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595章 末路忠臣

世子稳重点 第595章 末路忠臣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4 12:13:2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595章末路忠臣

曾几何时,辽国终于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模样。

「谴责」这样的字眼,谁能想像竟出自曾经天下无敌的辽国之口。

现实就是这样冰冷且残酷,拳头大的时候,根本听不进道理,拳头比别人弱的时候,突然变得彬彬有礼,被人欺负了也懂得不再动用武力,而是心平气和的「谴责」。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天大的事都可以坐下来谈一谈,大家讲道理嘛,对不对?

尽管耶律洪基与赵孝骞从未见过面,但这一两年通过战争打过的交道,耶律洪基对这个素未谋面的人,竟然有了几分了解。

别的不说,单说赵孝骞劫耶律南仙这件事,不必怀疑,只看这蛮横不讲理的做派,就一定是出自赵孝骞的手笔。

说好的礼仪之邦,你特麽给我梆梆梆……

不是说华夏中原数千年道德治世吗?不是说中原汉人世受圣贤经义文章薰陶吗?

结果你们就熏出了这麽个玩意儿?

招呼都不打,把辽国如花似玉的成安公主劫了,何其狂妄卑鄙,何其没素质!

耶律洪基气得肝儿疼,他发现把权力渐渐交棒给耶律延禧的决定无比正确,以他这把年纪,若再被赵孝骞气几次,恐将不得善终。

耶律延禧没事,他年轻,经得起打击和侮辱。

下旨之后,辽国迅速派出了使臣,直奔南方宋营,与宋军交涉关于成安公主被劫一事。

而辽宫内,耶律洪基和萧兀纳则坐在大殿内,商议宋辽两国下一步的走势。

大殿内陪坐的,还有耶律延禧。

接手辽国权力后,耶律洪基常把他带在身边,无论与臣子商议朝政,还是批阅奏疏,或是决断辽国重大事宜等等,耶律延禧都陪坐一旁耳闻目染。

萧兀纳的官服已换成了紫袍,三路兵败,唯萧兀纳这一路保存了一半的兵力,并且第一时间赶回上京请罪。

他的举动终于感动了耶律洪基,从此受到重用。

兵败之后,萧兀纳便被任为北院枢密院副使,耶律洪基更是频频召他入宫,以国事相询,明眼人都看得出,萧兀纳的地位一跃而升,几乎已成了托孤顾命重臣的存在。

更值得一提的是,不仅萧兀纳被重用,随着皇太孙耶律延禧监国,耶律延禧的大舅子萧奉先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如今的萧奉先虽然还只是军中的一名都统,并未升官,可耶律延禧对他深为信任,大小场合都不忘带上他。

萧奉先被渐渐重用也能理解,毕竟耶律延禧刚刚监国,试着接手权力,手底下的班底很薄弱,这个时候必须要重用身边的属臣或外戚,他们将是耶律延禧顺利接手权力后的第一批班底。

空荡的大殿内,耶律洪基满面忧虑,与萧兀纳一同盯着面前的辽国地图。

地图上画着几道鲜明刺眼的箭头,由南至北指向燕云十六州。

深深叹息之后,萧兀纳道:「陛下,臣必须直言,宋军接下来的目标,必然是燕云十六州,只看时日早晚而已,不论早或晚,赵孝骞是一定会对燕云十六州动手的。」

耶律洪基默然点头。

现实很残酷,但它就是现实。

宋军觊觎惦记燕云十六州,已非一朝一夕,从当年的宋太宗赵光义发起北伐开始,宋国的战略意图就已**裸地摆在辽国面前。

燕云十六州,是宋国的必取之地,这是毋庸置疑的。

当年宋军的实力还不如今日,宋太宗都敢发起北伐,试图收复燕云,更何况如今宋军的实力已经很强大,辽国都不敢轻捋其锋,他们有什麽理由不再次发起北伐?

更残酷的现实是,辽国如今明知宋军接下来的举动,君臣朝堂却已无必胜之心,仿佛每个人都已预料到接下来的失败,燕云落入宋国之手的必然结局。

「为今之计,如何处之?」耶律洪基沉声问道。

萧兀纳叹了口气,苦笑道:「徵调举国兵马,驻防燕云,拼尽国本守住,大辽若失燕云,南方已无屏障,宋军迟早北上,大辽有亡国之虞。」

耶律洪基身躯一颤,面色发白,下意识望向他的孙儿耶律延禧,满目苍凉。

耶律延禧仿佛明白了什麽,脸色也变得苍白起来。

「如何守住燕云?如何挡住宋军?」耶律洪基苦涩地问道。

萧兀纳摇头:「臣只能说,尽力而为吧,宋军的火器,至今没有克制之法,上次与宋军交战,臣试着建造壕沟以避宋军火器,此法收效甚微,我军固然可以避免伤害,但终被困于战壕之内进退不得。」

「最终的结果,也只是自缚手脚,眼睁睁看着宋军逼近,臣麾下的将士付出了惨痛的伤亡,证明了这条路其实是走不通的。」

说完萧兀纳痛苦地闭上眼睛,垂头露出愧疚之色。

耶律洪基黯然一叹,道:「萧兀纳,你是朕忠诚的勇士,朕没有信错你,面对宋军的火器,满朝诸将之中,唯有你尚思报国,用尽办法抵御宋军,虽败犹荣,朕甚欣慰。」

萧兀纳垂头道:「陛下谬赞,臣惭愧。为今之计,唯有调动东北统军司,西北招讨司等诸地兵马,集结于燕云的河间府,大同府,析津府三座重要城池。」

「宋军若出兵北犯,以我大辽如今的战力,只能放弃平野,固守城池,宋军火器纵利,但攻城是以下击上,不一定管用,我大辽只要守住这三座城池,或许能有一线生机。」

「只要三座城池不失,燕云十六州就落不到宋军手里。」

萧兀纳苦笑数声:「陛下恕臣愚钝,臣能想到的办法只有这些了,若还是无法抵挡宋军,而致失去燕云十六州,臣只能以死谢罪,以报国恩。」

耶律洪基感动地紧紧握住了萧兀纳的手,哽咽道:「燕云纵失,朕亦不罪也,你已尽了一个忠臣的本分,板荡之时见忠诚,朕怎忍失去你这个忠臣,答应朕,千万莫说以死谢罪的不吉之言。」

「萧兀纳,无论成败,你我都要好好活下去,以图将来。」

眼眶通红地望向旁边的耶律延禧,耶律洪基加重了语气道:「你要记住,萧兀纳是朕留给你的忠臣,日后若朕不在,国有疑难,尽可托付,明白了吗?」

耶律延禧一个激灵,急忙点头应了,然后起身恭恭敬敬朝萧兀纳行了一礼。

萧兀纳惊惶地起身欲回礼,然而却被耶律洪基按住了肩膀,萧兀纳只好坐在椅子上,无奈地生生受了辽国未来国君的这一礼。

托孤顾命,自此而始。

可惜此时的君臣之间,弥漫着一股深深的亡国末路的气息。

令人满怀希望的,是看到了未来。

但令人绝望的,同样也是看到了未来。

…………

真定城。

袅袅怀上身孕后,赵孝骞几乎抛开了一切公事。

真定府的公务也好,拒马河大营的军务也好,全都扔给了李清臣和许将,作为府尊和主帅,赵孝骞什麽事都不管,非常利落乾脆地当了甩手掌柜,哪怕李清臣和许将怨气冲天,他也置之不理。

本来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现在天下的格局基本已经扭转,唯今最重要的当然是家人。

一想到袅袅肚里的孩子延续着自己的血脉,赵孝骞就忍不住激动欣悦。

活了两辈子,他都没当过爹,这种感受当然需要细细体会,陪伴妻子的每一天,观察她孕期里每一天的变化,都将深深地刻进他的记忆里,一生不忘。

将来孩子长大后,赵孝骞可以毫无遗憾地告诉他,你在你娘肚子里的时候,我就每天陪着你和你娘了。

所以,你再说什麽童年缺少陪伴,原生家庭的阴影什麽的,老子不抽死你就跟你姓。

老子从你还是个受精卵一直陪到你长大,够不够?要不要爸爸再爱你一次?

陪袅袅的日子里,赵孝骞也没闲着,努力回忆起前世适合孕妇的食谱,每天不是人参炖母鸡就是天麻炖乳鸽。

各种大补各种投喂,每一口都是满满的爱心,不吃都不行,必须让肚里的孩子感受到父爱如山。

就这样投喂了好几天,袅袅都受不了赵孝骞疯魔般的进补,开始有意无意躲着他了。

赵孝骞端着大补的炖汤满府找孩子她妈进补时,李清臣来了。

见到赵孝骞后,李清臣暗暗吞了吞口水,他盯上了赵孝骞手里端着的一锅炖汤,太香了,今日郡王府这顿饭,他必蹭。

「有多远滚多远,给你闻一口气味都是对食材的浪费。」赵孝骞不客气地戳穿了李清臣的企图。

「趁早死了心吧,这汤不是给你喝的,它独属我家婆娘,你要是有怀孕的功能,我不介意给你炖一锅。」

李清臣讪讪地摸了摸鼻子,既然是孕妇喝的,就实在不好意思蹭了。

「呃,殿下误会下官了,下官岂是贪口腹之欲的人,今日见殿下是有正事……」李清臣义正严词道。

「放。」赵孝骞不客气地道。

「殿下,大名府柴家来人了,来府衙求见殿下,说是代崇义公向殿下致歉请罪。」

「不见,没空,打发他滚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