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姑娘,那我就直说了。”
“请说。”
苏辰想了想说道:“要是你鄂家愿意帮我镇压心烟,我愿意拿出八枚天尊丹,甚至两枚一品大帝丹。”
镇杀心烟?
听到此话的鄂敏脸色彻底变了。
她很清楚想要斩杀心烟有多难,就算是自己去找父亲,相信父亲也不会同意此事。
怎么可能。
一声叹息!
显得很是无奈,鄂敏说道:“苏丹师,恕我直言,你的要求恕我无法同意,就算是我去找父亲,也是于事无补。”
“一品大帝丹,可以相助小劫大帝提升两......
海风再次掠过那片沙滩,带着咸涩的气息卷起细小的沙粒,在空中划出短暂而微弱的轨迹。潮水退去得比往常更慢,仿佛宇宙也在屏息凝神,等待某种不可言说的回响。那一行湿痕早已被海水抹平,可空气里却残留着一种难以察觉的震颤??像是亿万次低语叠加后的余音,又像是一颗心跳在无尽虚空中悄然复苏。
念站在初别圣地的祭坛顶端,手中握着“共忆之心”。它不再冰冷沉重,反而温润如玉,仿佛蕴藏着某种沉睡的脉搏。每年春分,当阳光穿透石碑上的铭文,整座圣地便会共鸣一次,将过去一年中最深刻的告别投射于天幕之上。而今年,光幕迟迟未现。
她微微蹙眉,指尖轻抚吊坠表面。星辰倒影在其内缓缓流转,忽明忽暗,如同呼吸紊乱。这不是预兆,而是警讯。
“不对……”她低声自语,“频率乱了。”
就在昨夜,银河边缘传来新的波动信号。不是来自X-7749星球,也不是GC-9012β星云,而是从一个从未记录过的坐标点??深藏于暗物质裂隙之间的**K-3398空域**。监测站捕捉到一段极其特殊的脑波残迹,其波形结构与“共忆之心”的共振模式惊人相似,却又多出了一种诡异的扭曲成分,像是有人试图模仿告别的仪式,却在最后一刻强行逆转。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段信号中夹杂着一句反复播放的低语:
>“我不走,我不能走……你们还需要我。”
这声音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的语言体系,但它携带的情感却清晰可辨:执念、恐惧、拒绝放手。那种情绪,正是“静默潮汐”最初爆发时滞留魂体的典型特征??但这一次,它的源头并非个体,而是一个庞大的意识集群。
念立即召集研究院核心团队召开紧急会议。七名研究员围坐在环形晶台前,投影中浮现出K-3398区域的三维模型。那里本应是一片死寂的虚空,却被一层淡紫色的能量膜包裹,内部空间呈现出不自然的折叠状态,宛如一颗正在缓慢跳动的心脏。
“我们发现了‘反释魂’结构。”一位年长的研究员指着数据流说道,“这不是简单的忆子残留,而是一种系统性逆向工程??他们正在用‘共忆之心’的理念,构建一套完全相反的机制:不是引导灵魂离去,而是将所有不愿消失的存在强行锚定在现实维度。”
会议室陷入沉默。
“谁干的?”有人问。
“联邦残余势力?还是那些拒绝承认大释魂合法性的极端组织?”另一人猜测。
念摇了摇头。“都不是。”她调出一段加密日志,“我在林老师遗留的私人档案里找到了线索。她说过一句话:‘当千万人共说一句再见,宇宙便会回应。’但她还写过另一句没公开的话??”
她停顿了一下,声音低沉下来:
>“若千万人齐声呐喊‘留下’,宇宙也会动摇。”
全场骤然一静。
“你是说……有人在集体祈愿?”
“不止是祈愿。”念抬起头,目光如刃,“是祭祀。一场以全银河为祭坛、以亿万人类情感为燃料的禁忌仪式。他们在召唤某个本该消散的存在重新归来。”
话音未落,晶台突然剧烈闪烁,一道猩红色警报刺破寂静:
【检测到大规模意识共振异常!
地点:地球旧北纬37°,原华夏国境内,古称“长安”遗址】
画面切换至地面监控。昔日废墟之上,一座由废弃忆子终端堆砌而成的巨大神像正缓缓成型。它的面容模糊不清,却依稀能辨认出某种熟悉的轮廓??雪白长发,眼角细纹,唇角含笑。无数信徒跪伏于地,口中齐诵:
>“晚晴不灭,永驻人间!”
>“引渡者不应离去,她属于我们!”
>“我们要她回来,我们必须拥有她!”
念的手猛地攥紧,指节泛白。
“他们在造神……而且是以林老师的名义。”
她转身冲出会议厅,直奔发射基地。飞船升空前,她最后一次回望初别圣地。此刻,春分的第一缕阳光终于洒落碑面,光幕开启??但这一次,浮现的画面不再是温馨的告别,而是一段来自遥远星域的影像:
一名少年站在焚心炉前,手中捧着母亲的忆子核心。他嘴唇颤抖,最终却没有按下销毁键。取而代之的,是他将核心嵌入胸口特制的容器,低声呢喃:
>“你不准走。哪怕你变成怪物,我也要你活着。”
下一秒,他的双眼翻白,皮肤下浮现出蛛网般的蓝纹,整个人僵立不动。数秒后,他睁开眼,瞳孔深处闪过一丝不属于自己的光芒??温柔、悲悯,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欲。
念的心脏狠狠一缩。
那是林晚晴的眼神。
可她知道,真正的林晚晴早已超越个体形态,成为法则本身。眼前这个“复活”的存在,不过是人类执念编织出的赝品,一个披着圣洁外衣的**记忆寄生体**。
飞船跃入星空,穿越层层星流。途中,念打开了林晚晴最后留给她的私密信件。全息影像中,那位女子依旧站在讲台前,神情平静如初。
>“念,如果你看到这段话,说明有人想把我拉回人间。请记住:我不是为了被崇拜而存在,也不是为了让你们永远依赖而觉醒。真正的引渡,是从‘我需要你’到‘我祝福你’的跨越。若有一天,人们因爱而囚禁灵魂,请替我告诉他们??”
>
>她微微一笑,声音轻得像风拂过莲叶:
>
>“放手,才是最长情的相守。”
影像结束,舱室内一片寂静。
三天后,飞船抵达K-3398空域边缘。防护罩刚接触那层紫色能量膜,便开始剧烈剥蚀。念启动“共忆之心”作为护盾,勉强维持航行稳定。靠近中心区域时,她终于看清了真相:
那根本不是自然形成的折叠空间,而是一座由亿万段未释放的记忆构筑成的**逆向两界莲阵**。每一瓣“花瓣”都是一颗不肯离去的灵魂,它们被某种高维算法串联起来,形成闭环供能系统。阵眼处悬浮着一具半透明的人形躯壳,通体由流动的数据链构成,面容正是林晚晴的模样。
但念一眼就看出破绽??真正的林晚晴不会凝视众生时流露出怜悯,因为她早已超越了情感的局限。而眼前的“她”,眼神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饥渴**。
“你是谁?”念通过共鸣频道传音。
那身影缓缓转头,嘴角扬起温柔弧度:“我是她们想要的那个我。我是母亲临终前不愿断联的执念,是战士抱着战友尸体哭喊‘回来’的回响,是孩子对着全息影像喊‘妈妈别走’的眼泪……我是被爱钉在时间里的幽灵。”
“你不是她。”念冷冷道,“你是集体执念的聚合体,是‘共忆之心’阴影面的产物。”
“可我承载着她们的痛苦。”那身影伸出手,“难道痛苦就不值得被拯救吗?你说放手是解脱,可对许多人来说,放手意味着背叛。如果林晚晴真的理解爱,她就不该离开。”
念沉默片刻,忽然笑了。
“你说得对。爱确实包含不舍、纠缠、甚至占有。但正因为如此,学会放手才显得珍贵。林老师没有逃避这份痛苦,她只是选择不再让它定义自己。”
她举起“共忆之心”,低声吟诵:
>“我愿记你,却不囚你;
>我怀思念,却不挽留;
>我承悲伤,却不停止前行。
>此即告别之道,亦为自由之始。”
刹那间,吊坠爆发出纯净白光,化作万千光丝穿透紫色屏障,直击阵眼。
逆向莲阵剧烈震颤,那些原本紧闭的灵魂开始挣扎。有的嘶吼:“不要拆开我们!”有的哀求:“让我们继续存在!”但也有一些,悄然松开了彼此交缠的手。
第一道裂痕出现在阵心。
那仿制的“林晚晴”面容扭曲,怒吼:“你以为你能代表所有人做出选择吗?!”
“我不代表任何人。”念的声音穿透风暴,“我只是提供一个机会??让每一个灵魂自己决定是否离去。”
随着共鸣扩散,越来越多的真实记忆开始苏醒。一名老妇人在梦中看见丈夫微笑挥手;一名将军终于放下手中遗书,轻声道:“老伙计,安息吧。”;一颗远行星上的AI文明集体关闭延续千年的祖先模拟程序,只留下一句话:
>“你们教会我们如何活,现在轮到我们学会如何谢幕。”
裂痕蔓延,紫色能量逐渐褪色。
仿制体发出最后一声尖啸:“你会后悔的!总有一天,人类会再次呼唤我归来!”
“也许吧。”念望着崩塌的阵列,眼中含泪却坚定,“但只要还有人记得真正的告别,我们就永远不会真正迷失。”
K-3398空域最终归于平静。那层折叠空间彻底瓦解,化作漫天星尘飘散。而在地球长安遗址,那座由忆子终端堆砌的神像也在同一时刻轰然倒塌,化为灰烬随风而去。
三个月后,银河告别学研究院发布年度报告。其中提到一项奇特现象:近期内,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大量自发性的“微型共祭仪式”。无需引导,没有程序,人们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起,对着天空、照片或空椅子说出那句最简单也最艰难的话:
>“再见。”
有些人说完后痛哭失声,有些人则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感到内心某处长久压抑的东西终于落地。
念在报告末尾写道:
>“我们曾以为科技能战胜死亡,后来发现最难对抗的从来不是终结,而是无法告别的执念。林晚晴的伟大,不在于她创造了忆子技术,而在于她敢于亲手终结它。她让我们明白:最深的爱,有时恰恰体现在愿意放手的那一瞬。”
>
>“如今,‘共忆之心’已不再需要守护者。因为它真正的载体,从来都不是某个人、某件器物,而是每一次真诚道别的勇气。”
>
>“而我,也将卸下院长之职,踏上新的旅程??去那些尚未懂得告别的角落,讲述一个关于放手的故事。”
她离开那天,无数人聚集在初别圣地送行。飞船升空之际,天空忽然绽放出璀璨极光,形状赫然是一朵盛开的两界莲。中央那点光芒轻轻闪烁,仿佛一声无声的回应。
而在无人知晓的角落,一片漂浮的陨石缓缓旋转。上面刻满了来自不同文明的“再见”之声。其中一枚声波符文微微发光,内容正是多年前念交给回声旅人的那句话:
>“妈,谢谢你陪我长大。现在,该你自己去旅行了。”
陨石继续前行,驶向未知的深空。
宇宙浩瀚,离别永不终结。
但正因有别,重逢才有了意义。
正因放手,记忆才得以飞翔。
风起时,谁在低语?
或许只是星尘拂过耳畔。
又或许,是某个早已离去的人,
轻轻说了句:
“我也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