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二十四章 《新燕京报》的采访

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二十四章 《新燕京报》的采访

簡繁轉換
作者:长夜风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13:41: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下午3点半,张潮知趣地提前半小时就来到了学校行政楼的小会议室。

接受采访前,他还需要打理一下形象。之前经常打球,皮肤晒得黝黑,张婷老师觉得拍照不好看,就拿出自己的化妆品给张潮上点妆。

上妆的时候,她的发丝时不时掠过张潮的脸庞,轻柔的鼻息偶尔打在张潮的耳边,这都让张潮有种不敢呼吸的感觉。

不得不承认,近距离接触“婷美”老师,对男生来说,是种考验。

她的化妆技巧在这个时代,算是相当好的。张潮没有被涂成小学生合唱团式的白脸蛋、红嘴瓣,而是很自然地提亮了肤色,镜头里不会那么暗沉。

李烈一看,夸道:“张老师的化妆技术不错,不比一些电视台里的化妆师差。”

这时东方兴又把张潮叫了出去,交代了采访中务必要多提“博客中华”,张潮也答应了。

又和父母说了会儿话,采访就差不多开始了,先由市宣传部门的欧主任帮忙拍了几张照片,然后现场只留下了李烈和张潮两个人,进行一对一对话。

“张潮同学,或者应该叫你‘午夜潮汐’?”

“哪一个都行,哪一个都是我。”

“这个笔名有什么含义吗?”

“哈……可能是我在午夜的时候,思维才比较活跃吧。”

采访一开始,问题都相对比较温和。不过李烈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为什么会选择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文章,而不是报纸或者杂志?”

“选择‘博客中华’作为发表平台,主要还是看重互联网的自由度。只要注册一个账号,就能畅所欲言。传统纸媒的发表流程太长了。”

“你是不是怕投稿给纸媒,会错过‘新理念作文大赛’的复赛时间?”

“有这个因素。我想写这几篇文章的时候,距离‘新理念作文大赛’复赛已经不到一周了。如果投给纸媒,可能没等编辑们看到,复赛都已经结束了。”

“所以这一切都是有‘预谋’的?”

“可以这么说。但这种‘预谋’是任何作者在动笔之前都会做的心理预设。作为写作者,我不可能不对文章的表达效果有所期待,我当然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取得更广泛的认同。所以与其说是‘预谋’,不如说是‘规划’。‘预谋’这个词的攻击性太强了。”

“但你的三篇文章,攻击性更强。‘谋杀现场’‘谢罪’‘蘸血馒头’,你的用词都十分惊悚。用这样的风格写作,是为了博眼球吗?”

“当然是博眼球。”这个问题张潮并没有避重就轻,而是大大方方地承认,倒让李烈意外了。不过张潮很快就补充道:“如果这几篇文章没有博到足够多的眼球,您也不会坐在这里采访我,对吗?”

李烈没想到张潮还会反问,但是作为资深记者,他的反应也很快,连答带问道:“所以,你的目的就是要‘一朝成名天下知’吗?那与参加‘新理念作文大赛’的同龄人有什么不同呢?”

问题开始变得尖锐,但是仍然在采访提纲的范围内,张潮的回答仍然很自信:

“如果从动机来说,也许很接近。没有哪个热爱写作的人不渴望‘一朝成名天下知’。但我们最大的不同是,他们有一个个很确定的奖项与顶级大学特招名额可以去博取。而我,没有任何可预期兑现的承诺等着我。所以即使动机接近,也不能将我与他们划上等号。”

“那你是出于妒忌才写的那三篇文章吗?”

“产生妒忌的基础是自己的预期落空而别人实现了。如果我也参加了‘新理念作文大赛’,没有进入复赛,或者在复赛里没有得到理想的名次,无法被名校录取,那么我可能会妒忌那些成功者。但实际上我并没有向‘新理念作文大赛’投过稿。这点您可以向《新芽》杂志求证。”

“现在你对各个大学都放弃或暂停特招‘新理念作文大赛’获奖者,有什么想说的吗?”

“我认为很可惜。”

“哦?这不正符合你三篇文章的主旨吗?”

“我始终认为大学招录的底线是遵守规则。如果现有的规则允许它们特招大赛的获奖,那么就应该大胆招录。规则有漏洞,或者不合时宜,那也应该在事后再进行完善。不能以伤害参赛者的方式,去平息舆论压力。目前这种情况,我认为这些大学有些操之过急了。”

“那你对参赛者是否怀有歉意呢?”

“当然不。我只为自己的文字负责,不为他人的行为负责。我不会进行廉价的道歉,也不会给予违心的安慰。”

张潮应对李烈采访的策略其实很简单,就是说真话,但不全说。对着李烈这样善于洞察人心的资深记者,撒谎是最愚蠢的选项。

李烈并没有把采访的重点放在“新理念作文大赛”的问题上,而更多关注了张潮这个人。

因为对李烈来说,“新理念作文大赛”在舆论上已经是个“死物”,最多是“死而不僵”而已。有没有自己上去多捅一刀其实意义都不大。

而最新鲜的舆论焦点应该是眼前这个才十八岁的少年。他犀利的文风和明锐的口才,还有不卑不抗、不故作叛逆的态度,实在是这些年“80后”作家中的一股清流。

不过他并没有打算完全在采访提纲范围内提问,他有自己的策略。

在采访的尾声,李烈突然问道:“听说你在学习上严重偏科,这次一模考试,总分只有337分,其中语文就占了将近一半。这个分数让我想起了前几年依靠‘新理念作文大赛’一战成名的韩涵。

你觉得自己和他像吗?你是否在走和他一样的成名路线?”

这个问题完全不在提纲里,而且张潮的一模总分至始至终学校相关人员都没有透露给李烈,也不知道他从哪个渠道得到的消息。

这就是李烈采访的特点,在对方以为成功应付了所有刁钻问题之后,突然抛出一个出乎意料的信息直插软肋。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逼出受访者最真实的一面。

他原本不打算在这次对张潮的采访里采用这个方法的,因为张潮毕竟只是一个高中生。

但是张潮前面的回答太漂亮了,让他忍不住用上了这个“备案”,他想看看这个年轻人,是不是真如表现的这么真诚而淡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