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639章 出征北上

世子稳重点 第639章 出征北上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30 12:48:2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639章出征北上

楚王府。

世子今晚大宴宾客,被宴请者皆是当朝宰相,使相和尚书。

下午时分,王府的下人们便开始布置起来,不仅打扫清洗前庭后院,而且还请来了汴京青楼里最当红的花魁娘子和歌舞乐班,在前庭中搭了一座台子,面朝王府银安殿,以歌舞娱宾。

傍晚时分,王府门前停下数辆马车,赵颢和赵孝骞父子亲自在门前迎客。

马车停下,章惇,曾布,安焘,户部尚书蔡京等重臣下了马车,含笑与赵颢父子俩互相行礼。

礼数之后,章惇微笑注视着赵孝骞,道:「子安戍边辛苦,老夫见你似乎更清减了一些,边事繁多,怕是夙夜难眠吧?」

赵孝骞老脸一红:「呃,倒也没那麽辛苦……」

这是实话,真不辛苦,本来就是个甩手掌柜,许将这位副使赴任后,赵孝骞更是变本加厉,啥事不管了。

倒是安焘人老成精,若有深意地瞥了赵孝骞一眼,笑道:「老夫倒是觉得子安没那麽辛苦,若是真的辛苦,哪有闲情雅致派兵把出嫁的辽国公主半路截了,安置在自家后院?」

三位老不正经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就连旁边的赵颢也乐得不行,望向赵孝骞的眼神充满了欠揍的暧昧。

向来为人严肃的曾布也乐道:「许将给老夫写信,信里说子安不好好待在拒马河大营,倒是经常往真定城跑,因为城里住着他的几位妻妾。」

章惇笑道:「少年知好色而慕少艾,可以理解,咱们也都年轻过,相比大营枯燥乏味的日子,谁不想沉醉在温柔乡里享尽人间快活呢。」

赵颢一脸自豪地道:「我儿没白跑真定城,就是那段日子,我儿的一位侍妾怀上身孕了,哈哈!我楚王一脉终于有后了!」

众人一愣,接着纷纷向赵颢道喜,场面一时变得十分热闹,楚王府如同操办满月酒。

父子俩将宾客们引入银安殿,下人们端上酒菜的同时,王府前庭的高台上奏起悦耳的丝竹笙箫之乐,歌舞伎们随着乐曲翩翩起舞。

今日登门的都是贵客,而且都是朝中重臣,任何一人走到外面,都是跺跺脚乾坤皆颤的大人物。

当然,赵孝骞也不弱,他的分量足够与大佬们平等相交,在座的宾客们虽然尊贵,可也没人敢拿他当晚辈看,说话的语气都是非常平等且尊重。

今日王府夜宴,赵孝骞不是白请的。

酒过三巡后,赵孝骞挥退了歌舞伎,说起了正事。

「数日后,我便要奉旨出征了,此战非同于以往,这一次我将率大宋精锐王师十万,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雪我大宋百年之耻。」赵孝骞掷地有声地道。

殿内陡然一静,接着安焘突然垂头,抬袖抹起了老泪。

其馀的宾客也是一脸唏嘘和伤怀之态。

许久后,安焘哽咽道:「没想到老夫有生之年,竟能等到王师收复燕云的这一天,老夫还以为百年内已无指望,只能带着遗憾入土了……」

章惇叹了口气,道:「是啊,说起来如做梦一般,这才几年光景,大宋已如此强大了,老夫与诸位同僚何其之幸,竟能见证大宋收复燕云,苍天不薄于我!」

曾布擦了擦眼眶,笑道:「若能见到燕云收复,老天纵是让我当场死去,老夫也了无遗憾了,九泉之下见到历代先帝,老夫也能昂首挺胸告诉先帝,我们这一代文臣武将,不曾辜负先帝之夙愿。」

说起收复燕云,在座众人皆是一脸感慨。

大宋百年国耻,今朝一战而雪,在座者皆能亲眼见证,岂非人生一大快事。

纵是纨絝之名有口皆碑的赵颢,此时也禁不住感伤不已。

「自宋辽两立,石敬瑭这狗贼献燕云以娱辽人,说来已过了百年,这一百年里,大宋历代先帝和贤臣,无不依依北望,盼燕云回归汉土,最终却只能含恨而终,难瞑目于泉下。」

赵颢转过目光,感慨又自豪地拍了拍赵孝骞的肩,道:「自己的儿子,老夫向来不愿在外人面前夸赞,不过这几年大宋的变化,老夫不得不腆着脸夸骞儿一句,大宋幸好有你。」

在座的宰相使相们也纷纷点头附和,众人神情严肃,并无半点玩笑之意,显然都不觉得赵颢夸自己的儿子有何不对,他说的每个字都是实话。

赵孝骞倒是被一众老头儿的夸赞弄得有点脸红,不自在地扭了扭身子,道:「诸公谬赞了,小子何能,怎配让大宋有此变化,无非是官家的英明决策,以及在座诸公的辅佐帮衬,才教大宋具此气象。」

「这份功劳我可不敢厚着脸皮受领,会折寿的。」

语气一顿,赵孝骞起身端起酒杯,朝众人敬了一杯。

然后赵孝骞说起了正事:「此次收复燕云,事关大宋国运气数,官家旨令我为主帅,我不得不全力以赴,纵是战死沙场,也不能兵败而归。」

「今日小子斗胆邀请诸位相公,是请诸公买我几分情面,大军出征后,朝廷一应粮草军械甲胄战马等后勤,小子便拜托诸公了,千万不可拖延耽误,而令前线的将士们军心动荡,贻误战机。」

章惇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肃然道:「老夫忝为宰相,必亲自督查粮草军械一应辎重,我等皆知官家何等重视收复燕云,朝廷上下必尽全力,免子安后顾之忧,前方战场上,子安尽管放手一搏。」

另外两位枢密院的大佬曾布和安焘,这时也点头附和。

「子安放心,我等皆是大宋臣子,自知轻重缓急,子安率军出征的那一日起,收复燕云便是朝廷头等的大事,天下任何事都要为收复燕云无条件让路,谁若敢在后勤方面贻误战机,莫说官家,我等也容不得。」

曾布微笑道:「子安出征后,枢密院将在汴京和燕云之间增设百馀座快马驿站,专门传递前线军报,任何关于燕云的军报皆是八百里加急,枢密院接报之后也会第一时间批覆解决,呈报官家。」

一直未说话的户部尚书蔡京也捋须笑道:「粮草一事子安尽管放心,早从去年开始,官家已有意囤积江南粮草,从汴京到真定府沿途的城池官仓里,也都满仓以待,大军随时可徵用。」

赵孝骞由衷地笑了。

出生在这个时代,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不幸的是,大宋终究还是文官士大夫的天下,那些怯懦,内耗,自私等毛病,朝廷一个都没少。

但幸运的是,朝堂两党之争,多年来乌烟瘴气的情况下,大宋却仍然是富足的。

莫小看「富足」二字,认真说来,这两个字不知给赵孝骞带来多大的方便。

打仗打的就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经济代表着战争期间的粮草,军饷,兵器甲胄等等,这些东西都是靠钱堆出来的。

没钱怎麽办?只能付出更大的伤亡代价,来搏一把胜利的概率。

如果大宋是个穷国,赵孝骞想要收复燕云,最少要多等一二十年。

有了充足的粮草军械,殷实丰富源源不断的后勤支持,赵孝骞才毫无后顾之忧,能够全心地将注意力放在敌人身上。

今夜赵孝骞在王府设宴款待朝堂诸位大佬们,目的便在此。

对大佬们客客气气,请他们买自己几分薄面,将来大军出征,后勤方面多帮自己上点心,莫让三军将士饿肚子。

见殿内众人皆一脸严肃地保证,赵孝骞满意地笑了。

其实大军出征,事关重大,今夜纵是不宴请诸位宰相,他们也不会在后勤上给自己使绊子。

不过宴请众人是人情世故,那种私下里啥都不交流,拿着朝廷的鸡毛当令箭的蠢货,这点人情世故都做不到,迟早会栽大跟头。

酒宴持续到子时,众人方才兴尽而归。

…………

三日后的清晨,北郊大营校场上旌旗蔽日,铁甲如林。

五万将士列阵,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盯着高台上的赵孝骞。

今日的赵孝骞也是披戴铠甲,一身玄色鱼鳞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按剑立于高台上,更是显得威风凛凛,令人敬畏。

将士们在校场内站了半个时辰,终于听得辕门擂鼓,有禁军班直来报,官家銮驾已至。

赵孝骞急忙与众将列队迎候,半晌后,在禁军的簇拥下,一身黄袍的赵煦面带微笑走上高台。

在高台上站定,赵煦看了看校场上密密麻麻的五万将士,见将士们精气神十足,人人脸上皆露出激动之色,显然他们已踌躇满志,打算此次北上定要建功立业,为子孙搏一个未来。

赵煦对这五万兵马感到很满意,侧头悄悄朝赵孝骞挑了一下眉,似乎在向他得瑟,这些是朕挑选的兵马,没让你失望吧?

今日是赵孝骞领五万大军出征北上的日子,随着这五万兵马与拒马河大营的龙卫营会师,赵孝骞麾下能实际掌控的军队已有十万之众。

十万装备火器的精锐之师收复燕云,够了。

巡视了五万将士后,赵煦转过身来,深深地注视着赵孝骞,道:「子安,此去燕云,一切便拜托你了。」

赵孝骞躬身抱拳:「臣必不负官家之托,燕云十六州,臣必收之,将其纳为我大宋疆土,归服大宋天子王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