的削弱。

而当年的烈飞扬和如今的烈飞扬,手中掌握的牌,可绝不在一个层面上。

但是,拓跋长平给出的价格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打折,这个诚意确实是给的足足的。

不过,北狄想要入主中原的话,没有中原人的支持是不可能真正稳定下来的。

就如同在蓝星的华夏,忽必烈的大元得到了大量汉人世的支持,在满清入主中原的过程之中,同样也得到了大量的地主阶层的支持。

这一点,和王羽当年在东夷成立伪夷朝廷,重用几个东夷大族,也是一样的道理。

拓跋长平愿意给烈飞扬开这个价格,甚至至今都没有打折,那自然说明他能够从中得到的更多。

但是,拓跋长平有诚意,可烈飞扬就是不愿意吃这一套。

就算是处境再艰难,但依旧是一副你要战那就战的姿态。

烈飞扬,他或许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甚至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封建大家长。

镇北烈氏的分裂,让拓跋长平有了分化之后从而分而破之的机会,要说烈飞扬没有一定的过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甚至,在这其中,烈飞扬还占了相当的比例。

但是,烈飞扬也同样是一个有骨气的,有气节的人。最为重要的,他是一个有底线的人,而且这个底线还不低。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的底线不低,他才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甚至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封建大家长。

这两个身份,可不允许他们有太高的底气。尤其是君主,这个职业从来都不是比谁的底线更高,而是比谁的底线更低。

手足相残,甚至是父子相残,放到哪里都不是一些好听的事情。可是,放到皇帝这个职业之中,不说是家常便饭,但也绝对算是屡见不鲜。

但也正是因为有底线,烈飞扬哪怕是处境再艰难,但他也宁死不愿意低这个头。

不过,烈飞扬的这番姿态,也真正收服了一批镇北军骄兵悍将之心。

在此之前的镇北军,他们愿意效忠烈飞扬,仅仅只是因为烈飞扬是烈乾坤之子,而并不是因为烈飞扬这个人。

但是,现如今,这一批人愿意效忠于烈飞扬,却是真正的因为烈飞扬这个人。

只不过,一个被摆在君主位置上的人,底线放的这么高,却往往很难落的一个好下场。

烈飞扬的这一次拒绝,终于真正迎来了来自北狄第一的直接兵力打击。

之前的拓跋长平,他并没有直接出兵镇北,是因为时间在他们那边,拖的时间越长,镇北就会越虚弱,之后解决起来也就更加容易。

而且,这段时间,也是他趁着镇北内乱分化,并且拉找一部分人的时间。

但是,到了现如今,能够拉过来的已经尽力都拉过来了,剩下的那些人,也基本都是和烈飞扬那样的死硬份子了。

尤其是那个公孙瓒,拓跋长平本以为他并不是镇北军的那些老资格,比其他人更容易拉找一些。

但哪知道,反而是这家伙的脾气最为爆炸,直接把他派去的说客一刀宰了,之后甚至把尸体挂在了城墙上。

这番姿态,那是一点缓和的余地都不留,甚至某种程度上是将他拓跋长平的脸面放在地上踩了。

甚至,公孙瓒的这片姿态,比烈飞扬的姿态还要更加坚定。

倒是公孙瓒的族弟公孙述,不答应归不答应,但也保留着该有的体面。

烈飞扬与公孙瓒为代表的这些人的姿态,也让拓跋长平彻底明白,不管是他开出什么样的条件,这些人都不会是同路人了。

虽然说得不到的向来是最好的,但就算是再无奈,但影响不了拓跋长平的清醒。

因此,他知道该到了真正动手的时候了。

尤其是,汉军南征,一旦对方功成,苍地的局势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旦拖到了那个时候的话,说不定局势上就会发生什么变化。

故而,在大汉南征开始后不久,拓跋长平也开启了南征。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了金帐王庭和拓跋部落之间的摩擦。

西北的元蒙,一方面,他们和高卢王国合起手来,不断侵蚀大武之地。

另一方面,也再一次扩张他们在草原之上的利益。

毕竟,七大皇朝之中,大武虽然不是最强的那一个,但作为底蕴最后的那一个,绝对不是那么容易打垮的。

大武连年征战了这么多年,但却依旧能够撑到现在,铁木真也没有把握短时间之内在大武这边打开缺口,故而决定放缓一步。

在铁木真看来,大武是适合群起而攻之的。

大武东面的大汉日益扩张,对于大武的威胁日甚,日后大武在东边的压力也会更甚,大武之后的兵力侧重必定会一定程度上向东。

而大武在西南面的大秦也不会一直休养生息,休养生息的目的从来都是进一步的扩张。

故而,大秦迟早有一天会再一次动手的。

到了那个时候,才是他铁木真全力向大武出手的时候。

最开始的元蒙,在慕容渊死后,他们放弃了大量的草原上的利益,而在之后的争夺之中,抢下了已经落入到北狄手中的大武西北三道之地。

但是,他们到底还是来自于北狄,而北狄的根在草原之上。所以,他们是不可能真的放弃草原的。

经过了多年的厮杀,慕容渊死后分裂的各方势力,如今已经厮杀的疲惫不堪,这些年,这些势力越杀越弱。

不管是金帐王庭,又或者是元蒙,这些年其实都在明里暗里通过各种手段直接或间接控制着这些势力的厮杀程度,要不然的话,他们也不至于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没有杀出一个结果。

元蒙到底也还没办法和金帐王庭相比,趁着金帐王庭和拓跋部落产生了摩擦,铁木真准备先在草原上吃上一口再说。

在金帐王庭动手之前,他的蒙古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万一等到金帐王庭这个竞争对手入场的话,他能够吃到的肉就少了。那个时候,吃的肉的大头绝对要在金帐王庭的身上。

如今的蒙古,可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

铁木真在中原,通过招贤纳士,也算是招揽到了一大批的中原之人,而这其中不乏有能人。

而蒙古和高卢王国之间的联合,双方互通有无之下,更加是让双方的实力大增。

缺马的高卢王国通过和蒙古的联合,让他们的骑兵数量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充。

而在西戎五大王国之中,高卢王国可是传统的陆权国家,相比不列颠王国那样的海权国家,骑兵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至于蒙古,通过高卢王国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生铁,元蒙也从此拥有了大量的铁甲部队。不只有草原上传统的铁甲骑兵,更加有铁甲重步兵。

而北狄在东北面的那三家,一直以来都是厮杀的最狠的。

这三家,李作为老牌力量,虽然没有那两家的朝气,但却是底蕴最厚的一个。

三家之中,最北面的那一位,虽然在综合实力上是最弱的一方,可生于苦寒之地的他们,却同样是最野蛮的一个,或者说是兵马平均综合素质最能打的一方。

并且,他们还有拓跋部落的支持。

而努尔哈赤的满族部落,随着皇太极作为质子进入大汉,则是获得了大汉的支持。

故而,这三家相互之间厮杀的很是惨烈。

尤其是,有王应看这么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在中间穿插引线,一直在北狄之中游走,这三家就算是想安定也安定不下来。

不过,到底也是孪?与满族两个部落默契的打一个,那边就算是有拓跋部落的支持,也慢慢的有些支持不下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