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的二姑娘,都进宫去陪甄妃娘娘了。”
瑶光道:“已经听说了。你如今能正常出门,不就是因为他们俩已经被选中了吗?”
玉微嘻嘻一笑,却又叹了一声,露出了兔死狐悲之色。
“大姐你说,他们两家是何必呢?当今圣人对这些勋贵们还算恩遇,他们两家不好生教导子弟,却把女儿往那深宫里送。
那两个姑娘我都是见过的,锦乡侯府的三姑娘性情十分温婉坚韧,安阳伯府的二姑娘虽争强好胜,却也没什么坏心思。
若是嫁到门当户对的人家,我觉得他们俩都能把日子过好的。如今被父兄亲手送进宫里去,又不是正经选秀进去的,还不知道要怎么熬日子呢。”
正因为玉微和他们熟识,得知此事之后才更有感触。
W?a?n?g?址?F?a?布?Y?e????????????n????0????⑤???c????
瑶光忽然意识到:玉微是真的长大了。
虽然在她面前还是个嘻嘻哈哈的小姑娘,其实该懂的心里都懂,该明白的也都明白了。
瑶光叹了口气,温柔地把妹妹搂进了怀里,语重心长道:“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打算,别人家的事咱们也管不了。
不过,既然是甄妃联络了他们,让他们把女儿送进宫去的,在宫里自然要照料他们。如若不然,就是得罪了大半勋贵。”
玉微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说:“但愿如此吧。”
但姐妹二人心里都明白,这两位姑娘在宫里纵然有甄妃照料,却也很难爬上高位了。
不过,两位姑娘成功承宠之后,有心做皇亲国戚的勋贵之家都振奋了起来。
人一旦执迷起来,就会下意识忽略坏处,一心只看见好处。
就比如锦乡侯的姑娘只得了个贵人分位,安阳伯家的更是只封了个常在。且圣人宠幸了两三次之后,就把人抛到了脑后。
他们不会觉得是圣人有意压着,只会在心中不屑,觉得是那两位姑娘没本事,不能笼络住圣人。
但凡有一个怀了龙种,坐上一宫主位岂非是指日可待?
从前是没人想到这一头,如今既然有人先走了这条路,那些有益的勋贵们,就开始着意培养自家的女儿,把他们往宫妃的路子上教养。
新进宫的两个勋贵之女没坐上一宫主位,倒是生了十二皇子的兰贵人,还有生了十四皇子的申贵人都成了嫔位。
嫔位之上为一宫主位,做了一宫主位后,就有资格接见外命妇了。
瑶光念着从前的交情,在申睿册封礼过后,就约着陈思一起进宫探望她。
两人先去坤宁宫拜见了皇后,向皇后说明了要去探望昭嫔申氏。
因申睿入宫之后就极为安分,对高位嫔妃恭敬,对分位比她低的也十分友善,上官皇后对她的印象极好。
听瑶光说他们要去拜见昭嫔,皇后立刻就同意了:“你们是一同选秀的交情,如今她好不容易熬出头来了,于情于理是该去看看。昭嫔住在玉溪宫,就在坤宁宫后头,去吧。”
瑶光笑嘻嘻道:“多谢母后。瑜儿就留在您这里了,等儿臣陪昭嫔娘娘说完话,还是要回母后这里来的,您可不能嫌我烦。”
上官皇后佯装恼怒,哼道:“嫌你烦你就不来了?本宫算是看出来了,你们两口子呀,是如出一辙的厚脸皮,咱们瑜儿可别学了去。”
她把孙女抱在怀里,赶苍蝇似地挥挥手:“快走,快走,省得教坏了本宫的孙女。”
瑶光唉声叹气道:“唉~我就知道,母后是个喜新厌旧的。如今有了更可爱的小孙女,我这个儿媳妇就要退一舍之地了。陈妹妹,咱们还是快走吧,省得再留下去,碍了皇后娘娘的眼。”
一席话逗得众人都大笑了起来,崔姑姑笑道:“王妃娘娘还是快走吧,您把皇后娘娘逗得肚子疼,到头来劳累的还是下官和底下的奴婢。”
“哎哟,又碍人眼了。陈妹妹,快走,快走!”瑶光直接拉着陈思就走,陈思要行礼告退都没空,满脸无措地被她拉了出去。
“傅姐姐,咱们就这样出来了,皇后娘娘不会怪罪吧?”陈思忐忑地问。
瑶光笑道:“放心吧,母后没那么小气。走,咱们去看看申姐姐。”
一入宫门深似海,虽然瑶光经常入宫给皇后请安,但因为申睿的分位不够,她就算有心也不能单独探望,只是偶尔在宫宴上,两人能对个眼神。
得知他们要来,申睿也很激动,忙叫人把好茶好点心都摆出来,又吩咐人去库房,把圣人赏的好东西收拾出来准备做赏赐。
听到太监通报说人到了,申睿忙不迭地说:“快,快请进来。”
她又叮嘱怀里的十四皇子:“梧儿,记住母妃方才跟你说的了吗?”
十四皇子徒景梧,比佩瑜要大两个月,说话也比佩瑜更清楚些。
他重重点了点头,把母妃方才的话重复了一遍:“等会儿进来的两位是母妃的故友,梧儿要喊八嫂和堂嫂。”
“对,梧儿真乖!”
第89章昭嫔投诚“给昭母妃请安……
“给昭母妃请安。”
“拜见昭嫔娘娘。”
不等两人拜下去,申睿便抬手虚扶:“快起来,快起来,不必多礼。”
两人坚持行完礼起身,瑶光笑道:“礼不可废。更何况,我们是来恭贺姐姐封嫔之喜的,自然要好好拜一拜嫔主娘娘,好
让娘娘日后替我们撑腰呀。”
申睿被她逗笑了,一边给他们赐座,一边嗔道:“傅妹妹还是这么促狭,可见晋王殿下对你体贴,没叫你受过委屈。”
面对这样的调侃,瑶光落落大方,半点羞涩躲闪之意都没有,反而得意道:“那是,我和八郎乃是母后钦点的好姻缘。”
这回陈思也绷不住笑了,三人笑作一团。
宫娥送了上好的碧螺春来,还有宫里最时兴的茶点。
等两人喝了茶,申睿才感慨道:“咱们一起选秀的日子犹在眼前,转眼之间就都有了孩子了。哎,对了,孩子们怎么没来?”
瑶光道:“母后想念孙女,把瑜儿留下了。”
陈思也道:“我们家大嫂一直不开怀,就明儿一个孩子,伯母和大嫂都疼得厉害,一刻也离不开。”
自她被诊出有孕之后,大嫂刘氏似乎是对产育之事死心了,亲自做主给丈夫纳了两个良家女作妾。
可直到陈思的长子徒明出生,大房也依旧没传出喜讯。
信王府虽没为此找大夫,家中上下却隐隐约约都明白,问题多半是出在世子徒尧臣身上了。
徒尧臣低落了一段时间,和妻子商议,趁两个妾室还年轻,添了一份嫁妆把两人送回家去了。
两个妾室也知道留在这里没前途,对此非常配合,带着自己原本的嫁妆,拿着信王府额外给的一份,欢欢喜喜地归家去了。
也是自那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