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四十七章 上《将将三人行》卖书去!

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四十七章 上《将将三人行》卖书去!

簡繁轉換
作者:长夜风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13:41: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在福海的张潮人都麻了。现在他只想指着那个记者对群众喊道:“他毁谤我啊!他毁谤我啊!”

在燕京东方兴人也麻了——不过是笑麻的。

这波舆论简直是天降甘霖,立刻就把《少年如你》断更后流量腰斩的“博客中华”给救活了。几乎每天都有一大堆人来瞅瞅“午夜潮汐”对这件事发表了什么意见。

张潮自然知道东方兴什么意思,他干脆就当没看见。

这波团实在不好接,因为他的立场和大众预期的正相反,他又绝对不可能抛弃立场横跳到造谣者一方去。

虽然这么做会让他吃饱流量,但是后患无穷。因为真相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到时候他面临的可能会是长达十年以上的反复鞭尸。

思虑再三,张潮还是选择坚守立场,但是要选择一个更好的切入角度,而不是和滔滔民意直接硬碰硬。

文章要写,但不能现在发。因为在汹汹舆情前,文字内容太容易被断章取义,同时在舆论感染力上,爆发力也不够。

张潮打开邮箱,在收件箱里翻了好一阵,才找到一封邮件,记下了上面的电话号码以后,去了学校的电话亭,插入电话卡,拨通了一个陌生的电话:

“喂,您好,请问是窦文韬先生吗?我是张潮……”

张潮决定要通过电视访谈,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传播出去。而选择的节目,正是凤凰中文台的王牌节目,由窦文韬主持的《将将三人行》。

虽然他收到过不少电视节目的邀约,但大多数内地电视台的访谈节目有两个问题很难破:一是从录制到播出的周期太长,有点名气的节目往往一周才一期,并且干预因素太多;二是主持人普遍强势,喜欢把嘉宾“堵”到自己预设的立场上去。

如果嘉宾“不从”,甚至会发生主持人当场开骂的情况。

《将将三人行》则不同,周一到周五,每天一期,一期半个小时,主打一个短平快,抓住一个热点事件就薅一把羊毛,制播周期极短。

窦文韬则属于难得的愿意把话语权让渡给嘉宾的主持人,所以节目整体的气氛比较轻松、活泼,就像新老朋友闲谈一般。但正是这种氛围,往往能让嘉宾把话聊深、聊透。

最关键的一点是,《将将三人行》覆盖的收视人群,主要是知识分子、城市青年等,一方面与张潮的读者人群有一定的重合,另一方面在舆论场上的声量也比较大,同时也更能接受不同观点。

张潮就是要去输出不同观点的。

唯一比较担心的就是节目录制地点要是在港岛的话,这个年代办通行证还挺费工夫的。不过窦文韬告诉他,前不久节目组在燕京开设自己的办公室和摄影棚,张潮可以去那边录。两人初步敲定了时间,就在这周六的下午,还有两天时间准备。

第二天中午,张潮检查邮箱的时候,就收到了窦文韬助理发送来的通告邮件。里面包含了邀请函、行程表、节目主题和流程,以及机票信息。张潮不得不感叹这效率之高。

其实张潮的到来对窦文韬也是一个意外之喜。《将将三人行》之所以要增设燕京办公室,就是港岛的局限性太强,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几个嘉宾,话题越聊越窄,收视率隐隐有下滑的趋势。

但去燕京以后,并没有迅速打开局面。节目中光找嘉宾就找到吐血,来的人要么是顾虑太多,回避话题;要么是私底下聊得欢,镜头前不行。导致好几期节目效果太差,怎么剪都出不了像样的片子,只能作为废案处理。

而之前窦文韬之所以给张潮发邮件,就是看中了他在接受采访时的表现,以及自带话题的属性。

窦文韬隐隐觉得,这不是死马当活马医,而可能会是一个扭转形势的机会。

这回要去燕京,张潮没有惊动太多人,同学里只和兰婷以及刚刚返校的宋诗语说了说,然后去学校那边请了假。

唯一有点波折的就是父母那边。张潮母亲听说他要一个人去燕京,一开始是坚决不同意的,直到张潮说了行程,是当天来回,才勉强同意,不过还是在电话里絮絮叨叨地交代了半个多小时。

周六早上4点钟,张潮就从家里出发了。父母提前包了一辆小车,两人一起送他到了机场。张超搭乘6点半的班机,9点半就降落在燕京的首都机场。

3月份燕京的气温普遍还是只有个位数,张潮一下飞机就穿上了冬装。走到出口,就看到一个小伙子举着大大的“张潮”字样的牌子在等他。

两人打了一辆出租,来到了位于燕京朝阳区的《将将三人行》办公室。摄影棚也就在办公室边上。两个地方都很小。

张潮到的时候,窦文韬还在录另一个嘉宾。通常这类谈话节目,一天就要录上好几期,甚至录够一周的量,当然最后并不是全部都会播出。

张潮等到快十二点,才看到窦文韬打开办公室的门,热情地打着招呼:“欢迎欢迎,初次见面,我是窦文韬。张潮同学样子比声音还年轻!”

张潮马上主动起身上前握住窦文韬的手。两人寒暄过后,就开始聊下午要录的内容。不得不说,窦文韬在私下里,也非常有亲和力,温润又不失活泼,口才极好,交流起来让人如沐春风。

这一期的主题就是:如何对校园欺凌说不!而切入点,就是马爵爷。

张潮将他两世为师、为生的经验、看法和分析大致对窦文韬描述了一下,顿时让这个身经百战的主持人倍感兴趣,直言没有想到他以为逻辑很简单的恃强凌弱背后,有着如此复杂的因素交织。

窦文韬兴奋地说:“你讲的这些如果要在节目里完整呈现,我觉得至少要剪两期,两期连播。以前没有过先例,但我觉得可以破一破例,很有价值。”

谈话节目看似随性聊天,实际上事先都要想这样互相碰撞一下,并非全无“剧本”。

助理这时候拎着两箱盒饭进来了,窦文韬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们也初来乍到,还没有做出成绩来,所以预算有限,要让张潮同学委屈一下了。”

张潮大大方方打开盖子,惊喜地说道:“有鸡腿?这比学校食堂好多了!”一句话逗乐了整个办公室,气氛一下松弛下来。

下午2点,《将将三人行》正式开录。桌子主位坐着主持人窦文韬;右手边是常驻嘉宾徐子东,港岛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左手边就是张潮。

例行的开场白过后,窦文韬很快就切入了主题:“你们看啊,最近这个云大宿舍的事件沸沸扬扬,尤其是他为什么杀人,媒体和网络上的说法很多……”

话题很快自然而然地抛到了张潮这边,而张潮一开口,角度就比较清奇:“其实我今天坐在这里,除了当嘉宾以外,还有一重身份,就是受害者。”

徐子东很及时地把话接了过来,打趣道:“那你真是命大。”

窦文韬接话道:“诶,这个说法有意思。一个案子,受害的不仅仅是当事人,案件外的人也可能受到伤害。”

徐子东道:“我看你今天带过来一本书,节目开始录之前,我翻了一下,觉得很有意思,就说服文韬带进来了。”

接着他从三人围坐的小桌上,拿起一本早就摆好的书,把封面展示给镜头。封面半边是灿烂的阳光,半边是浓黑的夜晚;黑白交错处,是“少年如你”四个大字,字形设计巧妙,隐隐勾勒出一对少年男女的轮廓。

窦文韬道:“这是这位张潮同学马上要出版的一部小说。咱们节目以前从来不给嘉宾打广告,但是今天我觉得这个广告必须得打。因为它和我们今天要聊的这事,很有关系。”

张潮道:“我说我是受害者,其实更准确一点,是我的这部作品,成了受害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