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744章 时不我待

世子稳重点 第744章 时不我待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3 02:20:58 来源:源1

第744章时不我待

人性的劣性就在于,明明自己是一条咸鱼,却偏偏不喜欢看到别人也是一条咸鱼。

这一点在赵孝骞和第一楼掌柜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赵孝骞本身不是什麽勤快的人,对他来说,自己若是勤快了,跟牛马何异?好不容易重活一世,难道还要重复前世的牛马生活?

可看到第一楼掌柜如此懒惰时,赵孝骞又气不打一处来。

我特麽是咸鱼,是因为上辈子我已当过牛马了,你特麽凭啥?

吃着火锅唱着歌,你就把钱挣了?

陈守把掌柜一路从家里端到店门口,然后赵孝骞接力,把掌柜从店门口一路端到后厨,就连掌柜剁馅儿和面,也要时不时挨上几脚。

不必讲什麽大道理,大脚端屁股就是最难忘的道理。

「陈守,你盯着他,这货敢往馅儿里偷偷吐口水,你就把他脑袋摁进粪桶里。」赵孝骞吩咐道。

陈守大声轰应,掌柜的一脸苦色,第一楼的桌边,赵煦却已笑得前仰后合。

「哈哈,好玩!今日没吃灌汤包都值了!还是跟子安出来有意思,朕平日可没见过这般光景。」赵煦拍腿大笑道。

赵孝骞陪笑道:「日常操作而已,没啥好玩的,臣跟掌柜的熟了,知道他是个什麽货色,树不修,不直溜,人不揍,喂纠纠——」

赵煦又笑,赵孝骞叹了口气,突然觉得当皇帝也挺可怜的,根本没啥好笑的,却笑得跟地主家的傻儿子似的,瞧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未多时,掌柜的端上两笼热腾腾的灌汤包,搁下笼屉后,掌柜一脸陪笑站在桌边,双手却紧紧捂着屁股,让人忍不住怀疑这货的祖籍是成都人赵孝骞没搭理他,揭开蒸笼正要给赵煦挟一个包子,却见店门外迅速走进来一人,恭敬地端过小碗,背过身先吃了一口,然后静默不动。

赵孝骞然半响,这才明白是试毒的宦官。

没有拿银针刺的流程,就是单纯的宦官试吃,吃过半响没毒死就证明没事,接下来才轮到皇帝吃。

赵孝骞没功夫等宦官中毒,自己挟了个灌汤包便放进自己碗里,朝赵煦歉意地一笑:「臣就不客气了,久别汴京,臣想念这一口久矣,实在忍不住了。」

说着赵孝骞吹了吹凉气,然后咬破一点包子皮,吸吮里面滚烫的汤汁,汤汁吸了大半后,再一口将包子塞进嘴里,一边咀嚼一边发出舒服的叹息声。

「没错,就是这一口儿!」赵孝骞满足地笑道。

赵煦暗暗咽了咽口水,不耐烦地扭头看了看那名试吃的宦官。

宦官安然无恙,丝毫没有中毒的迹象,赵煦懒得等了,自己也挟了一只包子,学着赵孝骞的流程,先咬破一点皮,吸吮汤汁,最后一口吞下。

「舒服!果然是当年的味道,一点没差。」赵煦大笑道,笑了几声后,却猛地咳嗽起来,咳得有点严重。

郑春和急忙上前为他拍背,赵孝骞坐在对面,眼神担忧地注视着他。

咳了半响,赵煦迅速擦了擦嘴角,笑着朝他摆摆手:「无妨的,久咳不愈大半年了,

每日总要咳一阵的,过了这劲儿就没事了。」

赵孝骞勉强一笑:「是的,臣也偶尔咳几声,过了这劲儿就没事了。」

气氛陡然降了下来,刚才融洽愉悦的氛围突然变得有些僵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伤感味道。

无话可说,君臣继续沉默地吃包子,一笼又一笼。

似乎刻意证明自己的身体很健康似的,赵煦今日的食量不小,灌汤包被他炫了三笼,

郑春和在他身后有些担心,几番欲言又止。

赵孝骞也不劝他,陪着赵煦默默地吃,很自觉地保持比他少吃几个的速度。

良久,赵煦看着剩下的笼屉叹了口气,他实在吃不下了。

想想刚才猛吃狂炫的样子,不由觉得有点幼稚,到底是自欺欺人了。

「子安离开燕云后,军中诸事由许将代领,你认为我大宋何时可发起北伐?」赵煦低声问道。

赵孝骞很清楚,这话其实只是徵询他的建议,而不是商议决定。

回到汴京后,赵孝骞的身份充其量只是朝廷的军事顾问。

认真想了想,赵孝骞道:「北伐随时可以发起,但要看国库和各地官仓囤积的粮草情况,只要粮草充足,将士们随时可战。」

赵煦默然片刻,摇头苦笑道:「国库已入不敷出了——收复燕云后,当地十六州皆是一片混乱,朝廷派去接收的官员个个上疏向朝廷求援,请求国库拨出粮草赈济当地百姓农户。」

「数月以来,朕连江南各地的官仓都抽调一空了,只为保证燕云的官府政局和民心稳固,就连今年还没入库的秋赋,也被朕提前透支出去了。」

赵孝骞叹了口气,道:「如此,臣建议未来一两年里还是休养生息,囤积粮草钱财和军械,积蓄力量,两年后北伐可矣。」

赵煦露出失望之色,喃喃道:「两年—朕怕是等不到了。」」

「官家,兵者,国之大事,不可过急,急则生变。北伐是以国本国运为赌注,如若因为粮草后勤问题而功亏一簧,如今咱们得到的战果将来都要全数吐出去,大宋社稷也将一蹶不振。」赵孝骞劝道。

他知道如今的赵煦有点着急,说到底还是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这桩壮举,把辽国灭了,图个身后美名。

不过如今大宋的国库都空了,赵孝骞是绝不赞成北伐的。

十万大军轰轰烈烈打辽国,打到半途发现后勤粮草断了,那可是会出大事的,弄不好便是一场兵变,杀红了眼又饿着肚子的骁勇将士们,谁都不敢保证他们会干出什麽事来。

那时就算赵孝骞亲自上场领兵,也没把握掌控这支饿红了眼的军队。

所谓的「以战养战」更是扯淡,别啥事儿都学霍去病,人家以战养战是因为他手下的人马少,少则八百骑,多则一万骑,杀入匈奴草原抢几个部落,勉强可以喂饱将土。

可如今大宋北伐将士是整整十万,上哪儿找那麽多粮食以战养战去?除非把契丹人当两脚羊吃了。

幸好赵煦也算是有理智,尽管这几年惯出了一点好大喜功的毛病,但却不严重。

他很清楚北伐辽国关乎国运兴衰,没准备好粮草的前提下,冒然发起北伐,弄不好他就成为史书里的千古罪人了。

于是赵煦眼中闪过失望后,立马开朗地笑了起来:「罢了,交给后人吧,朕亲政这几年,能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足够了。」

顿了顿,赵煦换了个话题,道:「你封亲王后,朕没赐给你府邸,朕记得曾经赐给你一座府邸,比你父王的楚王府还大,不知为何你好像没住过———」

赵孝骞呢一下,道:「臣还是个二百多月的宝宝,不能离开父王独居的,会饿死.」

赵煦沉默片刻,叹了口气:「你这不要脸的劲儿,跟这灌汤包一样,还是当年的味道。」

「罢了,你爱住哪儿就住哪儿吧,朕听说楚王叔与王妃和离后,至今未续弦,你在楚王叔面前多尽尽孝道也是无可厚非的。」

赵煦飞快警了他一眼,低声道:「还有一事,你既然回了京,不妨多劝劝你父王,平日里生活尽量检点一点。」

赵孝骞眼皮一跳:「臣愚钝,我父王又干了什麽?」

赵煦脸颊微微一抽,叹道:「没个婆娘管束的男人,活到八十岁都让人不省心啊」

上月朕收到不少御史奏疏,参劾你父王道德败坏,伤风败俗——」

赵孝骞大惊:「啊?」

「你父王——平日性喜勾搭汴京城里的寡妇,已有不少风言风语传到朕耳中,如今更是过分,他居然勾搭有夫之妇,而且人家的丈夫还是朝官,有开封府的判官,户部度支司的主事,御史台的监察御史..

赵煦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道:「别的倒也罢了,勾搭监察御史的婆娘,你父王咋想的?朕很不解啊,谁不知御史的嘴臭,无理都要蛮缠三分,他居然敢勾搭御史的婆娘.」

「令尊真是一只点都不挑食啊。」

赵孝骞一张脸都涨成了猪肝色,人都快钻桌子底下去了。

「孽父,孽父啊!」赵孝骞痛心疾首。

「不至于,不至于的,你这说法过分了—-噗!」赵煦没忍住,笑喷了,随即很快调整表情,恢复了严肃的模样。

「就是道德方面,嗯,稍有瑕疵,子安有空劝劝你父亲便是。」赵煦强忍着笑道。

「官家,这爹我不要了,官家下旨把他关进猪笼游街沉河吧。」赵孝骞叹道。

「哈哈———.呢,不行不行,朕怎忍对王叔下此重手,你多劝劝,多劝劝———」

「主要吧,勾搭有夫之妇也要看准对象,尽量别招惹人家监察御史的婆娘,御史那帮人,朕都惹不起。」

赵孝骞没精打采地坐在赵煦对面,完全没心情吃灌汤包了。

今日早上回京,与活爹短暂聚了一会儿,他干的那点破事儿赵孝骞还根本不知情。

没想到自己离京这段日子,活爹干了这麽多伤风败俗的事儿。

可别又说什麽自污声名,麻痹君臣的视线和印象之类的屁话,赵孝骞现在根本一个字都不信。

他就是个老色批,纯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