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马伏山纪事 > 第二百零六章 上第一课

马伏山纪事 第二百零六章 上第一课

簡繁轉換
作者:美知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9-24 04:21:19 来源:源1

第二百零六章上第一课(第1/2页)

在两位小张姑娘那里,难舍难分地聊到了晚上,不知不觉就是九点,必须去火车站候车了。费力好大功夫才在列车上找到到了位置坐下来。都深夜十一点过,这车也实在太慢了,三百公里的路程,居然开了六个小时,到重庆城就是第二天早上五点,天还没有亮。睡又不能睡,早餐都来不及,跑到售票处,排队购买明天中午乘车到广州的火车票。这半天多的时间,只好在城里休息候车。山城的天气,已经秋凉了,必须穿两件衣服才能保证不被感冒。

好不容易等到了第二天中午,我急不可耐地提前上车,还幸运地找到了一个位置。当时这位置就是稀缺元素。我通过前两次南方之行,体会到,火车上没有位置的难受与丢面子,所以这次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宝贵的位置。哪怕是买也要占一个。在火车上,就近认识几个老乡,说说话,也好有个照应,看看行李,了解南方的情况。我一路打紧开支,把钱用在必须用的吃喝上。到了贵阳后,就是深夜了。

第三天,列车在广袤的广西大地上运行。桂林山水甲天下。我终于亲眼看见了这美丽的山水,好激动。一路欣赏,强忍着疲劳,不愿入睡。晚上,列车来到湖南的冷水滩,发生了故障,被迫在火车上免费住宿了一夜。还有幸认识了潼南的一个姑娘,她叫唐雪玫。有了美女老乡陪同,无聊被消除殆尽,余下就是快活。

第三天,上午十一点,才排除故障,终于出发了。不过,时走时停,深夜穿行在湘西到北粤大地上。还认识了做生意的徐先生,谈到保健茶生意。离广州越来越近,气温越来越热,只好脱去外套西服,只穿一件白衬衫,正式过起南国夏天来了。离目的地越来越近,本来该高兴才对。可因为车上认识的唐美女和徐先生,让我产生了相见恨晚的复杂情绪。

这是我第二次亲临南粤大地,一种亲切感迎面扑来。可是,我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以下文字,就是我发表在故乡地区机关报上头版一篇散文,名字叫《南方第一课》。以自己亲身经历,来告诉那些出来打工的家乡人,在找工困难时切忌,不要病急乱投医。一定要擦亮眼睛,防止上当受骗。

南方的十月,风和丽。经过三个昼的旅途劳顿和颠簸,终于来到了朝思暮想的广州。

刚下火车,就碰碰撞撞挤出人头攒动的人群,匆匆来到立交桥下的纳凉,意从花花绿绿的招聘广告中发掘希望。

“喂,老乡,想找工作吗?”回头一看,一个皮肤黝黑,稍显丰满,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年轻姑娘,正微笑着向我亲近。我挺激动地对第一个关心我且主动打招呼的小姐说:“是,我想找厂。”

“我们制衣厂现在正招工,你会踩电衣车吗?”小姐问道。“我不会,在家乡是教师。”我诚实地回答。

“不会没关系,看你这么聪明,很快就会学会的。”小姐的话语增强了我的信心。

小姐拉了一下我的手说:“快去上车吧!”我跟在小姐后面,折回火车站广场,搭乘254路公共汽车,经过半小时行驶后,来到市郊的西槎。路上,我很感激小姐,便主动替她买了车票。

下车后,穿过几道小巷,走到一家德利制衣厂的铁门前。小姐指着里面正紧张生产的青年女工说:“这就是我们制衣厂,我带你去见老板。”

小姐敲了两下紧闭的木门。门缓缓打开了,一个干瘦的老头,冷冷地招呼我说:“请坐!”我在朦胧的灯光下,环顾一周,室内仅一床,一桌,一凳,连电话机也没有。我顺手将大牛仔包行李放在床边,坐在凳子上,等老板办应聘手续。

“拿出你的身份证。”老板说,“不错,还是中学教师,我们厂就差你这种有文化的人。”我一下子意识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总算找到了。便动地说:“以后希望老板多多关照。”还接着问:“一个月的工资多少?”

老板慢条斯理地回答:“这个不一定,多的一千多,还有七八百,五六百。看你工作能力如何。”过一会儿,老板补充说:“对了,按照我们工厂的规矩,进厂要交押金和衣车培训费,合计是200元,还要给小姐10元介绍费。”

我犹豫了片刻,很不好意思地向老板求情道:“老板,真对不起,我现在只有100多块钱了,能不能少一点呢?”此时,小姐站在老板旁边,用白话谈了几句后,我一点也听不懂。老板开口了:“暂交100元,其余的钱等以后在工资中扣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百零六章上第一课(第2/2页)

我摸出了沾满我手印的一百元钱。给钱后,小姐把我领到一间破旧的木楼。此时已是中午,我看见七八个学生摸样的年青男子坐在草席上,木然地注视着我的到来。由于过度疲倦,我便放下行李,下楼洗脸洗脚刷牙,然后回楼休息。可又渴又饿,于是上街吃了两碗稀饭,才稳定了情绪。刚回到原地,一个自称河南退伍军人走到我面前,小声地问:“老乡,你是哪里人?”我回答后,他继续说:“希望你不要上当,老实说,我在这里已五天了,衣车早学会了,钱也花完了,老板也不安排工作,一天拖一天,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工厂,只是为了骗取培训费。你最好不要在这里呆下去了。”

我再问其他人,都沮丧地点着头。其中一个贵州人自我介绍说:“我技校毕业分配到工厂搞无线电维修,工资300元左右。我想出来闯一闯,可是父亲坚决反对。我便悄悄跑出来了。在火车站,就被老板的情人骗到这里。我下楼去了,他们请的那个打手上楼来,在我包里摸走了300块钱和一部小收录机。我找他要,他当众奏我几拳。你看,我这鼻子,又青又肿的。”听了这些如怨如哭的述说后,我的希望荡然无存,唯有紧张和焦虑撕剥着我飘泊的心灵。

下午,我们下楼“上班”时,小姐又从外面带回来两个学生模样的靓仔上楼了。

我开始向师傅学习电衣车技术。才心不在焉地学了半小时后,就向小姐请假。说我有一个朋友,需要见一面,明天再来学。没有想到,小姐欣然同意后,让老板给我办了一张事先印制好的黄色的培训结业证。既没盖章,也没有落款,我知道纯属行骗。我便取回了身份证,如释重负地离开了这个让我终身难忘的鬼地方。

走出不远,那个退伍军人和贵州小青年也紧跟在我后面出来了。

“老师,麻烦你把我们带到火车站,我们虽身无分文,但只要到了火车站,我们就有办法了。我们以后会报答你的。”贵州青年对我说。我给他们买了车票,又坐上254路公交车,一起回到火车站。两位年青人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老师,多谢了,多保重,后会有期!”

天无绝人之路。我将朋友的电话号码告诉了两位男子后,匆匆搭乘7路公交车直奔北京南路。值得庆幸的是,第二天我就顺利地进入了朋友所在的工厂,并做了车间企管员,后来还加入了党组织。

转眼三年过去,我从未接到那位退伍军人和贵州青年的电话,也不知他们怎么才能走出困境。

曾经打算向有关部门举报那小姐和老板行骗的丑恶,可好几次都被朋友阻拦:“广州这地方,行骗的多的是,不要找惹麻烦了。”但我内心燃起的一股正义的火焰,常常让我心尖隐隐作痛。

前不久,我只身故地重游,那电衣车培训班从三台发展到十多台,人也加倍了。行骗仍在继续。

以上文字,果真引起的强烈反响。在家乡的老尤收藏了这篇以红色黑体字为标题的文字。我收到报社寄来的十五元稿酬才知道文章已经刊载,心情无比激动。激励着我在羊城写出了多篇打工文学作品。

我一年后回家,收到了老尤收藏的样稿,特别开心,也很感激他对我的关心与关注。同时,遇到学校几位老师,包括铁钉的好伙伴,都夸我这篇文字真实生动,特别具有警示意义。

也许有人会问,都到广州火车站了,为什么不直接去市中区找陈龙介绍进厂,而偏要新那白裙子姑娘的话呢?其实跟小陈劝我不要轻易跑到广东来找工作,很难找到满意的差事。所以我这次被迫而来,对进入陈龙的体育用品厂是不抱有太大的希望,所以能够在外面找到一份工作先做,以后再跟他联系,见机行事。

可经过了这一遭遇后,我总算明白了个道理,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所以不要太天真了。便及时止损,趁受伤不深,从虎口中出来,找到了陈龙,进入了稳定的工作状态。这是我到羊城得到的一个理想工作,便发誓兢兢业业地干下去,不负小陈老师的一片心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