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824章 破城安民

世子稳重点 第824章 破城安民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6 03:13:39 来源:源1

第824章破城安民

时隔一夜,再次进城,沧海已成桑田。

赵孝骞迈步走进汴京的金耀门,穿过城门甬道,站在城内的街道上,环视周围略显混乱的环境,悠悠地呼出一口气。

还有,没有给汴京造成太大的损害,建筑也好,人也好,基本没有太受影响。

就连汴京殿前司的守军,伤亡也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魔下的种建中宗泽等将领,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站在熟悉的大街上,赵孝骞呆立许久,突然道:「陈守。」

陈守从身后走出来。

「告诉宗泽,马上包围皇宫,营救太后,召集政事堂和枢密院,还有御史台,六部等朝臣议事,请章惊以政事堂的名义发下安民告示,告诉全城官员百姓商人———」

「昨夜赵估和曾布犯上作乱,杀将夺兵,妄图挟持太后和朝堂,谋逆篡位,燕云边军奉太后懿旨,出兵镇压赵估的叛乱,现在大势已定,叛军归降,燕云边军正搜捕首恶赵信和曾布。」

「叛乱已平,国都靖安,开封府可告之全城,恢复日常,商人开市,百姓谋生,燕云边军接管汴京城防,可保全城平安。」

陈守将赵孝骞说的每个字都暗暗记下,然后匆匆离去。

陈守离去后,赵孝骞仍站在原地,思索半响,道:「来人,召皇城司甄庆来见。」

没过多久,甄庆匆匆赶来,见面行礼。

两天时间,甄庆眼见大宋朝堂宫闱巨变,今日已是旧貌换新颜,此时的甄庆表情十分兴奋,只是努力压抑着,不敢在赵孝骞面前表现得太不沉稳。

「拜见殿下。」甄庆射身。

赵孝骞点了点头,道:「这两日变故不少,皇城司所监视的汴京朝臣们,私下可有异常串联?

「皇城司人手有限,只监视京中三品以上官员,官员们大多表现正常,政事堂以章为首,他们私下议论的话题亦是全心全力支持殿下,彻底将赵估打到永无翻身。」

赵孝骞沉默半响,突然问道:「旧党官员们表现如何?」

「旧党官员大多保持沉默,有些官员私下议论,言及未来大宋朝堂的风向,他们言辞大多悲观,认为就算赵估倒了,朝廷再立新君,章的新政恐怕仍会推行下去,不大可能废新复旧。」

顿了顿,甄庆又道:「.-以中书侍郎苏辙为首的一些旧党,昨日十几人在苏府聚会,苏辙与旧党官员们商议,是否联名向太后上疏,推举睦王赵傀为新君。」

赵孝骞嘴角一勾:「睦王赵傀?呵,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不过,赵偶今年才十二岁,主幼国疑,君弱臣强,对大宋社稷来说,真的合适吗?」

简王和端王倒了,申王赵秘是个盲人,那麽哲宗赵煦只剩下两个兄弟,莘王赵侯和睦王赵偶。

理论上,大宋未来的新君是要从这两位里面选一个的,不过,那只是理论。

今日的大宋新君人选,实力才能代表一切。

或许大多数朝臣们都没看清现实。

现实就是,如今的大宋,已是玄武门继承制了。

此时此刻,燕云边军攻破了汴京金耀门,数万兵马直入城内,包围皇宫,接管汴京城防,它的意义其实跟夺玄武门成功的李世民差不多。

大宋未来的新君,不可能是莘王或睦王。

哪怕赵孝骞主动退让,将皇位拱手让给他们,他们大概率是没胆子坐上去的,朝中没有任何根基,年岁又小,还想当皇帝,不如抬眼看看赵佶的下场。

思半响,赵孝骞缓缓道:「皇城司继续监视朝臣,尤其是旧党官员,但不必有任何举动,旧党在朝堂上翻不起太大的风浪了。」

这是实话,托大宋那位心眼特别小的宰相的福,拜相之后对旧党如同杀父仇人一般赶尽杀绝,

数年之内,朝中旧党被打压得没有喘息之机,朝堂上的旧党阵营已然很弱小了。

挥了挥手,赵孝骞令甄庆退下。

紧接着,一名黑衣蒙面的汉子走到禁军保护圈的外围,赵孝骞淡淡地扫了他一眼,便知他的身份,令禁军放他过来。

黑衣人见面行礼,说话很简洁:「禀世子,今早殿前司之乱,王爷已提前知晓,上午悄悄进宫接走了太后,二人此时在距离皇宫不远的一处民宅内暂避,王爷带话过来,请世子放心。」

赵孝骞稍稍松了口气,尽管知道这位活爹一定不会那麽蠢被赵估和曾布活捉,但此时听到他无恙的消息,还是感到了安心。

不过令他稍感意外的是,活爹不能能轻松避难自救,居然还有闲心顺便把太后救出来。

知父莫若子,赵孝骞猜测了一会儿,觉得除了利益的原因外,让这位贪生怕死的活爹勇闯皇宫救人的最大动机就是没睡够。

清楚活爹的口味,尤好寡妇这一口,而向太后,显然是寡妇中的极品,赵颢肯定舍不得让她死在兵祸之中。

很好,这很赵颢。

烽火乱世,胖子佳人,他们在硝烟中奔跑,然后相遇,拥抱,转圈圈,一圈又一圈,一共转了三圈半,画面定格,笑中带泪,好一场双向奔赴的奸情画面很美好,男主角锉了一点,没关系,寡妇的审美标准没那麽高。

悠悠地叹了口气,赵孝骞道:「回去告诉我父王,让他藏好了,待我控制了汴京和宫闱,拿下赵信和曾布后,再接他.们出来。」

愁死了,难不成以后真得管太后叫「后妈」?

后妈裙可以接受,甚至很喜爱,但后妈—有点抗拒。

「传令宗泽,率兵包围殿前司官署,先把曾布拿下,我魔下的将士包围皇宫,不准跑出一人,

赵信必须被活捉。」

殿前司官署已是兵荒马乱,乱象比汴京城更严重。

就在一灶香时辰前,宗泽所部五千燕云兵马已将官署团团包围,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边军的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他们有着充沛的体力,丰富的战斗经验,以及骁勇剽悍的军队性格。

殿前司官署内,官员武将和差役们已是鸡飞狗跳,人人面色苍白,无力地堵在紧闭的大门内,

扭头充满怨愤地看着正堂内端坐的曾布。

都是因为他,才害得自己如今身陷包围,而且不出意外的话,今日殿前司内所有的官员武将都将被朝廷定义为「叛军」。

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所有人都在暗暗后悔,自己怎麽就蒙了心,稀里糊涂跟着曾布反了呢你们大人物斗法,何必拿我们小人物当炮灰,天日可鉴,我从没想过谋反啊,打出生开始就不是那块料。

迎着殿前司官员武将差役们怨愤的眼神,曾布却坦然端坐,表情毫无波动。

曾布是典型的儒士,从不以成败决定正邪,赢了输了是一回事,正义与邪恶是另一回事。

直到现在,他仍坚持自己没做错。

按照祖制,赵估理应是皇位的不二人选,太后和朝臣推翻赵估就是谋逆,就是对大宋祖制的大不敬。

为了维护大宋祖制,曾布纵是拼了性命,也要将赵信重新扶持上去。

大宋祖制,就是他心中「正义」一词的标准。

刚才闻殿前司军报,燕云边军已破金耀门,并且接管了汴京城防,这当然是个坏消息,但曾布还是那句话,成败与正邪无关。

他输了,只是输在军事上,而不是是非上。

「报一一!燕云边军五千兵马已将殿前司包围,请曾使相定夺!」一名军士匆匆赶来报导。

曾布面无表情,道:「纵剩一兵一卒,也要誓死抵抗,正就是正,邪就是邪,邪不压正!老夫自有大宋历代帝王列祖列宗护佑!」

话音落,曾布抬眼,赫然发现周围无数人看他的眼神充满了怨愤。

毫不掩饰的怨愤,殿前司内几乎所有人都仿佛在责怪他,怪曾布将他们强行拉入这场本不愿参与的漩涡中。

曾布呆证住了,这一刻他突然察觉所谓的「正义」,不过是自己一人所坚持的信念,可别人呢?

在这些普通人的眼里,正与邪就那麽重要吗?

风水轮流转,谁当皇帝对普通人来说,有区别吗?不管是谁坐在那个位子上,他们都是恭顺的臣民,都会双膝下拜表示忠诚。

至于这个皇帝是怎麽上位的,是不是合乎祖制与礼法,这根本不是他们能掺和的事,问都不敢多问。

世间终究是实力大于道理的,谁的实力硬,谁便是道理。

呆之后,曾布的肩膀突然垮了下来,一瞬间已是意气尽丧,是非懒分。

输了就是输了,现在说什麽善恶是非,有什麽意义?

退一万步说,赵信这个皇帝,果真值得自己扶持吗?

原本坚持抵抗到最后一兵一卒的曾布,此刻终于软下了心肠。

他没有立场拉这些无辜的人垫背,死自己一人已够了。

黯然叹息之后,曾布无力地挥了挥手:「传令-打开官署大门,任贼直入,尔等放下兵器,

不必抵抗,将来审问时,就说是老夫逼你们这麽干的,朝廷必不会深究。」

说完曾布起身,朝堂外院子里神情复杂的殿前司官员武将们长揖一礼,曾布含泪道:「是老夫牵累诸位了,此仇此怨,只能来世报还,对不住了。」

殿前司的大门打开,如狼似虎的燕云边军将士冲入官署内,刚挥起刀剑,赫然发现官署内所有人皆扔了兵器,跪拜于院子里。

不远处的正堂内,曾布站在石阶上,他已脱去了官服,只着白色里衣,却授须傲然而立,眼神轻蔑地注视着宗泽。

「你们赢了,但你们终归还是乱臣贼子,是篡逆的叛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