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 第226章 尾声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第226章 尾声

簡繁轉換
作者:迷茫期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31 15:04:20 来源:源1

第226章尾声(第1/2页)

次日清晨

天还没亮,草原上笼罩着一层灰蒙蒙的雾气。

胤禔一夜未眠,只要一闭眼,耳边就回荡着噶尔丹那句阴毒的诅咒。

他猛地翻身坐起,眼底一片冷厉。

不行,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胤禔利落地披上外袍,腰间别了根马鞭,悄无声息地出了营帐。

巡夜的士兵见是他,刚要行礼,就被他一个手势制止。

“我随便走走,不必声张。”

士兵们面面相觑,但也不敢多问,只能低头退开。

*

关押噶尔丹的囚帐外,守卫正打着哈欠,忽然见大阿哥大步走来,顿时一个激灵站直:“大阿哥!您这是……”

胤禔面无表情:“开门。”

守卫不敢违逆,连忙掀开帐帘。

帐内,噶尔丹正蜷缩在角落里昏睡,脸上还带着昨晚被小狐狸揍出的青紫,胡子烧得参差不齐,看起来狼狈不堪。

听到动静,他迷迷糊糊睁开眼,还没看清来人,迎面就是一记窝心脚!

“砰!”

“嗷——!”噶尔丹痛呼一声,整个人撞到帐柱上,差点背过气去。

他抬头一看,顿时瞳孔骤缩——胤禔逆着晨光站在他面前,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胤禔,你……”噶尔丹嗓音嘶哑,还没说完,胤禔已经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将他整个人提了起来。

“本想着留你一条狗命回京复命,”胤禔冷笑,眼底翻涌着戾气,“可你偏要作死。”

噶尔丹浑身发抖,昨晚被小狐狸暴揍的恐惧还没散去,现在又对上胤禔杀人的眼神,顿时崩溃大喊:“我什么都没做!是那只狐狸——啊!!”

话没说完,胤禔一记重拳砸在他腹部,疼得噶尔丹像虾米一样弓起身子,胆汁都快吐出来了。

“天杀的……有完没完……”噶尔丹痛得眼前发黑,咬牙切齿地咒骂,“你们兄弟……迟早……”

“还敢嘴硬?”胤禔眼神一厉,抄起马鞭就抽了下去!

“啪!啪!啪!”

鞭子破空声夹杂着噶尔丹的惨叫,帐外的守卫听得头皮发麻,但谁也不敢进去拦——大阿哥明显在气头上,这时候进去,搞不好连自己一起挨揍。

抽了十几鞭后,噶尔丹已经瘫在地上像条死狗,连哼哼的力气都没了。

胤禔这才收了鞭子,蹲下身拍了拍他的脸,阴森森道:

“再让我从你嘴里听见半句太子的不是——”他指尖缓缓下移,突然狠狠掐住噶尔丹的喉咙,“我就把你舌头割了喂鹰。”

噶尔丹惊恐地瞪大眼,还没来得及求饶,胤禔已经一个手刀劈在他后颈——

“呃!”

世界终于清净了。

胤禔站起身,整理了下袖口,面无表情地走出营帐。守卫们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看好他。”胤禔丢下一句话,大步离开。

*

朝阳初升时,福全打着哈欠来找胤禔商议押解事宜,却见他正在河边洗手,袖口还沾着几点血迹。

“大阿哥这是……”福全眼皮一跳。

胤禔甩了甩手上的水珠,淡定道:“哦,刚去教训了噶尔丹一顿。”

福全:“……他又说什么了?”

“没什么,”胤禔眯眼看向升起的太阳,语气轻快,“就是突然觉得,有些人活着比死了有用——但也不妨碍我先揍个半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6章尾声(第2/2页)

福全:“……”

*

囚帐内

悠悠转醒的噶尔丹望着帐顶,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早知如此,他宁可战死沙场……

*

不过几日,噶尔丹被擒获、清军大获全胜的消息如疾风般传回京师,整个京城瞬间沸腾。

紫禁城外,百姓自发焚香庆贺,街巷间锣鼓喧天,茶楼酒肆中人人争相传颂圣上亲征的赫赫武功。

朝廷下令,京师九门悬彩,百官着吉服入朝贺捷。

康熙虽尚未回銮,但捷报已令朝野振奋,明珠,索额图率群臣上表称贺,盛赞:“皇上神武天纵,一举荡平漠北,实乃社稷之福!”

在太和殿前,礼部官员宣读捷报,八旗将士高呼万岁,声震云霄。

京畿百姓亦自发组织庆祝,舞龙舞狮、燃放爆竹,甚至有不少蒙古、回部商人亦加入欢庆,高呼:“大清万岁!皇上万岁!”

*

乌兰布通一战,噶尔丹兵败被擒,漠北大局已定。

然而康熙深知,若要边疆长治久安,非一战可竟全功。

故在起驾回銮之前,他召集诸将及蒙古各部首领,于大营中详定善后之策,务求根除边患,永固疆圉。

*

康熙首先召见喀尔喀蒙古三部首领——土谢图汗、车臣汗与札萨克图汗,温言抚慰:“尔等前为噶尔丹所迫,流离失所,今逆贼已擒,朕当为尔等重定牧地,使各部安居乐业。”

遂命理藩院大臣会同蒙古王公,勘定游牧疆界,并赐予粮秣、牲畜,助其恢复生计。

为防各部再生嫌隙,康熙帝特颁谕旨,令喀尔喀诸部会盟于多伦诺尔,亲自主持盟会,确立大清对漠北的宗主权。

会上,他晓谕众首领:“自今而后,尔等当同心共戴大清,若再有内讧,或私通外敌者,国法不容!”

诸部首领俯首听命,誓死效忠。

*

其次,准噶尔虽败,但其残部仍盘踞西域,不可不防。

康熙遂于漠北要地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增设驻防,调遣满洲、蒙古八旗精锐镇守,并修筑驿站、粮仓,确保军需畅通。

同时,命费扬古率军继续清剿准噶尔残部,严防死灰复燃。

此外,康熙帝对归降的准噶尔部众采取分化之策:凡愿归顺者,编入蒙古八旗,赐予牧地;顽抗者,则发配边疆屯田,以绝后患。

此战不仅震慑了蒙古诸部,亦使沙俄为之震动。

康熙趁势派遣使臣至尼布楚,重申《尼布楚条约》之议,警告俄人不得再暗中支持准噶尔残余势力。

俄使闻讯,连忙上表称愿遵守旧约,不敢再生事端。

同时,康熙对西藏、青海等地亦加强管控,命理藩院遣使安抚**喇嘛及和硕特部,确保西南边疆安稳无虞。

待诸事安排妥当,康熙终于下旨回銮。

临行前,他登高远眺漠北草原,对随行大臣慨然道:“朕此战非为开疆,实为安民。今噶尔丹既灭,蒙古归心,朕心甚慰。然治国如驭马,弛张有度,不可懈怠。”

三军列阵,旌旗猎猎,康熙御驾缓缓南行。

沿途蒙古牧民跪伏道旁,高呼“万岁”,直至御驾远去,仍久久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