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剑荡燕云 > 第七十三章 人生世事如棋局

剑荡燕云 第七十三章 人生世事如棋局

簡繁轉換
作者:洋洋哥哥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26 13:34:50 来源:源1

成都,蜀王府。

王府后院的宫殿内,蜀王李顺搂着爱妃洛兰的纤纤细腰,张开嘴,接着洛兰递过来的果品。期间孟浪淫笑、放浪形骸自不必多言。

洛兰娇羞的嗔道:“王上饶了奴家吧,奴家听说有大臣把奴家比作杨玉环,说是祸水红颜,祸国误君,若不及时醒悟,王上也有可能重蹈唐明皇的覆辙。奴家可不想让王上背上骂名,还请王上远离奴家,以正视听。”

说完,洛兰便挣脱了李顺的怀抱,杏眼含泪,面色悲戚。一副楚楚可人的样子更惹人怜爱。

李顺听完则哈哈一笑把洛兰复又搂进怀里安慰了一会儿,然后冷哼一声,开口说道:“那些老东西食古不化,天天以圣人的标准盯着寡人,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东西。就拿那楚离寒来说吧,整天一副忧国忧民、痛心疾首的样子,其实背地里不也是接连纳了几房小妾?这么一把老骨头也不怕散了架。爱妃不必担心,朝堂上的斗争不问对错,只论成败。只要寡人派出的大军拿下梓州,再挥师北上拿下剑门关,那所有的流言蜚语便不会再有了。”

李顺说的没错,人生世事如棋局,举手无回大丈夫。世间之事多是只看成败,不问对错。你成功了,前面自然是鲜花载道、万人歌颂,若是失败了,各种抹黑与打压自然会接踵而来。商纣王是如此,隋炀帝更是如此。但无论是鲜花载道还是风雪迷途,人都只能勇往直前,因为没有回头路。

成都府以东几百里之外,前不久刚刚被蜀王李顺任命的征东大将军相贵,率领的二十多万义军士卒,正在向梓州方向而去。浩浩荡荡的队伍宛如一条长龙,在蜀东的大路上前行着。

一路上行军,经过的十数个州县,相贵都命军队进城洗劫,给出的理由是这些州县与梓州暗通款曲,要在大军进攻梓州时在大军后方袭扰。

其实明眼人都已看出,这些州县中,忠于大宋朝廷的一些人早在义军东来之前,便已逃去了梓州,留在州县里的人,大都已是逃无可逃或是认命投降义军的人,哪还敢在义军后方袭扰捣乱。

相贵之所以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大蜀国初立,义军士兵没有军饷,为了维护军心士气,相贵只得允许士兵在沿途州县洗劫财物,充作军饷,此行径类似于辽国士兵的“打草谷”。二来也是以此决心来震慑梓州的守军,表明自己攻取梓州的决绝之意。

相贵虽然领兵打仗的能力不如张余、王鸬鹚等人,但是对局势的把握与调整,还有对上意的揣测,是其他人不能比拟的。

大军经过十几日的跋山涉水艰难行军,终于来到了梓州地界。在选好了驻军之地安营扎寨之后,相贵派出斥候探马,四处打探梓州的地形与城墙防务。同时派出士兵征调附近大量百姓前来伐木做云梯与攻城器械。

诸事准备妥当之后,相贵召集军队将领来中军大帐军议。确定好对梓州城西、北、南三面围城之策。独留东门,也是为了瓦解守军的决心和意志,“围三缺一”乃是攻城常用之计,也是非常实用的招数。安排好攻城次序及诸多事情之后,便让诸将前去准备,次日发动攻城。

黑云压城城欲摧,梓州城内,面对城外二十多万大军的三面围城,城内守军自然是不敢怠慢,但是众人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慌乱,这是因为他们的知州是张雍。

张雍是大宋端拱二年的进士,淳化元年出任梓州知州,如今已经快四年了。张雍是一个政治嗅觉十分敏感的官员,早在王小波起义前的淳化三年,西川大旱,灾民遍地之时,张雍就已经察觉到流民带来的隐患,以及处理不好这种隐患会带来的危险。

梓州是蜀地仅次于成都的大城,相对于其他州府要更加繁华富裕一些,很多西川的灾民在进成都城无望之后,便奔向梓州城。

面对这些身无一物的灾民,张雍并没有像成都的官员一样紧闭城门不让他们进来,而是打开城门让灾民进得城来,除了号召城中乡绅官吏捐粮施粥之外,同时安排这些灾民进入一些作坊做工和开垦荒地。使得这些灾民有了一线生机,大大减轻了灾民与城内百姓的矛盾。

梓州府的善政,使得更多的灾民蜂拥而来,张雍便把这些灾民加以区分,身强体壮者或是编入军中为卒,或是组建民夫队开渠引水、修筑城墙。

张雍的这些举措在当时看来并没有什么出奇的,但是在如今看来,当真是未雨绸缪、目光长远的一步棋。果然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纵是如此的精心筹划与布局,面对城外二十多万大军,张雍也是感到巨大的压力。他每天都奔波于统筹各地援兵与粮草器械。

张雍此人长于政事而短于军事。军事上,有成都逃出来的西川巡检使卢斌等将领的指挥,也自然是大大减轻了张雍的压力。

卢斌在成都守城之时战败而逃,固然有“保存有生力量牵制敌人”的借口开脱,但如今他自然更晓得,如果此次梓州再被义军攻破,那么无论什么样的借口都不可能保住性命了,他唯有拼死一战才能获得一线生机。

第二日清晨,十一月的天气已经寒意袭人。梓州城西十里外,义军大阵缓缓的向梓州西城墙压过去。

梓州西城头上,守城士卒在来来回回的搬运弓矢与石头,等待着血腥的到来。望着城下慢慢由远而近的黑压压的军阵,守城士卒都紧张的嘴角发干,不断的大喘着气,缓解着压力。

身披甲胄,头戴将盔的卢斌持刀走在城头的甬道上,身后跟着一群将官。卢斌在几面城墙巡视过后来到义军主攻一个西城墙,不断的给士兵们鼓舞士气,同时严令赏罚,稳定军心。

城下义军的中军大阵之中,相贵在一群亲兵的护卫之下,纵马向前来,观察着梓州的防务,同时指挥着攻城队伍的方向。原本这些都是手下大将的事情,如今相贵却要亲自指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并非是相贵擅权专横、越俎代庖,而是因为这次东征梓州,蜀王李顺为了打压老臣们的势力,在军中并没有安排老臣们的军中势力,而是清一色的提拔的新人。

提拔新人虽然遏制了老臣子们的势力进一步膨胀,但新人军事指挥能力的缺点,也在战场上被进一步放大。不得已,相贵只得亲自率领将官前来指挥攻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