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 分卷阅读167

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分卷阅读167

簡繁轉換
作者:钟离昧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26 13:44:54 来源:源1

张夫人留下对牌离去后,史太君脸色有些不好,对心腹赖嬷嬷说:“我这个大儿媳呀,不愧是大家出身的,真是一点亏都不肯吃。”

——她这分明是看不上王氏,连“识人不明”的名头都不想担。

事实证明,张氏的未雨绸缪并非杞人忧天。

张氏出身清流世家,父兄都是文官中的魁首。王氏却只是工部六品主事的太太,身上连个敕命都没有。

妯娌两个的社交圈子不说天差地别,也是毫不相干。

王夫人一开始手忙脚乱,后面也没长进多少。

主要是王家的女儿不读书,张夫人嫁过来之后带进来的那些人脉,都是颇通诗书礼仪的。

说句不好听的,人家当面骂她,她都听不懂,更别说和人正常交往了。

一来二去的,王夫人也烦了,干脆就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多方拉拢贾家和王家的世交,也就是勋贵武官人家。对于那些文官,人家看不上她,她也不去拿热脸贴冷屁股。

林如海是文官,不管贾敏出身如何,为了丈夫和女儿的前程,她入京之后需要积极交往的,也得是文官清流人家。

史太君也知道如今的贾家暂且不能对女儿有所助益,也就干脆没提带女儿认人的事。

又过了半个月,从内阁传出圣人旨意,除林如海礼部左侍郎之职。过了年之后,又有旨意降下,命林如海兼任翰林院侍讲学士,逢三逢五入文华殿为太子启蒙讲书。

当今太子讳周,年方四岁,和晋王府的怀嘉郡主同岁,比他的女儿林黛玉大了一岁。

太子徒周入学,也就意味着和他同岁的堂姐徒佩瑶也到了入学的年纪。林黛玉虽然才四岁,但也得承担起伴读的责任,跟着佩瑶进宫,每五天才能回家一次。

四岁的孩子过于年幼了,哪怕黛玉再怎么聪慧懂事,也难免思念父母。

休沐的时候,佩瑶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瑶光入宫时又当闲话说给了太后和皇后,圣人又从皇后那里听了一耳朵。

许是为了给文臣施恩,圣人大手一挥,干脆就让林如海逢二的时候也给公主、郡主们讲学,好让他们父女能够相见。

对此,林如海自然是感恩戴德,不但办差越发用心,对皇子、公主们也是倾囊相授。

跟着林如海学了两个月,佩瑜就听从母亲的吩咐,开始试探着找林如海请教一些官场上的事。

当时林如海也没想那么多,只以为是小姑娘们好奇,就推最为活泼大胆的怀懿郡主来问。

他随口讲了些浅显的,意在让这些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小姑娘们知道人心险恶,日后莫要轻信于人。

但佩瑜自然不会满足于此,已经入学了几个公主也不会就此止步。

随着他们请教的问题越发深入,林如海意识到:只怕是圣人让他们入尚书房的恩典,养大了这些皇室贵女的野心。

这种事情他可不敢擅做主张,只好当时搪塞了过去,事后面见圣人时,隐晦地说了出来。

他心里暗暗叹息:皇子争权都会被圣人忌讳,更何况是公主和郡主?只怕今日过后,公主们入上书房读书的特权,就要被取消了。

其实他挺能理解圣人的心思。

圣人好歹还有一个儿子,他膝下却真的只有林黛玉一个女儿,只好把女儿充作男儿教养,聊以蔚怀罢了。

但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让自己的女儿将来也能像儿子一样入朝为官。

想来圣人也是这个心思。

却不想,得了他的禀报之后,圣人却没有如他想象中的一般动怒,甚至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着他。

林如海背上一寒,迅速意识到,恐怕自己是误会了什么。

正在他思索之时,就听见圣人悠悠道:“林卿忠贞,朕早已知晓。却没想到,卿是如此的奉公守法,真就半点骨肉私情都不念。”

骨肉私情?

他父母都已仙逝,现有的族人也都出了五服,能和他称得上“骨肉私情”的,除了女儿林黛玉,再也不做他想。

圣人为何要说这些?为何要在这个时候说这些?

虽然听圣人的语气,好像并未动怒,他却不会傻乎乎地以为圣人是在夸奖自己。

语气虽然平常,可话里话外的意思,分明是在嘲讽他过犹不及。

难不成……

一个从不敢想的念头忽然闯入脑中,林如海猛然一惊,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却原来,养大皇室贵女的心,就是圣人的本意。

那么,他的女儿作为郡主的伴读,之后岂不是也有机会入朝为官?

这……这……牝鸡司晨,当真荒唐!

可是,他只有这一个女儿,一直苦闷于衣钵无人可以继承。面对这样的诱惑,怎么可能不心动呢?

见他陷入了挣扎之中,圣人笑了笑,摆手道:“林卿今日怕是无心政务,就先回家去休息吧。”

林如海浑浑噩噩地退了出去,回

家之后便闭门谢客,除了妻子贾敏之外,谁也不见。

没人知道他想了些什么,只是当月十二入宫为公主们讲学时,他主动说起了官场禁忌和一切不为外人道的潜规则。

佩瑜和长平公主对视了一眼,笑得意味深长。

=====

再说贾敏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入京之后又为了丈夫和女儿多方奔波联络,更是加重了病情。

林家相熟的大夫都在扬州,常去贾家的王太医诊治过后束手无策,向林家推荐了荣安堂。

“荣安堂?”

林如海夫妇也听过这个名头,就在他们去年入京时,扬州也开了一家荣安堂。

只不过那边刚开张,林家就包船入京了。再则像他们这样的人,都有相熟可靠的大夫,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找外面的人。

w?a?n?g?址?F?a?b?u?Y?e?ǐ????ǔ???ε?n?②?0????⑤?﹒??????

特别是像贾敏这样的女眷,请大夫时更是慎之又慎。

“荣安堂的大夫或许不是顶级的,但对于治疗妇人病症,全天下没有人比他们更厉害。”

王太医医者仁心,并不因同行相轻,就眼睁睁地看着贾敏去死。

他知道林家大姑娘是怀嘉郡主的伴读,便又加了一句:“京城荣安堂占据的狗儿街,是晋王府的产业。据说最初的那几位大夫,也都是晋王妃舍了面子请回来的。”

得知是晋王府在后面支持荣安堂,林如海夫妇立刻就放下了大部分的顾虑,决定亲自去请一位大夫来家给贾敏诊治。

第二天一早,他就派人到礼部去请了假,自己则是换了衣裳坐车去了荣安堂。

等到了之后才知道,荣安堂的大夫是不出诊的。但凡要看病的,不管是高门大户还是蓬门小家,都得自己来挂号,自己送病人来。

哪怕林如海亮出来礼部侍郎的身份,对方也不为所动,只是问他要不要挂号预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