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父刘玄德 > 第476章 蔡郗会见

我父刘玄德 第476章 蔡郗会见

簡繁轉換
作者:网文老大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5 01:31: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76章蔡郗会见(第1/2页)

蔡瑁更是手握襄阳水军的大权,就连被派来制衡他的张允,也在不知不觉间被他拉拢,成为了他的羽翼。

刘表身为荆州之主,行事却常常要顾及蔡家的想法,面对蔡瑁日益膨胀的权势,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蔡瑁与曹操相识于青年时期,二人交往多年,彼此知根知底,情谊深厚。

蔡瑁深知曹操的才能,知道他智谋超群,心怀天下,志向远大,绝非寻常人可比。然而,曹操性格强势,行事果断,生性多疑善忌,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蔡瑁心里很清楚,以曹操的性格,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大业,是绝不会容忍蔡家在荆州继续如此权势滔天的。

如果让蔡瑁在刘表和曹操这二者之间做出选择时,蔡瑁几乎不会有丝毫犹豫便会选择刘表。只可惜如今刘表已老,荆州又连受重创,委实不足以倚靠了。而在曹操和刘封之间,蔡瑁则必然会选择曹操。

刘封虽不如曹操那般猜忌,但他生性刚强,有先祖之风,对于世家大族的打压和限制更在曹操之上,只是手段有些圆滑隐秘,轻易不为人所察罢了。

“那万一……?”

蔡夫人坐在一旁,手中的帕子不自觉地揪紧,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担忧:“老头子没能做成呢?”

她咬了咬下唇,脸上满是不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惶恐。

蔡瑁脸上闪过一丝怒色,旋即冷哼一声,沉声道:“就算姊夫没能做成,那想必孟德也该知道,要想这襄阳地面上靖绥安宁,他能引以为援的只能是我蔡家,而不是韩德高、邓子孝,傅公悌这些人。”

蔡瑁的话语掷地有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信心,这也是蔡家在荆州的地位牢不可破所带来的自信。

“这是何意?”

蔡夫人讶然问道,她眼中满是好奇,身体也不自觉地又凑近了些,仿佛生怕错过蔡瑁接下来的每一个字。

蔡瑁看了眼姐姐,耐心解释道:“如今去雒中的傅巽与韩嵩走得极近,邓义干脆就是韩嵩的人,与孟德和朝廷的交接诸事都在他们之手。现在降服,首功是韩嵩的,此功也会记在邓义、傅巽名下。我能有什么功劳?败军之将,丧师失地,又有何颜面同他们争功?”

说罢,他靠在椅背上,神色间带着几分无奈、懊恼与不甘。

回想起在州陵的那场惨败,他几乎丢光了手头的本钱,若不是如此,此时主持大局的本应是他,又怎会轮到韩嵩他们出尽风头,这让蔡瑁心中满是不甘。

前些时候韩嵩站出来将城中兵权交由自己统领,蔡瑁还真感激了他几分。可事后仔细想想,韩嵩这也是无奈之举,他那边的人就没一个领过兵马,不交给自己,恐怕这襄阳城立时就要乱了。反倒是对方在堂上发号施令,维持局势,对比之下,自己的不堪展露无疑,这让蔡瑁心里很不是滋味。

“还是三弟你想的周全。”

蔡夫人先是点头赞同,可随即她的眉头再次皱起,眼神中充满了忧虑,却又担心道:“只是这般行事,万一惹怒了大将军,又该如何是好?”

“姐姐权且放宽心了。”

蔡瑁笑了起来,脸上带着一丝胸有成竹的神色:“我与孟德相交多年,其人多谋善治,心思缜密,料想我这点小心思,是瞒不过他的。”

蔡夫人顿时惊吓,她的脸上写满了惊慌,声音微微颤抖道:“那该如何是好?”

蔡瑁哈哈大笑起来,脸上露出得意之色:“姐姐想到哪里去了,我又何时要隐瞒我的心思?孟德能够猜到我之所想,不恰恰正是我的目的吗?”

他的笑声在房间里回荡,带着一种志在必得的自信。

“到那时候,孟德即便不会放弃韩嵩等人,也肯定会给我们蔡家一个合理的报酬。”

蔡瑁有些自得道:“而弟弟我,要的不过就是这些罢了。”

说话的同时,蔡瑁微微仰起头,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蔡家未来的富贵荣华。

蔡夫人这才转惊为喜,夸赞道:“我弟真乃荆州俊杰也。”

**

次日,在多方的殷切等待之中,蔡瑁终于现身,并代表刘表接见了郗虑。

郗虑,作为堂堂正正的朝廷天使,身负着重要使命,同时也是荆州方面翘首以盼的求援对象。然而,他并未因自身的特殊身份而显露出丝毫的倨傲。相反,在踏入会面厅堂的那一刻起,他就表现出了低调和谦逊,尤其是在面对蔡瑁这位荆州的关键人物时,更是礼数周全。

可惜,蔡瑁并不知晓在原本的时空中,郗虑为曹操酷吏时手段是何等的狠辣凶残。若他有所了解,恐怕此刻早已满心警惕,怀疑对方此番前来暗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郗虑率先行动,他微微向前弯腰,动作幅度恰到好处,既展现出了对蔡瑁应有的尊崇,又不失自己作为朝廷使者的身份与气度。

随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温和:“虑在南下之前,有幸收到曹公的亲笔书信。信中,曹公多次提及与蔡公之间往昔的深厚友情,言语之中,满是对那段岁月的怀念与眷恋,对蔡公更是念念不忘,赞不绝口。只可惜,如今天下动荡不安,局势纷乱,使得曹公一直未能再有机会与蔡公把酒言欢,彻夜长谈。如今,下臣奉命出访荆州,曹公得知后,特意修书一封,千叮万嘱,让下臣务必代他向蔡公问好。”

说罢郗虑同时送上一封曹操亲笔所书的书信。

蔡瑁打开书信,看出是曹操的字迹后,心情变得更加不错起来。

曹操在书信中并没有记述什么秘事,只是循规蹈矩的问候了蔡瑁,并提起了几件有趣的往昔故事,引起了蔡瑁的共鸣。

只是在书信最后,曹操却是劝说了一句,希望蔡瑁能站在归顺朝廷的一边,并且暗示自己绝对不会亏待对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76章蔡郗会见(第2/2页)

蔡瑁看罢书信,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喜悦。

想不到曹操如今身居高位,名震天下,却依旧对过去的情谊如此看重。想起曹操现在的地位和名望,竟然还对自己这般重视,这怎能不让他感到一丝得意,甚至有些沾沾自喜。

而堂下的韩嵩等人,在听到郗虑这番话后,脸上的神色瞬间微微一变。显然,他们都未曾料到曹操与蔡瑁之间竟有着这样深厚的旧日交情,更没想到曹操会对这份友情如此珍视。

蔡瑁心中虽然乐开了花,但表面上却依旧要做出一副谦逊有礼的样子。他微微低下头,语气略带推辞地说道:“承蒙曹公厚爱,瑁实在是愧不敢当。”

接下来,郗虑与蔡瑁两人你来我往,相互客气了好几轮。每一次的回应,都尽显官场的客套与圆滑。随着这番你来我往的寒暄,原本略显拘谨的厅堂气氛也逐渐变得松弛、融洽起来。

韩嵩几人见状,彼此以眼神交流,无需过多言语,他们的脑海中都在飞速地思索着,面对这新出现的情况,究竟该如何调整对蔡瑁的态度和应对策略。

一番客气之后,郗虑知道时机已到,便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入了正轨:“敢问蔡公,如今襄南的局势究竟如何?”

蔡瑁听到这个问题,脸色瞬间微微一变,刚刚还挂在脸上的笑容也随之骤然收起。他迟疑了片刻,神情中透露出一丝尴尬,缓缓说道:“扬州军的兵锋甚为锐利,如今已经推进至襄南百里之处。不过,我襄阳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眼下已经成功地将他们阻挡在了夷水一线。”

夷水,作为汉水的重要支流之一,其发源地颇为独特,竟是来自荆山之中,而且源头有两处。这两条源头在距离宜城上游五十里的地方汇聚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夷水。之后,夷水一路奔腾,流经宜城,最终在鄀国下游汇入汉水。

如今,鄀国已经被刘封攻占,整个战线就分布在宜城、钟祥、邔国、上洪、汉南一线。在这些地方中,除了钟祥位于鄀国下游,其他城市均在鄀国上游。这也正是蔡瑁会说目前战线僵持在夷水一线的原因所在。

一旦这条夷水防线被扬州军突破,那么襄阳南面就只剩下最后一道防线,那便是中卢和黎丘两城。然而,这两座城市并不能完全有效地遮蔽襄阳,最多只能起到分散扬州军兵力的作用,迫使他们在进军襄阳的同时,也不得不分兵顾及这两座城。

即便如此,蔡瑁也早已做出了应对之策。他分别给中卢和黎丘两城各增援了两千兵力,使得这两座城市的守军数量一举突破了五千人。

这一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襄阳城本身的守备力量,但仔细盘算起来,其实是相当划算的。毕竟,只要这两城还在顽强坚守,最少也能牵制住数倍以上的扬州军。如此一来,扬州军能够投入到襄阳城下的兵力,最少也会被削弱一、两万人。

得到章陵援军以及襄阳北部几个城中守军的增援后,蔡瑁如今手中可供调配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两万人。兵力的增加,也让他在行动上变得更加大胆、果断了一些。

回答完郗虑的问题后,蔡瑁也顺势反问道:“敢问天使,不知朝廷的援兵何时能够赶到襄阳?”

郗虑听闻,脸上露出故作疑惑的神态,缓缓说道:“朝廷的第一批援兵已经从武关出发,沿着丹水快速南下,难道还没有抵达襄阳吗?”

郗虑所说的这批援兵,正是张济、张绣所率领的那支西凉军人马。他们突然从武关南下,这一行动着实让整个南阳盆地的各方势力都大为震惊。

所幸,张济及时拿出了曹操亲自用大将军印签署的文书,这才避免了双方之间可能爆发的冲突,没有让局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可即便如此,张济他们的行军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刚进入南阳时,沿途所见尽是一片破败景象,丹水、南乡、顺阳三个县邑都已沦为废墟,而造成这一切惨状的凶手,正是张济他们这些西凉军武夫。

在越过了这百多里的无人区后,张济抵达了酂县城下。

自这里开始,张济的行军速度就被迫放缓,甚至还遭到了当地守军的阻拦,禁止他们继续前进。

以张绣那火爆的脾气,当时险些就和南阳守军彻底撕破脸,直接开战。好在关键时刻,还有贾诩在一旁从中斡旋。再加上他们有着朝廷的名分作为依仗,最终成功劝说南阳郡军放开通路,并且还为他们补充了一部分粮秣辎重。

在郗虑抵达襄阳的这几日里,张济所部也已经抵达了筑阳城外,并在此扎下营寨。

蔡瑁听到是张济所部来援,脸上顿时露出了不悦之色,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说道:“西凉武夫向来都是乱臣贼子,张济所部更是多次侵犯我南阳郡,与我荆州结下了血海深仇。阁下若是将他们作为援军派来,我等实在是恐怕无福消受。”

郗虑静静地聆听着蔡瑁的这番发言,神色专注而认真。他心里清楚,自己此次身负着诸多重要任务,其中之一便是要说服荆州士民接受张济、张绣的来援。

最低限度,也要达成让张济驻军筑阳,并且能够得到足够补给的目的。若是能更进一步,让荆州方面允许张济所部驻扎在筑阳城中,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至于让张济所部直接入援襄阳,即便是曹操本人亲自前来,恐怕都不敢轻易有这样的想法。

“蔡公此言差矣!”

蔡瑁话音刚落,郗虑便立刻开口反驳道:“张镇东本就是朝廷的重将,当年天子东归之时,镇东也曾亲率大军前往弘农勤王,并且还奉上了珍贵的粮食,解了天子一时的燃眉之急。后来李傕、郭汜二人发动兵变,而那时镇东早已离开弘农,返回商城,又何来乱臣贼子一说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