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37章 年轻的挑战者

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237章 年轻的挑战者

簡繁轉換
作者:长夜风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13:41: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37章年轻的挑战者(第1/2页)

一等奖文章早已经打印好了,很快就到了张潮手上。

张潮一边看,一边听负责评审现场协助工作的马伯慵介绍道:“这次已经评出来的一等奖作品一共32篇,二等奖作品109篇,剩下的是三等奖作品。

奖状已经打印好了,奖杯底座的名字也正在刻。现在就差一篇文章还不能定下来了。”

张潮很快翻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有昨天采访里大放异彩的周霖楠,有后来成为福海省最有代表性的青年作家的龚婉莹,还有之前在香港由徐子东引荐自己认识的林嘉翰。

除了林嘉翰是香港人,自己上一世实在对香港文学新人很陌生,不知道有没有“写出来”外,其他几个或熟悉、或有点印象的名字,后来确实都在文学上有一番造诣。

所以这些人的文章斩获一等奖,确实没有什么争议。

张潮浮光掠影地浏览完以后,放下稿件,对评委们说道:“各位前辈辛苦了,选出来的这些一等奖文章都很公允。我觉得就凭这些文章,这一届大赛就非常成功了。”

阿来道:“正是因为大家都很较真,所以在最后这篇文章上犯了难。有些人认为应该评一等奖,有些人认为只能给优秀奖。我也说服不了他们。”

说罢,又把文章递了过来,其他作家也紧盯着他。张潮虽然是现场最年轻的一位,但是他的意见却让在场所有人都很重视。

张潮心中虽然好奇什么样的文章能够引发这么大的争议,但是最后还是忍住了,看也不看,把文章倒扣在桌面上。

阿来和其他评委都很诧异。

张潮道:“我既然决定不当这个评委,就不想左右评审的结果。各位之前的工作做得已经很好了,我此刻介入,其实是对大家的不尊重。”

阿来有些着急,连忙道:“大家就是定不下来,才一致同意把你叫过来的。你真的不看?”

张潮道:“大家对我这个后辈晚生这么信任,我很感动。但是从我决定不做评委那一刻起,我就和所有读者一样,只有等待名单出炉,而不能干涉评奖过程。

既然已经选出来的32篇都当之无愧,那么我相信大家最后一定能形成共识,无论一等奖数量是变成33篇,还是维持32篇,都是最好的结果。

而且根据我们的评审规则,最后的决定权在评委会主任手上。所以……”

张潮拿起稿件,又递还给了阿来,致歉道:“阿来老师,我不来,你肯定不安心。但是我来了,也不能越俎代庖,所以还是您要承担这个压力。抱歉!”

又转身对其他评委道:“大家争执得这么激烈其实是好事,说明都用心了。说破天去,就是一篇学生写的文章,还能捅破天?

我相信各位的眼光,也请各位相信阿来老师的决断。”

说罢,张潮就离开了评审会议室,扔下了一屋子的沉默。

最先开口的韩少功,他是“黜落派”的代表,也是现场资历最深的一个作家,他对阿来道:“阿来老师,张潮的心态都这么开放,我们也不能太小家子气了。

这篇文章能不能上一等奖,就听你的。”

这时迟子建也说话了,她也赞同道:“我们争来争去,都忘了这其实是一个比赛。文学讨论可以没有结果,但是比赛得有结果。所以阿来老师,还是由你来决定吧。”

阿来不是一个强势的领导者,尤其是评审当中其实有人成名比他更早、年龄比他更大,他板不起面孔直接批驳对方的意见。

如今两派都支持自己说了算,除了感谢张潮之外,心里也有主见,只不过他仍然想进一步缓和双方的分歧,于是道:“我们不妨重新看一遍文章,我再说说我的看法。”

又把马伯慵叫了过来,对他道:“小马,你来帮我做件事。”马伯慵闻言,屁颠屁颠就扛着笔记本电脑过来了。

其他评委闻言,再次展开眼前这篇极有争议的稿子,这是一篇,有着一个特别的名字——《夜晚的潜水艇》

【……黄昏时我又揭开木板,钻进瓮里,盖好。躲在里头,油然而生一种安全感,像回到了自己的洞穴。有一天傍晚,我不知道因为什么事,觉得心里难受,就躲进那瓮里,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无人知晓,舒服极了。……】

【……漆黑中,能听见空气的流动声、遥远的地下水冰凉的音节,甚至溪流拂过草叶时的繁响。土壤深处有种种奇异的声音。有时听见黑暗中传来一阵‘隆隆’的响声,像厚重的石门被缓缓推开,片刻又寂然了。……】

【……从瓮里出来,天已黑透,我周身浸在一种敏锐、清冷的知觉里,仿佛刚从深渊里归来。擎着手里的一团光,我慢慢摸上山去。……】

描写的是一个叫陈透纳的问题少年,从小就耽溺幻想,无法集中精神学习。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每个夜晚,他都会驾驶着由自己想象力创造的潜水艇,行驶在大洋深处,探寻这个世界最真实的奥秘。

但是随着年龄渐长,陈透纳也不得不屈从于现实,面对父母日渐苍老的面容和悲伤恳求的眼神,陈透纳决定亲自摧毁自己的潜艇。

陈透纳想象“想象力脱离了我”,于是那艘潜艇就永远停在了海底。他成为老师、父母眼里的好学生,父母十分欣慰,谈起那段“不正常”的日子,则形容为“你生病那时候”。

只有他自己知道——

【我一度拥有过才华,但这才华太过强盛,我没有办法用它来成就现实中任何一种事业。一旦拥有它,现实就微不足道。没有比那些幻想更盛大的欢乐了。我的火焰,在十六岁那年熄灭了。

【我想,我余生即使能成就的所谓事业,也不过是火焰熄灭后升起的几缕青烟罢了。】

整篇虽然还透着一些稚嫩,但是从文字中流露出来的才华足以让任何一个有基本文学鉴赏能力的读者侧面。这种才华,自然得到了会议室里所有评委的认可。

而且它的篇幅也很惊人,长达近4000字,是所有复赛作品中最长的一篇。仅从书写角度考虑,作者几乎要全程伏案写作才能完成。(真正的原是6000多字)

描写之精美、思绪之奔逸、情感之诚挚、波折之诡谲……却又像是静心打磨了许久,绝非临场仓促写就。

但是这篇最大的问题就是——离题了!

张潮的“大蛋糕”题虽然提供的写作方向非常丰富,而且也没有明确的主题限定,但是毕竟是比赛的“题目”,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要扣一扣“蛋糕”或者“切蛋糕”“吃蛋糕”这些意象和动作。

这篇《夜晚的潜水艇》却只在开头简单地写了一句——“看着眼前的蛋糕,我想起自己是在12岁的生日那天,开始被过度生长的幻想所缠绕。”

后面就再没有一个字提及“蛋糕”。而且表现出的主题,似乎也很难和张潮出的题目搭上关系。

这就是评委分成两派的原因——

韩少功一方认为,《夜晚的潜水艇》虽然表现出了远远超越同龄人的写作才华,但是却不符合“比赛”的要求。这么敷衍的“扣题”,太像是预先准备了稿子现场套作,这要还能给一等奖,那今后肯定有人这么干。

“比赛”最重要的是尊重规则。如果因为“惜才”就不惜牺牲“公平”,那重生的大赛,可能会再次被人质疑。所以这篇只能拿个安慰性质的优秀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7章年轻的挑战者(第2/2页)

迟子建一方则认为,正是因为《夜晚的潜水艇》太优秀了,作为定位鼓励青少年走上文学道路的“新理念作文大赛”,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否则可能就此断送一个极具潜力的新星。

这篇的作者如果真是想“套作”,一定会做足表面功夫,又怎么会如此草率?显然在那一刻,作者想到了这个故事,并且迫不及待地要把它呈现出来,以至于忘了比赛是有要求的。

从鼓励新人的角度考虑,给他一等奖是完全应该的。

双方都没有考虑过给“二等奖”,因为这等于同时羞辱了规则和才华。

再次看完作品,身为评委之一的复大中文系副教授段怀清道:“如果以作品的文学性和完成度来说,《夜晚的潜水艇》是我近年来见过最优秀的青少年作者的作品——哦,除了张潮。

但即使是张潮,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这样一篇高质量的纯文学作品,恐怕也不容易吧?”

这点上,所有评委都没有什么意见。

这时候阿来却转身问马伯慵道:“你电话都打过了吗?”

马伯慵走了过来,把一个诺基亚1110手机递给了阿来,对阿来道:“阿来老师,您手机里的几个主编电话我都打过去问了,他们也确实没有见过这篇——甚至类似的都没有看过。”

阿来点点头,收起手机,对所有评委道:“这篇文章昨天晚上我们在网络上搜索过,没有发现抄袭的痕迹。刚刚我让小马拿我的手机打给几个大刊的主编,结果你们也都听到了。

在确认这篇作品的原创性上,我们身为评委的责任已经尽到了。大家觉得有问题吗?”

所有人都摇摇头,都认同阿来的这个说法。实际上今天获奖的每一篇作品,以马伯慵为首的现场辅助人员都做了简单的网络搜索,确保了原创的底线。

而《夜晚的潜水艇》受到的审核“待遇”,更是前所未有的高规格。如果这还出事,那真“非战之罪”了。

阿来接着说道:“好,既然我们已经尽职尽责了,那任何结果都能问心无愧。我觉得要这么考虑——如果他不是套作,我们却只给了他一个优秀奖,那对他来说可能确实是一个打击,很可能就此埋没这颗新星。

如果他是套作,我们也给了他一个一等奖,其实也算不上我们这些评委的污点。毕竟,我们只对眼前的文章负责。只要他套的是自己的作品就行。

万一,他套的是其他人的作品,最后‘东窗事发’了,那也是他自己的污点,而不是我们评委或者大赛的。大家在这点上能达成共识吗?”

阿来说完,韩少功、迟子建、池莉、苏童,包括段怀清等人,彼此互相交流了一下眼神,最终也都点了点头。

阿来接着说道:“最后说说‘扣题’——这篇由‘蛋糕’联想到‘生日’,虽然并不是围绕‘蛋糕’做文章,但也勉强算有一定联系。

至于的主题是不是暗合复赛的题目,那应该交给更广大的读者来解读,而不仅仅是我们这些人的‘一屋之言’。文学有争议是常态,没有争议反而是死水一潭。

这点大家能认可吗?”

韩少功笑道:“自从张潮像孙猴子一样跳上文学这张桌子,‘要有争议’好像反而成为了一种主流看法——我同意。”

阿来点点头,郑重地道:“我们都是从文学中收获了名利的人,那自然要有对文学负责的担当。‘新理念作文大赛’就应该是一个让才华闪耀的舞台。

因为‘规则’,就‘宁可杀错一千、不能放过一个’,那不就成了教条主义了?所以我认为,《夜晚的潜水艇》应该获得一等奖。

如果本届的获奖作品选出版以后,出现任何对这篇作品的质疑,压力都由我这个评委会主任来承担!这就是我的最终决定。”

说完,阿来用温和而又坚定的眼神看着下面的评委。

大家第一次看到这么郑重其事的阿来,先是愣了一会儿,然后原先“黜落派”的代表韩少功先开始鼓掌,接着是其他评委,再接着是马伯慵等工作人员……

等掌声平息以后,阿来用舒缓一些的语调道:“其实不用太担心‘套作’问题。我们把《夜晚的潜水艇》列入一等奖,其实反而树立了一个高标准。

像这样的,一个十几二十岁、才华平庸的年轻人,哪怕是关在家里打磨上一年半载,就能写出来了?也没可能嘛。文学能力到了一定层次,其实和高级的数学能力一样,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迟子建点头道:“而且创作这种事看长远。《夜晚的潜水艇》作者以后要是写不出这么好的了,那他拿了这个一等奖其实也没啥大用。”

苏童笑道:“这不就是大学录取和大赛奖项脱钩的作用吗?没有了实际利益,大家其实也懒得作弊了。我看好这个作者以后的道路。”

韩少功此刻也恍然大悟地道:“对啊,不牵涉大学录取这种实际利益,哪怕评错了,其实也挨不着什么骂。顶多是品味问题,不是道德问题。”

池莉捂着嘴笑道:“对我们来说,这品味和道德哪个重要还两说呢!”

只有《新芽》杂志的李启刚在一旁一句话也不敢说,满心的不是滋味。“新理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可以被大学直接录取,本来被认为是“不拘一格降人材”的天才之举。没想到短短几年间,竟然就被众人视为沉重的道德包袱。

真应了那句话,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会打。

阿来见众人讨论得差不多了,就正式宣布道:“那好,本届‘新理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作品为33篇。小马,赶紧把新名单打出来。哦,还有奖状和奖杯。”

尘埃落定。

作为组织方的负责人,张潮第一时间就拿到了获奖名单,也拿到了这篇最具争议性的作品。

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

看着马伯慵给自己发来的邮件,正在喝茶的张潮差点一口水喷在屏幕上。

竟然是他。

在上一世,陈春成这位他的小老乡,可以说是2015年以后出现的最有名的90后作家,凭借清新细腻的文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介于梦境和现实之间的诗意书写,获得了近乎完美的好评。

《夜晚的潜水艇》这本短篇集,也席卷了几乎所有的年轻向的国内文学奖项,并且在一众名流的推荐下,以纯文学之姿,一度攀上了图书畅销榜的第一名。

而现在的陈春成,只有17岁。这篇《夜晚的潜水艇》也没有后世张潮看过的那样繁复深邃,尤其是没有了开头博尔赫斯向海中丢下硬币的那一段情节,象征色彩没有那么浓烈了。

但是故事的主体雏形已经呼之欲出了。所以这个故事是在陈春成心里酝酿了了十多年才写出来的?

张潮不知道是不是受比赛的刺激,他才提前这么多年写出了《夜晚的潜水艇》,只是庆幸阿来这个评委会主任最终还是用自己的担当,把它列入了一等奖。

同样身为福海人,同样是才华横溢,张潮从这个小他五岁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一束不可遮挡的耀眼光芒。如果陈春成能就此提前十年踏上文学道路,那么无疑是张潮最大的“挑战者”!

(两章合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