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1978:开局被返城女知青骗婚 > 167 黄土高坡,你还是那个先锋乔厂长?

1978:开局被返城女知青骗婚 167 黄土高坡,你还是那个先锋乔厂长?

簡繁轉換
作者:小胖娘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3 01:27:3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167黄土高坡,你还是那个先锋乔厂长?(求全订)(第1/2页)

“学民,你还要去一趟省城的延河文学?”

程学民一行人从程家湾出发,先后做了牛车到公社,又搭了公社来县里的手扶拖拉机,再从县里坐长途客运车到市里。

等到从那边买火车票到省城长安,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

本来都以为在省城这边转火车,直接前往燕京,可让程父老舅他们没想到的是,程学民带着大家在省城停了下来。

当场程父不解的问道,才知道自己这好大儿途径省城,还有另外的事情要做。

“是的爸,去燕京的火车还得等明天下午一点,我们要在省城这边耽搁一晚上。

正好我约了省城这边的延河文学,本来我回来的时候,就该过去一趟的!不过之前我担心过年,人家编辑不在单位上班!”

“我这边有个剧本要交过去。”

程学民点点头,出发来之前,他也没有跟自己老子他们提及过。

“剧本?!什么是剧本啊?”

这下老舅也疑惑不解,他这个好大外甥来省城,竟然还有其他的事情。

“爸,这个额知道这个额知道!”

“哥,是电影剧本还是话剧剧本啊?”表妹秦晓莲自告奋勇的问道。

这一路上,就属程学民这表妹最话多,最兴奋啦。

毕竟是第一次出远门,对女孩子来说真的不要太高兴。

同时程学民也知道,为什么这次来燕京的不是舅妈,而是自己这个小表妹。

因为昨天老舅回去之后,就跟舅妈提起这次去燕京的目的。

下聘礼的事情,舅妈当然知道是当地风俗,非当老舅不可,所以她老汉跟着去燕京,是好事也是喜事。

可听到好大外甥的那个大学生婆姨,会在燕京帮着他姐跟姐夫恶补辅导,准备今年的高考。

这一下舅妈的心思就活络起来了!

自己那个外甥女不过是个初中毕业,她男人也不过是才念了一年的高中,就这水平也能参加高考?

还扬言一定能让他姐姐和姐夫,考上大专?

那这还得了?

舅妈听了之后,脑子瞬间活络起来,她家晓莲可是在念高一,将来同样肯定是要考大学的。

但如果能跟着自家那个燕京大学的外甥媳妇,在她的辅导恶补下,也今年高考是不是也能考个大学回来?

这个心思打开之后,舅妈就越来越得劲,当天就唆使着老舅把他们女儿晓莲带着去燕京,也跟着沾沾她表哥的光。

老舅当场也听傻眼了,这能行吗?

女儿秦晓莲听了,当然也是异常的激动,也跟着苦求她老子,要去燕京。

老舅实在无法,只能先把自己这个女儿带在身边,先跟着去燕京见见世面,能不能留在燕京跟着一起学习,老舅他也不敢保证。

刚开始,老舅还腼腆不好开口,也是在来的火车上,自己女儿秦晓莲主动问起,这才把这档子事给说开了。

对此!

程学民还当什么事呢,这是好事啊!

他就这么一个老舅,而且之前老舅对程学民这个外甥的照顾,也非常的给力。

所以于情于理,带一带自己这小表妹,真的也没有什么。

加上自己这个小表妹是应届高一,其实比他姐跟姐夫的基础,要扎实的多。

在程学民的调教下,不说重本名牌,省城的一个普通本科应该不难。

也就今年最后一年有空子可以钻,等明年应届高三成了高考主力军之后,像她表妹这样仅仅是高一高二的考生,想要再考大学就难了。

所以,今年提前考,利大于弊!

至于老舅担心的,去燕京给他这个外甥和外甥媳妇两口子添麻烦了。

那还是那句话,带小姨子二嫂子是带,带他亲姐和姐夫也是带,外加一个娘舅家的小表妹,也没什么。

至于其她大姑大姨,叔伯家的有意见?

那不好意思!

要么年龄太大,早就成家立业,早年几乎忙着出来赚工分,大多数小学都没毕业,程学民想带也带不动;

下面年龄太小的,也基本都在小学,上初中的都没有直接断档了!

所以,在所有亲戚中,就这个小表妹的条件,还能调教一二冲一冲。

其他的就爱莫能助,回头即便有亲朋好友心里有意见,那程学民也没办法。

而且那个时候,程学民基本就在燕京定居了,一年到头还能回去几次?

所以说到底!

还是自己这小表妹命好,被老舅捧在手里呵护着,一路上学到高中只要她想上,老舅就供着。

否则以表妹十七岁的年龄,早就该说人家了。

“是一个电影剧本,是根据我的一篇稿子改编的电影剧本!”

面对小表妹俏皮的问询,程学民点点头,跟着解释了一句,说道,“之前我在延河文学这边投了个稿子,已经发表了!”

“现在西影厂那边有意把这个稿子改编成电影,希望我能过来一趟,聊聊剧本的改编!”

“哥,你还在延河文学投过稿子,发表过文章,是哪一篇啊?”表妹秦晓莲闻言眼眸一亮,跟着说道,“延河文学我们学校阅览室每期都有,额都有看过的!你说说是哪个?”

表妹现在是在县里的高中上学,能在学校阅览室看到延河文学,也正常。

毕竟延河文学是地方性杂志,但却是陕北一级刊物,每个县高中订阅每期的杂志,基本都是任务。

“哦,是吗!晓莲伱还蛮博览群书的吗!”

“黄土高坡,有看过吗?!”

程学民跟着笑话了一句,随后也是招呼着程父程母他们,边走边说着出火车站。

“黄土高坡!这个额看过额看过,是放寒假前的那一期吧?”

“当时额们班主任语文老师,都把杂志文章带到了班上,给额们念了一遍,还让额们写读后感来着!”

“当时额们班主任说,这是额们陕北最好的文章,这是把额们陕北写的最好的文章!”

“额没想到,这个黄土高坡是哥你写的啊?!”

秦晓莲听了竟然是黄土高坡,那眼眸真的不要太震惊,连连惊呼道!

“是吗晓莲,你班主任都有夸你哥吗?”

程母听了真的不要太乐开了花,没想到她家好大儿早在年前,就在他们县里这么出名啦。

“细姑,可不是,当时哥的这篇黄土高坡,在额们学校是惊起了一阵轰动!说这是继《班主任》《伤痕》和《牧马人》之后,又一篇非常有影响力的反思文学!”

“而且黄土高坡更具有额们陕北风土人情的反思文学,在额们陕北更具代表意义!”

小表妹其实也什么都不懂,对于什么反思文学更只知道个概念,现在这么头头是道的说着,直接把她老子老舅跟程学民他爸妈,给说唬了。

程学民也就听听,知道仅从表妹嘴里,都能听到这些,那显然《黄土高坡》在陕北当地的影响力,确实还是蛮大的。

别的不说!

《黄土高坡》算是一篇陕北地域性极强的反思文学,在陕北本土的影响力,可能直接超过了班主任跟伤痕还有牧马人。

小表妹刚才都说了,她们老师都说这是属于额们陕北自己的反思文学好文章。

或许!

这也是西影厂要把《黄土高坡》改编成电影的最主要原因吧。

“学民,现在额们该去哪里?那个延河文学有人来接额们吗?”

边说边出了火车站,可看着熙熙攘攘的省城火车站,程父程母老舅他们直接迷茫,不知所措。

老姐程文秀也同样茫然,忐忑的问了程学民一句。

“姐,爸妈老舅,我们先找个招待所住一晚上吧!延河文学这边应该不知道我今天过来!”

肯定不知道,程学民过来之前又没有打招呼,约定好哪天过来。

本来之前延河文学知道《黄土高坡》的作者黄土高坡,是燕京大学的在校生,是从他们陕北这边刚考过去的。

所以本来是约好作者放寒假回来过年,抽空去一趟延河文学坐坐,交流一下《黄土高坡》的改编。

具体哪一天,是真没有一个准数。

本来预定是年前过来一趟,不过因为出了天津日报那档子事,程学民就有写信给延河文学这边,说是年后再来。

依旧是具体哪一天,也不好确定也就没有约定好。

但估摸着就年初八初九初十的样子。

所以延河文学是应该知道程学民这两天会到,但具体到哪一天就肯定不知道。

所以让人家安排人过来接,那就更加的不可能。

“住招待所啊!?这不得又花钱啊?”老舅闻言脸色再度一愣,跟着说道,“学民,其实额们在火车站里面,窝一晚上可以的!”

住招待所得花多少钱啊?

老舅要是没把他女儿带过来,沾沾好大外甥的光也就沾了。可现在他带着女儿过来,多少有点局促放不开,真的怕多花外甥的钱。

程父程母听了老舅的话,脸色也同样十分的意动。

住什么招待所,花那个冤枉钱干什么?

他们刚才出火车站的时候,就看到不少在地上打地铺,或者躺在椅子上的人,显然都是在等火车。

人家能窝在火车站,为什么他们就不能,还要花钱去住招待所?

“老舅,这大冬天的你外甥,能让老舅你在火车站挨冻,等回去传出去,怎么说你外甥啊?”

“老舅,那边有火车站招待所,我们先过去问问!”

好不容易带着爸妈老舅出来一趟,哪有让他们窝在火车站挨冻的道理?

再说住招待所对他这个外甥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七个大人即便每人一块钱一晚,那也就七块钱。这对月收入早就破千的大外甥来说,算得了什么?

程学民也没打算走远,毕竟大晚上的也没有个方向,只能就近找个招待所。

就前面的火车站招待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67黄土高坡,你还是那个先锋乔厂长?(求全订)(第2/2页)

火车站附近的招待所,还没有开放之后的那么乱,到处都是拉人头住黑店的。

现在还是实打实的国营招待所,只要有介绍信就能住。

程学民有介绍信,但不是老舅从公社开出来的介绍信,老舅开的在省城这边没用。

因为老舅开的介绍信,是去燕京探亲的。

在省城长安你探哪门子的亲,所以介绍信拿出来也没个鸡毛用。

得延河文学给程学民开的介绍信。

这个介绍信,早在程学民还在燕京的时候,延河文学就给程学民寄过去了。

所以程学民拿出来的介绍信,是延河文学给开的那封。

可让程学民没想到的是,同样没用,火车站招待所工作人员根本不给办理入住手续。

说他这张介绍信,只能去住延河文学那边归属的招待所,不归他们火车站招待所接待。

也有可能是见程学民人多,不太敢办入住。

当场听得程学民直傻眼。

不给入住,那就只能去延河文学归属的招待所了。

好在这个年代的长安火车站,没有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出租车,但有人力三轮车。

人力三轮车,也同样是这个年代各个城市,最主流的交流工具,除了公交车之外。

就这样!

包了两辆人力三轮车,挤一挤花了一个来小时,在老长安城东拐西绕,总算是在老城墙根下,到了延河文学这边的街道招待所。

亮出介绍信,同样也被盘查了一番,果然是因为程学民这次来的人,有点多。

紧接着程学民把其他几张介绍信拿了出来,说明是去燕京探亲,顺路过来到他们延河文学投稿改稿的,这才被安排了入住。

但交待他们不要随便到处乱逛,等明天去延河文学报道核实情况,再给开个证明。

否则就让他们住今天这一晚上。

对此,程学民表示理解,毕竟这是一个凭票证才能走出去的年代。

没有全国粮票,有钱都得饿死在路上;没有介绍信证明,同样有钱可能也得冻死在路上。

即便不会冻死在路上,也会被当盲流抓起来关起来。

这么开了两个房间,男女分开挤一挤,又花了程学民四块二,每人一晚六毛。

心疼的程父程母直翻白眼,又不好说什么。

第二天一早,程学民交待程父程母老舅他们,就在招待所等着,他去对面不远的延河文学交稿子去!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还能赶上下午一点的火车。

“哥!哥!哥!额也想跟你去见识见识一下!”

就在程学民准备出门的时候,表妹秦晓莲在屋子里闷得没趣,就想跟着程学民一起出去玩。

“你……也好!”

程学民点点头,便也没多说什么,在招待所前台登记了一下去向,便出了招待所,向着马路对面的延河文学走去。

今天已经是年初九了,延河文学这边早就已经开始上班啦。

“哥,是这里吗?”

“这里就是延河文学杂志编辑部吗?额们学校老师们写稿子投稿子,就是邮寄到这里来的吗?”

表妹就跟出笼的百灵鸟一般,好奇宝宝问东问西问个不停。

“应该是吧!我也是第一次过来!”

延河文学投稿地址就是这个地址,但程学民来也确实是第一次来。

进了延河文学,在门卫处被叫停让过去登记。

“黄土高坡?”

“腻就是去年黄土高坡的作者黄土高坡啊?腻怎么这么年轻甚?”

门卫大叔显然对黄土高坡这个笔名如雷贯耳,看到程学民登记的信息,当场就惊呼起来,更是质疑程学民的年龄。

“大叔,路瑶路老师今天有来上班吧?我就是黄土高坡的作者黄土高坡,是路老师写信邀请我过来的!”

程学民笑着问了一句!

“路瑶路老师啊!他有来的有来的,刚才路过额这里,还询问了黄土高坡腻一下呢!”

“那腻快进去吧快进去吧!”

门卫大叔给程学民透了个信息,路瑶确实有关照门卫大叔,注意程学民这个黄土高坡的到来,也是估摸算了日子,觉得程学民这个黄土高坡也该到了。

“老贾啊!你快看你快看,那个写《乔厂长上任记》的老乔,被上面钦定题词改开先锋了!”

“你快看,这是钦定题词吧?还有这作序,竟然是茅老给做的序,这个乔厂长牛气了!”

延河文学编辑部里,编辑路瑶刚从乡下过年回来上班,第一时间就是关注《人民文学》这期的刊发。

却是没想到让他翻到了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改开先锋》单行本,当时就让路瑶为之一愣。

改开先锋,新书?

等看到封面落款时,路瑶更是骇然疑惑不解,赶紧翻看了一下里面的内容。

发现里面是《乔厂长上任记》《陈焕生进城记》《拜年》《内奸》四篇稿子后,又是让路瑶震惊,也瞬间反应过来!

《乔厂长上任记》的作者老乔,被钦定题词为改开先锋了!

可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么一点都不清楚??

便赶紧跟旁边的同事老贾,疾声问道。

“老路,你还没看吗?”同事贾凹平看了一眼路瑶,同样满满的疑惑,这都是大年初二《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都报道过了的!

而且《人民日报》副刊都整版整版转载发表过了,贾凹平早在大年初五的时候,就看过了。

怎么,老路他没看?

不应该啊!

“啊!?老贾,额没看啊!额该看什么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啊?”

“额之前一直在乡下老家过年,一直没有关注上面的动向啊!”

路瑶昨天才风尘仆仆的过完年假返的省城,真不知道又有什么动向,这个改开先锋更别提了。

“那老路你先去翻翻大年初二那期的《人民日报》,上面都有相关报道!”

贾凹平也连连点头,又是极尽骇然的说道:“要说这个改开先锋乔厂长,额们都没有想到他竟然也是额们陕北人!”

“额们陕北走出去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啊!”

都被钦定题词改开先锋了,这等还能不是了不起的人物?

“什么老贾,那这个改开先锋乔厂长也是额们陕北的?”路瑶听了又是一阵骇然,下意识的问道,“额们陕北哪里人啊?”

说着,这边就要起身去拿大年初二的人民日报,可见门口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两个年轻的同志,路遥不禁问道:“请问同志您找谁?”

程学民跟表妹秦晓莲顺着办公室横牌室名,找到了延河文学编辑室,正准备询问打听谁是路瑶时,只见一位男同志向他看过来,问道。

随即程学民也是客气的点头,问道:“您好同志,请问哪位是路瑶路老师,我是来找路老师的!”

延河文学编辑部里的布局,其实跟别的杂志编辑部布局差不多。

放眼过去同样是六张办公桌,但只有三张办公桌前有人,其他三张都是空的。

显然元宵节还没过去,虽然上面规定了不放假,但下面一般都是轮班轮休。

“您好同志,您找我……你是黄土高坡?”

路瑶听了先是疑惑的一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惊呼问道。

“呃!是的是的,您就是路老师啊?我们之前在信里有过交流的!”

程学民便赶紧笑着打招呼道!

路瑶,就是那个路瑶!

现在的路瑶在延河文学当一名编辑,好巧不巧正是程学民延河文学这边的责编。

之前书信往来,就是路瑶。

见到真人了!

程学民第一眼,心里就觉得有点对不住这位责编了。

因为他下一个稿子,就是准备致敬眼前这位路老师的《平凡世界》。

“对对对,额就是路瑶!真是黄土高坡你来了啊!你可把额们盼得好苦啊!”

“快里面请快里面请!”

路瑶知道真是他的作者黄土高坡来了,已经把改开先锋乔厂长的事情放一边,赶紧招呼着自己底下的黑马黄土高坡。

这位黄土高坡作者,去年年底的一篇《黄土高坡》突然横空杀出来,真的跟一匹黑马杀出来一般,让久久没有地方代表作的《延河文学》,狠狠的翻了一下身。

他们延河文学主编胡采胡老师,也同样没少念叨这位黄土高坡,一直在盼着这位黄土高坡的到来。

没成想,路瑶他第一天过来上班,他前脚刚进办公室的门,黄土高坡就紧跟其后来了,能不让他兴喜万分?

“呃!你就是黄土高坡啊!”

一旁的贾凹平也同样惊骇,跟着起身一起打着招呼,另外一位编辑也同样是跟程学民点点头。

“路老师,还有这位老师!你们还是别叫我黄土高坡了,我本名叫程学民!”

被喊黄土高坡一直感觉怪怪的,之前龚膤这样喊也一样,后来直接改成了叫黄土。

现在被路瑶他们喊,程学民还是觉得让他们喊本名好些!

“好好好,学民是吧!赶紧过来坐赶紧过来坐!”路瑶又连连点头,招呼着。

“程学民?你叫程学民?!”身后的贾凹平突然爆喊了一句,吓得路瑶一大跳,不解的回头问了一句,“学民叫程学民怎么了?老贾你这一惊一乍的!?”

“不是!黄土高坡你叫程学民?!你真是程学民!?是那个钦定题词的改开先锋乔厂长程学民?”

贾平凹刚开始惊呼一句,还道没这么凑巧吧?可很快又是不可思议的,反复确认问道!

“什么?学民是改开先锋乔厂长?刚才额跟老贾你说的那个改开先锋?”

这一下路瑶听了贾凹平的惊呼,也跟着不可思议的惊呼跳脚问道!

……

PS:一口气写下来,本来打算分两章发的,等发出去后才反应过来没分章,抱歉抱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