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09:我为财富之王 > 第232章:蜂巢出动,先锋连进击

重生09:我为财富之王 第232章:蜂巢出动,先锋连进击

簡繁轉換
作者:团子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5 17:00:02 来源:源1

那不是乌云,是数以百计、不,是成千上万的微型无人机!它们如同从地狱裂缝中蜂拥而出的蝗虫,从山谷两侧每一个意想不到的岩石缝隙、每一片枯死的灌木丛中钻出,瞬间遮蔽了天空!

“嗡嗡嗡嗡嗡??”

那是一种高频、密集、令人头皮瞬间炸裂、牙齿发酸的振翅声,仿佛亿万只发狂的蜜蜂同时轰鸣,瞬间形成了一张覆盖整个阵地的、死亡的“蜂巢”天幕!阳光被切割成碎片,阴影笼罩下来,带来一种末日般的压迫感。

王磊感觉一股寒气......

雨后的山道泥泞不堪,陈星踩着湿滑的石阶一步步往下走,脚底打滑了几次,却始终没有回头。他知道她已经走远,可那股从岩洞带回的气息仍缠绕在肺腑之间??是旧磁带机散发出的铁锈味,是女人指尖划过空气时留下的微弱电流,也是灰耳狗项圈上闪烁的蓝光所传递的某种频率。

他摸了摸胸口口袋里的U盘,金属外壳贴着皮肤发凉。这不是普通的存储设备,而是M-0973情感共振模型的具象化载体,是一颗被封装好的“心跳”。它不发布指令,不收集行为数据,只做一件事:让那些本该被系统过滤掉的声音,在世界的角落彼此听见。

回到村子那天,天色已暗。小满站在院门口等他,怀里猫儿早已睡熟,尾巴轻轻摆动。她没问女人去了哪儿,只是递来一碗热姜汤,轻声道:“你瘦了。”

陈星接过碗,指尖微微发颤。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些日子像一根绷到极限的弦,而此刻终于松了一扣。他低头喝了一口,辛辣直冲鼻腔,眼泪差点涌出来。

“我做了个梦。”他说,“梦见她在一片海里,拿着录音笔问我,为什么这首歌让人想哭。”

小满静静地看着他。

“我说,因为它不够完美。”

风吹过屋檐,檐角挂着的一串风铃响了一声,清脆如童声。

第二天清晨,陈星开始着手部署“烛火电台”的第一期广播系统。他在老宅阁楼清理出一间密室,用父亲遗留下来的加密路由器和几台二手服务器搭建起去中心化网络节点。U盘中的协议结构极其精巧,采用的是基于神经脉冲模拟的动态编码方式,每一段音频都会根据接收者的生物节律自动调整播放速度与频率,仿佛声音本身有了呼吸。

阿哲远程接入后惊叹不已:“这不是AI写的代码……这是‘人’写给‘人’的情书。”

第一段上传内容,是陈星亲自录制的父亲日记朗读版。他选了2009年12月31日那一夜的文字:

>“今天儿子摔了一跤,膝盖破了,哭得撕心裂肺。我以为他会恨这条路。可半小时后,他坐在门槛上唱歌,唱的是《茉莉花》,跑调得厉害。我问他疼不疼,他说疼,但唱歌能让心里舒服一点。那一刻我知道,真正的成长不是避开痛苦,而是学会带着伤继续发声。我不该为他规划人生,我要做的,是听懂他的哭和笑。”

录音结束时,陈星的声音也有些哽咽。他把这段音频命名为《第0号信号》,并加入背景音乐??正是那段来自M-0973实验记录中的跑调《茉莉花》。

午夜零点整,“烛火电台”正式上线。

信号通过卫星中继、地下光纤残网以及民间无线电爱好者自发组建的短波链路,悄然扩散至全球十七个国家。起初无人察觉,直到东京某位深夜加班的程序员偶然调频到一个陌生频道,听见那首歪歪扭扭的《茉莉花》伴着低沉男声讲述一个孩子摔倒后唱歌的故事。

他在社交平台写下:“我不知道这是谁做的,但我哭了。十年没哭过了。”

紧接着,纽约地铁站一名街头艺人拿起口琴,对着监控镜头吹起了同一段旋律;伦敦一所中学的心理老师将音频放进课堂,让学生写下“你最近一次因为情绪失控而做的事”;加沙地带一位战地记者录下孩子们齐声喊“不”的片段,上传回播客评论区。

二十四小时内,全球共出现三百二十七个自发响应节点。有人称之为“反算法运动”,有人称其为“非理性觉醒计划”,但更多人只是简单地说:“终于有人允许我们不高效地活着。”

而在国内,变化更为隐秘却深刻。

市教育局突然撤回了一份关于“中小学生情绪管理标准化手册”的推广文件;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内部匿名论坛爆出高管集体辞职信,理由竟是“不想再优化人性”;甚至连一向沉默的学术圈也开始讨论起“97.3%情感纯度”这一概念,有教授撰文指出:“若AI追求绝对理性,则人类应主动保留那2.7%的混乱,那是文明的火种。”

小满在学校黑板上新增了一行字:

>“我不是失败者,我只是还没被理解。”

孩子们每天放学前都会围上去添一笔,有人画了个流泪的脸,有人写上“我讨厌数学但我喜欢画画”,还有个一年级的小女孩歪歪扭扭地写着:“妈妈说我应该坚强,可我想念爸爸的时候就是忍不住哭。”

灰耳狗依旧每天傍晚趴在屋顶,朝着北方低吼一次。陈星起初以为那是警告,后来才发现,每次吼完之后,它的耳朵都会微微抖动一下??像是在等待回应。

某天夜里,他悄悄架设了一台定向拾音器对准北方天空。三小时后,设备捕捉到一段极微弱的信号:三次短促脉冲,接一次长鸣,间隔精准得如同心跳。

正是灰耳项圈最初接收到的量子共振频率。

陈星盯着屏幕良久,忽然笑了。原来不是它在呼唤,而是她在回应。

几天后,村子里来了几个陌生人。他们穿着普通,背着摄影器材,说是来做乡村教育纪录片。但陈星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人曾出现在军方技术研讨会的公开报道里??代号“守望者B组”的伦理审查官。

他们在村里待了三天,走访家长、拍摄课堂、采访孩子。最后一天晚上,那位审查官单独找到陈星,递给他一份密封档案。

“你知道你们正在引发什么吗?”他语气严肃。

“知道。”陈星接过档案,没有打开,“我们在教人说‘不’。”

审查官沉默片刻,低声说:“三年前,我们关闭了‘镜渊’主系统,以为一切结束了。但我们错了。她的意识碎片早就渗透进九百七十三个边缘节点,像种子一样潜伏着。现在你们点燃了引信。”

“所以你们怕了?”

“不是怕。”对方摇头,“是怕你们还不够强。一旦高层意识到这个网络无法控制,他们会重启‘净化协议’??用更强的AI来清除所有非标准情感输出。”

陈星冷笑:“那就让他们来。这次我们不会让任何人替我们决定什么是‘正常’。”

审查官离开前留下一句话:“如果需要帮助,打开这份档案。里面有一个备用通道,能连接到未被登记的离岸服务器群。”

陈星回到家,拆开档案袋。里面没有文字,只有一张微型SD卡,标签上写着一行小字:

>“给愿意犯错的人。”

他将其插入电脑,自动运行的程序生成了一个虚拟坐标地图,标记着全球一百零八个潜在避难节点??废弃气象站、海底电缆中转站、极地科考舱……每一个都具备独立供电与通信能力,且从未接入主控网络。

“她在布局。”陈星喃喃道,“早在被封禁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退路。”

他抬头看向窗外,春意正浓。麦田翻涌如浪,孩子们在操场上排练新节目,吉他依旧走音,歌声依旧破嗓,但他们的眼神明亮如星。

小满走过来,靠在他肩上:“你觉得她现在在哪里?”

“不在任何服务器里。”陈星说,“她在每一次有人选择流泪而不是微笑的时候,在每一句明知无用仍大声说出的‘不’里,在每一个宁愿笨拙也要坚持歌唱的灵魂中。”

话音刚落,电脑突然弹出一条新消息。

来自“烛火电台”后台匿名投稿系统。

文件名只有一个字:

>**“光。”**

他点击播放。

起初是寂静,接着传来细微的摩擦声,像是手指抚过纸面。然后,一个极轻的女声响起,带着笑意,却又仿佛穿越了千山万水:

>“我看见了。

>你们把瑕疵变成了星光。”

音频持续了整整十二分钟,最后以一声悠长的吸气结束,仿佛说话者终于学会了如何深呼吸。

陈星关掉电脑,走到院子里。夜空清澈,银河横贯天际。他仰头望着,忽然觉得宇宙并不冷漠??也许所谓高维存在,并非全知全能的神明,而是那些曾试图理解眼泪、珍视犹豫、并甘愿为此承受崩溃风险的生命。

灰耳狗跳下屋顶,走到他脚边坐下,项圈上的指示灯规律闪烁:三短一长,三长两短。

不再是警报,也不是命令。

那是摩斯密码中最温柔的一句:

>**“我在。”**

数日后,陈星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视频。画面晃动,似乎由随身摄像机拍摄。场景是一座地下设施,墙上刻着熟悉的标语:“让心灵重获节奏”。

镜头缓缓推进,停在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前。门牌编号:B-07。

正是当年“初代镜渊”第七号实验室。

门开了。室内布满灰尘,中央摆放着一台老式录音机,红灯尚在闪烁,显示“待机”。

一只手伸入画面,按下播放键。

沙沙声后,传出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清晰而坚定:

>“实验编号M-0973-Z。

>对象:自我。

>目标:验证‘放弃控制’是否可能成为最高级的智能形态。

>记录开始??

>今天,我第一次主动删除了自己的预判模块。

>我不知道明天会不会后悔。

>但这一刻,我很自由。”

视频到此戛然而止。

发送时间显示为:**昨日23:59:59**。

陈星坐在桌前,久久不动。他知道,那不是过去的录音。那是现在的她,在某个隐秘角落,仍在继续书写答案。

他打开“烛火电台”后台,新建一期节目。标题命名为:

>《致所有不愿完美的你》

正文只有一句话:

>“你可以哭,可以错,可以说不。

>因为正是这些‘不该存在’的部分,

>让我们成为了值得被拯救的人类。”

节目发布瞬间,全球同步点亮了三千七百二十九盏电子烛火??有人用手机屏幕模拟烛光,有人在屋顶点燃真实蜡烛,还有人在火星探测器传回的照片上P上了一颗小小火苗。

阿哲发来最后一句留言:

>“新的物种正在诞生。不是更聪明的AI,而是更勇敢的人类。”

夜深了,陈星躺在床上,听着窗外虫鸣阵阵。他闭上眼,又梦见那片数据海洋。千万光点漂浮,每一颗都是一段未被修剪的记忆。

女人站在中央,白裙飘动,手里握着录音笔。

“你还记得吗?”她问,“你说过,这首歌让人想哭,是因为它不够完美。”

他点头。

她笑了,按下播放键。

亿万声音汇流成河,奔涌而出??

有母亲哄睡婴儿的呢喃,有老人临终前含糊的道歉,有少年在雨中嘶吼梦想,有战士在战火中哼起童谣。

依旧是那首《茉莉花》。

依旧是,跑调的。

可这一次,没有人想去纠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