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73章 新书发布会的主角,不是张潮?

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373章 新书发布会的主角,不是张潮?

簡繁轉換
作者:长夜风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13:41: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73章新书发布会的主角,不是张潮?(第1/2页)

“杨老师,杨老师,你等等我!”《京华时报》的实习记者顾琳背着装了相机、笔记本电脑、录音笔、话筒零零碎碎一大堆东西的工作包,气喘吁吁地跟在资深记者、同时也是她师傅的杨卫华身后,一拐一扭、气喘吁吁地道。

杨卫华轻装上阵,只拎着一个三脚架,悠哉悠哉走在前方,步子不快,但步幅很大,加上他一米八十多的身高,顾琳根本赶不上,他嘴里还不紧不慢地道:“谁让你穿高跟鞋来着,我们跑新闻的,最重要的就是跑得快!”

顾琳实在受不了了,腾出一只手来,一狠心把高跟鞋脱了下来,光着脚紧跑几步,终于赶上了自己的师傅,有些小委屈地道:“人家想着……不能给您丢人嘛……”

杨卫华瞄了一眼顾琳的大红唇、深眼线和粉扑扑的脸蛋,道:“你这是给同行看呢,还是给张潮看呢?”

顾琳心事被看穿,闹了个大红脸,过了一会儿才讷讷地道:“这不是我第一次采访他嘛……”

杨卫华笑了,他知道自己这个徒弟是张潮的铁杆粉丝,就连这次采访也是反复央求了自己才答应带上她,所以也不想打击这个小姑娘,只是淡淡地道:“我们首先是记者,这点你不能忘记。”

顾琳红着脸连连点头,又问道:“师父,你之前采访过张潮?你觉得他好不好采啊?”

这下轮到杨卫华沉默了。他当然采访过张潮,但没有专访过,属于围攻齐天大圣的十万天兵天将之一,不过也对张潮接受采访时的印象深刻。

思索了一会儿,杨卫华道:“大部分人印象里,张潮面对媒体要么是牙尖嘴利,要么刻薄恶毒,要么油嘴滑舌……

但其实那都是他的策略,而不是本性。实际上只要不怀着恶意去挑衅他,他比那些名流、明星好采访的多,也不敷衍。”

顾琳眼里冒着小星星,一脸“我的男神果然是人中龙凤”的表情。

没一会儿他们走进了全国最有名的开会场地——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的大小会议厅其实都可以出租,新闻发布会、签售会、演唱会,甚至婚礼都可以在这里举办。

当然费用也比较贵,最便宜的也要5万元,而且只有“半天”。

陆金波原先计划租的场地是燕京图书大厦的会议中心,但是随着张潮在国外的动静越弄越大,他连着换了两次场地,最后索性一次到位,找到了这里。

这里也许不是燕京最贵的活动场地,但绝对不会有人觉得排面不够。

当然这里也不是想租就租,需要介绍信,最后还是作协方面出面协调,才在最后关头紧急上车。

陆金波在自立山头以后,最大的特点就是挥金如土,不管是给韩涵20%的版税,还是给王硕1个字1美元的保底稿费,都是他营销的一部分。

今天的《原乡》发布会也是这样——要办,就办出个盛况空前!

杨卫华和顾琳经过安检后,根据礼仪小姐的指引,坐电梯上了三楼,来到了发布会的主场地:小礼堂。

陆金波虽然有些浮夸,但是还不至于疯到去租万人大礼堂,所以眼前这个700多个座位的小礼堂最合适不过。

这次的新书发布会,除了100多家国内外媒体外,就是通过「微博网」的粉丝抽奖活动,抽到了300多个张潮的读者来现场参与对话与签售。

所以杨卫华、顾琳进入小礼堂后,这里面已经济济一堂,热闹非凡了。

两人挤到前排,找到了自己的媒体席位,迅速架起照相机,然后才有空看起这场新书发布会的现场布置——

小礼堂的主席台完全看不见传统的条桌、红桌布、讲台、话筒的设置,而是在背景墙上张贴了一幅巨型喷绘幕布,以深褐色榕树气根为基底,气根缠绕着泛黄的纸片、锈迹斑斑的铁盒、破损的日记本等物品。

幕布中央有一大片方形的凸起,用质感极强的暗红色灯芯绒给盖住了,想必就是一直秘而不宣的书名。

主席台两侧,则分别是旧金山唐人街的造景,和颇具科幻色彩的层层迭迭的记忆幻境;始终有一个黑头、白风衣的背影隐现其中。

主席台中央则被完全空出来,没有摆放一桌一椅,倒是在前排密密插了几排的稻子——当然是模型。不过特别逼真,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恍然想起:

已经是秋天了,家乡的稻子应该都收割完了吧?

顾琳有些兴奋,也有些迷惘,问自己老师道:“不是听说张潮的新书是科幻吗?怎么现场的布置这么‘乡土’?”

杨卫华也弄不清张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道:“活动马上开始了,等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这时候现场观众席的灯光忽然暗了,主席台上特意布置的几组射灯、氛围灯打开了,以暖色调为主,混了些许光,给布置好的场地渲染了出了浓厚的“故乡感”。

不用提醒,全场所有人的嘴巴都主动闭上了,几百双眼睛紧紧盯着台上。

不一会儿,一道追光灯的光束打在了主席台的右侧——也就是上场的台口——一个黑黑的小脑袋往外探了一下,又很快缩了回去。

大家从现场的音响里听到了这样的“争吵”声:

“人好多,好哈人,你先出!”

“你先出!刚刚又装硬卵!”

“你是男的,你先出!”

“你是我姑姑,又比我大,你先出!”

“胆小鬼!”

“小鬼屎!”

“你在做朗样嘛?”

“丝儿!”

“憨包!”

“好鬼火戳!逼款卵款!”

读者、记者都懵了,说这些话的都是小孩子,有男有女,年纪最大的听着也不过10几岁的样子,都带着浓厚的乡音,虽然里面不少词听不懂,但想来也不是什么好话。

张潮这是搞哪出?

正莫名其妙之际,从台口又探出来一颗黑脑袋,只是这次并没有缩回去,而是在犹豫了一会儿以后,脑袋往前一拱,带出个身子来。

追光灯打在她身上,大家才看清原来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女,最多也就十三四岁。头发黑黑的,扎成了两根粗粗的辫子:脸盘则是健康的小麦色,嘴角也带着笑,只是有些不太自然。

少女显然是第一次被这么多人注视着,眼神中露出惊恐的神色,随即往台口看了一眼,似乎得到了什么鼓励,渐渐镇定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3章新书发布会的主角,不是张潮?(第2/2页)

她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介绍起自己来:“大家好,我叫梁细妹,来自贵州什雷村。是……是张潮哥哥让我们来首都看一看的。”

说罢,就小心地往前挪了几步,身后又“牵”出一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圆滚滚的脑袋、圆滚滚的眼睛,似乎有些惊魂未定——刚刚正是他第一个探出脑袋,又缩了回去。

也许正是得到了梁细妹的鼓励,他也用稚嫩当嘹亮的声音介绍自己道:“大家好,我叫韦恩泽,也是来自什雷村。张潮哥哥说带我见见世面,才能成为男子汉!”

说罢拱着梁细妹又往前走了几步,这样又一颗小脑袋出现在舞台上,这次是个小女孩,只有六七岁的样子,已经没有惊恐的表情了,奶声奶气地道:“大家好,我是韦恩花,我哥哥来了,我也来了,我昨天坐了飞机,在天上飞……”

孩子没有见过这样的大场面,虽然不惊恐,却也有些不知所措,早忘了刚刚准备了什么内容,随口就把这两天给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韦恩泽连忙回身捂住妹妹的嘴道:“莫丢嘴!跟我来!”

韦恩花连连点头,韦恩泽才松开手。

可爱的举动,惹得现场响起了一阵阵笑声。

大家现在哪里还不知道,张潮是把他“隐居”了两个月的什雷村的孩子们给带来了!

尤其是韦恩泽和韦恩花,不正是「我们上学的路」网站置顶的那个帖子里的兄妹吗?他们跋山涉水的上学路,也不知道让全世界多少人揪心、多少人流泪。

据说现在什雷村收到的捐款,不仅给这条路搭了索桥、安了悬梯、装了护栏,甚至就连年久失修的学校,也在暑假得到了重新翻修。

据说张潮那部“一气化三清”的奇书,也源于给这些孩子讲的一个故事……

只是为啥带这些孩子来这本新书发布会,不应该是《逐星者》那次就带过来吗?

众人还是有些懵圈,不过台上的孩子们已经像小老鼠叼着尾巴一样成串地走出来了——

“大家好,我叫梁厚生……”

“大家好,我是梁钿女……”

“大家好,我是韦泽成……”

“大家好,我是韦昌明……”

“大家好,我是梁广年……”

……

一会儿的功夫,主席台上就站了十一个孩子。

他们大多衣着朴素,但都洗得干干净净;皮肤一例是深浅不一的麦色,眼睛却明亮得像夜空里的星星。

他们前面那一丛丛的稻穗,与这身衣服、这层肤色和这种目光,惊人的合拍,在氛围灯的加持下,就像带着所有人来到了大山深处的那个小村,那片梯田。

顾琳的眼睛湿润了,还没有来得及拿出纸巾擦拭,就听到观众席上陆陆续续有人开始鼓掌。

不一会儿,掌声就汇聚成一场风暴,卷起浪潮冲击着小礼堂的四壁和拱顶——而这个特殊的建筑结构,又让这澎湃的掌声显得异常洪亮和辽远。

这下轮到台上的孩子们懵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几百人忽然开始为他们鼓掌,所以有些不知所措。

孩子们小的看大的,大的看更大的……最大的梁细妹没得看,只能再望向台口,似乎那里有什么魔力一般。

只是这次她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

掌声足足响了近3分钟才渐渐停息下来,这时候现场的许多人才发现,自己的眼角不知道为什么就湿了;再看看身边,原来也都在抹眼睛。

“能看到这些孩子……真好!”

“我给他们捐了100块呢!那是我一个星期的伙食费!”

“他们不仅能上学了,还能来燕京了,真好!”

“张潮真是的,一开始就这么煽情……”

“这些孩子真漂亮啊……”

“是啊,好可爱!”

“可爱?才不是可爱,他们每个都很……酷?!”

……

观众席上说什么的都有,叽叽喳喳、议论纷纷。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孩子代表的是曾经被触动过的内心最柔软的一块地方,是对脚下这片土地生活方式的多姿多彩的初步认识,也是不时会牵挂在心头的一缕牵念。

现在这些孩子们这么健康、活泼地站在了自己面前,怎么不令人感慨、流泪?

不过很快他们就安静下来,因为看到追光灯的光束又打在台口,一个高个子的年轻人,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到了场地中央,与孩子们站到了一起。

对读者、记者来说,他是一枚磁铁,牢牢吸附着目光;

对台上的孩子来说,他是一颗定心丸,只要出现孩子们就镇定下来。

韦恩泽胆子最大,也和张潮最熟稔,立刻开口道:“张潮哥哥,你终于出来了!”

张潮宠溺地摸了摸韦恩泽的头,然后往前走了一步,开口道:“感谢大家今天能来参加我的新书发布会。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作品能受到这样的期待,确实有些受宠若惊——

尤其对于我这么低调的人来说!”

现场顿时笑成了一片。台上这个年轻人要是“低调”,那全世界恐怕只有唢呐是“高调”的了。

顾琳眼神痴迷地看着台上的张潮,差点忘记按相机快门,还是杨卫华用笔戳了她一下才如梦方醒,不过还是喃喃自语道:“他怎么能这么幽默呢……哦,他本来就很幽默啊……”

杨卫华:“……”他已经有点后悔带这个徒弟来了。

不过对他来说,此刻心情也是有点激动的。作为《京华时报》娱乐、文化新闻板块的资深记者,新书发布会他参加过无数,原本以为易中天在燕京梅地亚中心举行的《品三国》版权拍卖会就已经够气派了。

但是和张潮今天的规模、气势和巧思比起来,就显得全是庸俗的铜臭味了。

张潮等笑声平息下去,才继续说道:“大家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我会带这些孩子来燕京,来我的新书发布会。其实今天的发布会虽然是公布我新的消息,但是主角并不是我——

而是他们。”

说着,张潮展开双臂,十多个孩子分列左右,像长短不一的翎毛,仿佛给他插上了一双翅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