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1978:开局被返城女知青骗婚 > 289 带一下家乡杂志社?那就搞地摊文学

1978:开局被返城女知青骗婚 289 带一下家乡杂志社?那就搞地摊文学

簡繁轉換
作者:小胖娘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3 01:27:3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289带一下家乡杂志社?那就搞地摊文学吧(求全订)(第1/2页)

大舅哥他估摸着,也该到家了吧?

还在陕北老家的程学民,估摸了一下时间,知道差不多今天晚上,大舅哥该到家了。

所以,他给留的大惊喜,不知道大舅哥还满意不满意。

却是不知道,大舅哥此时彻底蒙圈不要太惊喜!

“这学民,他怎么没跟我说,他怎么不跟我说呢?”

大嫂柯玉梅见她男人这么吃惊意外,意识到全家人都错怪他了,跟着询问道:“家钊,学民没跟你说啊!?”

“妈跟家幼不是交待,让他到了地方,第一时间跟你报喜来着?”

“你小心点,被动到你儿子!”见冯家钊扑上来摸儿子,柯玉梅喊道。

“不会不会,不会弄到我儿子的!”冯家钊激动的语无伦次,都不知道怎么说他那个妹夫了,跟着和他女人说道,“没有啊!学民他半个字都没跟我说。”

“只是动身回来的时候,告诉我家里有个惊喜等着我,让我自己回来看!”

“我哪知道是这么一个大惊喜,好啊好啊!”

“爸妈他们应该高兴坏了吧!?”

大舅哥跟着又是询问了一句,他这里有大孙子生了,老观念的他爸他妈肯定高兴坏了。

这都是自己那个妹夫程学民的功劳,多亏了他带回来的那个土方子。

……

程学民他这边呢!

本来按照原定计划,是明天就动身,带着老妈跟姐姐,还有他老子跟大爷以及姐夫就出发!

当然!

程学民他爸跟当书记的大爷,以及姐夫他么仨,仅仅是送到县里。

早点过去,上午的时候顺便一起去县农机厂看看。

看看磨面机还有榨油机。

大爷这两天都在跑公社,希望公社那边能拉线,给他们程家湾大队通电。

可公社的意思是,这事得县里说话。

公社上可没有那个权限,给大队上面拉线通电,都得经过县里供电。

可没有合适的理由,县里一般不会给大队通电,现在他们县里穷,能保证每个公社通电就已经很吃力。

再往下,就得再等等。

当然,要是有合适的理由,县里是会帮通的。

这个合理的理由,就是你得先把磨面机买回来,最好是到县里的农机厂买。

跟农机厂谈!

我们大队买他们的磨面机榨油机,他们负责走好县里的关系,帮忙把电给通了。

这事是有先例的!

隔壁公社下面有个比较富有的先进大队,就是从县农机厂买的磨面机,人家农机厂帮忙走的关系,给他们大队先通了电。

机器进来后,就直接上电调试,干起来。

所以!

在公社那边了解这么个情况后,大队书记他大爷一回来跟程学民商量,那肯定是走农机厂的关系啊!

要是县里能直接安排人下来,给他们大队通电,能省不少材料钱呢。

就这么着!

程学民他们一商量,在他动身回燕京的时候,顺便先去农机厂转转,争取把通电的事情给办下来。

可让程学民他们没想到的是!

今天傍晚的时候,老舅跑过来通知,说公社得到了县里的通知,说明天县里相关领导,会下来走访表彰额们的燕大才子。

让程学民跟他姐准备一下,还有他女儿秦晓莲,姐夫的燕京师范大学也同样是名牌大学,到时肯定要一并表彰。

这个年代也兴这个?

考上了燕大华清,县里都能有表彰?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奖金之类的。

要是放在几十年后,程学民他穿越过来的那个时代。

考上一个燕京大学,不仅学校会有奖励,就是村里,乡镇,县里,甚至是市里,都会有不菲的奖励。

几级部门奖励下来,富裕一点的教育又落后一点的土豪地区,一个燕京大学或则华清大学,七位数的奖励都不是不可能。

所以县里有领导下来走访表彰,那明天肯定是动身不了,得缓后一天两天。

好在老谢给程学民的时间还算充足,有一个礼拜的时间,来得及。

第二天!

程学民跟着一起去了公社迎接,发现县里的领导基本都下来了。

而且还有地区领导。

主要是表彰老姐跟表妹,还有姐夫他们三个考上燕京重点大学的学子,勉励他们继续奋发好学,等学成归来为家乡做贡献。

程学民虽然也参加了高考,燕京大学问题也应该不大,但他的户籍学籍都不在这里。

也没人跟县里地区领导说,他也考上了燕京大学。

所以上面的表彰大会,也就没有他。

不过!

差不多都是熟悉的面孔,基本都是在过年期间,有过来拜访程学民这个改开先锋的。

所以看到程学民竟然也在老家,少不得把他给邀请上前台,多讲了几句话。

在会上不停的夸程学民,虽然走出去了,但还依旧心心念念着家乡。

为什么这么说?

程学民这才知道,县里已经接到了省城西影厂的通知,说这个月中的时候,他们厂里有部《黄土高坡》电影,要到他们县里的关庄公社程家湾取景拍摄。

让县里这边接待准备一下。

《黄土高坡》剧组要到程家湾来采景拍摄?

这事程学民之前西影厂有跟他提过。

一个月前他去大西北,途径省城的时候就有去过一趟延河文学。

当时延河文学的老胡,就把西影厂的吴厂长,喊过来作陪喝酒。

在酒桌上,吴厂长对《黄土高坡》电影取景拍摄情况,跟程学民表达了歉意。

当时因为经费问题,剧组并没有下地方到程家湾取景的安排,而多是在厂子里的摄影棚里完成。

有些外景,也是就近在他们城郊取景拍摄。

为此!

西影厂吴厂长跟莫申两个,都对此表达了歉意。

当时,程学民还说这没什么,拍电影取景肯定是人家厂里说的算。

不能说程学民写的就是他家乡,就非得去他家乡取景拍摄。

这事,本来就这么过去了的。

而且程学民当时还听说,黄土高坡电影都拍摄到了尾声,基本都拍完了。

后期预计在国庆献映的时候,进行首映,还邀请了程学民过来参加首映礼来着。

怎么又突然要跑过来,现场取景了?

这事程学民听着倒糊涂了。

不过,是个好事。

这样能给家乡宣传一下,县里领导也十分的重视。

为此!

程学民也响应县里的号召,多多为家乡做出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比如,跟他们程家湾大队来一台磨面机,可苦于大队上没有通电……

人家县里领导二话不说,当场就拍板马上通电。

改开先锋要给家乡搞贡献,响应燕京的改开精神,可不能因为没有通电而掉链子。

再说!

过几天西影厂的剧组也要进驻,地方要是没有通电,这还怎么拍电影?

这是一个意外之喜。

不过程学民没那个时间,在家里等着西影厂老吴他们的剧组过来。

接待完县里领导后,程学民便按原定计划,第二天动身出发返回燕京。

因为昨天县里领导都拍板了,会尽快安排人手,给他们程家湾大队拉线通电,确保省城下来的电影拍摄组,能在有电的条件下顺利进行。

所以程学民这次送程学民去县里的,是他爸跟老舅,还有姐夫三人,大爷上了年纪就不再跟着去。

本来表妹是没打算这么早,是跟姐夫后一步出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289带一下家乡杂志社?那就搞地摊文学吧(求全订)(第2/2页)

可能是农忙结束了,表妹她在老家也坐不住,老舅干脆就让程学民一起带走。

“学民,你们来的刚好,马上到饭点了!”

“领导他们今天去了县一中视察,等会儿中午饭会回来,到时一起吃个午饭再出发。”

“这些领导都已经安排好了的,学民你稍微等一下就好。”

到了县里,并没有直奔去地区的客运站,而是直接来了县委机关。

这边已经有工作人员,在这等候着程学民。

机关秘书小李跟程学民解释了一下,说领导今天上午还有个安排,得吃过中午饭才回地区。

“好的好的,我们不急的我们不急的!”

程学民听了也不急,客气的点点头,在秘书小李的安排下,现在县里等候一下。

“那学民,额们……额们先回去?”

出来的时候,也没听他儿子说,是坐地区领导的车,去地区火车站啊?

眼见都要等着在县机关吃中午饭,有些急促的程父窘迫的说道。

“没事没事,大叔,等会儿一起吃个饭,一起吃个饭!”

“等吃完饭后,再回去也不晚!”

都知道这是改开先锋程学民的爸爸,还有老舅跟姐夫,这都饭点了怎么可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回去?

秘书小李赶紧再次将挽留,将程父老舅姐夫他们也安抚好。

“学民,这是怎么了?”

各自坐定后,老舅也是看向程学民,局促的问道。

“爸,老舅,是这样的!”

“昨天我跟县里和地区领导聊的还好,又听说我今天的返程,地区领导就一而再的邀请我,一起坐地区的车子回地区!”

“盛情难却,我也就答应了!”

程学民笑着解释了一句,是这么个事情,搭地区领导的车子去地区,坐火车。

其实是地区领导有求于程学民。

现在改开了,文化口子更是首当其冲,率先放开了。

不仅仅是燕京那边的各大报纸杂志刊物放开了,就是地方上也一样,都是在争相的创建属于各自地方地区的报纸啊,杂志啊!

可野蛮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极大的地域性限制。

比如就他们榆林地区,就有榆林早报跟榆林文学杂志,其销量跟影响力,基本就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别说走向全中國,就是走到省城或者隔壁地区,都是千难万难,完全没那个影响力。

当然,全国各地的地方性杂志,情况也基本都跟榆林差不多。

根本没法跟省级刊物,乃至部里直管刊物相比较。

但是!

别的地区也就罢了,可他们榆林地区可是出了一个改开先锋,写的稿子那影响力,说句一呼百应都不为过。

所以地区领导很早之前,就想找他们的改开先锋约个稿子,好拉动拉动一下他们地区刊物的影响力,顺便也带动带动一下他们地区的影响力。

这不正想着下来一趟,先把先锋家里的情况打通打通一下,再给燕京的改开先锋约稿。

没成想,这次下来直接见上了改开先锋本人。

那干脆,直接把这个改开先锋‘绑’去他们地区坐坐,当面约稿。

对此!

程学民了解之后,倒没有推辞,给自己家乡地区写稿,这肯定是义不容辞的啦。

但是,地区杂志想要打开全国市场,取得全国性的影响力。

说实话,就目前这个环境,有点痴人说梦不太现实。

这并不是一两个有影响力的作者,发几篇稿子就能把影响力,给提上去的。

即便是程学民每期在他们杂志上发表文章,也不见得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既然如此!

程学民给地区领导提了几条建议,想要打破区域性限制,就必须得改革开放!

至于具体怎么改,怎么放?

程学民昨天当场并没有多深入的继续说,而是托词回去再想想。

“那你应该跟我们提前说一嘴的!”

老舅这边听了程学民的解释,还是有点局促的说道。

“老舅,县里你应该没少来,不至于这么紧张吧?”

“就吃顿饭而已!”

见老舅这么紧张,程学民笑着打趣了一句。

老舅作为公社干部,不是天天往县里跑,但一个月跑一两次是常有的事吧?

“额来是来过,可额从没在县机关里,吃过饭哩!”

“托学民你的福哩!回去额可以跟老杨他们吹嘘哩!”

老舅脸色腼腆的笑道。

“爸,你好歹是跟省城领导吃过饭的,这点场面你紧张甚?”

表妹秦晓莲笑着打趣她爸一句。

“额甚时候跟省城领导吃过饭哩?”老舅被他女儿这么一笑,有点吃惊的问道。

“就上次去燕京啊!哥带额们在省城那个报社吃饭啊!”

秦晓莲又提了今年过年,在省城延河文学被老胡他们请吃饭的那一次。

“对着哩对着哩,额记起来额记起来了,确实是省城的大领导!”

……

“故事会?”

“学民,你的意思是,我们地区的杂志,要向这个故事会一样发展,一样改?”

在去地区的小汽车上,程学民将一本《故事会》杂志书,递给了旁边的地区领导。

地区领导很快就明白了程学民昨天说的改革,是怎么个改法了!

“是的赵书记!”

“我的意思是,我们榆林文学想要打开周边地区的市场,甚至是进军省城,将我们的销量打开!”

“那就不能学那些老牌杂志,发表一些传统文学!”

“我们要改,尽可能多的发表一些通俗易懂,让老百姓一看就能接着看的文学内容!”

“而我们国内,现在在通俗文学上面做的最好的,就是这本沪上过来的《故事会》啦!”

“赵书记您知道这本故事会每期的销量吗?”

程学民拿出来的这本故事会,是他在县委机关的时候,询问秘书小李要的。

故事会,沪上那边一个地区级别的小刊物,却是能在创刊的这一年内,取得全国性的畅销影响力。

可见通俗文学是一个刊物提升销量的最佳捷径。

还有!

通俗文学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地摊文学。

而地摊文学的两大主力军,故事会跟小人书,哪一个不影响着八零九零两代人?

“多少?”

地区领导听了程学民的问话,对手中这本故事会的销量,蛮疑惑的。

就这么一本俗得不能再俗,甚至连文学都算不上的杂志,它能有很高的销量跟影响力?

“赵书记,这么说吧!”

“就这本从沪上发行的故事会,到我们榆林地区,甚至是我们县上就能看到买到,就已经足以说明它的销量跟影响力了!”

“而这本故事会的刊物级别,是跟我们地区一样的,甚至还不如!”

“据我所知道的,这本故事会的全国销量,每期在十万册以上!”

程学民语不惊人的笑道。

“十万册!?”

地区领导听了为之懵圈,就这么一本俗得不能再俗的杂志,级别甚至连他们地区文学都比不了。

可它每期的销量在十万册往上?

天啊!

这跟他们榆林文学每期连三千销量都没有的成绩一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好吧。

十万册多吗?

放以前的话,程学民丈母娘的《十月》,每期的销量也就五六万册而已,你说它十万册强不强?

……

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