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56章 连锁反应

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356章 连锁反应

簡繁轉換
作者:长夜风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13:41: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56章连锁反应(第1/2页)

角川历彦的声音几乎让话筒都跟着颤抖起来:“这……万万不行!”

开玩笑,这一次石原被张潮气到中风,还可以说是“巧合”——毕竟他去「世界文学里的东京」活动现场是临时起意,很多人可以证明。

张潮真上门“看望”,石原有个三长两短,那就妥妥属于角川书店不懂事了,这在任何正常国家都会被认为是有失道德伦理的舆论追杀,肯定成为众矢之的。

角川历彦就算再盼着石原去死,这时候也不可能放张潮去“看望”石原。

张潮闻言也只能“啧”了一声,挂了电话,只留下角川历彦一个人在电话那头发呆,心里五味杂陈。

角川书店年营收上千亿日元,张潮的新书再畅销,在整个公司的大盘中也只能算九牛一毛。

可偏偏就是这一根毛,就牵扯了他这个社长近几日绝大部分的精力。

原本他已经只需要在张潮来的那一天,礼貌性地接待一番,剩下交给属下就可以了——没想到自己却越卷越深,以至于他不敢让任何其他人再接手接待张潮的事务。

现在他支持的清和派大佬已经放话,让他先“管好”张潮,不要再让他“胡说八道”了。

这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

角川历彦想破脑袋也不明白,怎么简单的一次作者招待,怎么就变成了现在的局面?

想到这里,角川历彦又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莫西莫西……是我……你们务必让张桑这几天不要走出清极院……对……等过两天「日中青年作家交流大会」会有人上门来接他……那时候就不关我们的事了。”

挂了电话,角川历彦还是感觉不放心,又拨了一个电话:“莫西莫西……美穂,张桑的一举一动,你都要留心,不要让他离开清极院……务必为他提供最好的服务……当然是女人,还有什么有女人能让男人忘记战争的?……”

又挂了电话,角川历彦这才有些安心,此刻不禁又开始盘算起来:“如果石原辞职的话,可就要进行补选了……似乎是浅野君最有希望?我该去拜会一下他吧?”

张潮自然不知道角川历彦的安排,此时他已经让荻原美穂回管家住的偏房了,自己则在接受国内朋友一轮轮的短信、电话轰炸。

毕竟中日时差也就2个小时,加上互联网的传播速度,日本下午发生的事情,晚上国内基本都知道了。

【石原老贼被张潮活活气死了?】已经登上国内互联网的热搜头条。

虽然日本方面没有放出张潮演讲的全文或者视频,只有他最后向天撒稿子的动作在网上流传,但是和石原瘫倒在台上的一幕迭加,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形成了特殊的象征效果——

“张潮这是在给石原撒送葬的冥币啊!”

一个虎扑论坛的哥们一句感慨迅速传遍网络。不到10点钟,从这句话衍生出来的P图就贴满了各个QQ和论坛,张潮被P上了道冠、道袍,一只手还被P上桃木剑,俨然英叔再世;

石原则被P成了青面獠牙的僵尸,额头上还贴着符咒。

张潮实在被吵得受不了,把手机后盖一掀开,电池一拔,干脆睡觉去也!

……

新浪作为国内最大的门户网站,第一时间就跟踪了相关信息,不过报道内容就相对比较含蓄——

《中日文坛交锋升级!张潮登台亮相,东京都知事石原突发中风》

【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出席“界文学里的东京”活动时突发中风晕倒,据悉可能与其此前和中国作家张潮的文学论战存在关联。

本网独家获取现场录音显示,张潮在演讲中以“政治牛郎”比喻石原行事风格,并在演讲最后撒出手上讲稿,表达内心激愤。日本外务省未回应是否启动调查,角川书店称“全力保障张潮人身安全”。】

但这条新闻在首页存活了不到30分钟就被撤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篇更加“周正平和”“客观中立”的报道——

《日本「世界文学里的东京」活动意外频出》

【本网日本独家报道·今天在日本东京举行的文学活动「世界文学里的东京」现场意外频出。首先是中国青年作家张潮以犀利的演讲将活动带入**,他尖锐地指出在石原执政下,「世界文学正在失去东京」的事实,赢得了现场的一片掌声。。

随后富有争议的日本政客、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突然来到现场,并在登台演讲的过程当中突发中风倒地。截止发稿,石原慎太郎已经脱离生命危险。】

……

“这才像话嘛!”王蒙摘下眼镜,从电脑屏幕前直起身子,“张潮说他自己的,石原死他自己的,这两者有什么关联吗?在一个活动上发生了,就一定有关联?

石原又不是在张潮演讲过程当中中风的!哪有端着脏水往自己身上泼的道理?新浪网的记者们这个素质堪忧啊!”

现在已经是万家灯火的晚间时刻,作协还有几间办公室、会议室灯火通明。

张潮给铁宁打完电话以后,她就意识到兹事体大,很可能牵一发动全身,甚至会引发超出文学范畴的连锁反应,所以立刻把名誉主席王蒙叫过来加班了。

王蒙不愧是当过文化战线领导的老兵,立刻就敏锐地指出先不用担心报纸方面的反应,而要注意互联网舆论,不要因为追求耸动效应而让张潮在日本陷入被动境地。

所以才有了新浪网改换新闻内容的事件。

不过作协内部对张潮的怨气还是比较大的,毕竟青年作家代表团赴日之期就在眼前,如果因为此事生出变数,那意味着前期的许多工作都白做了。

这可是可以写进年度总结的重要工作成果啊!

王蒙也看出了众人的情绪,于是对坐在电脑前的作协办公室干事小刘道:“小刘,你是年轻人,经常上网,你说说看现在咱们国内网友们普遍都怎么看待这件事?”

小刘立刻就道:“两个字——解气!”

王蒙笑道:“好,那再说说看,为什么解气?”

小刘道:“这还不明摆着,石原这个老……家伙以前说过多少气人的话,最气人的就是那句「南京大屠杀是‘虚构故事’」。我记得当时新闻报道的时候我还在上大学,恨不得立刻飞到日本给那老家伙一电炮!

这次他被张潮气到中风,也算是天道好轮回!王老,张潮可是给咱们中国人出了一口恶气,您可不能批评他。”

王蒙板起脸来道:“要是我批评了他,是不是我就不是‘王老’,而是‘王蒙老家伙’了?”

小刘被说红了脸,讷讷地低下了头。

王蒙哈哈笑道:“和你开玩笑的。”然后转身对会议室里的其他人道:“你们看,这是现在年轻人的看法。”

立刻就有人不服气地道:“这是小刘一个人的看法……”

王蒙不理他,转身对小刘道:“给你二十分钟,你把网络上有代表性的意见都截取下来,做成文件,打印出来给我们这些‘老家伙’们看看。”

小刘连连点头,双手在键盘、鼠标间乱飞,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打「魔兽争霸3」。

二十分钟后,一份20多页的WORD文档就被打印成多份,发到了作协各位“大佬”手里,小刘一边分发文件,一边有些倔强地道:“不是我先入为主——我已经尽量找了网络上对张潮的批评意见了,可真是太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56章连锁反应(第2/2页)

说着,眼眶都些红了。

王蒙连忙安慰道:“放心,我们都知道你很用心……”

大家翻阅着20多页的文件,发现确实对张潮批评少之又少,最严厉的一条页不过是:

【说得好听,不就是吃爱国流量?】

其他的帖子以及相关留言可就精彩纷呈了——

【建议给张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气人这块他属实非遗级别,要大力传承、发扬!】

【石原这老右翼早该有人治治了!撒花支持张老师!】

【当年鲁迅在日本学医救国,今天张潮在日本以文伐贼,什么叫文化自信啊?这就是了!】

【别捧杀了行吗?鲁迅可没把政客气进ICU,这要算战绩,建议申报吉尼斯!】

【建议和郭德纲组队,一个气死日本人,一个笑死中国人。】

……

王蒙把文件往桌上一放,对众人道:“什么叫群众的意见,看到了吗?”

所有人都沉默下来,王蒙叹了口气道:“所以啊,大家以后就别牢骚什么张潮嘴巴不饶人了。他在国内,还是把文坛上的争论当成‘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

他对石原,可就是上升到‘敌我矛盾’了。张潮老说自己已经‘收着力’了,你们非不信。”

一番话说得不少人心有戚戚焉,尤其是白烨。经过一年多的“休整”,加上文学批评界整体上和张潮缓和了关系,所以他的“病假”结束了,开始照常参与作协的活动。

要说在座谁对张潮的毒舌感受最深,非他莫属。白烨也跟着叹了口气道:“张潮这小子……我心服口服!他这不是‘闯祸’,是‘出气’。

我们不要老抱着旧观念,觉得‘与人为善’。‘与人为善’的前提是‘人与我为善’。

石原这个人的言论多次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破坏中日友好的大势,张潮这次的演讲,我听得也解气。”

许多人认为与张潮有“不共戴天”之仇的白烨都这么说了,现场也就没有其他的反对意见了,开始尽力想着怎么把这事尽量圆过来。

铁宁这时候也恢复了镇定,虽然张潮给她打电话的时候她有些失态,但此时她想通了,于是微笑地问道:“还记得张潮这次为什么去日本吗?”

众人一愣,随即有人回答道:“他不是这次访日活动其中一个环节的主持人吗,叫什么来着?——哦,「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

他提前去日本不就是准备这事去了。”

铁宁的微笑依旧温煦如春阳,让人一看就觉得放心。她又问道:“那张潮现在在日本做什么呢?”

这句话颇有深意,一时间竟然没有人想明白。

过了好一会儿,刘恒才道:“……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

这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张潮折腾出的动静,不就是活生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吗?”

除了他,想不出还有哪个中国当代作家能在日本有这么大的反响,甚至都影响到日本的政治局势了——据说石原的病房外面围满了政界人士和媒体记者,就为了探听他是否要辞去东京都知事的虚实。

20世纪以来,中日文学之间的消长一改过往1000多年的形势,几乎可以说日本文学实现了对中国文学的单方面输出。

除了鲁迅等极个别的作家以外,中国现当代文学对日本的影响几乎为零。

张潮则彻底扭转了这种颓势。

他先是实现了以中国人的身份,作品在日本持续畅销的奇迹;更是屡屡引动日本文坛的风潮,造成日本文坛的撕裂。

现在眼看他在日本要从“文学频道”,跨界进入“社会频道”,甚至“法治频道”“政治频道”了。

不得不说张潮的体质实在特殊,在哪里都可以成为焦点。作协的“老家伙”们,对此又爱又恨,但又无可奈何。

铁宁的想法则和大部分人不一样,她淡定地道:“所以我认为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再说了,张潮此前的活动都是角川书店安排的,与饭塚容教授方面无关。

只要饭塚容教授方面没有传来活动取消的消息,那么我们该做什么就继续做,没有必要为了一海之隔的日本政坛上发生的纷纷扰扰而‘杞人忧天’。”

王蒙点头赞同,并且接过话头道:“大家放心,媒体舆论方面我会和领导提建议。关键是我们自己立场要坚定,这次不是把‘坏事变好事’,而是这本来就是一件好事。

孔子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石原不是最喜欢说挑衅的话?张潮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他做错了吗?没有!

所以这几天面对媒体采访,不能说‘一时冲动’‘他还年轻’这种话。这种时候,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一致对外。”

说罢,用严肃的目光环视了一下会议室里的众人。

王蒙一向以“民主”“开明”“温和”著称,大家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这位“老部长”板起面孔说话的样子,更没有听过他说“统一思想”这种“官话”,但此刻他那张长长的马脸,有着说不出的威严,不容任何反对。

铁宁粲然一笑道:“好了,事情也讨论完了,咱们散会吧——说起来,今年加班开会,倒有一小半是因为张潮呢。”

……

张潮在「清极院」里百无聊赖地呆了两天,眼看媒体上的热度已经降下来了,于是静极思动,想要外出走一走,没想到门口就被角川书店安排的“保镖”给拦住了:

“张桑,社长说为了您的安全起见,最近还是不要外出了。您想要什么,尽管吩咐我们或者美穂小姐……”

张潮瞟了一眼两人,没有说话,点了点头,直接反身回去,让两名保镖松了一口气。

回到客厅,张潮想了想,摇动了屋子里的铃铛;不一会儿,荻原美穂就出现在他面前。

张潮没有客气,直接问道:“荻原小姐,这两天我在这里的一举一动,你都和角川社长汇报过了吧?”

荻原美穂没想到张潮这么直白,吓得伏地道歉道:“实在抱歉,这是社长的交代,我不能违抗……”

张潮却没有责怪她,而是继续问道:“如果今天晚上,你睡得特别熟,我却从房间里消失了,你说你大概什么时候才会发现呢?

哦,还有保镖,他们要是喝了点酒,是不是也会睡得很熟?”

荻原美穂闻言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怎么回答。

张潮蹲下来,看着荻原美穂的眼睛道:“日本最有名的清酒是哪个品牌?我请你们喝吧。这是尊贵的客人的要求,你们不能拒绝,不是吗?”

荻原美穂被张潮的目光注视得受不了了,终于低下头来,道了一声:“嗨!”

……

第二天早上10点,东京八王子医院的门口,出现了一个捧着一束大波斯菊、拎着一串千纸鹤的年轻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