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我真没想当王爷啊 > 第251章 京里二三事

我真没想当王爷啊 第251章 京里二三事

簡繁轉換
作者:溜达的长刀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6-19 01:27:30 来源:源1

第251章京里二三事(第1/2页)

笑闹完一阵后,

锦书恭恭敬敬地把杨曼迎了上自己华丽的马车。

公主的座驾自然宽敞,几个年轻人一起坐进去根本没有问题。

“好漂亮的衣服,当真不愧是宫里的侍卫,确实英武。”

杨曼看着护卫在马车周围飒爽的绣春卫们,不禁赞叹道。

此言一出,几个小家伙们都抿嘴笑了起来。

“怎么,我说的可是哪里有些不对?”

杨曼满眼疑惑道。

锦书先是看了赵清遥一眼,随后笑着道:

“伯母,这是老二派来接您的绣春卫,是他的亲卫。

宫里的侍卫们,被撵到后面去了。”

“老二的亲卫?”

杨曼愣了一下,捂着嘴笑了起来。

“这小子,我来京城一趟,他不亲自从江南来迎我,只派亲卫过来,这就想把我打发了?且看他回来我如何整治他。”

前来迎接的车队,与前来护送定北王妃的一千天狼骑一同,没有直接进城,反而向皇陵行去。

皇陵旁,便是定北王陵。

越靠近皇陵,马车内的交谈声便慢慢低了下来,直至消失。

终于,马车停在了山下。

天狼骑迅速沿途开始布防,绣春卫们,则贴身保护着几人。

他们开始上山。

大宁文德皇后的墓碑,就在山顶。

上山的台阶上,几人的表情变得肃穆,几个年轻人们都猜到了定北王妃要做的事情。

山路旁,树木茂盛,郁郁葱葱。

终于,他们来到了山顶。

这座峰上,被匠人们修的极为平整,皆有青石铺上了一条宽阔的道路。

天地辽阔,万里无云,清风环绕在山顶。

大路两旁,石柱林立,有蟠龙盘旋其上。

在道路的尽头,立着一块高大的墓碑。

大宁文德皇后墓。

守墓的侍卫和老太监得到了通知,并未上前打扰几人。

定北王妃看着那座碑,

呼了口气,

上前走去。

一旁的侍女捧着香和贡品,跟在身后。

赵清遥咬了咬嘴唇,

手,摸上了腰间挂着的那枚玉佩。

那是自己小时候,皇后娘娘送给她的。

赵清遥跟了上去。

锦书几人互相对视一眼,慢慢跟在身后。

终于,定北王妃带着赵清遥,来到了墓碑前。

她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碑文,

眼眶红润的她,

嘴角竟扯出了一丝笑意。

杨曼伸出手,摸上了石碑。

她知道,上面这些碑文,雕刻着皇后的生平与功绩。

这座碑,是用京城百姓自发筹集的银钱铸造的。

毕竟,大宁百姓,谁不爱皇后娘娘呢?

“姐,我带你儿媳妇来看你了。”

高大石碑下,

赵清遥慢慢跪在了蒲团上。

杨曼静静站在这座石碑前。

她穿着一袭黑裙,庄严且肃穆。

赵清遥身着红裙,

娇艳,喜庆。

锦书带着弟弟妹妹们停下了脚步,没有上前。

赵清遥接过侍女点燃的香,插在了香炉上。

“姐,你总说,

皇后娘娘,怎么着都带了个娘字,所以,你就真真正正把天下人当作了你的子民。

你真厉害啊,二十年前宁魏国战,李家老大御驾亲征,你来监国,

还记得你在御道前差点被吾侗刺中的那一刀吗,那是你出宫去慰问城外堆积的流民,才给了他机会。

那些流民,有什么好看的呢,有什么好问的呢,国朝那么乱,你能安定下来已然不容易,战争带来的动乱太多了,你总归是管不过来的。

该死的人,终究会死,这是上天注定的,你……又能救回来多少呢?

你看,就算天下安定了,陛下班师回朝了,老天,又把大灾降下来了。

那年,雪灾、旱灾、洪灾,

还有大灾后的大疫,

又带走了多少人的命?

就凭你节衣缩食,就凭你一顿饭吃两个青菜,就凭你那裙子都短的露脚,你省下来的钱,用来赈灾救人的钱,又有多少呢?

姐,

他们还是死了,

你,

也死了。”

香炉中,烟雾袅袅,摇晃着,

似乎在安抚着杨曼的情绪。

赵清遥转过头,

不知何时,

自己的母亲,已经泪流满面。

“姐,大战又开始了,这座天下,根本没平稳多少年。

百姓,还是会不断的死去,

大灾,还是会接连不断。

这世上,只要有人,动乱就绝对不会结束。

姐,

你现在……

后悔了吗?”

……

祭拜完皇后之后,定北王妃的车队走了,去了隔壁山头,又去祭拜了葬在那里的天狼骑们。

最后,车队缓缓离开了皇陵。

护送定北王妃的一千天狼骑去了京城外大营驻扎,过几天,他们要与押送粮秣的民夫一同前往定北关。

车队缓缓进城,

杨曼没有直接去定北王府,她下令让手下们先把那十几车货物送回府里,

她自己则是带着孩子们去了太傅府。

“儿媳不孝,多年来,无法侍奉父亲膝前,今,向父亲请罪。”

太傅坐在椅子上,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媳妇,抬了抬手:

“闺女,起来吧,在北边这么多年,你也不容易。”

“父亲。”

杨曼又给太傅磕了个头,这才由赵清遥扶起来。

杨曼是老太傅一位已逝老友的女儿,两家早早便结成了姻亲,因此,太傅一直对杨曼如亲闺女般对待。

“太傅,您请先再歇息一会,太后她老人家今日在宫里召开家宴,待会咱们一块进宫。”

锦书在一旁道。

太傅点了点头。

家宴家宴,他赵家身为朝臣,更似家臣。

给太傅请完安,王妃这才回了定北王府。

还好,两地离的并不远,皇帝赐宅时,特意安排在了同一条街上。

“遥儿,这些日子搬来跟娘一起住吧。”

“好啊好啊。”

赵清遥欣然同意。

反正她家多,住哪都一样。

杨曼回京,定北王府自然是提前收拾出来的,她已经许多年没在这里住过了,上次回来时,这里,还是侯府。

母女俩在府里转了一圈,也没发现缺什么东西,这就想回太傅府,带着老大人一块进宫。

“夫人,小姐,有蜀王府的人前来拜访。”

“嗯?”

杨曼颇感兴趣地挑了挑眉毛,看了自家闺女一眼,点了点头道:

“让他进来。”

“是。”

杨曼微笑着坐在主位椅子上,仪态端庄地端着茶杯,等待着客人。

“小人蜀王府管事乔四,拜见夫人、小姐。”

一个青衣眯眯眼的管事走到堂前,二话不说先跪下磕了个头。

尊称的是夫人,而非王妃。

赵清遥无奈地瞪了眼乔四,她与这位跟随李泽岳多年的王府大管家很是熟悉。

杨曼看了眼闺女的神态,知道这是李家小二的自己人。

她抬了抬茶杯,道:“乔管事不必多礼。”

“谢夫人。”

乔四起身。

“乔管事来此,有何事啊?”

“回夫人,我家殿下前些日子来信,得知您快回京了,吩咐小的准备了些家里用的着的东西,让小的送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51章京里二三事(第2/2页)

乔四拱了拱手,道。

杨曼嘴角勾起,道:“何物啊?”

“回夫人,小的这里有一份清单,还请您过目。”

乔四上前,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交给了一旁的侍女。

侍女又递给了杨曼。

“最近京里天气炎热,府里有秘藏的制冰之法,小的今日运来了二百斤冻冰,存入王府地窖中,供夫人随时取用。

若是不够,夫人可随时派人去蜀王府,随时可制。

另外,小的运来了二十架风扇,大小皆有,此乃王府新研究出的商品,还未曾供入商铺,先送来由夫人享用。

另,王府的厨子们最近研究出了几种新菜品、新饮子,如雪糕、酸梅汤、绿豆茶等,皆可解暑清热,配方小的稍后给府上的管事送去。

近日,王府又推出了一款新香水,名为花露,乃是采取艾草、薄荷、金银花等汁液制作而成,有驱蚊止痒,提神清香之用,特来献给夫人。

还有些礼物,皆在清单上。

殿下来信说,夫人好不容易进京一趟,他却无法侍奉身前,心里焦躁不已,只能派我等下人来送些物件,只求夫人在京里能过得舒心些。”

说罢,乔四又是俯身一礼。

杨曼把清单放到一旁,勾着嘴角,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乔四,道:

“乔管事,快给我说,你家殿下的原话是什么?”

“小、小的不敢。”

乔四使劲摇了摇头,连连告罪。

杨曼冷哼一声,秀眉倒竖:

“我就知道那小子没说什么好话,乔管事,

快说,

若不然……我让我家闺女嫁到你王府上后,天天打你棍子。”

“这、这……”

乔四装作一副惊恐的样子,逗的屋内几人直笑。

“那夫人,那小的便说了,您可不能打小的。”

他愁眉苦脸着道:

“殿下信里说,四儿,我那丈母娘这就要回京了,她要是看不见我,等我回去指不定怎么收拾我呢。

你快,家里有什么好东西,都快拿出来给她送过去,她是属貔貅的,看见好东西就高兴,逢年过节不说给我什么东西,我还得年年给她往定州送宝贝,

四儿,替我把她老人家哄好了,比什么都强。”

“扑哧。”

锦书和明婉没忍住,一下笑出声来。

李洛也忍俊不禁地摇了摇头。

“夫人,这可是您让小的说的,您可不能怪小的啊……”

乔四又跪在了地上,装作惶恐道。

“臭小子,敢这么编排我,让他等着吧!”

杨曼气得银牙咬得吱吱响,对着乔四摆了摆手,让他可以滚蛋了。

可谁知,乔四起身后,没有走,反而又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

这次,他的表情认真起来。

“夫人,这是朝廷运往定州的酒精数目清单,请您过目。”

闻言,屋内的笑声停下了,变得安静。

杨曼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她这次深深看了乔四一眼,问道:

“不知乔管事是……”

乔四拱了拱手:“回夫人,由于高度蒸馏酒工艺源于王府,在下一直负责府里这方面的事务。在年前,殿下将成熟的蒸馏技术上交给了朝廷,朝廷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消毒酒精制作。

因此,在下便兼任了工部军器监的官职,一直在负责专供军队的酒精制作事务。

如今,第一批大规模制作出的消毒酒精已然完成,陛下准备由夫人带来的天狼骑沿途护送,送至定州。”

“好,好。”

杨曼深吸一口气,赵山与她讲过,在战场上,这东西不知能救多少普通士卒的性命。

大战已经开始了,他可一直眼巴巴地望着呢。

“乔管事,辛苦了,定州将士们必然……”

“夫人,蜀王府和定北王府,是一家人。”

乔四打断了定北王妃的话,深深一礼,告辞离开。

他没说制作如此数量的酒精需要多少的粮食,他也没说蜀王府在户部供应不起时,府上自己掏了多少银子,乔四只知道,殿下临走前曾说过……

“把家底子掏干,也不能把这玩意给停咯。”

乔四叹息着摇了摇头,

“真让殿下您老人家说准了,真快掏干了啊。”

杨曼,自然是能看见蜀王府的付出的,因为她看见了清单上那庞大的数目。

战争,户部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一个小小的酒精作坊,又能被户部偏袒多少呢?

战争,永远都是吃钱的猛兽,

更多的时候,打仗拼的不是兵强马壮,而是国力。

有那么一家王府,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渐渐地有了富可敌国的趋势。

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怎么可能看不到呢,所以,他就命户部稍稍克扣了一些对军器监酒精作坊的银钱,让那座王府自己去想办法吧。

反正他知道,自家老二是不会停止消毒酒精的生产的,为了大宁的军队,为了定北关的将士们,他不会。

因此,皇帝克扣的心安理得。

至于自家老二在江南拼死拼活的事……可能已经被皇帝选择性遗忘了。

都是为国家效力,我当皇帝,你掏粪……

杨曼摇了摇头,把清单递给了自己女儿。

“这小子……没白疼他。”

赵清遥会意,手一搓,就将清单搓成了粉末。

“时间差不多了,咱们进宫吧。”

杨曼左右看了看,微笑着道。

……

李家家宴摆在了太后的养心殿。

夜晚,华灯初上。

“哎哟,哎哟,奶奶,我肚子疼。”

一个大肚子的宫装女子被一众宫女搀扶着走了进来,一边走还一边叫唤着。

太子走在一边,没搭理自家娘子的装腔作势。

太后靠在软榻上,笑呵呵着道:

“是不是又吃冰瓜了,给你说了少吃些少吃些,都是老二,没事瞎研究什么冰块啊。”

“奶奶,二弟此举,可谓造福万民,你这可说不着他。

哎,奶奶……你看,你还说,你自己不也用着冰壶呢嘛!”

太子妃张绣指着中间那尊冰壶,叫着。

太后撇了撇嘴:“哀家又不是不能吃冰的。”

“奶奶……”

太子妃开始哼哼了。

太后看着她那副精神的样子,这才放下心来。

活蹦乱跳的,怎么着都没事。

孙老神仙怎么还没回来,前些日子说去蜀山一趟,这也快到日子了吧。

太子静静坐在一边,看着身旁的年轻人,问道:“你没事了?”

“大哥……你手下那个叫卢烈的,下手也太狠了……小弟差点以为你要来真的了。”

祁王世子李奉揉着胸口,脸色苍白,虚弱道。

太子笑了笑,道:

“演戏嘛,自然要演全套,用太子左右卫堵住街道,派高手去应付你的护卫,你身旁那个,辽东虎池出来的天才,叫张越是吧,我以为他挺能打呢,就让卢烈上了。

毕竟……武状元嘛,总不能那么轻易败给张越吧。

谁知道,那张越连卢烈三招都没结下,就躺地上了,卢烈把人干趴下了,总不能傻傻地在那站着吧,这演戏,不让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

他们可是去刺杀你的,没办法,卢烈只好真在你胸上给你来上一刀了。”

闻言,祁王世子李奉靠在椅背上,长长叹了口气。

几人正说着话,殿外,又传来一阵喧闹声。

太傅一家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