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13章 如火如荼,不可阻挡

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313章 如火如荼,不可阻挡

簡繁轉換
作者:长夜风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13:41: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13章如火如荼,不可阻挡(第1/2页)

“《Three-Body》是我近年来看过最富有想象力、最震撼也最深邃的科幻作品”

“印象最深的句子:‘宇宙是一座空荡荡的宫殿,人类是其中唯一蚂蚁。’”

——斯蒂芬·金

“无论对于普通读者还是专业的作家,《白鹿原》都是一场不能错过的文学盛宴。”

“它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事实:中的现实远比生活中的现实更真实,也更加精彩。”

——于华

即使是斯蒂芬·金和于华两个作家,都还有点不适应140个字符(中文则是70个字)的发言限制,怕超了表达不完整,索性发两条,来完善自己的推荐。有了中美两个顶级作家的背书,读者们注册「微博」的热情更加高涨。

不到5分钟时间,中美两版的页面上,就出现了数以百计的书评分享——

“我正在读《美国众神》。这本书讲了奥丁、洛奇等古老神明被信徒带到美洲后因信仰消逝而衰弱,如今又要和新神争夺权力,很有意思!”——来自美国的“甜心彩虹小马”

“你们一定要看看小四最近的《悲伤逆流成河》,实在太感人了,我一边看、一边哭,5555……”——来自中国的“夏至未至”

“该死的,你们一定要看看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恋恋笔记本》,它就是爱情中的王!”——来自美国的“飞天肌肉男”

“最近在看《冰与火之歌》的第四卷,POV叙事太迷人了,我想大概2010年就能看到结局吧?”——来自美国的“大剑挥舞”

“还有谁看过雷米的《心理罪》?很小众的,但很好看哦!”——来自中国的“心里住着鬼”

“分享几本书《射雕英雄传》《楚留香之白玉老虎》《云海玉弓缘》《大唐双龙传》《七种武器》……”——来自中国的“侠之大者”

……

用户很快发现,如果自己不想看中国或者美国的内容,只需要把鼠标停留在两版之间的分界线上,单箭头就会变成指示“左右拉动”的双箭头,很容易就能实现只看一边,或者主要看一边的愿望。

好玩的是,如果其中一边的版面扩大了,多出的页面不是空白,而是呈现出不同的功能区——「我的圈子」「书单收藏」「创作中心」……

每个功能,都颇为值得探索——关键是,没有现在那些网站上讨厌的广告飘带、动画和时不时出现的弹窗。

用心的网页设计,简洁的页面呈现,重点突出的功能设计,一下让注册用户使用「微博」的兴趣大增。

美国时间的凌晨,就是中国时间的大白天,因此一时间中国的IP增长速度更超过了美国。

许多人本来是上来看热闹的,结果看到瞬间涌现出这么多读书相关的信息,从众效应之下也冲动地注册了账号。

不到一个半个小时,中美两国「微博」的注册账号数量超过了5万个,访问量更是百倍。

虽然发的人少、看的人多,但是由于有图片,所以一下爆炸的数据量还是让访问速度变慢了下来。

人在燕京的「潮汐文化」负责人李万东给张潮打了一个越洋电话,问道:“现在访问压力太大了,要不要启动备用服务器,不然就要宕机了。”

张潮反问道:“为什么不让它宕机?”

李万东一时没跟上张潮的思路,呆住了:“嗯!?”

张潮道:“不宕机怎么能让人知道我们访问量有多大?赶紧宕机啊!新页面加载时间都超过10秒了,你不宕机还等着干嘛?”

2007年不比10年以后,大家对网页载入、软件打开速度的容忍度是很高的。尤其是一些门户网站的FLASH动画等元素日益丰富以后,直接把浏览器加载到卡死都是常有的事。

那时候的网民,人人会一手爆按“F5”(刷新快捷键)的操作。

李万东脑子这才拐过弯来,连忙道:“好的,我马上安排宕机,然后启用备用服务器。”

张潮追问道:“还有呢?”

李万东一愣:“还有?”身为IT直男的他又被张潮的思路甩得车尾灯都看不见了。

电话那头的张潮叹了一口,心想自己“离开”以后大家到底行不行啊……正准备做出指示,只听电话那头的双学涛道:“赶紧准备一份道歉声明,网站重新上线以后放在最上面,然后再发给各大媒体啊!”

张潮闻言顿时大感欣慰,想不到看起来最木讷的双学涛都变得这么机灵,一句“孺子可教”好险没有脱口而出,临时改口道:“学涛办事,我放心。万东你听他的!”

李万东看看双学涛,又看看手里的电话听筒,嘟囔了一句:“你们文化人……”乖乖地安排宕机事宜去了。

张潮挂掉电话,回到卧室,四肢一张,瘫在了大床上。

此时他已经来到了黄杰夫购买的公寓处。这处公寓位于布鲁克林的高地区,面积有1800英尺,大概160平方米,拥有3间卧室,1个小型书房,此外客餐厅、厨房自然应有尽有,家电、家具也配备齐全。

虽然现在布鲁克林的房价也在上涨,但是和曼哈顿相比仍然非常有性价比。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这套房子的总花费大概是150万美元,并且有不小的升值潜力。

不过张潮现在管不了这么多,忙了一天的他只想睡觉,把脑袋往枕头里一塞,不到3分钟,就响起了微微的鼾声。

张潮可以安睡,但很多和他有关的人却不能。

最紧张的当然是「潮汐文化」里的众人。这次上线本来就十分匆忙,有些功能还没有完全实现,但是既然张潮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那大家自然无条件相信。

选择宕机容易,但是什么时候恢复上线,这个时间把握就很关键了。

恢复早了,网友没有那种“失而复得”的欣喜感;恢复晚了,网友又会认为今天大概上不去了从而放弃,人气就散了。

所以李万东带领着IT技术组的成员,紧紧盯着后台数据,一定要在大家情绪凝聚的最高点还未“溃散”的时候,将「微博」恢复上线。

与此同时,心浪的新闻部门也接到了一份来自「潮汐文化」的通稿,上面用无比诚恳的语言写道:

“由于中美两国的读者太过热情,「微博」的瞬间访问量达到了千万级别,我们的服务器不堪重负……”

新闻部门当然不敢擅作主张,而是把「微博」宕机的消息和致歉函通稿一并发给了陈童,请求指示,要不要跟进这条新闻。

陈童此刻也正坐在电脑前,屏幕是煞白的「404错误页面」: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虽然他无法看到「潮汐文化」的后台数据,但是丰富的互联网产品运营经验告诉他,在“404”前,「微博」的注册用户不会少于5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13章如火如荼,不可阻挡(第2/2页)

这个数字比2年多前「心浪博客」刚刚上线时的数据还要高,简直不可思议。

除了「微博」同时打通了中美两国的读者用户以外,肯定还有原因——陈童想了半天,再仔细回想“404”前那数以千计的普通读者的书评,忽然发现自己之前思维的一个盲点——

他认为140个字符的限制,会制约用户的表达发挥,导致大家对注册「微博」发书评、书单不感兴趣。

但反过来想,140个字符的限制,也解放了更多本就不想长篇大论的网民,让他们可以用最简短的文字分享自己的心情。

传统的「博客」,大家一想起来,就是少则几百字,多则几千字的文章,还要排版、配图,虽然深度和丰富程度都比这单薄的140个字符强,但对想放松一下的人们来说,还是太沉重了。

「微博」则近乎于“强制”地卸下了这份枷锁,让所有人都能用轻松的心态来交流阅读体验。

简洁的页面,简单、基础的“关注”“评论”功能,也与现在功能越来越复杂的网页产品设计趋势背道而驰,所以就连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上观看,都不会产生视觉疲劳。

「微博」实际上成了一个大型的社交平台,一个以“阅读”为纽带的、高度垂直化的社交平台,如果运营上不出大问题,陈童直觉告诉他——「微博」的用户黏度将会非常高。

这不就是心浪梦寐以求的切入“网络社交”的机会吗?明明就放在眼前,自己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如果「潮汐文化」借机再推出JAVA系统、塞班系统的「手机微博」,像「手机QQ」那样,那别说心浪自己了,企鹅怕不是都要抖三抖?

懊悔不已的陈童使劲儿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发出了不明所以的低吟声。

恰好新闻部门来请示是否根据「微博」宕机的新闻,更让他感觉被一股什么力量架在火堆上烤——不报道,肯定会被笑话是睁眼瞎,网易、搜狐不跟进落井下石才怪了;

报道了,放显眼位置,无疑是给自家博客的强敌煽风点火;放犄角旮旯,还是会被笑小气吧唧。

思来想去,陈童抄起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推开了CEO曹国维的办公门,第一句话就是:“我错了,我检讨……”

当然,「微博」带来的更多是机遇,而非危机——比如起点。

起点的CEO吴文辉同样第一时间注册了「微博」,不知不觉就玩到了宕机;看着「404错误页面」,他同样发了一会儿呆,然后连忙打开办公室门,冲着外面的大办公区喊了一声:“所有编辑,10分钟后开会,带上笔记本。”

众编辑本来不是在埋头审书,就是在催作者更新,闻言都把头从工位里探出来,办公室顿时亮了三分。

10分钟后,起点会议室里,吴文辉对众人道:“大家还记得吗?大作家张潮,那也是我们的作者……”

这时候一只白生生、水嫩嫩、如藕似玉的手举了起来,起点的第一美女编辑折羽怯生生地道:“我……我和他说过更新的事了,每个月都提醒,但是他没有理我……”

吴文辉大手一挥,道:“他太忙了,没空更新可以理解,反正影视改编版权已经帮他卖出去了,横竖我们都赚——不过更新还是要催的,不能让我这个师弟太监了!”

折羽放下心来,连忙应道:“明白了!”声如银铃、气似幽兰。

吴文辉这才转入正题:“我是张潮最近上线的「微博」,你们注册了吗?”

有个编辑正要举手,忽然发现大家都在摇头,连忙把要举起来的手改成来回摆动,表示没有。

吴文辉满意地点点头,看来编辑们都很敬业,一个摸鱼的都没有,于是道:“「微博」既然是分享阅读经验的平台,为什么我们起点不能在上面占有一席之地呢?”

编辑们闻言先是一愣,旋即思路打开了,无书立刻道:“对啊,张潮又没有说只能分享传统文学!”

水墨立刻接话道:“我们可以用普通读者身份,向大家推荐我们网站的啊!这样比很多报纸宣传恐怕都有用!”

折羽道:“上面还有很多美国读者,说不定能打开海外销路,可以试着翻译几部比较热门的西幻。”

编辑们都打开了思路,叽叽喳喳讨论起来,吴文辉满意地看着众人,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想法都很好,但是要行动起来。你们先把账号都注册了,一律用「起点编辑XX」。

装普通读者就算了,以后被人发现了更不好。要推书就大大方方地推,不要缩手缩脚的。好了,散会!”

好几个编辑闻言愁眉苦脸起来,一个嘟嘟囔囔地道:“……刚填的资料就要改……”

正要离开会议室的吴文辉脸色一变,问道:“你们不是说都还没注册吗?”

“老大,我什么都没说,你也什么都没听见。兄弟们,走,注册账号去!”编辑们顿时坐鸟兽散。

……

「微博」上线之日,作协里也是热闹非凡。

老作家们戴着老花镜,坐在办公室的几台电脑前;几个小伙子、小姑娘正在分组“帮扶”,一点一点教他们怎么注册、怎么发帖。

这次作协发了内部倡议,希望所有作家都要抓住这个机会,在「微博」上与广大读者们亲切交流,起到推广文学的表率作用。

响应的人不少,大多数都是中青年作家。上了年纪的作家也有感兴趣的,但自己在家搞不定注册这些事,于是都跑到各地的作协来寻求年轻人的帮助。

一番折腾下来,倒也有不少注册成功的——只是怎么发帖成了一个难题。大部分老作家连“一指禅”打字都不会,只能用手写纸条,然后再让年轻人帮他们打字发出来。

“我是来自中国的老作家寒江,很高兴在微博上和大家见面,希望大家能喜欢我的作品。我曾经写过一本长篇《故乡的路》,发表在《收获》杂志上……”

小伙子打着打着连忙道:“寒江老师,字数不够了,中文就让发70个字。”

寒江一脸不高兴,只好重新拿过纸条,再字斟句酌地写起来。

当然也有马上收获正反馈的,有读者留言道:“孙老师,没想到竟然能在这里见到你,我很喜欢你的《访问梦境》,我关注你啦!”

孙甘露看到这条留言,脸上的褶子都笑得多了两条。

「微博」平台这种发帖轻松、反馈及时的形式,很让这些平时忙于创作,没空写什么博客的作家收获到网络交流的快乐。

……

一日之间,「微博」的发展竟然有星火燎原之势,甚至出乎了张潮的意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