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 第214章 往事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第214章 往事

簡繁轉換
作者:迷茫期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31 15:04:20 来源:源1

第214章往事(第1/2页)

七阿哥和八阿哥像模像样地合献了首自创的《长春乐》,七阿哥吹笛八阿哥击缶,虽偶有走音,倒显出几分童趣。

皇太后笑着对太皇太后耳语:“倒像是看见当年保成带着弟弟们演《彩衣娱亲》的光景。”

九阿哥的琉璃盏里盛着玫瑰露,起身时带起一阵香风:“孙儿愿学王母娘娘的青鸟,天天给老祖宗衔来蟠桃。”

说着变戏法似的从袖中掏出个寿桃形香囊,精巧的缨络上还缀着明珠。

十阿哥急得抓耳挠腮,最后竟扑到太皇太后膝前:“孙儿听说老寿星都是偷喝了王母娘娘的琼浆才长生不老的,今儿这酒盏里——”

他故意晃了晃杯中琥珀色的液体,“孙儿可瞧见里头游着条小金龙呢!定是老祖宗们平日积德行善,连玉皇大帝都派龙神来看门护院啦!”

说罢还装模作样地对着酒盏惊呼:“哎呀呀,它方才还跟我说,要在慈宁宫的梁上盘成个寿字呢!”

逗得太皇太后笑落了手中的蜜饯。

*

酒过三巡,慈宁宫内欢声笑语不断。

十阿哥吃得小肚子滚圆,靠在椅背上满足地叹气:“乌库玛嬷宫里的饭最好吃了……”

太皇太后笑着摇头:“你这孩子,跟饿了多少天似的。”

九阿哥优雅地擦了擦嘴角,忽然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乌库玛嬷,孙儿前儿得了一串珊瑚手钏,据说能安神,特意给您留着。”

太皇太后惊喜地接过:“哎哟,小九有心了。”

其他阿哥见状,也纷纷献上小礼物。

胤礽送的是一尊白玉观音,雕工细腻,宝相庄严。

太皇太后爱不释手,连声道好。

夜色渐深,宫灯摇曳。殿外的海棠被风吹过,落下一阵香雪。

太皇太后望着眼前这群朝气蓬勃的孙儿,眼中满是慈爱:“哀家这辈子啊,最盼的就是你们兄弟和睦,如今瞧着,真是再好不过了。”

胤礽温声道:“乌库玛嬷放心,孙儿们会一直如此。”

十阿哥已经困得东倒西歪,闻言强撑着眼皮点头:“嗯……孙儿们最乖了……”

众人又是一阵笑。

晚风轻拂,带着花香和暖意,将这一夜的温情深深镌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

一刻钟后

看着几个小的已经困得东倒西歪,十阿哥的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像只啄米的小鸡崽,太皇太后笑着吩咐宫人:“把孩子们都安置到暖阁里吧,今儿就在这儿歇下了。”

宫人们轻手轻脚地上前,扶着迷迷糊糊的九阿哥、十阿哥等人去了暖阁。

五阿哥,七阿哥和八阿哥还算清醒,勉强撑着行礼告退,也跟着去了。

转眼间,殿内只剩下胤礽、胤祉和胤禛还端坐着。

胤礽见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又斟了一杯酒,温声劝道:“乌库玛嬷、皇玛嬷,少饮些吧。”

太皇太后摆摆手,眼中满是慈爱:“保成啊,今儿高兴,不妨事。”

她唤着胤礽的乳名,语气亲昵。

皇太后也笑道:“是啊,难得你们都在,我们老人家心里欢喜,多喝两杯也无妨。”

宫人们撤下残席,伺候主子们洗漱完毕,又端上热腾腾的杏仁茶。

殿内烛火轻摇,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暖融融的。

太皇太后倚在绣金线的靠枕上,手中的玛瑙佛珠缓缓拨动。

她望着跳动的烛火,忽然轻笑一声:“保成啊,你可知哀家年轻时,也曾策马追过草原上的风?”

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正捧着酥油茶,闻言眼睛一亮,笑着接话:“皇额娘当年可是科尔沁最耀眼的明珠。我记得第一次见您时,您穿着大红骑装,辫子上缠着银铃,从马背上一跃而下,连马蹄溅起的尘土都是飞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4章往事(第2/2页)

胤礽放下手中的茶盏,眼中流露出好奇:“孙儿竟不知乌库玛嬷还有这般英姿。”

太皇太后眯起眼睛,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仿佛又看见了那片辽阔的草原:“那时候啊,哪有什么规矩拘着?

天刚亮就骑马出去,追野兔、射大雕,渴了便趴在河边直接喝水,饿了就烤刚打的黄羊。

你皇玛嬷那时候还是个胆大的小格格,有次为了追一只白狐,差点闯进狼群里去。”

皇太后掩唇笑起来,腕间的银镯叮咚作响:“要不是老祖宗一箭射中头狼的眼睛,我怕是早就喂了狼了。后来阿布罚我跪了一整夜,还是您偷偷给我塞了奶豆腐。”

胤禛有些好奇,忍不住问道:“皇玛嬷年轻时也这般顽皮?”

“何止顽皮?”太皇太后笑着指了指皇太后,“她十二岁就敢跟男儿比摔跤,赢了就抢人家的马鞭做彩头。有回把台吉家的小儿子摔哭了,人家额吉找上门来,她倒好,躲在羊圈里装挤奶的丫头。”

皇太后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像是回到了少女时代:“那时候多快活啊,躺在草坡上看星星,夜风里都是野花的香味。哪像现在,连出个宫门都要三层仪仗。”

胤祉若有所思地轻声道:“李太白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来便是这般意气。”

太皇太后叹息一声,目光悠远:“如今草原上的孩子们,怕是再难有我们当年的自在喽。皇帝讲究规矩,连赛马都要先背《论语》。”

她忽然转向胤礽,“保成,你骑射如何?”

胤礽恭敬答道:“孙儿每日寅时便练习骑射,不敢懈怠。”

“光练不行。”太皇太后摇摇头,忽然从炕柜里取出个褪色的绣花荷包,倒出几枚磨得发亮的铜钱,“这是哀家十五岁时赢来的彩头。那年在敖包会上,我骑着‘乌云盖雪’,一口气跑赢了七个部落的好手。”

烛光下,铜钱上的蒙古文隐约可见。

太皇太后却越说越精神,苍老的手在空中比划着:“最痛快的是打围那日,千骑卷过草原,连天上的苍鹰都要避让三分。博尔济吉特,你还记得那只金雕吗?”

皇太后眼中闪着光:“怎么不记得?它俯冲下来抓我们的羊羔,您反手一箭射穿它的翅膀。后来那雕养好了伤,竟不肯走,天天立在您帐前的旗杆上。”

三个皇子听得入神,连素来沉稳的胤禛都不自觉向前倾了倾身子。

他们从未想过,眼前这位连起身都要人搀扶的老祖母,曾经是草原上最耀眼的凤凰。

太皇太后说着说着,声音渐渐低下来。她望着跳动的烛火,轻声道:“如今这些事,就像昨夜的梦一样。当年一起赛马的姑娘们,现在大都已经不在了。”

皇太后连忙握住她的手:“皇额娘,明儿个我陪您去御花园骑马。咱们让内务府把那匹温顺的小红马牵来...”

“傻孩子。”太皇太后笑着拍拍她的手,“哀家这身子骨,怕是连马鞍都跨不上去了。”

她转头看向三个孙儿,目光慈爱又带着几分期许,“你们要记住,爱新觉罗家的血脉里,流着草原的风。别学那些汉人书生,把骨头都读软了。”

胤礽郑重起身行礼:“孙儿谨记乌库玛嬷教诲。”

那晚的烛火特别长,映得满墙影子都在摇晃,仿佛重现了多年前的草原——两个红衣少女策马飞驰,银铃般的笑声惊起了整片苜蓿地的蝴蝶。

*

夜更深了,窗外传来隐约的梆子声。

皇太后看了看时辰,柔声道:“时候不早了,你们也去歇着吧。”

胤礽起身行礼:“那孙儿们就不打扰乌库玛嬷和皇玛嬷休息了。”

三人退出殿外,廊下的宫灯在夜风中轻轻摇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