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18章 舆论大逃杀

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218章 舆论大逃杀

簡繁轉換
作者:长夜风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13:41: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18章舆论大逃杀(第1/2页)

以方老师为首,其余六人跟在他后面,鱼贯进入后台。

现场的热度稍微冷却了一点,主持人汪玲玲在导演的指挥下,开始和张潮闲聊起来,询问张潮最近有什么计划或者安排。

此时张潮也比较放松,随口道:“毕业了时间确实比较多。今年的暑期有两件比较重要的事——第一件是下周开始,我们将开始录制‘三晋风流’的文化行旅专题片,届时将由多位全国知名作家带领大家深度体验山西的表里山河与厚重历史。、

第二件事是在月底,我们和《新芽》杂志联合举办全新的‘全国青少年新理念作文大赛’将会举行复赛。这次比赛,首次开设了港岛和台岛赛区……”

刚说到这里,现场的扩音器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人声,弄得所有人都四顾张望,想弄清楚噪声的源头。

不过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张潮,他马上站起来,挥舞着双臂吸引了所有观众的注意力,然后竖起食指放在唇边示意大家安静。

很快,观众们和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听清了,这是刚刚去后台的几个人,有人忘记把领口的无线麦克风给关闭了。

主持人汪玲玲望向导演,用眼神询问要不要提醒他们关麦,结果导演一挥手,又指了指现场观众。汪玲玲顺着手指方向看去,只见每个人的身子都向着离自己最近的扩音器方向倾斜过去,伸长了耳朵,生怕漏听一句话。

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差不多。有些本来都准备转去CCTV1或者CCTV5看新闻了,现在又放下了手上的遥控器。

天津大爷不仅不去狮子林桥跳河了,就连午饭都忘了做,紧紧盯着屏幕,口中喃喃自语道:“介你嘛比海河边的胖老娘们好看多了!”

听得孙女直翻白眼,但很快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电视上。

“……方老师,张潮不是胡说嘛!今儿我才和您见第一面!”

“是啊,是啊,张潮这就是在胡搅蛮缠,公报私仇!”

“我也第一次和方老师见面,方老师怎么就成我们后面的‘高人’了呢!”

“不止方老师,我和你们都是第一次见面!”

观众们一听,看来他们之间确实没有互相联系,那张潮的质疑不成立咯?不过扩音器里的声音还在继续,显然他们还没有发现。

“大家注意了,这是张潮给我们设下的陷阱,不要上当。”声音粗粝暗哑,一听就是方老师,他接着说道:“我们清者自清。等下由我统一来回答张潮的这几个问题。我不仅要回答,而且还要反问。

最关键的是,这个过程其他人不要插嘴,也不要被张潮挑拨……”

方老师话没说完,另一个气冲冲的声音响起来了,一听就是莲岳,他不满地道:“凭什么听你的?第一篇质疑他有代笔的文章是我发的!马主编说了,这件事我来主导。”

“马主编?你说的是马成?我又不是听他的!”

“那你听谁的?是沪上的刘主任,还是港岛的伊莉莎?”

“我听谁的你管得着吗?反正我不听你的。”

“你不说我也知道,都是拿钱办事,谁不知道谁啊。”

“我说你们什么好,连发博客的时间都不会错开一下吗?竟然都集中在两个时间段。”

“我哪知道。早上9点多打电话让我跟进一下,我写完文章可不就中午12点左右发了吗。”

这时冷不丁的,莲岳又开口了:“什么?拿钱办事?你们发文章有钱?”声音中满是疑惑和压抑着的愤怒。

一下子所有人都沉默下来,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个人小小声地说道:“没拿钱谁头吃肿了招惹张潮啊?再说了,我不拿,刘主任怎么拿?刘主任不拿,卡尔森先生怎么拿?”

“是啊,傻子才不拿钱白干活!”有人特别小声地嘀咕着。

“刘主任说了,这是场大行动,美国、英国那边都配合着来。你知道《华盛顿邮报》发一篇多少钱?这个数……”

说话的人肯定比了个手势,只是只闻其声的观众们不知道是什么手势,顿时好奇心就被放得更大了。

“闭嘴吧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立刻有人大声呵斥道。

“喊什么喊,你不也是卡尔森先生的合作伙伴吗?还有方老师你就不是了?我可在基金会的新年酒会上见过你。”被呵斥的那个显然有些不高兴,又爆了更多的料出来。

“什么卡尔森,我不认识。如果你们不同意我统一代表大家发言,那就各自想想看怎么回应。现在在这里吵这么没有用!”方老师连忙否认并试图把话题拉回正轨。

“装什么大瓣蒜?‘燕京春天’基金会你敢说自己不知道?别以为喝了几年洋墨水就高人一等!我和卡尔森先生也是单独见过面、喝过咖啡的!”

“回应了有屁用?这次就来了张潮一个人,他老师一个没来。说好了要把张潮和他老师们一起扳倒,现在倒好,你们说怎么收场?”

“我就说没有,他能奈我何?我反正就收了一篇的钱,你们收了多少,也没怎么得罪他。”

就在众人七嘴八舌之际,莲岳颤抖着声音发问了:“我问你们,你们发一篇文章多少钱?”

众人又沉默下来,这种报价谁会在别人面前说啊。

“我去打个电话。”莲岳一边说着,一边脚步声渐渐远去,但还是远远听到一声:“……你不是说经费紧张吗?怎么就我没……”

很快又是一阵急促、紧凑的脚步声,莲岳的声音重新变得清晰,但显得无比的惶恐。他对着众人喊道:“快!快!关麦克风!关麦克风!刚刚我们吵的全播出去了!”

“什么?播出去了?”

“这东西怎么关?”

“这东西还要关?”

“开关呢?”

“王八蛋!”

“这是偷袭!”

“一群蠢……”

一阵混乱后,伴随着一声尖利刺耳的麦克风啸叫,也不知道是谁把无线麦克风摔到了地上,后台的声音终于归于沉寂。

导演一阵心疼,直播用的无线麦好贵的……

而在现场的观众、工作人员、主持人,以及张潮,都陷入了沉默当中。

其实从电视节目制作的角度讲,这算是一次严重的“直播事故”——但是这次“直播事故”的效果太好了,信息量也太大了,直接把最有心理准备的张潮都给整不会了。

张潮原本的计划是在镜头前通过设计好的一系列追问,把这些人要整倒他的计划抽丝剥茧地暴露出来,即使对方不承认,他也有信心能让大部分观众很大程度上相信。

但是没想到啊没想到,因为对方有几人没上过电视,缺乏经验,然后加上工作人员的疏忽,最后来了个原地自爆,而且是爆得干干净净、渣都不剩那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8章舆论大逃杀(第2/2页)

不过张潮倒是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卡尔森。之前不是听说美国政府取消了对IWP的资助计划,他也正式下岗了吗,怎么这么快又再就业了?

没过一会儿,观众席上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现场的工作人员都有些控制不住了。

这时后台匆匆跑出来一个场务,满脸惊慌地来到导演身边,低声道:“方老师他们都走了,拦都拦不住……怎么办?”

导演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只好通过耳机向主持人汪玲玲传达了直播结束的命令。

汪玲玲很快站到镜头前,用一种略带遗憾的语气对观众说道:“十分抱歉,我们刚刚收到消息,由于时间缘故,今天的直播只能到此为止。

虽然结束得有些仓促,但是我们直播的目标也达成了,张潮同学证明了他的作品就是由自己创作了。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再见。”

“再见”二字一出,直播的信号就被掐断了。CCTV10迅速切入了几个广告,然后就开始播放被延迟了十多分钟的《百家讲坛》。

只见燕师大传媒学院的余丹老师,画着精致的妆容、穿着白色的职业装,雍容大气地站在百家讲坛那熟悉的讲台前,开始娓娓道来:

“大家好,我是余丹。我们都在说,我们这个民族有一种美德是孝敬。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孝?可能每一个儿女都有自己的做法……”

“子曰:是谓有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我们今天赡养老人,就是孝吗?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动物都会养自己的父母。所以如果只是让父母做到衣食无忧了,内心没有深刻的尊敬,这能叫做孝吗?”

(说实话,我写的时候特地去看视频,看到这段都喷了。于老师真是上台就胡咧咧,自己是一点不备课啊……)

但是刚刚看完张潮直播的观众,此刻都已经疲惫不堪,上厕所的上厕所、吃午饭的吃午饭、换台的换台,压根没有人关注《百家讲坛》来了个新讲师。

余丹老师的荧屏首秀,打了一个哑炮。《百家讲坛》作为王牌栏目,这两年屡屡推出明星讲师,广告费也是水涨船高,隐隐已经成为全台的核心栏目。

新专题、新讲师打了哑炮,本来应该要复盘分析的,但是现在CCTV10的领导却已经不太在乎了。两次以张潮为契机的直播,让这个以录播节目为主的频道尝到了甜头。

这两次直播光是贴片广告都让频道赚得盆满钵满了!

刚刚领导又听说张潮又在弄一个什么文化行旅专题片,这刚好契合了CCTV10主打文化教育的频道定位;此外还有最新一届“新理念作文大赛”的复赛——这是不是也可以拿来直播?

反正只要有张潮,那收视率肯定有保障。想到这里,台领导立刻就要派人和张潮谈节目和直播的事去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方老师狼狈地从演播厅逃出来以后,一时觉得天都塌了。

他掏出手机,只见上面的未接电话足有20多个——有妻子打来的,有司马北打来的,有卡尔森打来的……不用猜,都是提醒自己麦克风的事情。

可是录节目前,所有人都在导演的提醒下,把手机关机,或者开了静音。当时又急匆匆的,谁也没掏出手机来看一眼。

这是张潮和电视台的阴谋?像,但又不像。毕竟有人没关领口麦克风是小概率事件,张潮这么谨慎的性格不会把希望寄托在这上面。

那就只能是天意了!

方老师是个比较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并不相信有天意的存在。但是自从他两个月前开始针对张潮以来,就处处碰壁,今天更是彻底翻船。

如果不是那几头猪……可是世界上没有如果。他都已经能想见此后面对的舆论风暴有多么可怕。

想到这里,方老师匆匆打了个车就回到了家里。妻子一见他,连忙安抚道:“没事的,没事的。只要风头过了就好……”

方老师烦躁地拨开妻子的手,走进房间,就开始收拾行李。

妻子愣住了,问道:“你这是要去哪里?”

方老师道:“你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吗?赶紧订两张机票,越早越好。”

妻子道:“你有绿卡,可以说走就走。我还要去办签证呢,哪有这么快?何况报社那边还要请假,工作也要交接……”

方老师不耐烦地道:“那就赶紧去办。或者我先走,你跟着再过来。”

妻子这时也慌了起来,连忙道:“那我去找卡尔森,他应该能帮我早点搞定签证。”

方老师冷笑道:“那你试着看现在还能不能打通他的电话。他现在估计都自身难保了!好了,赶紧帮我收拾行李。国内至少两三年我是不会回来了。”

方老师有绿卡,但是其他人可没有,只能在国内等待被巨大的舆论风暴撕成碎片。

果然,当天晚上,《光铭日报》旗下最有影响力的子品牌《新明晚报》就在首版刊发了一篇文章,标题为:《张潮“代笔门”竟是一场有组织的阴谋?》

文章内容不仅回顾了直播的过程,还发出了如下疑问:

【“燕京春天”基金会究竟是个什么组织?马主编、刘主任、伊莉莎,还有那位卡尔森究竟是何等人物?希望方老师、莲岳、南云等人能向公众说明真相。】

【对话中提到要“扳倒张潮和他的老师”,这些人都是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把他们“扳倒”了,我们的文化阵地必然出现空白——那这片空白,将由谁来占领?】

【如果不是这场直播发生了意外,我们还蒙在鼓里,以为质疑张潮有“代笔”只是一场文学领域的争论。笔者与广大读者一样,都没有想到这背后的明枪暗箭比台前的唇枪舌剑更为凶险刺激!】

【我们也很好奇,方老师、莲岳等人的对话中,每发一篇文章都是有钱拿的。这笔钱,究竟有多少?】

……

当天不少电视台的新闻,也报道了张潮今天的直播,对方老师等人出现的“重大失误”啧啧称奇。但是由于事出突然,还没有官方出面定调,所以都用语都颇为谨慎。

而CCTV1则在晚上10点的《晚间新闻》栏目中用一条不到30秒的短新闻,主持人用非常平静客观的语气转述了事件的大致经过,但是随后点评中的几句话,则让不少人寒毛立了起来:

“张潮‘代笔门’事件愈演愈烈,是否与境外势力的支持有联系,还有待查明……希望参与此次事件的博主、媒体人,尽快向大家说明情况,还张潮一个清白,也还大众一个真相——同时,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后“代笔门”时代的舆论大逃杀,正式拉开了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