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57章 ONE PIECE

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257章 ONE PIECE

簡繁轉換
作者:长夜风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13:41: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57章ONEPIECE(第1/2页)

山娟子见众人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微微一笑道:“我是作家,其他我不懂,但是文化方面我略懂一点。刚刚这位……小伙子说的‘美’‘真’‘纯’有些道理,也有些偏颇。

什雷村虽然保留了较为原始的民族村落风貌和风土人情,可以吸引一些资深驴友、民俗爱好者,但是旅游面向的是广大普通游客。他们想要看到的是民俗村落把自己的文化特色亮出来,在最短时间里得到不一样的体验。

我们刚刚在村里转了一圈,什雷村房屋破旧、味道混杂、道路崎岖,日常穿民族服饰的本地村民也不多,也没有像我我们之前去过的很多村子一样,房子门口啊、周边啊有一些特色的装饰。

什雷村的文化特色如果是需要像你一样住上2个月才能体会到,恐怕没有几个游客会愿意跋山涉水专程来这里。那还不如让什雷村继续保持这样的原始风貌,成为民族文化的研究基地。

这样,也许对村子更好,对这里的村民也更好。如果大量游客涌入,反而会破坏这里的面貌。大家说有没有道理?”

这些观点确实颇有煽动性,赢得了不少人的赞同。其中就有人附和道:“娟子老师说的有道理。而且什雷村缺乏接待游客的经验和资源,小伙子你只是个例。”

村长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反驳,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张潮。张潮心里暗叹了一口气,知道自己在什雷村避世的日子看来快结束了。不过以这种方式开启离开的倒计时,倒也算有得有失。

张潮笑道:“山娟子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对,就是铜臭味重了一点。”还没等脸色大变的众人开口,张潮就连珠炮一样说了下去:

“我听梁会计说这次考察是给国家部委评选‘历史传统文化名村’打前哨?那就对了,人家专家是来看‘历史’‘传统’和‘文化’的,不是来看这里多适合旅游的。

虽然我没有看到评选标准,但是‘闻弦知雅意’,从这个名称就不难看出,专家肯定是要根据村落保留了多少特色文化,能呈现出怎样的传统风貌来评定。

这不是本地村民临时接到通知以后,穿几件传统服饰,然后往大门上挂个羊的或者牛的骷髅头就能敷衍过去的。

我知道,这种村子一旦评选出来,就会有相关的专项资金、拨款来维护、改善这些村落的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旅游开发,可不是评选的唯一目的啊!

当然,基础设施改善了,肯定有利于旅游开发,但是这都是评上以后的结果。不能用一个还没有出现的结果,来倒推原因。

所以你说的这些观点,犯了两个大错——第一是因果颠倒,第二是以偏概全。按照这个思路去做接待专家考察的准备,恐怕很不乐观。

我没有想到你身为一个作家,脑子里只想着怎么接客……接待游客。什雷村游客少,才恰恰说明这里最适合被评为‘历史传统文化名村’!”

山娟子恼羞成怒、脱口而出:“你……你血口喷人!你懂什么!——局长,我们开会为什么要让这个外人参与进来?”

最后这句话,她是对着金丝边眼镜说的。但是这位“局长”显然把张潮的话听进去了,并且大感兴趣,没有理会山娟子的挑拨,而是对张潮道:“小伙子,你讲的很有道理啊——我们前期确实把考察重点都放在了旅游潜力上,没有把你说的因素考虑进来。

你说你是燕京来的?是大学生?”

张潮道:“已经不是了,今年刚毕业。”

局长好奇地追问:“哦?哪个大学?”

张潮想了想,还是说了实话道:“燕大,还有燕师大。”

一言既出,满座皆惊。就连村长也是知道燕大、燕师大的名声的。不过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立刻就有人质疑道:“到底是燕大还是燕师大?是不是先说了燕大,觉得牛吹大了,然后改口说的燕师大?”

张潮无奈地解释一句道:“燕大的本科,燕师大的研究生。”

众人哗然——

“哟,说你胖还喘上了?你咋不说你还是青华的博士呢。”

“就是,哪有燕大、燕师大的学生毕业不找工作,躲到乡下来的呢?”

“哈哈,怕是找不到工作,才躲到这里来的吧?”

“想做村民的燕大生,亏你也说的出口。”

……

局长也开始有些不相信了,打量了一下张潮的模样,确实就像一个不修边幅的本地青年,要不是口音和这里没有半毛钱关系,还真像是村长请来的托。

局长咳了两声,议论声才停止。他温言对张潮道:“小伙子,不然你先去忙你的去——我看你拿着风筒,是在做饭吧。我们再讨论讨论。”

张潮这时候怎么会离开,反而施施然找了个空座坐了下来,对村长道:“村长,你昨天还说让我在村里扎根,学手艺、住栏杆、娶婆娘呢,你说我现在该不该走?”

村长看了看张潮,又看了看局长等人,把心一横,对众人道:“小张在我们这里住了两个多月,已经是我们村的一份子了。我嘴笨,很多话讲不清楚,让小张讲是一样的。

他要是讲的不对,我再纠正。刚刚他讲的,我全部都同意!”

村长心想,大不了不评这个“历史传统文化名村”,反正这些年错过的类似机会也不止这一个了。让张潮搏一搏,就算最后还是无法入围,但也要出一口多年来被忽视,甚至是被鄙视的恶气。

村长在一村之中代表的不仅是行政权力,也是本族最有威望的人之一,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没法硬赶张潮走。

张潮早就习惯了怎么去抢话语权,看出众人的犹豫,于是马上就接着道:“保护文化是目的,促进旅游是手段。要不然人家干嘛要来云贵看这些真实的村落?深圳有个叫锦绣中华的人造景区,里面什么苗寨、侗寨都比这里的任何一个村寨都更有‘特色’。

比特色就是死路一条,只会变成恶性竞争。如果去哪里都是戴着银头饰、穿着对襟服的男男女女对你唱歌,那去哪里有任何区别吗?这里能拿出一个村寨比得过西江苗寨吗?

小村寨要突出特色,不能在皮毛上,要在骨头里。深度游的游客数量是不多,但是恰好符合咱们这种小村小寨的承载能力。而且深度游的消费意愿往往更强……”

张潮越说越起劲,把后世他来这一带自驾游十多天的体验和思考都融入其中,自然引人入胜。局长等人一开始还不在意,但渐渐地,就有人开始做笔记了。

张潮一口气讲了近十分钟才停下来,才总结道:“能评上‘历史传统文化名村’,它不仅是什雷村的一张名片;什雷村同样是‘历史传统文化名村’这一称号的最佳注脚。”

什雷村,就是山都的一个大宝藏,ONEPIECE!”

最后的那个英文有点莫名其妙,大家没听懂,前面倒是都听懂了,面面相觑了一会儿,才有人小心翼翼地问:“小伙子……你是学旅游管理的?”

张潮摇摇头道:“我学中文的。”

局长沉吟了一会儿,忽然又对山娟子道:“山娟子老师,你是代表文联来的,你谈谈你的看法。”

山娟子早就忍不住了,开口道:“旅游当然不是评选‘历史传统文化名村’的唯一目的,但却是最重要的目的。没有游客,村民们哪来的额外收入,怎么提高生活水平。

你说我铜臭味,我无所谓。但是评选‘历史传统文化名村’是全县一盘棋的重要战略,专家们不可能每个村子都考察过去,我们当然要尽量挑选最有可能评上的村子给专家参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57章ONEPIECE(第2/2页)

选了什雷村,就意味着可能有另一个村子被排除出参考范围。什雷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这么差,坐车上来都能把骨头颠散架,专家第一印象就不好了吧?”

这时就有人接过话茬道:“我们这次到各个村子考察,除了筛选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给各个村子拍摄专题宣传片。”

局长点点头道:“你们大概没有看过最近在CCTV10播放的一部很火的纪录片,叫「三晋风流」。请了十几个作家到山西各地去旅行,展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非常成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局长讲话点到为止,自然有人帮他继续发挥:“局长说的没错。我们就是要学习「三晋风流」的拍摄模式,邀请我们云贵的作家来山都体验村寨风情。

这个拍摄任务就是由我们山都文联——具体一点,就是由山娟子老师负责策划、实施的。”

山娟子骄傲地一挺胸,道:“我说了,我是从全县一盘棋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是一村一寨的得失。我认为什雷村虽然有潜力,但是相比其他村落,还是少了一些文化底蕴。

不说别的,其他村落或多或少都培养过一些名牌大学大学生啊、作家啊、专家啊,拍宣传片的时候请他们出出镜,和作家们对谈,效果当然比只拍个风景纪录片要好。

村长,你说你这什雷村以前出过什么名人?考了几个大学生?作家来村里了,谁能出来和人家对话?”

一连串的问题,把村长质问得难以招架,根本回答不上来。

张潮伸手拍拍村长的背,示意他不要惊慌,并且问了他一句:“村长,你说我已经是咱们村的一份子了,没错吧?”

村长一脸茫然地点点头。

张潮对众人道:“既然这样,我这个燕大、燕师大的学生,代表什雷村和你们请的作家对对话,应该够资格吧?”

山娟子嗤笑道:“你要真是燕大的,那确实够资格——但你这个燕大,是吹出来的吧?”

张潮叹口气道:“既然这样,你们也不用请作家来什雷村了。”

众人:“……嗯?”

张潮接着道:“什雷村的宣传片,要是山都文联看不上,那就我自己找人来拍吧?”

山娟子被张潮气乐了,质问道:“你拍?你指的是自己找个DV,拍几段视频,放到网络上播放那种?那你随便拍吧。”

张潮深深看了她一眼,道:“我说的拍,是请CCTV10的节目组来拍,然后在CCTV10播放。”

众人:“嗯?”

张潮不顾大家用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看着他,继续说道:“作家什么的,也不用山都文联请了,恐怕分量不够。我让云贵作协推荐一个吧。”

山娟子再迟钝,这时候也觉得不对劲了,惊疑道:“你,你到底是谁?”

张潮没有理她,而是继续说道:“对谈原则上我一般是不参加的,但是这次情况特殊,我就作为什雷村的代表吧。我在这里住了两个多月,也算勉强够格。”

局长这时候也坐不住了,身子微微前倾,就要站起来的样子,问道:“小伙子,你是?”

山娟子到底是同行,平时关注文学圈的新闻也比较多,她仔细再看了看张潮的眉眼轮廓,又仔细回想一下电视里张潮的谈吐声音,最终排除掉所有的选项以后,剩下那个再离奇,看起来也是唯一可能的答案了:

“你,你,你是张潮?”

“张潮?哪个张潮?”

“名字好耳熟啊。”

“是哪个明星吗?”

“张潮你都不认识?那个大作家张潮。”

“什么?别开玩笑。新闻里不是说他在休养吗?”

“这不是就在什雷村休养吗?”

“……不会吧?”

议论纷纷之际,张潮站起来身来,用最平淡不过的语调说道:“哦,我叫张潮,弓长张,潮水的潮。”

“嘶~~”房间里响起了不止一个倒吸冷气的声音,随即安静得落针可闻。

张潮的声音依旧没有波动,冷静地就像是在说别人一般:“我是个作家,其他我不懂,文化方面——嗯,略懂一点。”

“我确实今年刚毕业,燕大中文系的本科、燕师大作家班的研究生,同时。”

“我确实不太急着找工作,就先来什雷村体验生活。这两个月,我过得很开心。”

“「三晋风流」是我策划的,感谢大家对这部专题片的喜爱。”

“关于什雷村的文化特色和优势,我刚刚已经讲的很清楚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哦,山娟子老师的话,就不必再问了。”

说罢,环顾了一下众人。他的样貌变化虽大,但主要是肤色和毛发,五官和轮廓总是不会变的。前几个月他上电视又那么频繁,还是有人记得模样的。

之前只是落差太大,没有人会把两者往一处联系。现在被他自己说破了,眼前的这个黑皮肤水家郎,自然和电视上那个青年作家重合到了一起。

村长不清楚张潮的名气有多大,但是这两个月「三晋风流」他也没少看,知道这是张潮策划的以后,也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还是局长见多识广,最快镇定下来,迅速起身握住了张潮的手:“张潮同学,久仰大名啊!很高兴你能来我们山都旅居!”

张潮对局长印象还不错,心想戴金丝边眼镜的还是有好人的嘛——也伸手和他轻轻一握。

这时候所有人都活泛起来,连声道:

“什雷村条件是不错!”

“山明水秀、民风淳朴,值得一来!”

“这种原始风貌,才能吸引游客嘛!”

“建村500余年,有历史;栏杆式木楼保存完好,有传统;能吸引大作家来旅居,有文化!”

“对!历史传统文化一应俱全,就应该入围‘名村’!”

……

在场只有山娟子一人一言不发,脸色煞白,想离开,奈何离门太远;想附和,奈何张不开嘴。

张潮早已经习惯了这种风向变化,也不在意,简单和局长寒暄了两下后,晃了晃手上的吹风筒,说道:“我还要去帮忙做晚饭,就不陪大家聊了。”

说罢,不顾局长和村长的挽留,径直离开村委会,又去“就食”的村民家里了。留下一屋子的沉默与震惊。

村民不知道张潮为什么去了这么久,还埋怨道:“你要让人把风筒送回来嘛,火都烧不旺咯……”

张潮笑笑,没有说话,回头再看向村委会方向,只见晚霞满天、层林尽染,灿烂像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

……

一个星期后,张潮跑到云贵山都一个交通恶劣的水族小村隐居避世了2个多月的消息,还是在业内传开了。大家都不理解为什么他要在赢得“一切”的时候做出这样奇怪的选择。

但是很快,出版界内部就流传着一个传说:张潮在那个小村里,写出了一部全新的作品,甚至可以称为“力作”;他还把这部作品的手稿,留在云贵的莽莽大山深处。

只有最有决心、最有毅力的编辑,才能拿到这部手稿!

很快,春风社、长江社、作家社、花城社……足足二十多家出版社都派出了得力干将,一路舟车劳顿,来到了什雷村。

但是他们并没有见到张潮,只有村长一脸茫然地拿着一迭乱糟糟的手稿,看着疲惫不堪的众人道:

“张潮说,谁能给我们村修路,这迭纸就给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