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640章 师出有名

世子稳重点 第640章 师出有名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10 01:07:3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640章师出有名

同样的出征场面和仪式,赵孝骞已经经历很多次了。

每一次出征,他和麾下的将士们都会给大宋带来好消息,也正是因为这些好消息,赵孝骞慢慢扭转了大宋的国运,让这个历史上以积弱而被后人诟病的朝代,渐渐变成了不一样的模样。

大宋已经不再积弱了。

它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和不屈的意志。

或许连赵孝骞自己都没察觉到,如今的大宋,正不知不觉朝着强汉盛唐的方向迈进。

那曾经对大宋来说遥不可及的目标,如今已看到了前方闪亮的终点。

它不是那麽难以企及,只要咬咬牙,只要多走一段,只要不偏离方向,那麽在华夏的历史上,除了强汉盛唐外,或许还会多一个「强宋」。

赵孝骞做了什麽?

他不过是轻轻扳了一下方向盘,让大宋的车轮走回了正轨。

北郊校场上旌旗飘展,猎猎舞动。

隆隆的鼓声仿佛撞击在人们的心头,心跳随着鼓声的节奏而颤动,冗长的号角透着一股悲壮却奋进的意味。

站在高台上的赵煦,也忍不住为眼前的壮阔景象而心潮澎湃,脸孔禁不住涨红了。

「朕多想御驾亲征,也像子安一般号令千军万马,百万军中直取敌酋首级……」赵煦喃喃道。

每个男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也有一个将军梦。

梦中的自己手握帅印,运筹帷幄,麾下的千军万马只为自己的一道军令而奋勇杀敌,血染沙场。

皇帝也有这样的梦,他更希望这座江山社稷是自己亲手打下来的。

赵孝骞听到了他的喃喃自语,微笑道:「官家若欲亲征,臣愿为官家的副帅,为官家冲锋陷阵。」

赵煦苦笑一叹,道:「朕已不再是孩子,不能胡闹了,就算朕真想御驾亲征,朝中那些文臣武将能答应吗?那时不知有多少人会骂朕昏君,指责朕好大喜功,置天下于不顾。」

抬眼望向校场上的五万大宋禁军,密密麻麻且整齐的阵列里,透着一股沉默肃杀的气息,赵煦忍不住心旌激荡。

「子安,此次出征,朕亲自来为你壮行,你当知此战意义重大。」赵煦语气渐重。

赵孝骞点头:「官家放心,臣定为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更进一步歼杀辽军,此战之后,官家将成为大宋史上最伟大的帝王,足以名垂青史,功绩耀于祖宗庙堂。」

赵煦笑了:「有子安在,朕很放心,你肯定不会让朕失望的,朕在汴京等你的捷报。」

皇帝送行,仪式和场面更不一般。

同行的不仅有朝中的文武百官,也有来自玉清宫的道士。

赵煦检阅过五万禁军后,道士在禁军阵前布下法坛,开始占卜吉凶。

一阵神神叨叨两眼翻白的作法后,不知道士弄了个什麽戏法,从天而降一张黄色的符籙。

道士接下符籙,不由大喜,双手捧给赵煦:「禀奏官家,上天所示,此战出征大吉,大获全胜!」

赵煦一脸喜色地扫了一眼符籙,递给赵孝骞。

赵孝骞微微一笑,明知是心理鼓励之类的把戏,但也还是很配合地扬起符籙,喝道:「将上天所示递下去,传阅全军将士!」

一名禁军将领双手高高举起符籙,朝台下禁军阵列中狂奔,一边跑一边大呼:「此战大吉!此战大吉!」

果然,全军将士兴高采烈,轰然欢呼起来。

这种出征前占卜问吉凶的仪式,一千年以后怕是连小孩子都不信,可在这个年代,却是提振军心士气的绝佳方式。

君不见义和团冲向英法联军时,口里喊的不是什麽壮烈正义的口号,而是「刀枪不入」。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一道所谓的上天神谕,便已胜过主帅将领千万句战前动员,五万禁军的军心士气瞬间被提振起来,将士们嗷嗷叫着,像即将放出笼子撕咬猎物的饿狼。

高台上,赵煦和赵孝骞对视一笑,微笑点头。

「军心可用。」赵煦欣慰地道。

赵孝骞喝道:「传令全军,开拔!」

嗷嗷叫的将士们列队出营时,赵孝骞转身朝赵煦躬身长揖:「官家,臣奉旨出征了。」

此情此景,赵煦禁不住激动起来,双手托住了他的胳膊,道:「子安保重,一切拜托了!」

赵孝骞停顿片刻,突然道:「臣的父王在汴京,举止或有些荒诞,臣的母亲在芳林园,还请官家多加体谅照拂,免臣后顾之忧。」

赵煦笑了:「你的父王,也是朕的皇叔,他在汴京朕自然要照顾的。你的母亲朕也会经常遣宫人照拂赏赐,子安勿虑。」

赵孝骞抿了抿唇。

临出征前,他突然说出这句话,自然是有深意的。

他在含蓄地告诉赵煦,我的爹在你的手上,所以不要担心我有反意,纵是手握重兵,我依然忠于皇帝,忠于朝廷。

「千秋功业,在此一战,朕等着子安的捷报。」

…………

从出征的仪式就能看出,这一次朝廷认真了。

以往几次出征,严格说来是与辽国的小规模战争,尽管赵孝骞歼灭了辽国十五万兵马,可神奇的是,大宋和辽国直到今日依然维持着邦交。

两国使臣互有往来,国书互有传递,甚至国书的内容依然还强调两国所谓的「兄弟邦交」。

对的,兄弟散买卖不散交情,辽国兵马被赵孝骞干掉了十五万,两国依然没有撕破脸。

直到今日。

随着赵孝骞率领五万禁军出发,今日大宋皇帝和政事堂也将正式向天下颁下征讨檄文。

征讨的对象是辽国,征讨的目标是燕云十六州。

檄文的内容自然是正义的,师出有名的。

自从汉贼石敬瑭献燕云予辽国,百年来中原蒙羞,宋室无颜,辽国鸠占鹊巢,百年来杀戮燕云汉人无数,大宋上承天命,下抚黎民,怎忍燕云子民陷水火而不见?

今日河间郡王赵孝骞奉旨亲领精锐王师,挥师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北辽若知顺应天命,当速归还燕云,勿使死伤,逆上天之德……

檄文是翰林院所作,一篇征讨辽国,收复燕云的文章作得花团锦簇,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檄文里不仅师出有名,而且理由正义,通篇读下来后,给人一种大宋不收复燕云简直对不起祖宗社稷,对不起天下黎民,更是悖逆天命的感觉。

这一仗,不打不行了。

行军路上,赵孝骞忍受着枯燥的旅途,但还是连着发了好几道军令。

给拒马河大营的,给真定城的,也有给潜伏在辽国上京的甄庆,萧兀纳,萧奉先等人的。

大战还未开启,秘密战线已经活跃起来。

战争不仅是沙场搏命,也有战场之外的博弈与斗智。

战场不仅在燕云十六州,同时也在辽国上京的朝堂和街巷。

五万禁军行军三日,仍然没走出京畿,赵孝骞骑在马上,脑子里自动生成燕云十六州的城池地图,一路都在盘算如何打响第一仗。

如今新年正月已过,正是开春之时,天气已没那麽寒冷,骑在马上迎着春风,多少还是带了几分寒意。

第四天扎营时,赵孝骞看着陈守等人扎下帅帐,心思突然一动,叫住了正在忙活的贾实。

贾实是个高手,不仅是他,还有十人也都是高手。

这批人是当初赵颢担心儿子战场上遇险,特意拨给他的。

当时赵孝骞还很天真,真以为贾实这些高手是赵颢从民间重金招募而来的江湖人士,现在赵孝骞终于察觉,这批人哪里是什麽江湖人士,分明是赵颢的死士。

也不知活爹那股见不得人的势力究竟多庞大,里面有多少高手和人才,总之能确定的是,贾实这批高手绝对不简单。

这样的人才,放在身边未免太浪费了,人才当然要放在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赵孝骞是一军主帅,无论战事多麽惨烈残酷,敌人总不可能冲到他的帅帐里活捉他吧,真到了那一步,主帅的生与死已经不重要了。

「贾实,你过来。」赵孝骞朝贾实招手。

贾实放下手中的活计,颠颠地跑过来,脸上一如既往带着憨厚的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路上遇到的老农。

谁敢信眼前这个看似憨厚朴实的家伙,曾经一手托起了三百斤的粮车,把向来心高气傲的陈守镇得像雷峰塔下的白长虫,从此陈守在他面前乖巧得像恶毒人家买进门的小妾似的。

此时的贾实站在赵孝骞面前,他半躬着身子,笑得憨憨的。

「世子有何吩咐?」

赵孝骞微笑看着他:「行军第四天了,约莫还要行军大半个月才能到拒马河大营,不过你和你那批高手兄弟明日要离开队伍了……」

贾实愕然:「为何?」

赵孝骞叹了口气:「你们吃太多了,我怕是养不起,差点都打算让你们这群肌肉男去接客傍富婆了……」

贾实瞠目结舌:「世子,恕小人直言,这理由……有点不诚恳吧?」

「啊,你听出来了?好吧,我说实话,有个忙需要你们这群高手帮一下。」

「世子尽管吩咐。」

「明日你们脱离队伍先行,乔装赶赴辽国上京。」

贾实顿时露出为难之色:「世子,王爷殿下的意思,是让我们兄弟日夜贴身保护世子,其他的事情不必理会,我们不能离开世子身边。」

赵孝骞笑道:「父王那里我会解释,你们听我的命令便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