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权贵巅峰:我居然是世家子弟 > 第1028章 振兴!振兴!

权贵巅峰:我居然是世家子弟 第1028章 振兴!振兴!

簡繁轉換
作者:司勋考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4 02:27:13 来源:源1

第1028章振兴!振兴!(第1/2页)

随后,苏希又对市委组织部部长肖更新说:“肖部长,一定要大力引进人才,要将一大批年轻、没有被官场习气污染、肯干事且有能力的年轻人提拔到一线岗位。我们搞经济建设,一定要有一群合格的公务员团队。第一个要杜绝的就是吃拿卡要问题。”

“还有市政府层面,一定要建立台账。一定要将一件事情一次办这件事情进一步向前推进,往深处落实!”

苏希在讲话。

无论是郭海超,还是肖更新,又或者彭正明,都在低头写字,认真笔录。

对于苏希的话,对于苏希的要求,他们一定会不打折扣的落实。

他们很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大宁已经是苏希的大宁。

苏希尽管是以巡查组组长的身份来的,但是,当他将高家、梅成峰整倒。并且上面安排他来当高盛集团重组的小组长,还让他牵头成立大宁城投。

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

这是京城的意思,京城就差没给苏希一个市长的名分。

以苏希的年龄,以苏希的能力,以苏希的声望,以苏希所能带动的资源。

大宁可以在辽北开宗立派。

很多年前,大宁本身就和辽都有瑜亮之争。

大宁的老百姓心里都有一股傲气,他们想要力争上游,他们不想浪费这么优良的位置。

而这些年,一直是空转、空转再空转。

大宁这些官员谁不想做一番大事业?

又或者说,哪个官员不想干实事?

从来不缺想干事的官员,缺的是能将这些官员聚拢起来,拧成一股绳的领导。

想要成为这样的领导,没有一点魄力,没有一点能力,没有一点手腕,没有号召力,绝对不行。

而这些,苏希都具备。

苏希早就打出驰名商标,没有人比他更有民众号召力,也没有人比他更能激励官员们的热血:苏书记的口碑好啊,只要跟着他干,有功必赏,一定提拔!

谁不想跟苏书记混?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整个大宁官场都洋溢着一股‘踌躇满志’。

大家都很清楚,建功立业就在今天。

男儿在世,谁不想建立不世之功。

如今,大宁等到了这个机会。

大宁终于等到了他的天命之人,苏希。

这场会议简短,务实,成功。

苏希的讲话精神很快落实下去,没有受到任何阻力。

这比起很多被正式任命的市委书记,政令不出市委办,无疑高了很多个档次。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天大宁市的常务副市长李丰收特意来到苏希,邀请苏希同志到市政府去主持工作。

苏希连忙推辞。

但李丰收三顾茅庐,还说,如果苏书记不来,那就带着市政府党组成员以及各个局办的主要领导到纪委来找苏希。

苏希没办法,只能应约参加。

这事实上有点犯政治忌讳。

但是,对李丰收等人来说,将苏希请到市政府去,同样也是一个担风险的事情。

毕竟,谁都知道苏书记和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成云,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卢江峰公开互怼,省里对苏希显然是没有那么支持的。

甚至可以说,省里对苏希是有严重戒备的。

很多大宁市的官员都或多或少听到过来自省里的打招呼,让他们距离苏希远一点。

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没有这么做。

甚至还有像李丰收这样冒着政治风险邀请苏希来市政府主持会议的。

李丰收确实是一条汉子。

他现在是大宁市实际上的二把手。

市长失踪了,市委副书记也失踪了。

他按照管理主持市政府的工作,他可以在市政府独断专行。

而且,他只要顺着省里的意思,他就能顺位接梅成峰的位置。

可他偏偏没有这么做。

有些人会说他这是政治投机。

看中了苏希背后的丰富资源。

但是,苏希却认为李丰收是一个真正想做事的人。因为体制内的人都知道,李丰收的人事任命权在省委,而不在京城。他选择这么做,就极有可能坐冷板凳!

“苏希同志,您必须来这里坐镇!”

苏希还没进会议室,李丰收就迎了出来,他双手用力的和苏希握手,他对苏希说:“大海航行需要舵手,没有您来掌舵,我们大宁很难驶向深蓝,走向全球。”

李丰收非常认真,他极其的恳切。

苏希也紧紧握着他的手。

李丰收的手和一般官员的不太一样,通常身居高位的官员手掌都是很厚很柔软,而他的手掌很粗糙,甚至掌心还有老茧。

这显示出他有长期劳动和锻炼的习惯,他的身材管理很好,魁梧有力。

李丰收引领着苏希进去,会议室里有三十几号人,全部齐刷刷的站起来,见到苏希,他们都在大力鼓掌,欢迎苏希的入场。

苏希很意外。

可以说,他从业以来还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通常来说,他都是需要艰苦斗争才能掌握话语权,才能收服众人,才能上行下效。

可现在,他甚至没有接到任命,这里已经是他的天下。

或许里面会有几个没有那么真心实意,但是,当主流人群都倾向于苏希,他们的虚情假意就不重要了,他们也会在这股潮流中自然而然的被边缘化,靠边站!

在李丰收和另外一名副市长秦坤的引领下,苏希被‘摁’到主座。

苏希也只能勉为其难的接受大家的好意。

这大概就是陈桥事变中的赵总: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苏希没有扭捏作态,他坐在上面。

他想了想,说道:“大家好,我是苏希。高盛集团重建小组的副组长,也是大宁城投建设项目的主管。很高兴大家邀请我到这里来参加这个会议,也要感谢李丰收同志以及各位同志对我的信任和爱护。当然,郭海超同志对我的支持力度也让我极其感动。我时常在想,大宁会不会成为我职业生涯的另外一个福地。大家都说,想要干成一件大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现在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就是天时。咱们大宁的地理位置,就是地利。今天大家坐在这里,就是人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28章振兴!振兴!(第2/2页)

“有了天时地利人和,我相信大宁没有什么任务完不成,没有什么改革不会成功!”

苏希掷地有声的开场白。

现场一片掌声。

随后,苏希接着说道:“下面,我想请李丰收市长介绍一下大宁目前的经济情况,数据越翔实越好,越仔细越好。不足的地方,困难的地方,该提出就要提出来。另外,对于咱们干部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也要指出来。我们关起门来开会,出出汗,红红脸,是应该的,没有什么不好。”

苏希很快进入到工作模式。

李丰收立即拿出笔记本,他开始非常详尽的介绍大宁的经济情况。

大宁的经济数据是不错的,有一定工业基础,也有港口,还有旅游等服务产业。

这确实是苏希打过最富裕的仗。

东明,清河的先天条件都不如大宁。

但是,从苏希的角度来看。改造大宁恰恰是三个当中最大的,因为大宁并不是一张白纸,他没办法从头开始计划。

而且,大宁的前期发展产生了很多既得利益者。

虽然铲除了高盛集团这个巨大的吸血虫,但是其他既得利益者还是有的…他们一定会成为改革的阻碍。

现在的苏希不说是戴着脚镣跳舞,至少也是有一些乱麻在眼前。

这场会议开了三个小时。

苏希提出三项具体的工作要求。第一,是要做好肃清梅成峰流毒工作,要自我审查,自我净化,要打造出一支忠诚可靠、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的干部队伍。

第二,建议在当前纪委巡察办公地点的老市委建立大宁市政务中心,让各部门到那儿去集中办公。要减少老百姓办事的难度,要做到一件事情一次办,提高政府效率。

第三,是要有关部门牵头成立关于‘成立大宁证券交易所’的筹备工作组,要将这件事情当成头等大事来办。

大宁是有期货交易所的。如果能挂牌成立国内第三个证券交易所,那无疑给大宁带来极大的经济动能,也有助于东北的企业在这里融资,从这里出海。

这个证券交易所一旦成立,苏希一定会争取清河、东明的很多企业来这里上市融资。

苏希上来就是动真格,他的风格让现场的干部感到耳目一新。

苏希和梅成峰不一样,梅成峰和之前的市长都是小修小补,小打小闹,一天到晚到处调研工作,到处招商引资…但实际上雷声大雨点小,根本没有魄力进行结构性调整!

但是,苏希不一样。

他亲自部署,亲自定调,亲自下达命令。

他根本没有模糊空间。

他这种领导不需要下属去揣度他想做什么,他的命令就是清晰,你照做就是。

出了问题,他也不会让别人担责。

另外,苏希在会议结束后和李丰收单独谈到了大宁城投的事宜,这个工作是苏希给李丰收的‘政绩礼包’。

这就是苏希的慷慨的地方。

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那么苏希立即就会给你礼物。

跟着苏希这样的领导,谁不开心呢?

李丰收自然是喜不胜收,他甚至有些始料未及。

他对苏希说:“我来牵头搞城投?不是您…我……”

“有问题找我。城投的工作必须要由本地熟悉各个领域经济情况的官员来牵头。我可以提供一些建议。”

苏希的眼神让人放心,让人敬仰。

事实上,苏希这么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要去一趟辽都。

名义上是去进行招商的。

这次招商是针对辽北以及东北。

苏希很清楚的知道,大宁要做大做强,必须结合整个东北的力量。

东北澎湃的工业能力需要一个出口,大宁未来要搞金融也需要一个强大的锚定物。在国际化方面,大宁肯定各方面都不如港都。

但是大宁有一个优势,是港都不具备的。

大宁背后有一整个工业体系支撑,而且东北很多地方是重工业体系。

国家一直在提倡东北振兴。

东北需要一个契机。

现在,苏希正在努力撬动这个契机。

他想试一试自己能不能让‘投资不过海山关’这句话产生松动。

当然,苏希到辽都,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他要亲自感受辽都的政治气候。

他想知道辽北目前到底能给大宁多少官方支持。

以及,省里的领导们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另外,苏希去辽都还有两个小目的。

一个是和以徐彻为首的52名部里办案精英汇合。

一个是去亲自摸一摸传说中乔四爷的底。

“大宁东北招商高峰会谈?”

乔四森在他的豪华别院里皱着眉毛,他在看报纸。

他有看报纸的习惯。

虽然网络上的信息很多很迅疾,但他始终相信只有报纸上的消息才最权威,才能直抵事情的核心,以及借此了解到官方的态度。

乔四森当过兵,读书只读到初中。

但是,他非常聪明。

他擅长分析时政,对人心也有极佳的把握。

“看来,这小子是真的想振兴东北啊。”

乔四森摸着下巴。

坐在他旁边有五个人。

三大天王,还有一个职业经理人,和他的情人白狐狸。

白狐狸在给他剥蒜。

东北的大哥的标配就是有一个穿貂的剥蒜小妹在旁边伺候着,一定要长得像狐狸精一样,越漂亮越能彰显大哥气度。

而这种风气,就是从乔四森这里开始的。

“大哥,赵宾一直没有消息。卢江峰说他被送去京城,他会不会出卖咱们?”李长海问乔四森。

在东北,似乎每100个人里都有一个人名叫长海。

李长海的知名度是长海里面比较高的,在社会人里,他算顶流。

他是比赵宾还要著名的狠人。

乔四森不以为意,他往嘴里扔了一颗蒜:“赵宾兄弟不会出卖我。就好像你们也不会出卖我一样。”

他讲话云淡风轻,但眼角却有杀气。

大家都知道乔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乔老爷有特殊的控制手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