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 第228章 回銮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第228章 回銮

簡繁轉換
作者:迷茫期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31 15:04:20 来源:源1

第228章回銮(第1/2页)

将几个哭丧着脸的小家伙送出殿门后,胤礽转身便吩咐何玉柱:“去请内务府总管和礼部侍郎来,该筹备明日接驾的事了。”

话音刚落,慈宁宫的老嬷嬷却先一步到了:“太子爷,太皇太后说了,接驾的琐事她老人家与太后娘娘接手便是。”

嬷嬷笑着递上一卷清单,“这是两位老祖宗拟的章程,您过目便好。”

胤礽展开清单一看,不由怔住——从卤簿仪仗到御膳菜单,事无巨细皆已安排妥当。

最末还朱笔批注:“保成近日咳疾未愈,明日辰时再来慈宁宫请安,不得早至。”

“这……”胤礽指尖抚过那熟悉的字迹,心头一暖,“乌库玛嬷和皇玛嬷这般操劳,孙儿实在过意不去。”

嬷嬷抿嘴笑道:“太皇太后原话说:‘咱们保成这些日子既要监国又要带弟弟,比皇帝还辛苦。他若明儿个敢寅时就起来折腾,老婆子我就亲自去毓庆宫逮人!’”

这活灵活现的模仿逗得胤礽笑出声来。

正说着,皇太后身边的崔嬷嬷也捧着食盒进来:“太后娘娘听说太子爷刚用了药,特意让膳房熬了枇杷蜜露,还热着呢。”

揭开青瓷盅盖,清甜的香气顿时盈满暖阁。

胤礽刚要道谢,崔嬷嬷又取出个绣囊:“里头是西藏新贡的红景天,娘娘让缝在枕中,最是安神。”

待两位嬷嬷退下,何玉柱忍不住感叹:“两位老祖宗这是把太子爷当眼珠子疼呢。”

胤礽捧着蜜露轻啜,温热的甜香沁入心脾。

窗外暮色渐沉,他望着清单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忽然想起幼时生病,太皇太后也是这般将他搂在怀里,一勺勺喂药。

老太太身上沉水香混着药香的气息,至今萦绕在记忆深处。

“去库房取那对翡翠寿星翁来。”胤礽忽然吩咐,“再把我前日抄的《金刚经》一并送去慈宁宫。”

何玉柱刚要应声,却见胤礽又添了句:“等等,皇玛嬷近来眼睛畏光,把那套琉璃灯罩也带上。”

夜色渐浓,毓庆宫的烛火一直亮到亥时。

胤礽执笔将接驾流程又细看了一遍,在“御前献捷”环节添了句“备参汤暖炉”,想到皇阿玛惯常的坐骑性子烈,又在“仪仗马匹”旁批注“换温驯者”。

*

翌日清晨

京师内外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满城洋溢着欢腾的喜气。

九月的阳光为紫禁城的琉璃瓦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护城河畔的垂柳依旧青翠,偶有几片早黄的叶子随风轻舞,为这凯旋之喜更添几分诗意。

街道两旁,商贩们早已在店铺门前挂起红绸,酒肆茶楼的幌子在秋风中轻轻摆动。

孩童们手持新扎的彩旗,在人群中穿梭嬉戏,清脆的笑声与街头的喧闹交织在一起。

老槐树下,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摇着蒲扇,笑谈着漠北传来的捷报,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朝阳门外,金黄的银杏叶铺就了一条华丽的地毯。

秋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圣驾的归来奏响欢快的乐章。

远处的天空湛蓝如洗,几缕白云悠然飘过,与城中升起的袅袅炊烟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祥和喜庆的秋日盛景。

自漠北传来噶尔丹被擒、大军凯旋的捷报后,朝廷上下早已筹备多日,只待圣驾归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8章回銮(第2/2页)

这一日,朝阳门外旌旗猎猎,卤簿仪仗森然排列。

胤礽身着杏黄色四团龙补服,头戴东珠朝冠,率领诸皇子、宗室王公及文武百官,肃立于御道两侧。

大学士明珠、索额图等重臣亦按品级列班,静候圣驾。

远处尘烟渐起,銮仪卫前导骑兵执旗而至,喝道之声由远及近。

胤禔一身戎装,策马紧跟在康熙的銮驾旁侧,目光却忍不住频频向前方张望。

康熙端坐在御辇中,虽面色沉静,眼神却也不自觉地往前方飘去。

想到自家宝贝儿子,康熙的嘴角就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

待銮驾转过最后一道弯,远远望见朝阳门外黑压压的仪仗时,胤禔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他稍稍倾身,压低声音对康熙道:“皇阿玛,您快看!太子弟弟站在最前头呢!”语气里是掩不住的欢喜。

康熙顺着望去,果然看见胤礽一身杏黄朝服,正恭恭敬敬地候在御道中央。

待銮驾行至近前,胤礽清朗的声音传来:“儿臣恭迎皇父凯旋!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诸皇子、王公大臣亦齐声山呼,声震九霄。

康熙听着这熟悉的声音,只觉得这几个月的思念一下子都涌了上来。

他连忙抬手:“快起来,让朕好好看看。”

胤礽抬头的一瞬间,胤禔差点没忍住冲过去。

康熙也是心疼得紧,招招手道:“保成,到朕跟前来。”

待胤礽走近,他细细打量着,忍不住伸手替儿子整了整朝冠:“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胤礽恭谨答道:“儿臣才疏,唯恪守皇父训谕,不敢懈怠。今漠北平定,皇父神武昭著,实乃天下之福!”

康熙目光温和地望向胤礽,忽而抬手示意:“保成,上来与朕同乘。”

胤礽闻言一怔,连忙躬身推辞:“皇阿玛,这于礼制不合,儿臣岂敢僭越……”

康熙轻笑一声,眼底流露出罕见的柔软。

他微微倾身,拍了拍身侧的空位:“朕说合,便是合。你是朕最重视的儿子,更是大清最出色的储君,何须拘泥这些虚礼?”

见胤礽仍踌躇不前,康熙索性伸手将他拉上御辇。

车帘垂落,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帝王的声音低沉而笃定:“此番亲征,你在京中总理政务,调度粮饷、安抚朝野,连科尔沁台吉都上书赞你处事公允。朕心甚慰。”

胤礽垂眸掩去眼底的波澜,恭敬道:“儿臣不过谨遵皇阿玛训谕,未敢有半分懈怠。”

康熙凝视他片刻,忽然叹道:“朕这些儿子里,唯有你自幼聪慧勤勉,监国以来,吏治清明,连三藩旧事也处置得妥帖。这江山,迟早要交到你手中”

车外秋风掠过黄瓦红墙。

胤礽抬首时,正对上康熙含笑的目光——那是帝王对储君毫无保留的信任,更满载着父亲对儿子的骄傲。

康熙微微抬高了声音,让随行的众臣都能听见:“朕的太子,德才兼备,监国理政,从未让朕失望!”

此言一出,御辇周围的侍从、侍卫乃至随行大臣无不屏息,心中暗叹——皇上对太子的偏爱,当真是明晃晃的,不加半点遮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