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 第1363章 开放的华夏:调整的留学政策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第1363章 开放的华夏:调整的留学政策

簡繁轉換
作者:千海观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6-04 13:48:43 来源:源1

第1363章开放的华夏:调整的留学政策(第1/2页)

“这只是第一批物资,接下来会有更多的物资送来……”

地下基地内,送物资的人直接说道。

“好……”

巴勒斯坦人民军的负责人点点头。

人民军现在就缺乏高端的武器装备,而这次送来的物资,不仅有反坦克导弹,还有防空导弹,还有无人机,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武器装备。

这些武器装备一旦数量够,他们可就有能力反击了。

这几年他们没有动作,是准备憋大招呢。不过除了憋大招之外,还跟以色列军事力量快速增加有关系。

现在中东区域的军备竞赛非常严重,以色列周边的国家都有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

这也导致以色列不断的扩军备战,目前以色列仅仅各种各样的战斗机就超过一千架。

无人机数量超过两千架,其他的武器装备也非常多。

现在以色列自己也天天发愁的睡不着,因为周边国家不断的增加武力。

特别是沙特,拥有不少先进的武器装备。

面对周围的情况,以色列自然要大幅度增加军事力量啊。

在这种情况下,巴勒斯坦人民军也不敢随便的让人当靶子,只能低调发展。

世界暗流涌动,大国博弈无处不在。

整个世界就像是原始森林里的各种动物,稍有不慎就会变成食物,人类这几千年来,都是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中过来的。

华夏,教育部门。

一个新的政策,直接让大湾区国家的民众探讨了起来。

“华夏大学大幅度扩招国际生,大湾区国家学生可以参加华夏国际高考……”

2010年3月1日,华夏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大湾区国家的老百姓的热议,

从2010年秋季开始,华夏各个大学扩招国际生,而且是大幅度扩招国际生。

主要针对的目标就是大湾区国家的学生,大湾区国家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华夏国际高考。

华夏国际高考和华夏高考时间一致,每年的六月初进行考试。

同时华夏教育部门也发布了考试大纲和考试教材之类的。

考试也分文理科,考试科目和华夏国内的高考不太一样。国际高考采用的模式是三加一模式。

华夏的国际高考,数学,语文,历史是必考科目。

三科都是150分。

除了这三科之外,理科在生物,化学,物理里面选一科。

文科在政治,地理,国学里面三选一。

历史成了必考科目,而且教材需要学习华夏印刷的教材。

这其中的套路,很多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你想参加华夏的国际高考,你就要学习华夏自己弄的教材。

学习这些教材,肯定会被这些教材所影响啊。

去华夏留学,现在已经成为大湾区很多国家高中学生的梦想之一。

现在,华夏的大学扩招国际生,这是他们的机会。

不过如果去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文科更容易考试通过。因为文科招生数量比理科多太多了。

文科招生数量是理科的十倍左右。而且文科更容易考上好大学,华夏那些好大学的文科国际生比较容易考。

反而是理科,招生又少,考题又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63章开放的华夏:调整的留学政策(第2/2页)

除非真正有天赋的学生,否则很难考上。

华夏这次扩招的战略很简单,文科走量,理科走质量。

理科是选拔真正的天才,这些人到了华夏,未来毕业之后,基本上就是为华夏服务。

而文科,那就是为了培养代理人来用的。他们参加高考,来华夏留学,未来留学回到他们自己国家,不管是经商还是从政还是什么的,都方便。

除了这些,国际生的学费也是比较贵的,比国内学生的费用贵好几倍,也是赚钱的一种手段啊。

这套路,以前欧美经常玩。

现在,华夏也直接把这玩意拿过来。

目前华夏的好大学可是非常多的,华夏这些年也一直运营所谓的全球大学排行榜。

经过一番运营后,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学,华夏大学占据了36所。

全球排行前300的学校,华夏大学占据了半数。

再加上这些年,华夏各种顶尖科技出来,国家实力在不断增加,这就导致华夏大学的含金量在不断的增加。

反观原来那些顶尖的欧美大学,人才流失严重,资金也少了不少,科研成果也少了很多,影响力不断的下滑。

一个国家的教育科研能力,跟一个国家的整体综合实力是有密切关系的。

华夏现在综合国力牛逼,所以很多大学也得到了大量的投资,人才也多,设备也好,自然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反之,那就是恶性循环,越来越差。

华夏国际生扩招,在大湾区国家引起了轩然大波。

2010年的秋季招生,华夏将会在大湾区国家招收100万国际生。

100万国际生,这个数量可不少。

但是这并不是极限,华夏教育部计划未来三年内,把大湾区国际生的招生名额扩充到每年150万人。

每年招收150万国际生,还仅仅只大湾区国家,这个数量是很多的。

如果算上其他国家的名额,那么未来华夏每年招收的国际生很有可能超过200万。

这个数量甚至比一些国家的人口都要多。

不过对于华夏的大学来说,每年200万国际生小意思。

国际生可不是赔钱生意,而是赚钱的生意。国内不少大学都很积极。

现在华夏的那些本科,一年学费也就四五千块钱。

这个学费着实不高,但是大学也不敢涨价啊。这是国家规定的,再说了大学的教育经费,都有国家拨款。仅仅靠学生的学费,那些大学得破产。

但是国际生不一样啊,国际生一年学费都要两三万。

越好的大学,学费越贵。

就拿燕大来说,华夏国内的燕大学生,学费也就五千多。

但是国际生来燕大,学费一年学费直接涨到了五万五,直接翻十倍。

除了一些真正的天才可以申请全额奖学金之外,其他一些文科生,都需要花钱才能进入燕大,而且进的还是国际学院。

所谓的国际学院,就是专门为国际生准备的。只要通过国际高考,就可以进来,教材和燕大本部都不一样。

毕业也容易失业,这种国际学院的毕业证,在华夏认可度不高。

但是他们要是回自己国家,这文凭绝对是利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