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600章 上奏不法

世子稳重点 第600章 上奏不法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4 12:13:2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600章上奏不法

侵占农田,欺行霸市什麽的,赵孝骞不好深挖,没有太大的意义。

就算证据充足,也根本动摇不了柴家。

在朝堂诸公的眼里,这点小罪名根本不算个事儿。更何况柴家还有免死金牌,拿到哪里都办不了。

但收容朝廷钦犯,江湖盗匪,当地官府不敢入门查究,这一条就值得玩味了。

这条罪名可大可小,看怎麽操作。

特权掌握在柴家人手里,但权力同时也掌握在赵孝骞手里。

柴家的特权不过是一面盾,只能抵御伤害,但赵孝骞手里的权力却是一支锋利的矛,如果刺不穿盾,不妨多刺几次。

拍了拍手里的案宗,赵孝骞指着上面关于收容朝廷钦犯的内容,道:「这一条,皇城司重点查一查,拿到具体的实证。」

赵信躬身:「是,三五日内必有消息。」

「另外,在柴家府邸附近布下皇城司眼线,从今日起,严密监控柴家进出之人,若遇可疑,可临机秘密拿问,但不可打草惊蛇。」

「是。」

赵信退下,赵孝骞继续翻看案宗,越看眉头皱得越深。

厚厚的不法证据,皆是柴家乾的,皇城司的调查不会出错,柴家的恶迹不仅在大名府,还包括河北东西两路多府多地。

柴家不问政,不涉政,当代家主柴若讷除了世袭崇义公外,也就兼了一个「判官公事」的闲职。

但柴家的商业版图却发展得极广,大宋北方各地皆有商铺,商队和田地。

柴家如此扩充商业版图,积累财富的过程并不乾净,为了攫取利益,柴家干过不少让人家破人亡的恶事。

这个家族的商业版图扩充到哪里,哪里便是一笔笔血债,而当地官府根本不敢问。

可以说,柴家已成了大宋的一颗毒瘤,他们欠下的血债就算全族被诛也不过分。

赵孝骞难得耐心地翻阅了许久的案宗,皇城司查出来的一桩桩跟柴家有关的案子,赵孝骞越看心头怒意越盛。

最后索性合上了案宗,不忍再看下去。

行了,已经够了。

他的心里,已对柴家判了死刑,既然是死刑,剩下那些案宗看不看,已经不重要了。

成年人的爱憎,不会那麽莫名其妙,因果都是有迹可循的。

那种在大街上你踩了我一脚,我撞了你一下,购物时莫名被嘲讽几句,这样的矛盾是构不成生死大仇的,否则未免就显得可笑了。

真正的生死大仇,要麽关乎正邪善恶,要麽关乎利益。

当然,或许也关乎亲情爱情。

赵孝骞本身与柴家并无恩怨,自从赴任真定府以来,他与柴家井水不犯河水,从来不曾结怨。

令他下定决心除掉柴家的原因,是眼前这一摞厚厚的案宗。

赵孝骞并不愿代表什么正义,他很清楚自己也不是什麽好东西。

但柴家一定代表邪恶,而且邪得离谱了。

这颗河北地界上的毒瘤不连根拔掉,未来还不知有多少百姓遭受柴家的荼毒,而且柴家的手已经伸到真定府的地界上。

真定府是赵孝骞的地盘,辖下的百姓就是他必须要护的犊子,为了保护百姓,柴家必须灭族。

丹书铁券又如何?世上王法最大,任何人都不准超越王法而存在。

大宋开国之后赐给柴家丹书铁券,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现在到了该纠正的时候了。

沉吟半晌,赵孝骞提笔伏案,开始书写奏疏。

数日前,端掉玄清观后,赵孝骞写过一道奏疏,详细禀奏了关于柴家的恶迹。

那道奏疏还没等到赵煦的回覆,大抵是赵煦睡觉前关机了。

现在赵孝骞继续写第二道奏疏,同样也是禀奏柴家不法事,这一次就严重多了。

赵孝骞也不添油加醋,只是有理有据地把柴家做过的恶事述说了一遍,并且附上皇城司调查的结果和证据。

用了两个时辰,赵孝骞终于写完了奏疏,轻轻吹乾了上面的墨渍,仔细检查了一遍,然后封口打上火漆,附上柴家罪证,命人紧急送往汴京,不经政事堂,直接面呈官家。

做完了这些,赵孝骞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道奏疏,一定能让赵煦对柴家产生不满和忌惮。

以前的柴家并不显眼,至少赵煦没怎麽对柴家关注过,而柴家也很聪明,恶事做尽,但很小心地不触碰官家的底线。

这就形成了两者暂时相安无事的局面。

现在不同了,有些罪证如果拆开来看,或许算不得什麽,比如柴家占了多少亩农田,送到赵煦的案头,这算事儿吗?又比如柴家低价买进了某城某街的某某商铺,把原主打成了重伤,这算事儿吗?

是的,拆开来看,都不算事儿。

可是合在一起呢?

对赵煦的心理冲击够不够大?

赵孝骞最后还补了刀,他特意提到了「丹书铁券」,重点强调柴家就是倚仗丹书铁券,才敢行如此多的不法。

这话的意思是,丹书铁券已成了超脱朝廷王法的存在。

赵煦看在眼里,他难道会无动于衷?

王法即是皇权,哪个皇帝能心平气和接受世上有超越皇权的存在?

当初为示恩德而赐下的超越皇权的东西,终将成为家族的催命符。

这是历史的必然逻辑。

…………

柴若讷离开真定城后,赵孝骞耐心在府里等了几天。

他在等柴家的表态。

前几日的酒宴上,赵孝骞当面警告过柴若讷,真定府辖下类似玄清观那样的存在,必须消停结束。

赵孝骞在等柴若讷的回应。

皇城司在紧锣密鼓地秘密调查柴家,但眼前的事也要关注。

真定府辖下,赵孝骞不准柴家的势力插手进来,如果以前已经存在,必须马上退出。

这是赵孝骞给治下百姓的交代。

治柴家的罪是后话,赵孝骞要先把自己的地盘打扫乾净。

很遗憾,赵孝骞足足等了三天。

三天的时间,柴家如果愿意做出反应,已经足够了,可惜柴家毫无动静。

皇城司查到的真定府地面上,跟柴家有关的道观,寺庙等敛财性质的不下十座。

不仅如此,真定府地处边境,常年战乱而致盗匪丛生,地界上常有盗匪抢掠,而皇城司查出的结果,至少有三五股盗匪势力也跟柴家有关,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柴家的势力,为柴家攫取利益。

皇城司的调查结果有一条,柴家常年与河北的江湖人士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已经坐实了的是收容朝廷钦犯,自然更免不了与盗匪之流来往,甚至直接的财力支持。

手上有几股盗匪势力,对柴家来说,或许不是抢掠钱财那麽简单,盗匪这种见不得光的黑恶势力,有时候能帮忙解决柴家很多阴暗面的问题,柴家的商业版图扩充如此之大,估计跟盗匪脱不了干系。

说实话,赵孝骞以前真没怎麽关心过辖下的治安问题,他的注意力放在宋辽两国的高度,他的眼里只有朝廷正规军队的攻守,以及对整个天下的战略部署。

而辖下的盗匪问题,赵孝骞确实有些忽略了。

他率领朝廷军队只是打下了许多新的疆域,但疆域的治理方面,朝廷还来不及开府建衙,行政基本是一片空白,这就给了盗匪们一个发展壮大的良机。

当然,现在赵孝骞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盗匪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已经给了柴家三天时间,真定府辖下跟柴家有关的道观,寺庙,盗匪等,皆毫无动静。

赵孝骞的耐心已经耗光了。

这就是典型的敬酒不吃吃罚酒。

于是赵孝骞当即叫来了陈守,令他派人赴拒马河大营,用他的虎符调动兵马,由折可适率军一万南下,于真定城下集结。

真定府衙有差役,城里也有厢军,但这件事,差役和厢军办不了,赵孝骞只能调动禁军。

数日后,折可适奉命赶到真定城下,带来的是龙卫营的原班人马共计一万,携带了火器和充足的弹药。

赵孝骞当即出城,进了龙卫营临时搭建的大营。

折可适热情地迎了上来:「殿下,可想死末将了!」

「滚远点,我不好这一口儿!」赵孝骞不客气地将他踹到一边,道:「我不在大营这些日子,军中可有变故?」

折可适摇头:「副使许将与种建中将军治军严谨,每日操练风雨无阻,汴京带来的三万人马与原来的龙卫营混杂而居,双方已经很融洽了。」

「那就好,军中可有出现派系?什麽龙卫营一派,汴京新兵一派……」

「没有没有,绝无此事。种将军和末将一干人等深知殿下的忌讳,但凡出现苗头,当场就掐死。」

折可适呵呵一笑,道:「袍泽们跟着殿下,是想建功立业,升不了官儿至少也能发点财,养活一家老小,说不定还能让子孙翻个身,军中派系这种无聊的事,大伙儿都没心思干。」

顿了顿,折可适终于问到了正题:「殿下突然调动兵马,可是有事?」

赵孝骞点头:「有事,调兵当然是为了杀人。」

「杀谁?殿下尽管吩咐,老折给殿下办得妥妥当当。」折可适立马露出恶煞之气。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