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 第406章 此生,愿不相误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第406章 此生,愿不相误

簡繁轉換
作者:迷茫期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2 04:06:32 来源:源1

第406章此生,愿不相误(第1/2页)

那些曾经被称为他福晋、侧福晋、格格们的女子,她们的面容在记忆里已然有些模糊,但那份被宫墙禁锢、被命运摆布的无奈与悲凉,却如同刻印一般留在了他的灵魂深处。

她们中的大多数,家世显赫,容貌姣好,也曾有过明媚的少女时光,却只因被指给了他,便一头栽进了这天下最尊贵也最冰冷的牢笼里,耗尽芳华,甚至赔上一生。

皇阿玛总觉得他体弱,需要人照顾,需要贤内助。

可胤礽自己却觉得,若是为了那虚无缥缈的“冲喜”或是“固本”,便轻易决定一个女子一生的命运,未免太过自私。

这一世,他既坐在这太子之位上,许多责任他避无可避,但他至少能尽力护住一些人。

那些原本可能被指入宫中的女孩子,她们理应拥有更广阔的天空,或许不是轰轰烈烈,但至少是平安喜乐的一生。

或寻一志趣相投的良人,携手余生;

或许潜心诗书,钻研技艺,在琴棋书画中找到一方宁静天地;

若真有那等胸怀韬略、不甘困于闺阁的,他亦愿提供助力,让她们有机会施展才华,而非将一生尽数耗费在揣测君心、与人争宠的无谓消耗中,徒然蹉跎了锦绣年华。

他会尽力为她们提供更好的出路,若她们家族有所求,只要不过分,他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扶持。

但这深宫,实在不必再踏进来了。

这金碧辉煌的宫阙,于外人看来是天堂,于深知其底里的人而言,其中的冷暖艰辛,不足为外人道。

*

至于每日雷打不动地去乾清宫“聆听圣训”……

胤礽的眼神微微沉静下来。

他每日前去,并非全然是为了安抚康熙那颗患得患失的心。

更是为了那些素未谋面的女子们。

正是因为知晓那些女子不易,他才更不能在此刻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抗拒或对哪位贵女的“特殊看法”。

任何一点微妙的情绪,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最终牵连到那些无辜的待选秀女。

在这个时代,女子的名声何其珍贵,又何其脆弱。

若是被传出“太子似乎对某家的格格略有微词”,或是“太子殿下仿佛更属意哪一家的姑娘”,哪怕只是毫无根据的猜测,都足以让一个女子的未来蒙上阴影,甚至可能断送她的性命。

而若他每日只是例行公事般去乾清宫聆听,对外界而言,传递的信号便是:“太子对此事并无偏好,全凭圣心独断。”

这至少能最大程度地保护那些被提及名字的女子,不让她们因为他的任何一丝态度而成为众矢之的,免遭无妄之灾。

他既无心,便更不能无意间毁了别人的清誉。

每日准时前往乾清宫,安静地聆听,适时地表达对康熙关怀的感激,不发表任何倾向性意见。

既全了孝道,安抚了老父亲那颗既想放手又万分不舍的心,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那些名字被写在名册上的人,避免她们因为自己的任何一丝情绪流露而受到不必要的关注或伤害。

眼看乾清宫的殿门就在前方,胤礽几不可闻地吸了口气,整理了一下表情,确保那温润平和的笑容无懈可击地挂在脸上,这才抬步迈了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06章此生,愿不相误(第2/2页)

*

乾清宫内,康熙正拿着一本簇新的名册,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听到通报声,立刻抬起头,脸上瞬间漾开真切的笑意:

“保成来了?快过来,坐这儿。”

他指了指炕桌另一侧铺着软垫的位置,“今儿天气好,朕瞧着你这气色也好了不少。”

胤礽含笑上前,利落地打了个千:“儿臣给阿玛请安。”

起身后依言在康熙指的位置坐下,姿态舒展而优雅,“劳阿玛挂心,儿臣觉着今日身上松快多了。”

康熙将名册往他那边推了推,语气里带着几分老父亲式的挑剔和不易察觉的炫耀:“你瞧瞧这家,门第是够高了,祖上功勋卓著,父兄也还得力。

只是朕听说,这姑娘平日里极爱热闹,诗会花宴一场不落……朕就想着,你这性子喜静,若是身边总有个坐不住的,怕是反而搅得你不得安宁。”

他说完,还略带期待地看向胤礽,仿佛在寻求认同。

胤礽微微一笑,接过梁九功奉上的茶,轻轻放在康熙手边,温声道:“皇阿玛为儿臣思虑周详,儿臣感念。

只是少年人活泼些也是常情,若能明理知进退,懂得分寸,闲暇时有些雅好陶冶性情,这非但无妨,反倒能养出一份开阔从容的气象来。”

康熙听了,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嗯…你这话倒也有理。是朕想左了?罢了,再看看。”

他又翻过一页,指著另一个名字,“那这个呢?家风是极严谨的,姑娘也稳重,女红针黹据说很是出色。

就是……朕听闻她平日极少出门,性子是不是过于沉静了些?朕是怕你闷着了。”

胤礽眼底笑意更深,皇阿玛这真是左右为难了。

他缓声道:“儿臣倒觉得,沉静自有一番境界。

能沉得下心,必是内心丰盈、自有天地之人。

这份沉静从容,并非寡淡,而是通透豁达,不惊不扰。

与这般心性明澈之人相处,如品清茗,余韵悠长,自在安然。

是否投契,固然有待来日方长,但拥有如此强大而安宁内心的人,本身便如美玉,温润光华。”

“嗯,这话是不错。”

康熙又被说服了几分,觉得儿子说得极有道理。

他继续翻看,很快又找到了新的“问题”:“再看这家…哎,这姑娘学识是好的,据说能诗善文,和她兄弟们一同开蒙的。

可太过伶俐了,心思就活泛,万一将来恃才傲物,或是心思太重,反而不好。”

胤礽轻轻摇头,语气温和却坚定:“皇阿玛,读书明理是好事。

通文墨则内修其心,知礼仪则外理其务。

才华非为饰己,实为安身立命、涵养性灵之资也。

前朝长孙皇后贤德有名,亦通书史,并未闻因才德受损。”

康熙看着他,眼里满是赞赏和骄傲:“听听!还是朕的保成最明事理!看事情就是通透!”

他顿时觉得那姑娘的才情似乎也不是什么缺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