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602章 密旨诛除

世子稳重点 第602章 密旨诛除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4 12:13:2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602章密旨诛除

赵煦不是完美无瑕的帝王,史书上对他的评价颇高,但也没高得太离谱。

赵煦死后,群臣商议遂进「哲宗」的庙号,这个庙号无疑是褒义,但其中也包括「辩证」,「平衡」的意思。

说的就是他在位期间,努力达到朝堂势力平衡的同时,也积极推进变法,让大宋的国力有了充足明显的进步,故而以「哲」为庙号。

然而不管是昏君还是明君,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皇权至上,唯我独尊。

这绝对是古往今来所有皇帝的底线。

除了皇帝本人,没有任何人能凌驾于皇权之上,谁敢触犯底线,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自大宋立国开始,柴家一直享受赵氏帝王赐予的特权,这条规矩赵煦知道,大宋历代帝王都知道,毕竟赵匡胤的遗训至今还刻在延福宫外的石碑上,群臣每次朝会都会多看两眼。

柴家不能动,动则是帝王对太祖先帝的不孝。

以往这些年,柴家的恶迹赵煦不是没听说过,赵煦每次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打个哈哈儿就过去了,谁叫皇帝也拿柴家没办法呢。

可是这一次,当赵孝骞送来的奏疏和罪证实在太多,太过分了。

单独一桩案子拎出来,赵煦都不会往心里去,可是众多的罪案堆在一起,柴家目无王法,凌驾皇权的形象,在赵煦心中顿时鲜活起来。

这下终于触到了赵煦的逆鳞。

柴家这特麽是不拿皇帝当干部啊!

大宋的江山,朕这个皇帝说话做事都不敢违了国法,凭什麽你一个前朝废帝后代竟能凌驾于国法之上?

往轻了说,这是倚仗特权,知法犯法。

往重了说,这特麽是对朕飞龙骑脸,贴脸开大啊。

朝堂无小事,任何事一旦上达天听,皇帝都会往深处想,本来很简单的事都会想得很复杂,这也是为什麽历朝历代那麽多牵连甚广的惊天巨案,最初往往只是由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

现在,对于柴家,赵煦忍不住往复杂的方向想了。

仗着一块丹书铁券,如此无法无天,柴家是对本朝不满而故意启衅,还是说柴家仍有复辟之心,故而不择手段发展出如此庞大的商业版图,藉此敛财以备谋逆之用?

赵煦的心里渐渐有了解不开的结,年轻的脸庞上聚起一股阴沉的神色,久久不散。

垂头再次看向赵孝骞的奏疏时,赵煦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郑春和,召中书舍人张商英觐见。」赵煦淡淡地吩咐道。

…………

真定城。

扫荡了辖下九县跟柴家有关的道观寺庙和盗匪后,赵孝骞下令折可适麾下一万兵马城外扎营,暂停动作。

赵孝骞在等。

等柴家的反应,等汴京的消息。

奏疏送上去了,赵孝骞相信赵煦肯定忍不了,这种挑衅皇权的举动,任何皇帝都忍不了。

他还想看看柴家的反应,当真定府发展多年的势力,几乎一夜之间被赵孝骞一扫而空后,柴若讷会如何应对。

是痛哭卖惨上疏参劾他,还是扮演老实乖巧,从此蛰伏下来,不再轻举妄动。

无论柴若讷是怎样的反应,当赵孝骞狠狠盯上他时,他的结局就已注定。

现在赵孝骞差的,是一纸圣旨。

赵煦不发话,赵孝骞办柴家终归还是有很多顾虑,做任何事之前最好留下退路,做到自保。

终于,在两天以后,柴家的反应没等到,但赵孝骞等来了汴京的人。

张商英风尘仆仆赶到真定城,进了郡王府后,张商英整个人还是懵的,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走路都是外八字,仿佛刚才进门猝不及防挨了一记千年杀似的。

张商英算是老熟人了,赵孝骞与他见过好几次,每次都是他来宣旨,当然,每次也都是中书舍人。

赵孝骞打量着张商英,嘴里啧啧有声:「老张啊,你说你这些年怎麽混的,混了几年还是中书舍人,官职是一丁点儿都没升啊,是自己不求上进,还是银子没花在正确的人身上?你要好好反省自己。」

张商英叹了口气,苦笑道:「下官只愿陪在官家身边,做官不求闻达,只求心安无愧。」

赵孝骞恍然点头:「懂了,通俗易懂的说,就是不求上进。」

张商英:「…………」

好像没法沟通。

幸好张商英此行并不需要沟通,他只是个传旨的。

懒得搭理赵孝骞的话茬儿,张商英请出了圣旨,展开后抑扬顿挫地念了一遍。

赵孝骞有过多次听圣旨的经历,大概意思听懂了。

圣旨是官方制文,肯定不是赵煦亲笔写的,通常都由身边的中书舍人或起居郎构思代笔,里面的四六骈文既深奥又绕口,正常人写不了。

虽然是臣子代笔,但赵煦的意思表达得很明确。

圣旨里义正严词地训斥了赵孝骞没事找事,然后重点强调柴家是大宋历代官家必须善待爱护的家族,赵煦更不敢违抗太祖遗训。

总之就是,这件事就此作罢,不准再提,柴家的所作所为,当然是选择原谅啦。

圣旨念完,赵孝骞恭敬地双手捧过圣旨,面南而拜。

然后赵孝骞起身,笑吟吟地看着张商英,张商英被他盯得浑身发毛,不禁往后退了一步。

「张舍人,官家应该还有别的话要你转达吧?」赵孝骞笑道。

张商英愕然:「你怎麽知道有别的话?」

「让你大老远跑来,若是只为了宣念圣旨上那些话,牛马再卑贱也不值当这麽往死里用,所以官家肯定另有密旨。」

张商英:「…………」

所以,这货到底是夸自己,还是再骂自己?

咳了两声,张商英缓缓道:「殿下神算,官家确实有密旨,密旨是口谕,官家说,这些话不宜落书成文,恐为后人非议。」

「我洗耳恭听。」赵孝骞笑眯眯地道。

张商英端正了衣冠,低声道:「官家密旨,柴家日渐猖狂,目无王法,殊为可恨,令赵子安伺机而动,除之上佳,但亦当谨慎行事,朕不想落人口实,更不想被天下人非议。」

赵孝骞表情不变,仍然笑眯眯的。

赵煦的这道密旨并未出乎他的意料,他知道赵煦肯定忍不了。

「烦请张舍人回京转告官家,臣一定谨慎行事,尽快除掉柴家。」

密旨等到了,终于可以对柴家动手了。

送走了张商英,赵孝骞立马叫来了赵信,低声吩咐了一番。

一个时辰后,赵信再次返回禀报,一切安排妥当。

随即赵孝骞又叫来了折可适,下了一道密令。

布置过后,赵孝骞含笑转身,仰头看着愈发冷冽的天空,悠悠地叹了口气。

明天是个黄道吉日。

宜杀人。

…………

大名府,柴家府邸。

柴家本是个大家族,不过移居到大名府的这一支,族人不算多,可这一支也是最尊贵的,毕竟朝廷赐的「崇义公」爵位,就落在这一支的柴若讷身上。

此时的柴若讷坐在堂内,堂屋中间燃着一盆炭火,炭火烧得红旺旺的,一如柴若讷此刻的心情。

柴若讷的表情已有些狰狞,他听到了一个很坏的消息。

河间郡王赵孝骞调动一万兵马,扫荡了柴家在真定府的所有势力,包括道观,寺庙,盗匪等等,但凡跟柴家扯上关系的,全都扫得乾乾净净。

对于道观和寺庙,赵孝骞倒是没下狠手,只是下令抓捕,但对真定府的盗匪,赵孝骞可真没留情,居然杀光了。

一夜之间,柴家在真定府的势力变成了空白,如何叫他不生气?

这个时候他也终于明白,赵孝骞是玩真的,上次在郡王府,赵孝骞当面警告他的那番话,没有一个字是开玩笑。

那天警告过后,柴若讷当日赶回了大名府,但没有任何举动。

赵孝骞在等着柴若讷的反应,可柴若讷终究不死心,他也在等赵孝骞的反应。

在此之前,柴若讷一直存着侥幸的心思,以为赵孝骞的警告不过是当着李清臣和吕惠卿的面,故意折他的面子立威。

立威过后兴许不会与柴家为难,毕竟众所周知,柴家不好招惹,连大宋官家都要避让三分。

现在柴若讷终于发现,赵孝骞居然真不是吓唬他,人家是真要对他下手了。

如今柴家在真定府的势力被连根拔起,而赵孝骞事前事后根本连个招呼都不打,显然已对柴家深怀敌意。

可偏偏这件事柴若讷还没法喊冤上告,因为这件事是他理亏。

真要闹上朝堂,赵孝骞但凡摆出各种罪证,柴若讷根本无从辩驳,不仅无法参倒赵孝骞,反而毁了柴家百年来的名声,甚至还会招到官家的不满与忌惮。

柴若讷用了很久的时间平复了情绪,最终还是决定不上疏了,就当这件事没发生过,大不了以后柴家的势力对真定府避而远之,换个地方发展。

做好决定后,一名下人匆匆赶来,低声禀道:「老爷,有人来投靠,人已进了庄子。」

柴若讷皱眉:「何人?」

「江湖人,名叫何雄……」下人顿了顿,压低了声音道:「据说是兄弟伙使了钱,买通了胥吏,从真定府大牢逃出来的,此人在河北道上有几分名声,身手不错,算是高手。」

「刚才此人已进了庄子,求老爷收留,愿为老爷效犬马之劳。」

柴若讷神色微动,淡淡地道:「人我就不见了,领他去庄外的农家暂居,好吃好喝款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