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走官场:高中学历的他青云直上 > 第1033章

重走官场:高中学历的他青云直上 第1033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2 13:26:3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李仕山长叹一口气,看向右边一直伴随自己一路的水泥厂厂长冯立本。

冯立本五十来岁,身材佝偻干瘦,或许是巨大的生活压力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大。

“冯厂长,如果厂子恢复生产,以前的职工你能找回来多少,需要投入多少资金。”

这句话让冯立本原本有些浑浊的眼睛立刻就有了亮光,可随即又黯淡了下来。

他五味杂陈地说道:“书记,厂子救不活了。”

李仕山疑惑地问道:“这是为何?”

冯立本望了一眼范有亮欲言又止,最后憋了半天,长叹一口气,“哎,书记,我岁数大了,没这个能力了。”

他说完这话后,颤颤巍巍地从兜里拿出了一个名单,说道:“书记,我老冯求您个事,能不能把这名单上的人,安排个工作啊。”

李仕山接过名单一看,上面写了大概有五十来个名字。

冯立本也解释道:“这些人家里都是父母、妻子、孩子常年有病的,他们没啥技能,都是靠打零工生活,实在是太困难了。书记,您能不能帮帮忙呀。”

李仕山十分慎重地将名单交给范有亮,然后握住冯立本的手说道:“冯厂长,这个事情我会好好研究一下,你可要保重身体,我还会来看望你的。”

冯立本见状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双手握着李仕山的手,不停地说着谢谢。

在与冯立本告别后,李仕山一上车就问向了范有亮,“老范,水泥厂到底是什么情况。冯厂长怎么会说厂子就不活了,有什么隐情。”

刚才冯厂长欲言又止,看了范有亮一眼的动作,李仕山可是全看见了。

他立马就察觉到,水泥厂倒闭,恐怕不是简简单单的“经营不善”。

范有亮见李书记问起,立刻转过身,答道:“书记,其实原因也不复杂,因为咱们县的建材生意都被一家公司垄断了。”

李仕山眼睛微微眯了眯,心里念道:“果然是这个样子。”

他也是刚刚看到冯立本奇怪的表情,才察觉到这个问题的。

县里只有一家水泥厂,又没有其他家竞争,怎么会干倒闭的。

他做过调查,县里的水泥卖得可比其他地方贵非常多。

水泥这种玩意没啥技术含量,就算本地水泥厂生产得再不好,只要卖得便宜点,总能有销路的。

可偏偏水泥厂倒闭了,李仕山就觉得有问题。

如今范有亮的回答,再一次印证了自己的想法。

随着范有亮的诉说,李仕山了解了水泥厂倒闭的真正原因。

大概是在4年前,一家叫康鑫建材的公司突然出现在谷山。

他家售卖的建筑材料比市场价格低两成左右,这里面就包括了水泥、钢筋等等。

最开始的时候,红星水泥厂并不在意。

因为他们厂最大的用户又不是普通的居民,主要是建筑单位。

可没过多久,红星水泥厂就发现原来的大客户已经不从他们家购买水泥了,转头都从康鑫建材公司采购。

红星水泥厂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客户去康鑫建材公司采购,不仅是因为价格便宜,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县政府里有人打了招呼。

这些建筑公司主要承建的项目都是县政府的,那是他们的财神爷。

财神爷发话了,他们哪敢不听。

就这样,红星水泥厂仅仅支撑了两年,就宣告破产倒闭。

李仕山听完后,冷冷地问道:“是县政府的谁打的招呼,这家公司背后的人是谁?”

范有亮说道:“据说是马占友发的话,不过有人猜测很有可能是李太奇授意的。”

李仕山闻言,问道:“这么说这家公司是李太奇家里亲戚开的?”

范有亮摇了摇头,“还真有人查过,和李太奇家里没有关系。这家公司的总部在保康,老板叫苏鑫,是保康本地人。”

李仕山琢磨了一下,分析道:“如此看来,能让李太奇出面撑腰,那就说明这家公司背后的人要比李太奇的身份高,至少是副市长这个级别的人物。”

范有亮点点头,“书记,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要不然,李太奇这些年也不敢在谷山如此嚣张跋扈,肆无忌惮。”

李仕山脑海里立刻就出现了一个人,那就是和李太奇关系最为密切的,常务副市长曹本章。

只有保持这样的利益输出,曹本章才会将李太奇收在麾下。

要不然一个五十多岁的县长,根本没有什么前途可言,曹本章要他何用。

不过稳妥起见,李仕山决定还是找人查一查这个叫苏鑫的人,看他到底是哪个市领导的亲戚。

水泥厂对于谷山县后面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这不仅是支援建设,还能创造几百个就业岗位,就凭这一点,足以李仕山要重新把水泥厂建起来。

李仕山也很清楚,水泥厂只是谷山县倒闭的众多国营企业的一个缩影。

在这个县城,还不知道有多少行业被“那些人”垄断掉。

这让李仕山想到了前世看到的一个论点,那就是“县城婆罗门”现象。

在小县城的社会结构中,人们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级。

最上层就是最有权势或最富有的人。

他们要么在政府部门、医疗、教育、电力、公安司法系统等关键部门担任要职,要么在当地拥有大量的产业、商铺和房产。

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掌控了县城的大量资源,相互之间关系密切,经常聚会交流,形成一个紧密的社交圈。

虽然现在远没有二十多年后以后那么严重,可是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要知道,这样的趋势下去,就会让阶层固化,从而可能导致人才的流失。

那些有才华的穷人家孩子,在看不到希望后,可能会选择离开县城,到大城市去寻找机会。

长此以往,县城将失去发展的内生动力,经济发展可能陷入停滞,社会矛盾也可能逐渐积累。

李仕山本就是草根出身,对于这种现象是最为痛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