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489章 设县迁民

世子稳重点 第489章 设县迁民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5:4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89章设县迁民

赵孝骞对底层的百姓向来很亲近,老实说,他对百姓的态度比对权贵好多了活了两辈子,至今只能与底层的百姓共情,只因前世的他也是身处底层,说是挣扎在温饱线上倒是不至于,但日子确实过得紧巴巴的,直到穿越之前,他的一生只能用一个「穷」字概括。

本是穷人出身,这辈子重活一回,言行和思想便不自觉地站在底层百姓的立场上。

所以面对权贵的邀宴,赵孝骞或许推三阻四,但如果是见普通百姓,他却很乐意。

下午的时候,葛老丈来到郡王府。

袅亲自出门将他迎进来,葛老丈站在前庭,看着金碧辉煌的正堂,却死活不肯进去,畏畏劝了半响,葛老丈仍执地只站在廊柱下,他甚至局促地用力擦着鞋底,似乎害怕自己的鞋踩脏了郡王府的地。

很无奈,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郡王殿下平易近人,也不讲究俗礼,尽管坐进正堂无妨,葛老丈还是不肯进。

走下正堂外的石阶蹲了下去,葛老丈整个身子蜷缩成一团,然后仰头看着袅畏憨厚地笑,露出一嘴黄板牙。

畏畏只好站在他身旁,陪着他闲聊。

赵孝骞走到前庭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

一身破旧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裳的葛老汉蹲在石阶下,畏畏表情无奈地站在一旁,葛老丈小心地跟袅袅聊着天,就连身前路过的下人,葛老丈也下意识起身,

朝下人躬身露出讨好的笑容。

进了这座郡王府,葛老丈真的表现得很卑微,卑微得让人心疼。

赵孝骞静静地看了一会儿,然后才缓缓走近。

当初赵孝骞微服私访,与葛老丈当面聊过一阵,此刻赵孝骞走近,葛老丈一眼就认出了他。

「呀,真是贵人,可了不得!草民给贵人您磕头了。」葛老丈当即便起身,

双膝看地,真就朝赵孝骞跪拜磕头。

赵孝骞急忙上前托住了他的胳膊,没让他的头磕下去。

「老丈可使不得,您这个头一磕,我的阳寿最少要被阎王扣一年。」赵孝骞和煦地笑道。

葛老丈怯怯地陪笑,明知赵孝骞是在开玩笑,却也不敢反驳,似乎在他的观念里,贵人说的任何话都有道理,开玩笑也有道理,他这样的贫苦百姓敢反驳一句就是大逆不道,活该被打死。

「蹲在这儿咱聊不下去,走,进正堂咱们坐着聊。」赵孝骞热情邀请,一手将葛老丈了起来。

正要往堂内走,葛老丈却挣扎起来,老脸涨得通红。

「可不敢,可不敢!折煞草民了,这可是王府大殿,顶天的大人物坐的地方,草民没那福气,就这里,这里亮,很好。」

赵孝骞忍不住扭头打量了自家的正堂一眼,嘴角微微一抽。

神特麽「王府大殿」,不过是临时起意买下的一座大宅子,正堂也跟寻常大户人家的没两样,他咋就看不出王府大殿的模样?

见葛老丈态度十分坚决,打死也不肯进去,赵孝骞也无奈了。

大约在他卑微的观念里,这座「大殿」就跟阎王殿一样,进去就死,死得透透的。

赵孝骞也不勉强,这个年代的阶级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像葛老丈这样的百姓,确实对权贵有一种天生的敬畏与惶恐。

于是赵孝骞扶着葛老丈坐在堂外的石阶上,他也毫不讲究,一屁股坐下来,与葛老丈并肩。

畏畏很懂事,急忙令下人搬来一张矮桌放在二人面前,矮桌上准备了茶水。

赵孝骞皱眉,挥了挥手道:「清汤寡水有啥意思,再让人上点心,厚实量大管饱的。」

下人很快便端来了几样碟子,上面摆满了几个细面馍,酸咸菜,大菜包等等,果真是量大管饱。

赵孝骞到底还是了解底层百姓,葛老丈果然两眼一亮,喉头不自觉地蠕动了几下。

赵孝骞抓起一个大菜包塞到葛老丈手里,自己也取过一只,大口大口地吃着。

葛老丈见郡王殿下都动嘴了,终于不再拘谨,也跟着大口吃了起来。

赵孝骞一边吃,眼中一边带着笑意,不知为何,今日这大菜包吃起来格外香葛老丈也味吃得欢,本来小心翼翼的,但赵孝骞看起来没有任何权贵的架子,态度亲切得就像村里的邻居似的,葛老丈也就渐渐放开了一点。

袅袅在旁边站了一会儿,美眸柔情地看着官人与葛老丈坐在石阶上边吃边聊,表情渐渐自豪。

官人果然与别的权贵不一样呢,他对百姓更充满了悲悯,像菩萨。

「葛老丈,最近村庄的日子怎样?当地的保甲和县衙差役是否还向你们农户收赋?」赵孝骞笑吟吟地问道。

葛老丈憨厚地笑:「不收了,不收了,日子越过越好了,听村里的先生说,

朝廷免真定府三年赋税,三年里一粒粮食都不用交。」

「好像府衙里还有专门的差官下来乡村巡视,不定期地问咱们农户有没有被收赋,县里的官员们都不敢动弹,生怕被拿了话柄治罪。」

赵孝骞哈哈一笑,所谓的府衙差官下去巡视,其实是皇城司所属,是赵孝骞亲自委派的。

三年免赋的政策要落实下去,真定府辖下九县,必须要有一个专门的监察部门,原本地方监察部门是提举司和提刑司。

但赵孝骞对本地官员实在不大信任,他自己本就是官场中人,深知官场欺上瞒下的花样手段,如此只好动用皇城司不定时地巡视辖下九县村庄。

皇城司是直属皇帝的,而且是独立于所有官衙之外的部门,与地方官员没有太深的利益牵扯,动用皇城司监察朝廷政策的落实情况,虽说不可长久使之,但三年时间也够了。

「三年免赋的时间,不算太长,但也够农户们有喘息之机,这三年里你们好好种地,富馀的粮食囤起来,以应付荒年灾年,或是换成银钱存着,咱们有句俗话不是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吗。」

葛老丈两眼一亮,笑道:「不愧是读过书的贵人,说话就是不一样,没错,『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道中咱们农户的心思。」

赵孝骞笑道:「当初我去你们村子曾经说过,再给我一点时间,兴许会给你们一个有盼头的日子,现在我算不算做到了?」

葛老丈当即起身,双膝一软又打算给他跪下,赵孝骞和袅急忙托住了他。

葛老丈感激地道:「当初是草民有眼不识泰山,不知贵人当面,说了许多犯忌的话,更没想到贵人说到做到,听上面的差官说,三年免赋的政令,是贵人向朝廷讨要下来的,您对我真定府的百姓有活命之恩,理当跪谢。」

赵孝骞摆手:「莫说什麽活命之恩,虽然免赋,但地还得你们自己种,我是真定知府,理当为民谋福,这是分内的事儿,就跟你们农户种地一样,天经地义的。」

葛老丈见二人死活不让他跪拜,苦笑了一下,道:「村子里许多人家都已给贵人立了长生牌位,日夜香火供奉,咱百姓穷,贵人的大恩无可报答,只能祈愿贵人长命百岁,多福多寿——」

赵孝骞摇头:「别说这个了,接下来官府兴许还会重新划分一下土地,当初拿了一批官员,他们名下的土地不少,都会重新分给百姓———」」

葛老丈兴奋地道:「分地,有人招呼了,听说朝廷来了一批官员,要迁徙真定府的许多农户。」

「差官说要咱们从村子里搬出去,迁到北边数百里外重新设村庄堡寨,还给分土地,听说这次分的土地多得很,每户兴许能分二十来亩呢。

赵孝骞一证,随即很快记起来,这件事李清臣曾遣信使跟他提过。

朝廷已派下一批官员,对真定府以北新占领的土地进行勘察划分,要重新设立新县,以及搭建基础的官衙架构,从县衙到乡保里甲,以及迁徙当地农户和外地流民建起新的村庄堡寨。

当然,重新建立村庄堡寨之后,重要的就是分配土地了。

从真定府往北,直至飞狐兵马司,这中间足足多了四百馀里的新占领地,这些土地被赵孝骞打下来占领后,朝廷肯定是要马上消化的。

迁徙农户,设立新县,建起村庄,分配土地等等,这就是朝廷消化新土地的手段之一。

古往今来的战争,皆是因利而战,什麽是利益呢?

这些新占领的土地就是一个国家得到的利益,是从战争胜利后理应获取的红利。

赵孝骞当即笑了。

朝廷迁徙本地农户和外地流民,将他们重新组合后,划分村庄和土地,对百姓来说自然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这些迁徙过去的农户便是这片土地的原始股东,虽说迁过去时设立村庄,各自造房建屋比较辛苦一点,但他们得到的土地是最多的,同时朝廷肯定还会给予一定的补贴。

不仅如此,不出意外的话,以后几年朝廷还会对他们免赋,甚至继续补贴。

毕竟朝廷要消化一片新占领的土地,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过程少说要耗费好几年,还要靠这些农户辛勤种地,让地里变出粮食,这片土地才会渐渐真正属于朝廷。

「哎呀,好事啊,葛老丈,可要恭喜你了,回头家里再多添几个人丁,多分几亩地,只要不懒,子孙后代说不定会当上小地主富户呢。」赵孝骞笑道。

葛老丈神色一黯,随即文眉开眼笑,不停点头:「便托贵人的福了,地主不敢指望,但愿种几年地后能赞下一点余财,给家里买一头耕牛,日子可不就红火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