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42章 石破天惊

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342章 石破天惊

簡繁轉換
作者:长夜风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13:41: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42章石破天惊(第1/2页)

“150万首印,25%的版税……你的胆子很大。”张潮坐在院子里,面前是西瓜、汽水和话梅,坐在他对面的自然是“最有诚意”的陆金波。

如果说在2004年,张潮还会提防他对麾下作家的形象打造过于娱乐化、商业化的话,现在的他已经完全不在乎这一点了。

既然陆金波的价码最高,那就选他合作。

不过其他出版社也不是没有收获——张潮把之前为贾平娃《美文》杂志写的那批散文交给了报价排名第二的花城社,前后一共18篇,刚好可以凑一本小集子。

还授权给报价第三的春风社,把他在长福三中、美国「东方快车之旅」、「新理念作文大赛」复赛现场……的演讲和公开信集结成册出版,估计销量也不会差。

所以这一次的“试读会”实际上张潮一共卖出去三本书的版权,而不是一本《原乡》。

所有“诚意不够”的出版社肠子都悔青了——他们没有想到张潮竟然暗中留出了两本书的位置,这下亏大了。

散文集、讲话稿虽然都已经在不同的场合发表过了,但是结集出版的话,说不得也有几十万的销量,张潮要的版税还不高,出版社少说也能赚它个几百万。

被哪个编辑拿到,都是一笔大大的功劳。

张潮这么操作,大家还真怨不起来,毕竟人家这是对信任的一种犒劳。

所以朱妍玲、单英琪虽然没有拿下《原乡》的版权,但也欢天喜地地各回酒店去了,就等着明天找「潮汐文化」的法务部门商量合同。

眼下能坐在张潮面前的,自然只能是拿下分量最重的《原乡》版权的陆金波,150万首印和25%的版税,即使这部的零售定价就20元,他光首印就要付给张潮750万元。

这在中国的出版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高价!

要知道,去年易中天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他的《品三国》在燕京的;梅地亚中心举行了隆重的版权拍卖活动,最终上海文艺出版社以首印55万册、14%版税的标书中标,易中天将因此拿到约180万元的版税。

虽然与张潮的没法比,但是已经震惊了不少人。

“胆子不大,怎么能拼得过那些老牌的出版社。3年前,我就错过了你一次;现在,我不会犯这种错误了!”陆金波坚定地道。

他没有像张潮一样吃水果、喝汽水,而是认真地翻阅《原乡》剩下的部分。作为在合作中承担最大风险的一方,他当然有权利先睹为快。

张潮听到以后一口汽水差点没呛到——能不能别这么暧昧,什么错过不错过的——好不容易平复了咳嗽,他又闲聊似的问道:“《千岁寒》现在卖的怎么样了?”

陆金波一听到这本书名,脑壳就疼得厉害,但是又不敢在张潮面前显露出来,只能咬着牙装出一副轻松的模样道:“还不错。毕竟是朔爷封笔多年后的新作,他的读者基础还是很雄厚的。”

张潮心里暗笑,这本书让陆金波吃了多少亏,当年在文青圈子里都传遍了。

陆金波为了签下王朔,给这本书的首印据说达到了100万册,一次性就支付给王朔的保底版税就超过了360万元。

但是这本书的销量最后却不尽如人意,有说10万册的,有说20万册的,就连陆金波自己后来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的时候都承认销售不成功。

所以他需要打一个翻身仗!

赌性很重的陆金波,这次就把全部注码押在了张潮身上。

不过谁也不愿意自揭疮疤,张潮也能理解,于是道:“那《原乡》的销售,你有什么好主意没有?”

陆金波放下书稿,沉思了起来——张潮这是一部科幻。从世界范围来说,成熟的图书市场上,科幻向来有周边销售的传统,张潮这部书也可以这么操作。

比较里大量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场景描写,完全可以单独出版一本「插画集」,还可以卖卖海报;

里还有记忆晶片等未来感十足的物品,还可以和数码厂商合作,设计专属U盘销售;

里的顾峰颇有偶像风采,制作成手办人偶,说不定销量也不错……

……

想了半天,陆金波把这些构思和张潮一一说了,没想到张潮却摇摇头道:“这都是次要的,无论是插画集、手办、U盘,都要依赖本体的吸引力。

恕我直言,你太关注细枝末节了,这不是我想要的销售。而且无论插画集、手办还是U盘,这些衍生物的版权不会包含在这次的合同里。

我要是答应你,那「潮汐文化」的小伙伴估计想掐死我。”

陆金波闻言脸色一变,随即深吸一口气,道:“那是我考虑不周了……”

张潮微笑道:“不着急,你先看书,看完书以后也许就有灵感了呢!”

陆金波无奈,只能低头继续看书,内心却隐隐有些懊悔,自己花这么大代价拿下《原乡》图书版权是不是太冲动了?

如果趁现在只是达成了口头意向,最后选择不签约,好像也不用负什么法律责任?

毕竟这不是像易中天《品三国》拍卖会那样的正式场合,不仅有同行、有媒体的监督,更关键的是拍卖过程和结果都是受法律保护的。

不过不签约就太惊悚了,陆金波也拉不下这个脸——要是提出让张潮降低一些条件呢?比如首印就别150万册了……

陆金波把手上的稿件放低了一些,瞟了一眼张潮,发现他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似乎看出了自己想干什么,不禁有些慌乱,又把稿件抬高,挡住了眼睛。

他虽然和张潮只合作了一本《暗流集》,这本书还和后娘养的似的,从头到尾张潮只负责收版税,连一次宣发活动都没有参加过,但对张潮这个人的研究他还是做了功课的。

张潮不是一点便宜不让人占,但前提是你别让他吃亏,尤其是别对他搞突然袭击和事后翻脸,历史证明这么搞的最后扑得都很惨,往往人财两失。

他还和韩涵不一样。韩涵是头顺毛驴,想法多,但是好哄;张潮则更像是趴在森林里最大那块石头上的老虎,不接受欺骗和愚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2章石破天惊(第2/2页)

如果这时候自己提出来降低首印或者版税这样的条件,张潮说不定连当场翻脸都不会,而是笑眯眯地答应自己,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就肯定不在自己的掌控中了……

想到这里,陆金波打了个寒颤。

又心烦意乱地看了会稿子,陆金波终于下定了决心,对张潮道:“我觉得要想卖好《原乡》,你和马悦然先生的见面是关键!”

张潮终于有了点兴趣,道:“哦?”

陆金波接着解释道:“马悦然先生在世界文学界德高望重,而且是中国作家走向世界最强有力的推手,如果能让他看到《原乡》,并且夸赞两句的话,造成的正面效应不可小看。”

张潮把手支在下颌上,侧着脑袋,似乎在思考陆金波的话。

陆金波见状心中暗喜,这说明张潮动心了,于是接着道:“《原乡》这部从题材和内容,国内读者能理解、接受的恐怕不多。

但是马悦然先生肯定不陌生,毕竟移民文学是这些年欧美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你这部的质量没话说,只要他肯帮你背书,那么销量就有希望了。”

张潮微微笑道:“马悦然先生这是金口玉言啊……真有这么神奇?”

陆金波兴奋起来,说道:“早上我看到你在看曹乃谦的?如果当初不是有马悦然的推荐,《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估计都没有办法出版。

还有沈从文,本来都快被遗忘了,马悦然一句‘沈从文是中国五四运动以来最好的作家之一’,当年《边城》就卖脱销了。

还有张爱玲……”

张潮错愕地道:“他还推荐过张爱玲?”

陆金波“哦”了一声后解释道:“张爱玲翻红是夏志清的推荐——但道理是一样的,我们的文学圈子,不管是作家、批评家,还是普通读者,都是愿意听‘外人’讲话——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嘛!”

张潮一边听一边点头,接着问道:“怎么能肯定马悦然会认可甚至赞美《原乡》呢?而且在我和他见面的时候,刻意给他这本未出版的书,会不会目的性太强了?

老头活了这么多年,也是个人精了。到时候不会弄巧成拙吗?”

陆金波拍着胸脯道:“放心,我考虑清楚了。你只需要在和他交流的过程当中谈到《原乡》就可以,不需要聊太多,只说你最近刚完成了这么一部作品的创作。

如果他表示有兴趣,你就送他一本——我们先印本样书出来你带过去。等正式出版的时候,我们就在封面上印着‘诺贝尔奖终身评委也要先睹为快的杰作’!”

这句话让张潮都忍不住要喝彩了,接着问道:“那如果他没表现出兴趣呢?总不能硬送吧。”

陆金波胸有成竹地道:“那就印上‘诺贝尔奖终身评委也未先睹为快的杰作’!”

张潮:“……”怪不得短短几年时间,陆金波就能把果迈文化运作成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民营出版公司,后来还成功上市了,不得不说在营销方面有其天才之处。

陆金波见张潮已经对自己的计划表示肯定,信心大增,总结道:“只要你利用好和马悦然见面交流的这次机会,我们在销售上就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张潮感慨道:“想不到马悦然一个瑞典人,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这么大!”

陆金波道:“那是……高兴建2000年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奖你知道吧?”

张潮点点头。莫言虽然是第一个得奖的中国作家,却不是第一个得奖的中文作家。

陆金波道:“他的作品,主要就是由马悦然翻译的。所以都说他能得奖,完全是因为马悦然在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里的大力推荐……”

接着有些羡慕地看着张潮,道:“你才20多岁,就能和马悦然产生交集,以后……啧啧……”话虽然没有说完,但言下之意已经再明显不过。

欧洲是世界文学中心,不仅盛产伟大的作家和作品,而且有着顽固的阅读口味,轻易不会接纳欧洲以外的作家作品。

而马悦然就是一座进入欧洲的桥梁。

假以时日,张潮未必不会因为早早走过了这道桥梁,而收获那个令大部分作家都魂牵梦萦的奖项。

张潮依旧是笑,道:“你们对我,还有对这次的见面的期待实在是太高了。”

陆金波一愣:“你们?”

张潮道:“是啊,你们。”

陆金波随即反应过来,更兴奋了,连声道:“你说作协那边?那可太好啦!我又有个计划——等你和老头子见完面,然后我们再举办一个‘试读会’,把这些老前辈都请过来……

反正出版以后也是要请人写腰封、底封的推荐语的,不如一起办了。这样读者的期待感就更高了!”

张潮不得不佩服陆金波的营销头脑,眼看天色晚了,就道:“出版的事就这么定了。我等下给「潮汐文化」那边打个电话,你明天过去和他们签约就好——

哦,晚上一起再吃个饭吧?”

陆金波当然知趣地婉拒了,张潮是真要留客,还是客气一句他还是听得出来的。反正今天最重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饭不饭的不重要。

等送走了陆金波,张潮一个人坐回躺椅里,看暮云四合中,院子里的青砖影壁浸在琥珀色的光晕里;垂花门的雀替则投下了细长阴影;炊烟从胡同里家家户户的烟囱袅袅升起,裹着炸酱面的葱香与糖炒栗子的焦甜,在四合院上空织出一片温柔的雾霭……

陆金波回到酒店以后兴奋地一夜未睡,光和公司的律师商量合同就聊到了凌晨1点多钟,然后又和几个股东、高管打了电话报喜。

第二天,陆金波早早地起床,精心洗漱过后,穿上一身帅气西装,又扎上一条自己的幸运领带,准备带着连夜赶到燕京的公司团队,一起去「潮汐文化」进行签约。

而且他已经通知了媒体,这条消息一定会成为今天文化界石破天惊的大新闻。

临出门前,他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新闻推送,只见头条是——

「石破天惊:青年作家张潮拒绝与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会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