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二十九章 张潮的组合拳

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二十九章 张潮的组合拳

簡繁轉換
作者:长夜风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13:41: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当天晚上八点,“博客中华”的首页,置顶挂着一篇加了推荐语的博客——

“午夜潮汐”首部长篇小说,本站首发——《少年如你》

所有吃瓜群众和关注此事的媒体都目瞪口呆,他们原以为张潮会写一篇言辞犀利的驳论来反击韩涵的谩骂,以及《东南晨报》等媒体对自己的质疑。

但,怎么是一个小说?

看标题,似乎就是这几年最常见的青春小说,八成还是校园恋爱题材,都已经被八零后作家们写烂掉了。

最出名自然是韩涵的《三丛门》,尖刻、幽默的笔法下,虽然也有一些对现实的批判,但是包裹其中的内核,还是一对少男少女懵懂初恋,又懵懂失恋的故事。

张潮就想靠这来证明自己的才华?是不是太幼稚了点?

原先看报道、看电视,觉得张潮是八零后里难得的思想成熟者的人,未免都有些失望。

不过既然他已经发了,那还是看看吧,看看这个年轻人又给大家编造了一个什么样青春时髦、伤春悲秋的故事。

“午夜潮汐”博客上,是小说的前两个章节连发,大概10000字左右。

众人刚看了开头,就被胡筱蝶的死来了一个“小小的”震撼。

“这么刺激的吗……”大家心里不约而同涌起一阵感叹。青春校园小说并不是不写死亡,但是绝大部分死亡,不是因为白血病、红斑狼疮、癌症这种绝症,就是在大团圆前来个车祸。

哪有乍一开头,就写一个少女跳楼自杀的?这小说,还怎么轻松、轻盈得起来?

有一部分读者看到这里,要么“咔哒”点击一下鼠标,把页面关闭了。

要么暗骂一声“果然会哗众取众”,然后控制住自己的手,滚动着鼠标滑轮,继续往下看。

当看到程念为自己死去的好友,盖上外套,为她保留最后一份体面的时候,读者们忽然觉得,这本小说有意思起来了。

但接着的描写,就越来越令人窒息了。

少女之间残酷的霸凌,无处不在。从社交上的孤立,到精神上的攻击,再到身体上的折磨……程念这个无辜者,仅仅因为自己的同情,就被卫莱这个“品学兼优”的同学,拖入了深渊。

而学校的官僚、僵化,围观者的麻木,甚至兴奋,又构成了一个“他人的地狱”……

“……这是真的吗?”当看到这些情节的时候,有些读者内心是充满了问号的。

而有些读者,则流下了眼泪。有的人,甚至几次关闭,又打开“午夜潮汐”的博客页面……

10000字的篇幅不长,最慢十几分钟也看完了。小说戛然而止在程念被卫莱等人推下楼梯处。

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颖题材,惊心动魄的情节,深不见底的恶意……《少年如你》的头两章,就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住了所有看完的读者。

“怎么就完了?下面呢?”

“下面没有了吗?”

电脑屏幕前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抱怨声。这是来自普通吃瓜群众的。

而看完小说的媒体记者则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张潮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地写这样一篇小说,他有什么意图呢?

这个小说虽然只放出来个开头,但是却显示了张潮与韩涵、小四、张越然、蒋锋等人完全不同的写作风格。

如果说,典型的八零后作家群有什么鲜明的写作标签的话,那“新潮”“流行”“叛逆”……,肯定是牢牢粘在他们的作品上的。他们成长于被日本漫画、美国电影、香港流行歌曲包围的环境当中,从不惮于拥抱新鲜的事物,做出全新的尝试。

比如小四,早在一年前(2003年)就写出了一部名为《幻城》的幻想小说。这部小说就高度商业化,非常适合改编成其他形式,例如漫画、动画。可以说他这么写就是奔着改编去的。

而张潮的《少年如你》虽然披着一张青春校园小说的皮,使用的却是相对严肃而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笔调冷峻。他描写起那些欺凌的手段,近乎于无情,将施虐者的内心与被欺凌者的内心,**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没有对青春的涂脂抹粉,更像一台毫不遮掩的解剖课。

再想深一层,他这么写,是不是在暗示着什么?暗示这几天他在媒体上遭遇的暴风骤雨,就像一场盛大的、公开的对一个高中生的霸凌?

是啊,如果程念没有做错什么,那张潮就做错了什么吗?好像都是各种媒体在推着他走到今天的地步,他本人无论是在镜头前,还是在表达上,都是无懈可击的。

就连自己考了低分,他也没有像韩涵一样以此为资本进行炫耀,反而很坦诚地承认自己的失败。而至于其他的“劣迹”,也仅仅是某位不具名的学生的一面之词而已。其他媒体甚至都没有求证过。

这样的年轻人,被舆论这样对待,不是霸凌,胜似霸凌了。

媒体人对如何引发读者共鸣,有着比普通作家更加敏锐的直觉。他们感觉到,风向要变了。

而在第二天,在整个南方地区都极有影响力的《南国都市报》,刊发了另一篇署名为“午夜潮汐”的文章——

《“八零后”作家症候群——早恋、自恋、自残的早产儿》

这篇文章大概2000多字,针对新理念作文大赛举办以来,涌现出的这一批八零后作家,在创作中出现的整体问题,进行了一次尖锐的批判。

文章首先指出,在不同的时代潮流中,作家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是常见的现象。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作家的年龄都是参差分布的。

就像白话文运动时,鲁迅、钱玄同等人已经年近四十,胡适才二十多岁,而像宗白华、闻一多等人就更年轻了。

因为作家的成熟有早有晚,并且年龄大小,也无关水平高低。

而现在活跃的八零后作家,绝大多数是被“新理念作文大赛”催生出来的早产儿,又被媒体所塑造,形成了高度雷同的创作风格和题材倾向,其中就包括:

偏激的叙述风格;

过度的性行为描写;

强烈又无谓的身份认同焦虑;

无序又自我中心的怪诞想象;

……

“当叛逆形象本身蜕变为一种成功者的姿态后,叛逆者已经在不自觉间,被大众舆论所驯化。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偏激、怪诞、愤怒和尖刻,都成为了一种令人兴奋的表演。”

所有关注张潮的媒体,都傻眼了。张潮这到底算不算回应呢?大家本来只是想看他和韩涵对喷。但是张潮这么一来,等于喷了整个八零后作家群体。

好想,他也是个八零后吧?

联系张潮昨晚在博客上发表的小说,该如何报道,成为了摆在每个媒体面前的一道难题。

八零后作家的标签是叛逆,那张潮的标签呢?叛逆的叛逆?但他显然也没有被体制“招安”啊,因为《少年的你》展现出的是一种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画风。

别人是早产儿?那你张潮呢——一个怪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