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马伏山纪事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激情燃烧

马伏山纪事 第一百一十二章 激情燃烧

簡繁轉換
作者:美知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14:20:32 来源:源1

第一百一十二章激情燃烧(第1/2页)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信息闭塞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一次次盼消息,可总是没有任何消息。现在好了,终于收到黄碧姑娘的亲笔来信了。不知美女现在过得怎么样呢?一切终将浮出水面。大哥很兴奋地打开读起来,方知,美女回去后刻苦学习,参加了全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次高考,考上了重庆师范学院,现在已经成为城里的中学老师了,才终于可以轻松一下。

黄老师提出三点想法:第一、如果大哥还没有结婚生子的话,欢迎到山城一叙,有许许多多的话容后再谈。第二、如果已经结婚,就祝贺幸福不打扰。第三,如果已经结婚还生育孩子,那么十分愿意收孩子为干儿子或干女儿,并欢迎带着孩子到山城家中相认。这个家不是娘家,而是单位福利分房的新家。

结果无疑只有第三,大哥愿意带着自己的女儿去城里认识干妈。无论如何,总算有了结果。不管大哥如何思念当年的初恋,现在已经无法改变已成家的事实。这就是命,命中注定。大哥有些埋怨母亲,要不是母亲当时催得急,他会等一等,一直能够熬到今天该有多好呀。

摆在面前的就是快点作出决定,去不去,什么时间去。大哥已经分家立户了,这个决定只需要跟大嫂商量,不再向父母打报告。大嫂也是通情达理之人,对以前那份感情还是要珍惜,建议他尽早去。收信当天就决定了,第二天带着女儿动身进城看干妈,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城里的亲戚。

黄老师再也不是当年的黄毛丫头了,成熟有魅力。大哥虽然在山里人看来已经成为先富起来的一代,但进了黄老师的那所大城市的重点中学,仍然就是农民朋友。

大哥去城里也没有空着手去,带去了山里一些土特产,还带去了母亲的问候。黄老师说自己也很想念母亲,有时候在梦里也看见过院子里的人。对这些善良淳朴勤劳的山里人十分挂念。她得知母亲开荒受伤后,特别感到遗憾,好在好人有好报,劫后余生,也是值得庆幸的。

黄老师看见天真活泼可爱的干女人,十分喜欢。她带干女儿去逛了动物园,看见那些从没有看见过的老虎、狮子特别兴奋。

大哥和女儿在黄老师的单身公寓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就离开了,不想打扰刚参工的重情重义的好姑娘。

大哥在离别时问黄老师:当初你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回城,而没有留下来?

黄老师说:这不怪我,因为政策写得很清楚,如果在当地结婚成家了,就可以有理由留在农村,也可以在当地县城安置,可我不具备这个条件。

她这么一说,大哥也一下就想起了本村的一位表姑,就是因为他与山城男知青结婚了,那位表姑父被落实政策,进入了县医药公司工作,任采购员,表姑也进城开起了小商店,多么幸福的一家人。

大哥有些后悔,要是当初大胆跟黄姑娘提出结婚要求,也许就在县城里安置安家了,自己也成为城市人口,多么开心的事情。

世上没有后悔药。至少可以这样想象与假设吧,心里就好受多了。

这个城乡之恋的故事第一阶段就算是诗意般结束了。相聚是歌,相聚是诗,相聚是缘,一切都随缘吧,千万别强求。再等第二阶段的故事吧。

前面提到的表姑与表姑父的故事首先在于一个“缘”字。表姑姓王,名王丽,其外公是我家亲幺祖,乃曾祖亲弟,他们这一辈只有两弟兄。所以我们两大房走得很亲。表姑的母亲就是我们的二姑婆小时候,每当六月正暑热时,我总是喜欢跟母亲以及一些本家人一道,带些小礼物比如糖、挂面等到安子平姑婆家庆生日宴,美美地享受一次。记得最清楚的是,他家的一棵黄花梨树果子基本上就吃得了,我们可以尽情品尝,末了还可以装几个回家给家里兄弟尝鲜。王家人与出生于安子坪的王将军也是一家人,为人大方爽快耿直,我们都愿意跟他们来往。特别是因为跟王将军有关系,所以王家姑公主人从青年时就培养为大队干部。幺祖解放后的土改中被划为地主成份,被迫离开了祖地,而去了我们后山的王坪。当了大队***的王公已经与青年二姑婆谈婚论嫁。无奈之下,王公“不要江山要美人”,被降为安子坪队长跟二姑婆续情缘成了家。

安子坪位于马伏山健马峰下,峭石咀上方,因为坪上方有形如一匹雄健的骏马那个峰谷守候,所以常常被当地风水师叫做将军出生的风水宝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于是安子坪就因为出了王将军于是成为我们大队最有名的地方。附近区域,包括县城周围一些山系也是以马伏山作为少祖山而龙脉显贵,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二姑婆家有如花似玉,如芙蓉出水的女子王丽,在村里是当之无愧的村花。山城知青唐军也是本轮来大队的帅哥中最帅气的一位,一住进安子坪,就看上了王丽表姑。起初,姑婆与王公是不同意他们的亲事的,所以进行了干预,还对表姑实施了家庭暴力。可表姑心意已决,非他不嫁,干脆跟唐军生米煮成熟饭,选了一个好日子跟帅哥私奔,做了名正言顺的山城媳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二章激情燃烧(第2/2页)

作为家长,王家父母把自家闺女视为珍宝,是对她的一辈子负责,所以并非看不起知青,并不是说为唐军不行,也并不是粗暴干涉,而一直担心的那些知青是国家的宝贝,是来山里锻炼的,不是来玩的,终将是要回城的,到那时,作为村姑的王丽就会成为弃物,悲剧告终,悔之晚矣!

在那还没有开放的封闭年代,未婚先孕,这在山里人看来是不光彩的。足见王姑与唐军是多么坚定,就是铁了心的一对。为了顾全一家颜面,王家人没有理由再拖延下去,便在看不见出怀的情形下,体体面面选了个良辰吉日,给唐王二位新人办理了喜宴,结为秦晋之好,良缘喜成,证照完备,王父算是安心了。

听说王唐之喜是全县全区全乡全村城乡之念开花结果的第一例,是山城知青扎根山里的最典型的表现,宣传部门还大肆歌颂他们的先进事迹。大哥打心眼里羡慕王姑与唐军的纯真爱情,只是自己没有那个勇气跟黄姑娘表白,更不敢加紧追求的步伐。

正因为有了婚姻的事实与结果,唐军被留守下来,放弃了回山城老家安置的选择,算是扎根山区,把爱情的种子留在大山里。

大哥自从被初恋黄老师邀去山城重见后,心潮起伏,心事多多,想入非非。他原本平静如水的家庭生活中再起波澜。

他每当空闲时,时不时地想起了在山城与妹子相处的分分秒秒,想起了城里人享受的美好生活,优越的环境,宽敞的马路,繁华的闹事,有一种不甘心就就此平平淡淡过一生。

大哥有了远景规划,开启了创业计划第一步。在场镇郊区的城乡结合部租了一家王姓宽大的屋子作为作坊,制衣卖衣结合经营,还带两个徒弟陪同作业,由于是在要道上,人群聚居地,生意兴隆不在话下。进货快,成本低,利润可观,很快就积累了财富。

大哥几次到山城进货,都与黄老师小聚,还请她出来喝点夜啤酒,有说不完的话儿,过去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越说越兴奋,越谈越起劲,有时竟忘记了次日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可眼看着黄姑娘都成了大龄青年,还是没有谈婚论嫁,他心里也不是滋味,劝她早些成个家,不要再拖下去,可黄老师总说自己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不急。

大哥问黄老师:妹子呀,你到底要找个什么样的帅哥才肯把自己嫁出去?你都说,跟你一起来马伏山的熊姑娘都当妈了,你就这样等下去吗?

黄老师摇头说:不知道,说不清楚。

她幽默而笑嘻嘻地引用了一句有名的歌词:我爱的人已经飞走了,爱我的人他还没有来到。

意味深长的话语让大哥难以揣摩。进货在回家的火车上,一眯着眼睛就是黄姑娘的笑容浮现在眼前,思绪万千,剪不断,理还乱。

驻扎在王家坝出租屋,一个姑娘再次出现在眼前,起初以为是幻觉,迷糊糊的,等回过神来,仔仔细细地打量一下,那不就是后山一位大队书记的女儿陈姑娘。她是来赶场的,没有想到在这里来加工一件衣服,找的老板竟然是过去订过婚约的哥子。两人多年后再次相见有些尴尬。

见面后,大哥问陈姑娘:你现在怎么样?

陈姑娘不知道怎么回答:你说的什么怎么样?还可以吧,不过,我很后悔。

大哥奇了怪了:你还后悔啥子?不是都好好的吗?还是那么年轻,还是那么漂亮,还是那么端庄有气质吗?我认为呀,这人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要知足,对不对?

大哥将黄姑娘讲的知了的故事讲给陈姑娘听。他说呀,那知了为啥子叫知了,就是它冒着酷暑,顶着烈日,撕心裂肺地在树上叫着:知足了,知足了。因为它在地下孵化蝉变,可以说是通过几年凤凰涅槃,甚至十几年修练,终有这么一鸣惊人的殊荣,怎么不知足呢?

陈姑娘差点哭了:我都恨我老爸,当时为什么要跟你拜拜,硬要我嫁到街上来。

大哥好奇了:你嫁到街上来,不是好好的嘛,不用种田种地,多好耍呀?

陈姑娘说:你说得那么轻巧,我嫁到他家后,都成了全家的保姆,全家三代,老少八口全是我一人负责家务,煮饭,洗碗,洗衣服,打扫卫生,好像是我包下了一样?一想起就是气。

大哥开她玩笑说:这就是你自己的选择,在家里干活,不晒太阳,不被风吹雨淋,总比嫁到我家好,来了的话,没有房子居住不说,还要干农活,你说好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